德昂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4.12.29香蕉

4.12.29.1基本概述

香蕉是世界鲜果贸易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是非洲一些国家的主要淀粉食品来源,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定位为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全球超过130个国家种植香蕉,2018年全球香蕉收获面积8481万亩,产量11456.89万吨,其中,印度均排首位,中国分别列第五位和第二位。除常规营养外,香蕉富含钾、镁、磷、维生素B6、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等,具有热量低、解忧郁、缓疲劳、防肌肉痉挛和平衡血压的功效,被称为“减肥佳果”“快乐水果”和“运动水果”。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因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所以香蕉又被称为“智慧水果”。

中国既是香蕉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主产区是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云南5个省区,四川、贵州和重庆有少量种植。2018年,中国(内地)香蕉种植面积128.9万亩,产量1122.17万吨,进口154.5万吨,出口量2.02万吨,消费量1275万吨,产值超过150亿元(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中国香蕉市场每年需求量约为1400万吨,需进口300多万吨,国产香蕉尚有发展空间(佳农和百果园等公司估计)。从产量上看,香蕉是中国第四大水果、热带区第一大水果,对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香蕉主要分布于红河、澜沧江和怒江流域,金沙江等流域有少量分布。云南拥有生产绿色甚至高端有机香蕉的良好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即主产区地处低纬高原内陆,远离台风、严寒和城市污染的侵扰,光热雨条件好,海拔高,温差大,所产香蕉品质优良,并可周年生产、错季上市,而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可延伸至毗邻国家。云南香蕉商业化生产始于2000年左右,产业长期“小而散”,但近年发展迅猛。2018年,云南香蕉种植面积128.6万亩,产量203.47万吨,面积已上升为全国5大香蕉主产区之首,也是云南第一大果种,成为云南边境山区农民增收和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云南各香蕉产区正配合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积极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先发展优质反季香蕉,重点解决香蕉枯萎病和山地蕉外观质量差等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广抗病品种及配套高效栽培、采前采后处理等提质增效技术,不断加快品牌建设、数字果业和三产融合步伐,把打造高原特色的山地香蕉品牌、提升“云蕉”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4.12.29.2品种与分布

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南部也是起源地之一,主要分布于赤道两边南北纬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香蕉的起源目前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由小果野蕉和野蕉的自交或杂交的后代“进化”或“驯化”而来。中国人习惯将鲜(甜)食蕉分为狭义的香蕉和芭蕉两大类:香蕉一是指香芽蕉,即卡文迪许香蕉,因起源于中国,故又叫华蕉,是目前最主要的商业香蕉品种;二是指贡蕉,中国人又叫皇帝蕉、小米蕉和金蕉等。而芭蕉泛指以下三大类:大蕉、粉蕉、龙牙蕉。

全世界香蕉栽培品种(系)有300多个,中国有近40个,分布于中国西南各省区市和台湾省。目前,中国香蕉产业的优势布局划分为海南—雷州半岛(3—6月上市)、粤西—桂南(8—11月上市)、珠三角—粤东—闽南(12月至次年3月上市)和桂西南-滇南-滇西南(11月至次年2月上市)。其中,滇南至滇西南片区的红河和澜沧江流域中下游热区是云南香蕉产业的优势区域,可周年生产,但优势是生产秋冬蕉和冬春蕉(上市高峰期已从11月延至次年5月),错季上市效益更好。由于老品种香蕉不抗香蕉枯萎病,随着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进、培育、筛选抗病和抗寒品种(系)对云南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下面将目前云南香蕉主栽的常规品种、正推广的抗病新品种介绍如下。

1.香芽蕉类

(1)桂蕉1号。

桂蕉1号从澳大利亚威廉斯(Williams)香蕉芽变单株选育而成。原名特威,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50005。中秆香蕉芽蕉,全生育期约12个月,比桂蕉6号稍短。在广西新植(第一茬)亩产3139千克,宿根(第二茬)亩产3855千克,分别比桂蕉6号增产1%和11%。各主产区均有分布,目前是中国第一大主栽品种。假茎高度2.4~3.0米,基茎围70~90厘米。果穗长90~130厘米,每穗果7~14梳,每梳果指数16~38条,果指长24~30厘米,果指外排外弧长度26~35厘米,八成熟果指直径3.5~4.2厘米,果皮厚0.35~0.48厘米,每500克平均3~4条果指。果指微弯、排列紧凑,果梳排列整齐,果形美观,成熟后果色金黄色,甜度适中,香味浓,品质好。果肉蔗糖含量2.9%,可溶性糖含量16.8%,可滴定酸含量0.22%。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束顶病、花叶心腐病、根结线虫病,不耐霜冻,抗风力中等。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的地区春植、夏植或秋植,云南宜春植(2~3月)。推荐在无香蕉枯萎病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再植需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

(2)桂蕉6号。

桂蕉6号是由从澳大利亚引进的GB6-3香蕉种质经优良芽变单株筛选育而成的,原名威廉斯B6,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50006,审定号:桂审果2012006号。桂蕉6号属鲜食香芽蕉,生育期为360~400天,一般株产25~30 千克,亩产3000~4000千克。各主产区均有分布,曾是中国第一大主栽品种,目前退居第二。该品种假茎基色为青绿色,间有黑褐色,假茎高度2.4~3.0米,基茎围70~90厘米。抽生叶片35~37张,叶片长210~250厘米,宽88~95厘米,叶形比为2.3~2.6,叶片较长、较宽大。叶柄间距10.5~11.2厘米,长度30~35厘米,凹槽明显并外翻,边缘呈红色。果穗长90~130厘米,每穗有7~14梳,每梳果指数15~38条,果指长24~30厘米,果穗紧凑,梳型整齐,果指微弯。成熟后果皮呈黄色,果甜度适中,香味浓,耐贮运。果肉蔗糖含量4.2%,可溶性糖含量18.2%,可滴定酸含量0.28%,水分含量81.3%,蛋白质含量1%。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束顶病、花叶心腐病、根结线虫病,不耐低温霜冻,抗风性中等。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春植、夏植或秋植均可,云南产区宜春植(2—3月)。推荐在远离香蕉枯萎病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重病地再植需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

(3)巴西蕉。

巴西蕉由澳大利亚巴西蕉原种变异单株选育而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选育,品种审定号:琼认香蕉2012001。巴西蕉属中秆香芽蕉,生育期9~13个月,单株产量平均24千克,最高50 千克以上。中国各主产区均有分布,曾是种植最广的品种,目前是商品性状最好的香蕉品种之一,但因高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假茎粗大、棕褐色,株高220~300厘米。新植237厘米,蕉茎基围76厘米,中围54厘米,叶片长约208厘米、宽约90厘米;宿根蕉茎基围61厘米、中围86厘米;叶片长约233厘米、宽99厘米,叶片较开张。果穗长约8厘米,果穗周约120厘米,果指长20.1~21.0厘米,果指数134~149个,梳形紧凑,果形漂亮。口感香甜,果皮厚度中等,耐贮运。耐瘦瘠、抗寒、抗旱性和抗风性较好。高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中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叶斑病、黑星病、线虫病、炭疽病等。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地区的种植,春植、夏植或秋植均可,云南宜春植(2—3月)。推荐在无枯萎病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可种。

(4)南天黄。

南天黄由宝岛蕉芽变单株选育而成,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30622.9,登记编号:GPD香蕉(2018)440003。南天黄属中秆香芽蕉,生育期300~400天,宿根期250~300天,株高250~300厘米,单株产量18~35千克。南天黄在中国各主产区均有分布,目前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抗(耐)病新品种。该品种假茎高2.30~3.10米,新植237厘米,宿根300厘米,最高可达3.2米,每亩种植110~160株。茎基围80厘米,茎中围60厘米,茎秆较粗壮。假茎、把头黄绿色,叶鞘内假茎淡绿色,部分稍微粉紫红,似大蕉。把头披白蜡粉,蜡粉略少于普通香芽蕉,把头色斑较少,斑块较小;叶柄较短,叶翼有波浪形,翼边缘有红线;叶片姿势较巴西蕉稍直立,较厚,长1.85~2.20米,宽0.8~1.0米。组培苗(大叶芽)叶色较淡绿,少量紫色斑;卷筒叶背黄绿色披量,少白蜡粉,不带紫红色;总叶片数40~43片,果穗长84厘米左右,果指长16.1~26.2厘米,果数134~178个。果形微弯似手枪状、圆柱形,果顶钝尖;果梗稍短,果皮深绿色,较厚(约0.23厘米)。新植(第一茬)亩产3800千克,宿根(第二茬)亩产2900千克。蔗糖含量6.84%,可溶性糖含量24.0%,可滴定酸含量0.3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9%。中高抗香蕉枯萎病(Foc TR4),土壤病菌孢子超过104个/克时抗性丧失。抗旱性和抗寒性中等。适宜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的香蕉产区种植。对低温敏感,生育期较长,要求高肥水管理,注意补钙、镁、硼肥。种浅了较易露头,新植宜深,宿根注意培土。推荐在海拔100~600米的无病地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轮作2年以上再种植。

(5)宝岛蕉。

宝岛蕉由台湾香蕉研究所从台湾传统品种北蕉的组织培养的后代选育获得,又称新北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海南蓝祥联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海南申请审定,品种认定编号:琼认香蕉2012003。宝岛蕉的生育期约13.5个月,比主栽品种巴西蕉长约30天,平均每穗果重25~40千克,最高可达45千克。宝岛蕉分布的各产区,在目前推广的抗(耐)病新品种中种植面积仅次于南天黄。植株高度约280厘米,假茎粗壮,约80厘米。叶片厚而宽圆,深绿色,初期树形张开,后期数片新叶直立丛生茎顶。叶柄稍短,柄缘有细密皱褶。整株青绿,茎秆基部泛紫红;花蕾呈圆柱形,比巴西蕉等品种大;开穗时萼片不易脱落,现把多而整齐,每果串着生11~14个果梳。果把排列稍紧密,果形整齐,一致性好,少有双孖果;果串头梳与尾梳果指数相差不大,指数191~240条;果梗稍短,果指形状与巴西蕉品种相同;果皮呈深绿色,厚度中等,催熟后呈鲜黄,颜色均匀一致。果肉香甜,呈乳白色。对黑星病、叶斑病、象鼻虫等病虫害的抗性与巴西蕉相当;对香蕉花蓟马侵入花苞引起的果房水锈,受害程度较巴西蕉严重;中高抗香蕉枯萎病(Foc TR4),土壤中的病菌孢子超过104个/克时抗性丧失;对高温和低温较敏感,不宜在海拔高于600米或太热的地区种植,在云南勐海县打洛镇和金平县勐拉镇的产量表现比南天黄好。推荐在海拔300~600米的无病地或没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最好轮作2年以上再种植。

(6)桂蕉2号。

桂蕉2号从新北蕉抗(耐)枯萎病芽变株中经组培优选而成(品种尚未登记),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共同选育,尚未品种登记和审定。该品种在海南和云南试种较多,目前在抗(耐)病新品种(系)中种植面积居第三。桂蕉2号属中秆香芽蕉,生物学特性与北蕉、新北蕉系列的品种类似。桂蕉2号在云南景洪市东风农场与南天黄同田对比测产显示:全生育期360天,比南天黄稍短,平均株产29.43千克,折合亩产4088.53千克;南天黄平均株产28.02千克,折合亩产3879.60千克。假茎高度293.69厘米,茎基围 93.40厘米,茎中围 61.64厘米 ;假茎基色绿色,基部泛红,上端变细程度中,花青苷显色弱。叶片较为直立,倒数第三张叶长225.64厘米,叶宽 107.06厘米,叶柄长33.96厘米。叶片基部两侧近圆形,顶部两翼向外翻卷,叶翼具波纹,呈红色;每穗9梳,每穗果指数169条,单果重210.06克,果柄长1.99厘米,果指长26.20厘米,宽36.29毫米;生果皮中绿色,果指末端轻微弯曲,果指先端钝尖,果棱显现中,成熟蕉果呈金黄色,果肉黄白色。植株茎秆较新北蕉假茎粗壮、果穗较大,把型好,产量较高,叶片近轮生,商品性较好,抗病性和产量为同一个级别。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推荐在海拔300~600米的无病地或没种过香蕉的地种植,病地最好轮作2年以上再种植。

(7)中蕉9号。

中蕉9号(杂交品种,基因型未见报道,暂归为香芽蕉类)是金手指(AAAB)与SH-3142(AA)的杂交品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51500.2,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40001。中蕉9号新植(第一茬)亩产3982千克,比对照巴西蕉增产25.15%;宿根(第二茬)亩产4271千克,比对照巴西蕉增产27.56%。假茎粗大,平均高度292.5厘米,茎基围90.6厘米、中围65.3厘米;假茎呈浅绿色,内层假茎为浅黄绿色,有少量锈褐斑。抽生叶片总数平均为42.5片,叶片长223.5厘米、宽99.1厘米,叶形比2.25;叶面和叶背颜色均为绿色,有光泽,叶背中脉颜色为浅绿色,叶柄基部白粉较少,有少量褐色斑块;采收时青叶数为12.3片,叶姿开张,倒数第三片叶叶柄长56.6厘米;雄花序垂直向下,苞片钝尖,雄花蕾呈近椭圆形。果穗呈长圆柱状,结构紧凑,梳形整齐,果穗长88.2厘米、粗(周长)130.4厘米,平均果指数195个/穗,第三梳果指数18个;成熟果指呈45°向上斜生,果顶钝尖,果形微弯,大体形状细长。果指长22.54厘米、粗13.64厘米,单果重183.02克。套袋果实生果皮为黄绿色,熟果皮为深黄色,无果皮开裂现象,果实横切面微具棱角。蔗糖含量1.36%,可溶性糖含量18.34%,可滴定酸含量0.3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00%。高抗枯萎病(Foc TR4Foc1),土壤病菌孢子超过105个/克时抗性丧失;高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鞘腐病,易感软腐病;抗风性、抗寒性较强。适宜全国各产区种植。近年在云南各枯萎病区和海拔200~800米的地区试种,适应性很好,抗病性、抗逆性强产量很高,但销售欠佳,消费者对其口感尚有适应过程。加工成食品,口感比多数传统香蕉好,适宜加工。目前需加强市场开拓,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加工,适当推广种植。注意防治细菌性软腐病、根结线虫、蚜虫、蓟马等。

(8)桂蕉9号。

桂蕉9号由巴西蕉芽变株系优选而成,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和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20)450001,广西审定编号:桂审果2015008号。桂蕉9号属香芽蕉中秆品种,生育期比巴西蕉等晚10~20天,在广西新植(第一茬)亩产2880.5千克,比对照桂蕉6号增产16.36%;宿根(第二茬)亩产3476.6千克,比对照桂蕉6号增产45.89%。假茎绿色,有褐色斑块,基部内层略显淡红色,假茎高度230~320厘米,假茎基部粗度(周长)70~90厘米,假茎中部粗度(周长)50~70厘米,茎形比4.5~4.9。叶片长度210~280厘米、宽度90~110厘米,叶形比2.3~2.6,叶柄基部有褐色斑块;果穗呈长圆柱形,果梳排列较整齐,果形美观,果穗长65~110厘米,每穗7~14梳,每梳果指数15~34条。果指排列紧凑,微弯,长18~28厘米,七八成熟果指粗10.0~14.0厘米。平均单果重160~200克,株产20~40千克。蔗糖含量7.2%,可溶性糖含量20.6%,可滴定酸含量0.432%,淀粉含量0.245克/千克。中抗枯萎病(Foc TR4),感鞘腐病。适宜在广西秋冬季种植,目前在云南推广还不多。为避免抽蕾和幼果期受寒,推荐春植,枯萎病地需轮作后再种植。

(9)热科2号。

热科2号由巴西蕉体细胞变异抗性单株选育而成,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60401.3。热科2号属高秆香芽蕉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与巴西蕉相近,在海南生长期约13个月,平均单株产量29.6千克,平均株高312厘米,茎基粗75.5厘米,叶片长252厘米、宽103厘米,果指长27.3厘米、宽4.5厘米,单果重252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巴西蕉略高,总酸度略低,果实风味、品质好。中抗枯萎病,在轮作2年甘蔗的蕉园种植,单产比对照巴西蕉增产28%,枯萎病平均发病率4.1%,而对照发病率超过60%。在河口县种植的,果穗、果指比对照巴西蕉长,单株产量约30千克,具备巴西蕉的商品性,有推广价值。适宜全国各主产区种植,推荐在新地种植,病地需轮作2年以上。

(10)红皮香蕉。

红皮香蕉原产马来西亚,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引进,由福建省农业厅果树站选育,品种审定编号:闽认果2005001。红皮香蕉零散分布在各产区,尤其福建漳州等地种植较多。1996年,云南省科技厅曾从马来西亚引进,在普洱、红河等地种植,现仍有零星种植。生育期420~500天左右,比普通香蕉长200天左右。株高370~450厘米,茎周81厘米,占地面积较大。平均单株产量31千克,亩产1400~2000千克。叶鞘、叶柄、叶脉和果皮均呈红色(未成熟时为紫红色,熟后呈浅红色、棕红色)。全期叶片38片,每穗果梳数5~7梳、果指数13~16条,果指长16~20厘米,平均单果重300克,最大时有500克。肉质细腻且有独特清香味,糖分含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7%,可溶性总糖含量24.2%,可食率61.0%。果型饱满,果指特大,品质较佳,皮较厚,耐储存。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台湾北蕉相近,耐寒性比大多数香芽蕉强,抗枯萎病等病虫害,抗旱、抗涝性较差。适宜全国各主产区种植,适宜做礼品蕉,目前种植较少,市场价格高,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小规模发展。

(11)红研一号。

红研一号是由云南河口矮秆原种香芽蕉改良选育出的中型品种,由云南红河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10823.8。红研一号属中偏矮秆香芽蕉,在河口地区表现最佳,茎秆较粗,山地栽培比较容易作业,抗风(倒伏)能力较强。假茎高180.0~275.2厘米,假茎基围51.0~81.1厘米,中茎围51~53厘米。开花时功能叶数13.0~15.0片,叶长176.20~211.62厘米、宽79.30~98.22厘米。平均每穗果指数122个,每梳果指数17.8个,果指长18.10~23.78厘米、粗度12.42~15.20厘米,为中等偏上水平,果指弯曲度0.41°~0.44°。单株产量21.57~24.40千克,平均23.52千克。果实维生素C含量0.53~1.40毫克/千克,固形物含量16.47%~21.60%,可溶性糖含量15.60%~22.69%,可滴定酸含量0.36%~0.40%。丰产性较好,梳形及穗形比例协调,果实光泽性好,外观整齐美观,香气较浓,口感清甜,品质优良。植株相对矮化,抗风性能好,山地栽培不易倒伏。不抗香蕉枯萎病(Foc TR4),其他抗性与巴西蕉类似。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春植或秋植,云南产区宜春植,不宜在香蕉枯萎病区种植。病地需水旱轮作3年以上、旱旱轮作6年以上才能种植。

(12)红研二号。

红研二号由巴西蕉变异单株经组培选育而来,由云南红河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30729.1。红研二号中秆香芽蕉,组培苗一代蕉生长周期约12个月,单株产量可达25千克以上。假茎高度平均277厘米,茎基围平均75厘米;叶片长242.25厘米、宽95.1厘米,长宽比2.55;果穗长90厘米,宽43.65厘米,可食蕉果指数163.5,第三梳蕉果指数21。果指长度22.90厘米,果指粗度12.70厘米。假茎、叶柄基部、叶柄及叶中脉背部的颜色为紫褐色,果轴(穗轴)基部的1/3处为紫褐色。叶片、叶间距短小,果穗中等,果梳间距、果指长中等,果实蜡质层较厚。果皮颜色青绿、光亮,甜度中等,外观商品性好。该品种耐水肥,在水田里种植长势更好,对黑星病有很好的抗性。

2.粉蕉类

(1)金粉1号。

金粉1号由粉蕉选取吸芽进行组培繁殖育苗筛选育成, 类似西贡蕉(越南)和Pisang Awak(马来西亚),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50007,目前是云南乃至全国种植最多的粉蕉品种。金粉1号属鲜食粉蕉,生育期18~20个月,一般株产20~30千克,亩产2000~3000千克。新植(第一茬)亩产2515.2千克,比对照(坛洛镇马伦村粉蕉)增产4.35%;宿根(第二茬)亩产2815.2千克,比对照增产3.87%。假茎高4.6~5.0米,基茎围94~101厘米,假茎基色黄绿色,有少量褐色斑;每穗有10~15梳,每梳果指数18~20条,单果指重105~130克,果指长13~16厘米,果皮厚0.14~0.19厘米。生果皮呈浅绿色,成熟后呈金黄色。生果肉乳白色,可食率7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5%,蔗糖含量5.78%,可溶性糖含量33.2%,可滴定酸含量0.55%,水分含量64.8%,脂肪含量0.05%。感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Foc Race1)、细菌性软腐病、根结线虫病,抗黑星病、束顶病、花叶心腐病,易受卷叶虫、象鼻虫、花蓟马和叶跳甲等为害。抗寒、抗旱和抗风能力强,不耐涝。适宜在冬季极端最低温5℃以上、无严重霜冻的地区种植,最低温度0~5℃,有霜冻的地区宜5—8月种植。推荐选择未种过粉蕉的新地,或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的地种植。植株假茎高,果期护理和套袋不便,可矮化处理,即分别在植株高度1米左右和间隔45天时,用25%多效唑水剂500倍液淋根。

(2)广粉1号。

广粉1号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汕头澄海农家粉蕉中选育而成。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7)440001。广粉1号为鲜食粉蕉,新植蕉(第一茬)亩产2214千克,比对斗门粉蕉增产13%。假茎高大,平均高度426厘米,茎基围95.0厘米,茎中围63.7厘米;假茎黄绿色,无着色;叶片长234厘米宽79厘米,叶形比2.96。叶柄长62厘米;幼果果柄紫红色,果穗结构紧凑,长圆柱形,长度75厘米,粗度(周长)115厘米。穗柄长度64厘米、粗度(周长)23.5厘米,梳数最多可达13.6梳/穗,果穗8.5梳的总果指数为154根/穗。果形直或微弯,果指未饱满时与果轴平行,完全饱满时向上弯45°;果指长度16.9厘米粗度(周长)14.1厘米。果顶尖,果柄长度3.2厘米。果指棱角不明显,生果浅绿色,极少被蜡粉。蔗糖含量9.00%,可溶性糖含量20.94%,可滴定酸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2.3毫克/100克。高感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Foc Race1)、软腐病、煤烟病,易受卷叶虫、象鼻虫、花蓟马等害虫为害。冬季5℃以上、无严重霜冻的地区周年可种植,尤其可春植,最低温度0~5℃、有霜冻的地区宜5~8月种植。推荐选择未种过粉蕉或无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的新地种植,或在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的地种植。蕉园湿度大,易得软腐病,应注意排涝和防控软腐病。植株假茎高,果期护理和套袋不便,可矮化处理,即分别在植株高度1米左右和间隔45天时,用25%多效唑水剂500倍液淋根。

(3)粉杂1号。

粉杂1号由广粉1号粉蕉的偶然实生苗选育而成,俗称苹果粉,类似SilkApplebanana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中山市农业局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8)440004,广东省审定编号:粤审果2011007。目前粉杂1号比较受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等地区欢迎,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粉杂1号属鲜食粉蕉,新植(第一茬)亩产2000千克,比对照广粉1号减产50%;宿根(第二茬)亩产2000千克,比对照广粉1号增产100%。新植蕉高334厘米,宿根蕉高410厘米。假茎基部30厘米处粗76厘米,假茎中周49厘米,宿根蕉中周54厘米,柄长57厘米。叶片长202厘米、宽42厘米,叶长宽比4.81,叶距11厘米;果穗重一般12~18千克,单果重约110克;果指长度平均11.7厘米,粗(周)10.6厘米;果柄长20毫米,宽9.5毫米。果实可食率74.2%,货架期4~6天。果肉奶油色或乳白色,肉质滑软,味浓甜带甘、微酸,口感佳。蔗糖含量1.04%,可溶性糖含量21.7%,可滴定酸含量0.386%,维生素C含量1.5毫克/千克。高抗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oc TR4),中低抗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抗叶斑病、黑星病,感软腐病、煤烟病。耐涝性、耐寒性较好。适宜中国主产区3—5月种植,下半年结果产量较低、质量较差,建议5—8月为收获期。在云南海拔100~1000米的区域均有种植,有香蕉枯萎病病菌FocTR4也可种植,但推荐在海拔800米以下、没种过粉蕉或无香蕉枯萎病病菌Foc1的水田或水源充足的旱地种植,注意防治软腐病。

3.贡蕉类

(1)佳丽。

佳丽泰国引种的Kluai Lap Mu Nang(又叫Forty day bananaPisang mas)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80144.3。佳丽高抗香蕉枯萎病1号、4号生理小种,可抗土壤病菌孢子105个/克水平。生育期7.5~9个月,宿根蕉3~5个月,较普通香牙蕉短,单株产量6~16千克,亩植240~300株。植株高度在3.0~3.5米。催熟后呈鲜黄色,果肉结实香甜,口感极佳,属于最优质的香蕉品种之一。糖度可达26%,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还含有灰分和多种维生素。适宜所有香蕉主产区种植,可在枯萎病区种植。果穗不整齐和果指顶部奶嘴特长,果指商品性较差。注意在抽蕾前一个月补充足量生物肥,抽蕾开花后2~4天抹花,分2~3次抹完。根据植株高度与青叶数留梳,如植株高和青叶数多就多留,留5~8梳为宜,隔2~3梳后断蕾,断蕾前喷洒叶面肥。果穗牵拉和套袋,保持果梳整齐。佳丽蕉与皇帝蕉一样货架期较短,易脱柄,注意采收成熟度和采后处理。

(2)海贡蕉。

海贡蕉由马来西亚引进的Pisang Empat Puluh Hari选育而成,它最早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到广东,首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引到广西审定,认定编号:桂审果2010006号,之后由海南绿晨香蕉研究所等引到海南审定,认定编号:琼认香蕉2012002。目前,海贡蕉在海南和广西种植较多,云南有零星种植。海南一茬蕉生育期7个多月,宿根蕉4~6个月,夏秋季挂果期30~50天,冬季较长,单株产3.0~13.0千克。每亩种植180~240株。货架期较短,容易裂果、脱柄(把)。假茎较纤细,高1.60~2.65米,茎粗41.5~57厘米;叶片短小、直立,浅黄绿色,有紫红斑或黑褐斑,叶基不对称,叶柄边缘、中脉紫红色。叶柄黄绿,有腊粉。叶片长度159~257厘米,宽度39~60厘米。花蕾紫红色,雄花苞片披针形,背面紫红色,腹面深红,没有褪色线,尖端钝圆开裂;穗柄绿色,略带紫纹,多短毛;果梳数5~10梳,果指长8.5~13.5厘米,果形直、浑圆,果顶凸起。平均果实可食率8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可溶性糖含量18.4%,还原糖含量13.2%,可滴定酸含量0.19%,维生素C含量0.565毫克/千克,钾元素含量0.516%。高温催熟后果皮也能变金黄色,果皮很薄(0.1厘米)。果实肉质细滑,香甜微酸,风味次于贡蕉。高抗枯萎病Foc TR4Foc1、叶斑病、黑星病等多种病害,对花叶心腐病、束顶病有一定的耐病性。适宜全国所有香蕉主产区种植,但在平地种植较好,可在枯萎病发生地块种植。

4.云南香蕉部分农家种(系)简介

西双版纳傣家仙人蕉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景洪橄榄坝等地的傣族村寨庭院有零星栽种,傣族称其为仙人蕉或美人蕉。其植株外形极像佳丽蕉或皇帝蕉或玫瑰蕉,细高,叶片较直立,果穗排列多为螺旋形,果指手指形,顶端缢缩成长奶嘴状,鲜食油煎风味俱佳。

4.12.29.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香蕉栽培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园地选择,栽培模式及品种选择,整地、育苗,移栽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控制,果期护理,无伤化采收与采后处理。

1.园地选择

建园前先查当地的历史气象和地理资料,充分考虑光温、水源、土壤、风、交通等综合因素,立地条件符合NY/T 5022等标准的规定。可参考云南香蕉优势种植地区布局,如红河州的金平县、河口县、元阳县和屏边县,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临沧市的耿马县,文山州的马关县和麻栗坡县,普洱市的江城县,玉溪市的元江县和新平县,德宏州的瑞丽市等。

(1)选择香蕉生长适宜区域。香蕉生长适宜区域为年均气温≥10℃年、积温6500℃以上,海拔位于90~600米的干热河谷和湿热地区。香蕉生长温度15~35℃,最适宜温度24~35℃。生长发育受抑制的临界温度叶片为10~12℃,根为13~15℃,果实为13℃。温度低至5℃时,叶片变黄,1~2℃时叶片枯死,低于13℃时果实受寒害。年降雨量在1500~2500毫米,月降雨量150~200毫米、有灌溉条件的干热河谷地区,条件可适当放宽。风级≥9级时整株倒伏,7~8级时假茎折断,5~6级时叶片撕裂损坏,因此,还要选择无台风或热带风暴的地区种植。其他次适宜区或小气候适合的地点也可考虑,但最好选择最适区。

(2)远离香蕉枯萎病发生区。目前云南省主产区均有枯萎病发生,但优先选择没种过香蕉(包括粉蕉等)的新地,或水旱轮作过3年、旱旱轮作过6年以上的地。

(3)远离工厂。香蕉对硫化物、氟化物等敏感,建园时要远离这些化工厂或砖厂,同时这也是绿色果品生产的要求。

(4)土壤条件好。选择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0.7米,土壤有机质丰富(有机质含量2%以上),pH值4.5~7.5(中性最佳)。

(5)水源符合要求。山地种植香蕉,水是第一要素,要选择雨量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较为丰富,水质符合GB 5084等标准,可建设灌溉系统并实施节水灌溉的地块,方可保证香蕉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6)交通便利。标准化山地蕉园要求具备建立无伤采运、包装和冷链物流体系的交通运输条件,远离主道的山地应设法开辟道路。

2.香蕉栽培模式及品种选择

(1)栽培模式。

1)山地栽培模式。山地栽培是云南和广西西部香蕉种植的主要模式。云南94%以上的土地是山地,多数香蕉种植区地形地貌复杂,起伏相对高度差≥200米,平均坡度≥5°。传统山地蕉园通常采用鱼鳞状种植方式,即在坡地上不规整地挖坑种植,此方式难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优质香蕉,还易造成水、土、肥流失等生态问题。在山地上种香蕉,坡改台(梯)是可采用的最佳方式。经验上,山地建蕉园忌选择长满多年生、根系发达的坡柳、蕨类等植物生长的地块,这样的地土壤较贫瘠,地下根系很难处理,影响到香蕉生长;前作是橡胶林的坡地也不宜种香蕉。

坡改台(梯)植蕉技术:在海拔6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0°年积温6500℃以上、坡度小于25°的山地,沿等高线,环山或依山形开出台(梯)地,台面反向倾斜2°~3°,台面宽1.0~1.6米(视坡度而定),台面上开沟(槽)或挖穴种植,种植沟(槽)宽(60~70)厘米×深(50~60)厘米,种植穴上宽(60~70)厘米×深(50~60)厘米×底宽(50~60)厘米,株行距视台面宽窄确定,种植密度以100~130株/亩为宜。台面外缘筑20厘米的土埂,保持台埂和坡壁上的杂草不要除干净,在雨季土埂可有效避免水土肥流失、山体拉沟和滑坡。台面上可架设香蕉采收拱架式索道和灌溉管网,并可利用索道的龙骨管做输水主管道,节省成本。索道之间安装可上下坡的单(双)轨运输线,或修建便道以方便背蕉到索道,2条索道以间隔30~50米为宜。水肥一体化系统以滴灌为宜,水池、配肥池和过滤装置等设备宜建在山顶或蕉园最高处,滴灌管或带可铺设成双行或单行,滴头30~50厘米,视香蕉需水情况而定。索道尽头应拓宽场地,建临时装蕉点,至少可放移动式采后处理车(平台),另在更宽畅的场所建包装厂和冷库。

2)平地栽培模式。国内外大部分香蕉园基本上是建在容易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平坦土地上。虽然云南香蕉以山地栽培为主,但在平坝区和河谷地带仍有一些平坦的土地可选择此模式。

水田。宜采用宽窄行、高畦深沟浅种方式。畦面宽3.4~4.0米,株行距(2.0~2.5米)×(3.0~3.4米),可根据畦面宽调整,畦面行间可开或不开小浅沟。畦沟上宽1.0~1.2米,深40~50厘米,畦沟深浅可根据地下水位调整。

旱地。宜采用沟(槽)+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沟(槽)上宽1.0~1.2米,深40~50厘米,香蕉可直接种于沟(槽)内,或在沟(槽)内挖穴种植。畦(垄)上可套种其他作物,这种模式利于抗旱栽培。有寒害的地区,不管是山地或平地,均可参考广西的天地膜防寒栽培模式,即沟底盖地膜种香蕉,地上再搭拱棚盖天膜。

(2)品种选择。

选择香蕉品种时,以适应性好、抗病(逆)性强、高产和商品性好为标准。目前云南各主产区均有香蕉枯萎病,不管是在山地还在平地种植,首选抗(耐)香蕉枯萎病的品种,不同品种的抗性对比情况如下。

1)对香蕉枯萎病病菌Foc TR4的抗性。佳丽蕉≥中蕉9号≈海贡≈广粉1号≈粉杂1号≈金粉1号≈红皮香蕉≥南天黄≈宝岛蕉≈中蕉8号≈桂蕉2号≈中热1号和2号≈热科4号≥农科1号≈粤科1号≈南天红>中蕉6号≈桂蕉9号≈热科2号>红研二号>桂蕉1号>桂蕉6号≈红研1号>巴西蕉。

2)对香蕉枯萎病病菌Foc Race1的抗性。香芽蕉高抗,贡蕉中高抗,粉蕉、芭蕉类易感病。

3)在病区,不建议选择巴西蕉、桂蕉6号等常规品种,非病区可选择。病区宜选择抗病品种,目前种植较多、外观和口感与老品种接近、市场接受度较好的有南天黄、宝岛蕉、中蕉8号和桂蕉2号等,但普遍存在生育期长,需要大水大肥,果皮厚、果柄短,对低温敏感易受寒害等问题。将来会推出更多的抗病品种,多数还在试种中。新品种最好先小规模试种,适应当地后再扩大种植。另外,国际上对特色品种和有机香蕉消费增长强劲,中国大湾区对粉蕉等小品种的需求也很旺盛,因此,可适当发展粉蕉、皇帝蕉和红皮香蕉等地方特色品种,如贡蕉、佳丽、金粉1号和粉杂1号等。粉蕉较耐寒,可在海拔高点的山区发展,但易感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软腐病等细菌病害,易受香蕉弄蝶幼虫的为害,栽培时,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3.整地、育苗和移栽定植

(1)整地。

1)起畦(垅)。山地依山等高线建台地或梯田,整地参考前述山地栽培模式,适合采用人工或小挖机挖穴(槽)。坡度不大,可用大型机械,或配合人工或小挖机挖穴(槽)。注意保留台地坡埂上的杂草,剪短即可,其有保水护埂作用。平地参考前述平地栽培模式。

2)深翻。先撒石灰(或石灰氮)和有机肥,再深翻30~40厘米,耙犁除去树根、恶性杂草根,暴晒20天以上。还可加入秸秆类有机物料,浇水覆膜,进行土壤厌氧消毒。

3)回穴、施足底肥。一般施腐熟的有机肥5~10千克/穴,土壤有机质高的可适当减少,最少施2千克以上,最好是生物有机肥,再加平衡型复合肥或缓(控)释肥或钙镁磷复合肥200~250克/穴和杀线虫剂(10%噻唑磷颗粒剂)10克/穴。回穴时将肥料与表土充分混均后填入穴中,回土至离穴面15~20厘米。植前1个月准备好种植穴,防止蕉苗移栽时接触到肥料引起烧苗。

(2)安装灌溉系统。

山地蕉园宜采用节水灌溉模式,根据水源条件和栽培管理模式确定安装微喷灌或滴灌系统。山地更适合安装滴灌系统,设施设备包括水池、配肥池、过滤装置、管网、压力补偿阀门和滴头等。滴灌节水效果更好,水肥效率更高,但对水质要求高,要求定期处理管道中的微生物、泥沙等堵塞物。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如海南等,更适合安装微喷灌系统。其灌溉范围大,可调节小环境的温湿度,且不易堵塞,出水量大,但更费水,容易使地表结硬壳,从而导致水肥流失。

(3)育苗。

1)自育二级苗。选择有检疫合格证的大厂组培苗,育苗棚应远离枯萎病区。推荐用无土基质(如椰糠)育苗,也可选用无菌土+河沙+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质。营养杯规格,直径10厘米,高12厘米。注意:浇苗用水必须清洁,不能用被枯萎病菌污染的河水或沟水。施肥以喷淋叶面肥为主。另外,注意防根结线虫。

2)购买商品二级苗。购买时要询问品种来源,是否有检疫合格证。种苗要符合以下标准:假茎粗壮,带7~8片叶,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根结,无病毒症状(矮缩、畸形和花叶),确保品种纯正、健壮且无病。

3)宿根蕉留苗。选择同方向的低位二路吸芽,可防止后期露头倒伏,确保植株整齐,便于管理。宿根蕉的生育期比新植组培苗短1~3个月,可根据上市时间决定留芽时间。定芽留苗后,尽早除去多余的吸芽,可用铲除、滴废柴油或机油等方法破坏其生长点。吸芽也可做新植种苗,但常带病毒,不建议用。

(4)移栽定植。

1)定植期。云南产区全年均可定植,但反季蕉(春夏蕉)价格较高。根据气候条件和市场,云南更适合春植,即在2—4月定植,9月至次年春季抽蕾,2—6月收获。目前,云南部分种植户为赶在中秋或国庆节上市,也会选择秋植,即8—10月定植,第二年8—12月收获。夏植在3—5月定植,第二年5—6月收获正造蕉。云南5—6月正值高温干旱季节,7月雨水多淹水,蕉苗成活率低,抽蕾期易受寒害,香蕉的产量和质量低。

2)定植方法。选择阴天或下午4点以后移栽,尽量不要伤到根。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待长出1~2片新叶后,再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海藻酸等水溶性有机肥。云南宜春植,但常遇高温干旱,可采用树枝、树叶等遮阴防晒,还可采取稻草等秸秆覆盖、膜下滴灌或提水灌溉等方式保证蕉苗正常生长。

3)巡查蕉苗。每天检查蕉苗,如有倒伏要扶正,发现死苗或变异苗要及时换苗和补苗。一旦发现有斜纹夜蛾、交脉蚜等为害,及时打药防控。

4)及时除草。初期最好人工除草,在假茎高1.2米以上时,采取“人工+化学”方式除草,宜选择晴天静风时操作,避免药液喷到蕉叶产生药害。

5)防旱、寒和涝。春植蕉注意防旱防涝,秋植蕉注意防寒害。云南春季多遇干旱,大部分是工程性缺水,引水、建水池蓄水和抽水灌溉是主要防旱方式。膜下滴灌是最好的节水抗旱措施。香蕉的肉质根最怕泡水,雨季要注意疏沟排涝。防寒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前述的天地膜,喷水是成本最低的防寒方法。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海藻酸和农用生物刺激物等,可提高蕉苗的抗逆境能力。

4.肥水管理

(1)香蕉需肥特性。

香蕉喜钾,N:P2O5:K2O为1:(0.2~0.5):(2~4)。钾对香蕉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香蕉喜钙、镁,氮、钙、镁吸收比为1:0.69:0.2,均大于氮、磷吸收比,因此施用钙、镁肥对香蕉增产效果明显。其他微量元素香蕉的品质的影响也很大。

(2)施肥原则。

测土配方,因缺补施,平衡施肥,勤施薄施(特别是水肥一体化),重点时期重点施用,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

(3)水分管理原则。

园土湿润而不渍积,苗期至花芽分化期土壤持水量50%~60%,花芽分化期至抽蕾期持水量65%~75%,挂果期持水量50%~60%。通常土壤持水量≤75%时,及时灌水(宜表土手握成团,松开可散为宜)。抽蕾期需水量大,应适当增加浇水。挂果中后期应严格控制土壤湿度,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

(4)施肥方式。

施肥方式有基施、撒施、埋施(直沟、环沟或C形沟施后覆土)、假茎打孔施、滴施或喷施或淋(浇)施等。水肥一体化可以实现水、肥、药共施,而且节本高效。下面介绍一种非常适合山地的创新性施肥技术。香蕉假茎定向精准施肥(钉子肥)与采后茎秆还田技术。钉子肥是广东杰士植物营养有限公司(后简称杰士公司)从菲律宾引进并改进的一种不经过土壤施肥,能直接施用于香蕉茎秆,缓慢释放、平稳供肥的新型肥料(含K2O3%,融合免疫剂及微量元素)。“钉子肥”的施用方法是:香蕉采收后1周内,在靠近子株或留芽一侧,用打孔工具“之”字形连续打出3个孔,塞入3颗钉子肥,第一颗“钉子肥”需离切口25~30厘米,第二颗“钉子肥”需离地面25~30厘米,第三颗“钉子肥”在上下两孔之间的位置塞入。

该技术不仅可以将母株营养转化给吸芽,促进吸芽生长,提早抽蕾,做到2年3造,还可以加速母株茎秆腐烂还田,兼防香蕉象甲,替代部分化肥,减少防治香蕉象甲的农药使用,而且施肥不受天气影响,可降低山地施肥的难度,省工省力。

(5)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香蕉每年需施肥10~20次,具备水肥一体化设施的,一般7~10天滴或喷1次水,10~20天施1次水溶肥。香蕉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流失或被固定的量,土壤养分丰缺和目标的产量等因素决定施肥量。例如,云南土壤多为砖红壤,主要缺氮、钾、镁等,不缺磷(多为被土壤固定的磷),目标产量为每亩3吨以上时,推荐施肥比例是氮(N):磷(P2O5):钾(K2O)≈1:(0.4~0.5):(2.5~3)。考虑到土壤差异、肥料有50%~80%的流失或被土壤固定等因素,每亩香蕉每年需施氮45~80千克、磷10~15千克、钾 62~120千克,折合肥料量是有机肥5~10千克/株、尿素500~700克/株、过磷酸钙750~800克/株、钾肥(KCl)1200~1500克/株。

(6)施肥分期管理。

香蕉移栽前施足基肥,基肥为有机肥5~10千克/株,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0.4~0.6千克/株,或施缓(控)释复合肥200~300克/株。苗期施肥,从定植到抽大叶(8~12片叶)时,以水肥为主,种后一周开始施,5~7天施1次,共施4~5次,1个月后,10~15天施1次,共4~5次,主要是叶面喷施0.3%~0.8%的磷酸二氢钾或海藻肥等有机水溶肥,或高氮复合肥0.1~0.2千克/次(化水后用)。营养生长期(10~28片叶)施肥,10~15天施1次水溶性有机肥、复合肥0.2千克,叶面喷施或滴施。花芽分化期(24~32片叶)施肥,埋施1次固体有机肥(1~3千克/株)、1次平衡型缓(控)释复合肥(200~300克/株)。孕蕾至抽蕾期(30~40片叶)施肥,这个时期需肥量最大,但要控氮增钾,重施1次“攻蕾肥”,埋施1次高钾缓(控)释复合肥(300克/株)+有机肥+单质钾肥,如硫酸钾镁肥等0.1~0.2千克/次,10~15天施1次,共施4~5次。挂果期,此时根系老化,宜用暖性速效的水溶性有机肥,以叶面喷施为主,停用氮肥,补充钾肥及其他中微量元素肥。香蕉植株留足7~8梳时,要及时断蕾,避免养分消耗在不会结果的花蕾上,同时喷施保花保果剂,不建议打激素类壮果剂。

5.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侵染香蕉维管束的由真菌性引起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俗称“黄叶病”或“巴拿马病”,是全球香蕉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香蕉枯萎病在中国各主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中国香蕉产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至今该病尚无药可治。实践证明,单项技术对其防治效果有限,必须从健康栽培入手,采取多位一体的综合防控技术。

(1)田间症状。

香蕉枯萎病初期症状是病株的叶片由下而上黄化,呈鲜黄色,部分病株假茎基部纵裂(不是都会开裂),解剖根部、球茎和假茎,发现初期木质导管或维管束变为红棕色,然后叶片和叶鞘逐渐枯死,最后维管束变色腐烂、整株凋萎。田间诊断时,注意区别软腐病等细菌病,以免错误防治。软腐病的叶片黄化顺序是从心叶到脚叶,假茎和叶鞘切面有菌脓,腐烂后发臭,真菌性枯萎病无此症状。

(2)传播途径。

带病蕉苗和病土是初侵染源。香蕉枯萎病通过带菌种苗、河水、土壤(附着在农机具轮胎和人畜鞋底、脚底)的调运和移动远距离传播,通过带菌的水、土壤、病株、病残体和分生孢子近距离扩散。

(3)综合防控技术。

1)防控理念。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一切能减少病源、提升植株抗病力和免疫力、促进土壤和植株健康的综合防治技术,将病害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的水平之下。一般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在10%以下才有效益。

2)防控策略。依据病害发生情况采取不同策略,采取抗病品种+配套栽培和综合防控技术,良种良法。①非疫区:生活与生产分区隔离;严格检疫;无病种苗;进出蕉园消毒。②轻病区:轮作至少2年以上+土壤病菌量检测+抗病品种+健康栽培+生态调控+生物多样性利用等。③重病区:目前没有免疫品种,必须长期轮作,要求水旱轮作3年以上、旱旱轮作6年以上。

3)综合防控技术实践。

①隔离分区。生活区和生产区(种植园和采后处理厂)分区管理。蕉园车辆入口设消毒池(0.3%高锰酸钾液),人员通道铺设浸过消毒液的地毯(为降低成本,可用浸过0.3%高锰酸钾液的麻袋)。蕉园用水和生活区用水分开。

②加强检疫。坚决不从疫区调运种苗,切断传播途径。发现病株应及时灭除,尽可能不挖除,防止动土增加病菌的传播机会。施生石灰或石灰氮于病灶和残体,用薄膜覆盖,防止雨水传播。用醒目的线绳拉起警戒线,防止人为传播。

③清洁水源。大部分蕉园发病重的原因就是用了带病菌的水源。可选择没有流经病地的山泉水(云南很多地方,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或在低处打深井抽深层清水。上游无病区的河流也可提水灌溉。

④无病种苗。一级组培袋装苗不会带病,二级营养杯苗可能带病。要求用无土基质或消毒基质育的种苗,或购买非疫区的种苗。种苗最好有检疫合格证。

⑤抗病品种。目前没有免疫品种,种植前最好能检测土壤中病菌孢子的数量,当每克土中病菌孢子的数量在106个以上时,现有品种基本丧失抗病性,不能再种香蕉。根据土壤检测数据选择不同抗性水平的品种,能抗病菌孢子数量在每克土103水平以下的中抗(耐)病品种有南天黄、宝岛蕉、桂蕉2号、海贡等,能抗每克土104~105以下的高抗品种有中蕉9号、佳丽、抗枯5号(GCTCV-119)等。要依据市场是否接受来选择,以免种出来没市场。

⑥改良与调理土壤。施用石灰、石灰氮和碱性肥等调节土壤pH值至偏中性。增施农家肥(羊粪和蚕粪等比较好,禁用养鸡场的鸡粪,因含有抗生素和重金属)和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包括拮抗菌、促生菌及其发酵产物等),避免与杀菌剂共用。用油枯(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花生饼等)做基肥。可少用化肥(可用缓控释肥),提倡蕉园生草覆盖、间套作、茎叶还田、种养结合技术综合应用。上述方法能提高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碳氮比和土壤pH值,起到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性质的作用,激活、改变(或平衡)土壤中和植株体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别是土著微生物),营造不利于枯萎病菌繁殖和生长的环境,同时为香蕉提供有机营养,促进香蕉健康生长并提高抗性。

⑦少动土伤根。运用免耕或少耕种植技术,避免因耕作、埋施肥料或农药、除芽等农事操作伤到香蕉根。因香蕉的根系很浅,除草剂容易伤到香蕉根,因此要尽量不用除草剂。雨季要及时排涝,香蕉根泡水时间长会烂根。

⑧线虫防控。为害香蕉的线虫主要是根结线虫,其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实践证明,防好线虫能显著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防控香蕉根结线虫的有效方法是:基施线敌1号(一种生物碳+木醋液肥料,100~200克/株),沟施10%噻唑膦(福气多)颗粒剂(10克/株),或施用10%氟吡菌酰胺(路富达)悬浮剂1500~3000倍液,整个生育期滴灌施药2~3次。

⑨肥水管控。蕉园四周深挖隔离水沟,禁止用跑马水漫灌。推荐滴灌和微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病株残体最好就地烧毁,禁止把病株残体丢弃在沟渠里。避免病源物随水、土等的流动而传播。

⑩合理间套作。间套石蒜科作物等,或其他浅根系作物和绿肥等,或果园生草等。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调控蕉园生态环境。

⑪合理轮作。据华南农业大学李华平教授试验,在番禺旱旱轮作韭菜、葱蒜3年或以上,可使病害从50%~80%降低至3%~10%。在海南轮作番木瓜3年,可降低病害至10%~15%;水旱轮作3~5年,可使病害从50%~80%降至0~5%。

水旱轮作是防控香蕉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轮作任何水生作物均可,如芋头、竹叶菜、水芹、莲藕、慈菇、荸荠和水稻等。云南元阳和红河县低热河谷的梯田就有种2年水稻再种2~3年香蕉的轮作习惯,发病率低于5%。

⑫同田轮作技术。通常重病蕉园需要全田轮作几年才能再种香蕉,但多数蕉农希望继续种,同田轮作模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用换地或改种,沿用原宽窄行模式,只是把香蕉行距加宽,轮替间种当地当季适种作物,而香蕉品种换成抗病品种,香蕉适当密植,2条窄行上的香蕉对空栽,保证种植密度与原模式接近。轮作3年以上,当发现植蕉带的香蕉发病到一定程度时,在轮作过的条带新植香蕉,原香蕉种植带变换成轮作带,实现同田轮作。我们的轮作带已轮作2年,轮作大豆、花生、糯玉米等。植蕉带主要措施是基施油枯、控释肥和碱性碳肥改土,定期淋施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生物刺激物乌金绿和美加富,噻唑磷防线虫2次,及时排涝,不打除草剂等。目前,已是第2造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仅有3%,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种植模式。

6.果期养护技术    

果期护理是提高香蕉品质和外观质量的关键技术,它的主要环节包括校蕾、抹花、疏果、留梳、断蕾、垫把、套袋和果期病虫害防控。

(1)校蕾。

香蕉抽蕾期,如果花蕾担在叶柄上,随着果穗不断增重,稍有风吹雨打,叶柄可能承受不住,果穗会突然下落而折断,造成掉蕾。因此,要每天巡查花蕾下弯的情况,及时扒开或刮除阻碍花蕾下垂的叶柄。校蕾可用顶端绑有柔软材料(如珍珠棉)的长竹竿操作,动作要轻,以免扒伤或顶掉花蕾。香蕉反梳上弯阶段可能会被蕉叶或者苞片阻挡,此时需修整叶片和苞片,使蕉果正常上弯而不擦伤果皮,但尽量不要割除叶片。

(2)抹花。

抹花在香蕉果指接近展平,顶花变灰黑色,较脆易脱落时进行。抹花太早,因蕉花太嫩,难抹掉,同时伤口大,蕉汁多,易污染果指,而太晚,果梳已上翘,蕉汁易沿着果指倒流,弄脏表皮。抹花一般分2~3次抹完,先抹上部1~3梳的蕉花。第二次抹花,在疏果、断蕾时抹。抹花顺序是从下梳往上梳抹,抹花前先用珍珠棉。(或旧报纸,或蕉叶等)垫于蕉梳间,以防蕉汁下滴,弄脏下梳果指。抹花时如已反梳,要用吸水性好的纸巾粘在蕉头上,防止蕉汁沿蕉果倒流污染果指。抹花时要防止指甲划伤果面,手指尽量不要碰到蕉汁,经常用毛巾擦手,手脏一定不能抹花。每次抹花后,喷洒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保护伤口。抹花宜在晴天上午10时后进行,不宜在雨天、多雾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目前还有一种提前剪花再抹花的技术,可以减少蕉汁流出。

(3)疏果。

疏果与抹花同时进行。疏掉所有不合格的果指,如边果、小果、畸形果、单层果、三层果、病虫果、双胞果或多胞果等,一般每梳留16~24根果指为宜,超过28根,间隔疏掉多余果指,不足16根的整梳疏除。下雨或大雾时,果面未风干时不宜操作。

(4)留梳。

留梳与疏果同进行。香蕉果梳数多的超过9梳,少的5~6梳,但以每穗留6~8梳为宜。留多少视果梳质量而定,一般夏季多留,冬季少留;青叶数多时多留,反之则少留;想早上市少留,晚上市多留。

(5)断蕾。

断蕾在果梳下垂至垂直地面、最后2~3梳花不会结果时进行。在尾梳下面2~3梳处断蕾,之间的果梳全割除,末梳仅留一个果指,以防果轴往上腐烂。同时,刻上断蕾时间,或用有颜色的带子标记断蕾时间,以便判断收获时间。断蕾切口可用草木灰、杀菌剂消毒,或用纸巾等粘盖住。

(6)垫把与套袋。

抹花结束后,当果梳的果指反转向上生长时,用珍珠棉、塑料膜或牛皮纸等垫衬于香蕉果梳之间,称为垫把。夏秋蕉用珍珠棉或塑料膜(需打孔)垫把,冬春蕉用牛皮纸垫把。垫把时防止指甲划伤果皮。垫把前打药预防病虫害(垫把后打药影响效果),共喷2次药,1次防治蓟马、叶甲和蚜虫,1次防治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断蕾10~15天进行套袋:冬春季,每个果穗套3层袋,内层牛皮纸袋,中层珍珠棉袋,外层薄膜袋,并扎实上下袋口(上袋口应距离头梳果的果柄25厘米以上),天气热时及时打开下袋口通风透气。夏天,每个果穗套2层袋,内层为无纺布袋(不用打孔),长度略长于果穗;外层为打孔的蓝色PE薄膜袋,长度长于果穗50厘米以上。果穗向阳面,用旧报纸或枯叶或果穗上面的青叶遮盖防晒。此外,果期还需拉绳或绑竹竿防风,山地更适合用拉绳。

注意:收获后及时处理塑料套袋、珍珠棉等不易降解的材料,防止白色污染。

(7)果期病虫害防控。

在云南,香蕉果期主要有二虫一病为害。一是香蕉黄胸蓟马,其在香蕉子房和幼果表皮上刺吸和产卵为害。随着果实膨大,其在果实表皮上形成突起的黑色小斑点,严重影响香蕉的外观品质。防控方法是:在刚现蕾和苞片打开1~2片时,各打1次杀虫剂,或采用花蕾注射杀虫剂的方法防控蓟马(防效最好,但需专门工具),或挂蓝色粘虫板,及时断蕾也是重要措施。二是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其啃食幼果和嫩叶的表皮造成表面疤痕,白天善飞善跳,不好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早上出太阳前和傍晚时,全园打药,重点对心叶喇叭口喷药。这两种害虫的蛹期都在土壤中完成,打药时,最好也对地面喷雾。三是果期最主要病害香蕉黑星病,在香蕉抽蕾前后,葵叶及果指上产生许多光滑的小黑粒(不同于蓟马造成的粗糙的小黑点),套袋前要喷杀菌剂。对果期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见表4-1。

表4-1 香蕉果期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药剂及浓度

施用方法

使用时间

黑星病

①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

②25%醚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

③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对叶片正反面和果穗喷施

香蕉套袋前3天

褐足角胸叶甲

①20%甲氰菊酯(灭扫利)水乳剂1500~2000倍液

②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000~1500倍液

对花蕾、果穗和心叶喷施

香蕉刚现蕾和露出2梳果梳时

黄胸蓟马

①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

②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00~4000倍液

③2.5%溴氰菊酯乳油2500~5000倍液

对花蕾、果穗喷施;对花蕾注射

香蕉刚现蕾和露出2梳果梳时

7.香蕉采收

(1)工作流程。

采后处理工作流程为:适时采收→砍蕉→背或扛蕉→无伤运输→落梳(下把)→清洗→修整→分级→保鲜处理→风干→包装→入库预冷、冷藏保鲜→冷链运输。

(2)技术要点。

1)适时采收。成熟度70%~75%时采收最佳。蕉园采收前停止灌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上午11点以前采收,避免在高温和正午的时段采收。判断香蕉成熟度的目测法见表4-2。另有用卡尺测量果指宽度的方法。

 

表4-2 采收成熟度目测法

冬春季采收成熟度

果指外观

夏秋季采收成熟度

果指外观

75%~80%

基本饱满,棱角明显

70%~75%

接近饱满,棱角非常明显

80%~90%

圆且饱满但尚见棱角

75%~80%

基本饱满,棱角明显

90%以上

圆且饱满,基本无棱角

80%~90%

圆且饱满,但尚见棱角

2)不落地砍蕉。2~3人一组配合采果,一人先砍倒假茎,让植株缓慢倒下,另一人托起果穗,再由拿刀人在离头梳果顶25~30厘米处割断果轴,将果穗装放到专用背架、肩扛软垫或担上,背、担或扛到蕉园索道或轨道运输线或道路边。

3)无伤运输。一是索道运输。通过人工背或担或扛,把香蕉运到索道旁,用绳子在果轴上套牢,然后将果穗挂到滑车挂钩上。为避免果穗相互碰撞,果穗间用隔秆分隔开,5~10穗香蕉组成一组,通过人力或油电动力牵引运输到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场所。二是单(双)轨轨道车运输。可在较大坡度和转弯的山地上运蕉,但震动较大,还会造成香蕉损伤,因此需要设计带缓冲减震支架的专用车箱。三是农用拖车运输。由1人把果穗装放到农用拖车专用果穗架上,运输到采后处理场所。也可直接将蕉穗放入农用车箱垫着软垫的平板上,但蕉穗只能单层放,不允许2层以上叠放。要求道路平坦,驾驶平稳,以免震动造成擦碰伤。四是摩托车运输。把果穗小心轻放到摩托车专用筐架(海绵保护)上,单人单辆摩托车只可运2串香蕉,运到包装点。

4)落梳(下把)。香蕉无伤运输到采后商品化处理场所,在索道上悬挂落梳或下到可旋转的落梳架上去轴落梳。落梳前摘除果指残存花器,用弧形的专用下把刀从蕉梳与果穗轴连接处切下果梳,放入清洗池。

5)清洗。清洗池为低压喷水池,池里是0.1%~0.2%明矾水或清水。明矾水有除臭、杀菌、止蕉汁的作用。果梳在清洗池里被循环冲洗,清洗掉果指表面的污垢和蕉汁。

6)修把。修把在低压喷水清洗池边进行,清除烂果、裂果、反梳果等不合格果,用切刀重新对果梳柄原切口小心修整,经修整的切口要平整光滑、不带尖角和纤维须。修整好的果梳应放入清洗池进行二次冲洗。

7)分级称重。香蕉按照国内外等级标准或客户要求分级,将同级别香蕉放入称重果盘中过磅。基本要求是:果身为青绿色(比色卡为1~2色);果身紧实;果把、果指完整。果柄完整,不能有弯曲、微生物损害及发生干枯;果指不能畸形及过度弯曲,末梢不能有雌性花蕊残留;外观上无影响果实商品销售的腐烂或变质;干净,不能有不属于商品本身的任何异物。无病虫害所致的任何缺陷,不论活体还是残体。香蕉分级参考国标和行标:GB/T 9827 香蕉、NY/T 3193-2018 香蕉等级规格,以及云南地方标准DB53/T 912-2019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外观及等级标准见表。

表4-3 河口香蕉外观及等级标准

等级指标

一级果

二级果

果指规格

单梳果指数22~25个,单果重122~160克,果指长度20~25厘米。每批中不合格率≤5%

单梳果指数17~21个或多于25个,单果重少于130克、大于180克,果指长度小于20厘米、大于25厘米。每批中不合格率≤10%

果形

香蕉外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1.54~1.59,内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1.32~1.34。每批中不合格率≤5%

香蕉外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1.51~1.63,内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1.34~1.43。每批中不合格率≤10%

成熟度

采收成熟度70%~75%

采收成熟度70%以下或75%以上

色泽

具备该品种固有色泽,色泽基本一致

黄熟果实果顶、果柄梢绿

具备该品种固有色泽,允许稍有异色。

黄熟果实果顶、果柄无绿色

果轴

果轴切割适当,切口光滑

果轴切割适当,切口光滑

果柄

果柄不得折损和过分软弱,指座尚坚实。黄熟果轻摇不脱把变形

果柄不得有明显的折损和过分软弱,指座尚坚实。黄熟果轻摇有脱把现象

果面缺陷

果面光滑,基本无机械伤、病虫伤、冻伤,每梳蕉轻伤面积≤1平方厘米;有斑点果指不超过5%,单果斑点不超过2个;每梳蕉有轻微灼伤的果指不超过3%。以上任何缺陷都不影响果肉

果面基本光滑,允许轻微机械伤和病虫伤,每梳蕉轻伤面积≤2平方厘米;有斑点果指不超过10%,单果斑点不超过4个;每梳蕉有轻微灼伤的果指不超过5%。以上任何缺陷都不影响果肉

8)保鲜处理。保鲜处理指对果梳进行悬挂喷洒或浸泡(10~30秒)保鲜液处理。保鲜剂严禁滥用,应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专用防腐杀菌药剂,可用施保克1500倍液、扑海因或特克多500倍液等杀菌剂,混用效果更佳。果梳放入保鲜池后,药液应浸过果面。保鲜剂要求即配即用,48小时更换1次。

9)风干。经保鲜处理的香蕉,在输送线上用风扇或鼓风机吹干果面水滴,以方便贴标签和包装。少了这道工序,香蕉装箱后容易发生炭疽病和冠腐病。

10)包装与装箱。在流水线上将吹干后的香蕉按如下流程操作:贴标签、装袋(塑料袋预先放入纸箱内,袋内放乙烯吸收剂,蕉梳之间用吸水纸或珍珠棉隔开)、抽真空→扎袋口(检查是否漏气)→盖上纸盖→封箱→贴商标→分批送入气调房或冷库预冷贮藏。标准装箱为12.5千克/箱,也可依据客户要求装箱。外包装及包装材料应符合GB/T 191、GB/T 6543、NY/T 537、NY/T 1395等标准的要求,产品包装标签应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号、包装日期、产地、生产单位名称等。包装应牢固,包装内应放产品合格证。

11)冷链贮运。香蕉贮运最适温度为13~15℃,最适相对湿度为90%~95%,在气调房或冷库预冷24小时后装车外运。在云南,香蕉常用普通车装运,装车的车箱底垫和四周要垫软垫,夏天要防高温,冬天要防冻。用普通车夏天装车时纸箱不能码得太密实,纸箱间要留空隙,车厢顶用篷布和草席盖住,防雨防晒。即便是预冷过的香蕉,如长途运输,也应相同操作。云南冬春季香蕉多运到北方,可不预冷,但要盖棉被防冻。不管冬天或夏天采运香蕉,冷链运输都是最佳选择。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