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9.30丹参

6.9.30.1基本概述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紫丹参、血参、赤参、红根等,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中国应用丹参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的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丹参疗效显著,临床用量较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常用大宗药材。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栽培,主产山东、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省。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丹参脂溶性成分大部分是丹参酮型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Ⅴ,丹参酮Ⅵ,隐丹参酮,丹参醇Ⅰ,丹参醇Ⅱ,丹参二醇A、B、C,紫丹参甲素、乙素、丙素,异隐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A,异丹参酮ⅡB,丹参新酮Ⅱ,丹参新醌甲、乙、丙等。其中活性较强、含量较多的是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将其磺化制成丹参酮ⅡA磺酸钠后,可增加水溶性及提高药理活性,是中国药典规定的丹参质量控制的标准之一。丹参酮ⅡA还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防止肝脏纤维化;保护神经细胞及诱导干细胞分化。隐丹参酮抗菌活性很强,比小檗碱强许多倍,含量亦高,常作为抗菌消炎类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一。丹参酮Ⅰ对人型结核菌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外具有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具有抗凝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Ⅰ能使成年去卵巢小鼠子宫重量增加,说明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对去睾丸大鼠精囊重量和前列腺重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Ⅰ具有抗雄激素丙酸睾丸酮的作用。目前,脂溶性成分入药的丹参制剂主要有复方丹参滴丸、丹参舒心胶囊、丹参舒心片、丹参酮片、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等。丹参水溶性成分大部分是丹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酚酸A、B、C、D、E、F、G、L,迷迭香酸,紫草酸等。它们均具有很强的抗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其中尤以丹酚酸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最高,生物活性研究得较为深入,已成为丹参临床用药的质量控制成分,是丹参临床应用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丹酚酸A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抗氧化化合物之一,对于氧自由基诱导的心脏线粒体和肝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于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大鼠心脏离体实验表明,丹酚酸A对于心脏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除此外其还具有改善记忆、降低抗癌药阿霉素毒性等作用。丹酚酸B具有改善肾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其抗氧化活性比维生素E强百倍至千倍;抗缺血损伤;具有肝损伤保护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防治神经毒性;抗凝血和抗血栓;抗炎。水溶性成分入药的丹参制剂主要有丹参注射液、丹参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膏等。另外,兼用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丹参制剂有复方丹参片、冠心丹参片、丹七片、丹田降脂丸、冠心宁片、复方丹参黄芪胶囊等。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丹参以野生为药用主要来源,仅四川有少量家种产品,6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均有引种,并逐渐形成山东、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几个主要产区。丹参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沿用已久,是著名活血化瘀药,用量巨大。丹参野生资源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如今商品药材的供应基本依赖栽培种植。由于适合丹参种植的区域广泛,种植技术简单,生长周期短,面积和产量常常大起大落,市场价格常受此而波动。

6.9.30.2品种与特性

1.川丹参1号

四川农业大学从四川栽培丹参混杂群体中通过系统选育而得。出苗期约65~90天,生育期约240~270天,具有发芽早,生育期较长的特点。长势健壮,全株密被柔毛。株高60~75厘米,冠幅45~60厘米。茎四菱形,具分支。叶对生,3或5出羽状复叶,叶色深绿,两面被毛,边缘有锯齿。叶片卵圆形,叶和分支数较少;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大,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5~7.0厘米,宽3.3~6.0厘米,长宽比1.1~1.6,有小叶柄,叶轴长2.5~7.0厘米,叶尖急尖。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花萼钟状,紫色;花冠紫红色,筒内有毛环,上唇盔状,下唇短于上唇,3裂,中间裂片最大;退化雄蕊2枚,分离或联合,并生于下唇基部;花药紫色或黄白色。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7月,果期7~9月。根茎粗短肥厚,顶端有残留的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粗糙,外表呈暗红或砖红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无脱落现象。有的分枝具须状细根,质硬而脆,较易折断,断面较平整致密,无木心,略呈角质样。亩产量为202千克。经检测,药用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较高,分别为0.24%和5.11%,比对照分别高9.68%、6.06%,均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2.中丹1号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从中江丹参栽培混杂群体中通过系统选育获得。生育期250~270天,出苗早,齐苗快。茎直立,四棱形,具多级分枝,被长柔毛。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叶片阔卵形或类圆形,边缘有锯齿;小叶3或5,较小。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花萼钟状,紫色;花冠蓝紫色,唇形。根圆柱形,肉质,外表面呈砖红色,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木心。2010、2011年连续两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丹参分别为208.7千克和229.2千克。经检测,药材含水量10.9%、总灰分4.2%、酸不溶性灰分0.8%、水浸出物76.2%、醇溶性浸出物15.7%、丹参酮ⅡA0.43%、丹酚酸B10.6%,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6.9.30.3种苗繁育

1.有性繁殖

(1)留种技术。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丹参花属无限花序,花期为5—8月,花序由下而上依次开花和结实,下面的种子先成熟要及时采收。因此,采收种子时应分批多次进行。6月份后花序变成褐色并开始枯萎,部分种子呈黑褐色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将整个花序剪下,剪下的花序切勿倒置,小心装入布袋内,置通风阴凉处晾干后,脱粒去杂后得净种子。将丹参种子装入布袋,置于阴凉干燥处或2℃~5℃环境下保存。丹参种子不耐贮藏,隔年种子发芽率很低,不可采用。

(2)种子质量要求。

丹参种子净度≥90%,千粒重≥1.0克,发芽率≥50%。

(3)育苗技术。

1)育苗时间。丹参种子于6~7月间成熟,采种后即可播种,最晚不迟于8月上旬。

2)育苗地选择及准备。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砂壤土地。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千克和复合肥15千克,深耕细耙。按畦面宽1.2米,沟宽40厘米作畦,整平、耙细畦面土壤。

3)种子处理。播种前,把丹参种子用35℃~40℃温水浸泡24小时,将漂浮在水面上不饱满的种子捞出,取出水中饱满的种子晾干备用。

4)播种。用种量为1.5~2.0千克。播种时,将种子与干细砂或干细土按体积比1:5的比例混合,均匀撒在畦面上,覆土,厚度以不露种子为宜,覆土过厚不易出苗。盖土后再覆盖厚度为1~2厘米的干松针或碎草。浇透水。

5)苗床管理。播种后,每天检查苗床一次,观察苗床墒情,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保持土壤合理墒情。及时拔除杂草。出苗后,于阴天或傍晚逐步揭去覆盖物。播种后15天左右可出苗,苗高6~8厘米时可间苗。一般11月左右,即可移栽定植于大田。

(4)种苗质量要求。

芦头完好,无损伤。根红色,根长≥10厘米,基径≥4毫米。根系良好,无瘤肿。

2.无性繁殖

丹参的无性繁殖包括根段繁殖、芦头繁殖和扦插繁殖。传统栽培丹参多用根段繁殖。根段繁殖生长快,质量好,产量高,但需鲜根作种栽,留种量大。芦头繁殖发根早,发根多,产量高,但芦头来源有限,繁殖系数较低。扦插繁殖生长周期长,产量低,故不常采用。

(1)根段繁殖。

云南的栽种时间一般在11—12月采收时进行。随挖随栽,也可采挖后用湿沙贮藏至次年春季移栽。选一年生的健壮、无病虫的鲜根作种,侧根为好,根粗0.8~1.5厘米,老根、细根不能作种。老根作种易空心,须根多;细根作种生长不良,根条小,产量低。在准备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开穴,穴深8~10厘米。将选好根条的中上段用手折成6~8厘米长的根段,用50%多菌灵800倍液蘸根10分钟后晾干移栽。移栽时大头朝上,直立穴内,不可倒栽,每穴栽1~2段,盖土厚2~3厘米,压实。每亩需种根50~60千克。

如果选择在3~4月移栽,可在苗床集中育苗。选用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深翻30~40厘米,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2米。选择表皮紫红色或棕红色,直径≥0.5厘米的一年生健壮根作种根。11~12月,将种根用手折成6~8厘米长的根段。条播,行距约为5厘米,株距约2厘米,开深沟,将种根斜放,使上端保持向上,覆土约2~3厘米,稍镇压,再覆盖干松针。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次年3~4月,根段上部萌生芽后即可栽植大田。采用该法栽植,出苗快、齐,植株生长茂盛,产量高。在云南采用此法栽培,一定要有水源及浇灌条件。

(2)芦头繁殖。

一般在收获丹参时进行。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去地上部的茎叶,将粗根折下供药用,取留根长3~5厘米左右的芦头作种苗。根据芦头大小可分为2~4株。按行株距30厘米×25厘米,挖4~5厘米深的穴,每穴栽1株,芦头向上,覆土盖住芦头即可,浇足定根水。

(3)扦插繁殖。

5~6月,剪取生长健壮并带有腋芽的茎枝,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剪除下部的叶片,上部留2~3片叶。将苗床浇透水,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开沟,将插穗斜插入土中,浇水,搭棚遮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20天左右便可生根,成苗率90%以上。待插条根长3厘米时,便可出圃定植于大田。

6.9.30.4大田栽培、管护

1.选地和整地

(1)选地。

选择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地块,忌黏土。忌连作,可与禾本科作物或非根类中药材轮作。

(2)整地。

移栽前,清除前茬作物残株,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千克和复合肥30千克作基肥,深翻入土,耙平。起垄,垄面宽40厘米,垄高25厘米,沟宽40厘米,要求垄直、面平。开好地块四周的排水沟。

(3)覆盖地膜。

起垄后及时覆膜,采用黑色地膜或黑灰多功能双层地膜,膜宽100厘米。铺膜时紧贴垄面、拉紧,薄膜边缘四周用泥土压实封严,并在膜上种植行覆土,厚度约2厘米。

2.移栽

(1)移栽时间。

3—4月或11—12月,云南适宜移栽时间为11—12月。

(2)种苗要求。

根据生产实际,选用实生苗、芦头或根段作种苗。

(3)移栽方法。

在覆膜的垄面上呈“丁”字形挖穴,每垄错窝双行,行距30厘米,穴间距25厘米,穴深度以苗根伸直为宜。将种苗放入种植穴内,盖土,稍提苗,压实,覆土至微露芽头为宜。同时将种苗周围的地膜也盖土压实,浇水。移栽根段时,大头朝上,直立穴内,切忌倒插。每亩栽种70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丹参出苗期和幼苗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丹参系肉质根,忌积水,故在雨季必须经常疏通排水沟,严防积水成涝,造成烂根。

(2)补苗。

3—4月出苗期间,要随时进行查苗,如发现因盖土太厚或表土板结,应将穴土挖开,以利出苗。如有死苗缺塘,应及时进行补苗。

(3)中耕除草。

地膜栽培丹参,土壤疏松适度,杂草少,一般不中耕除草。丹参生长期间如杂草多,可人工除草2~3次,清洁田园。

(4)合理施肥。

第一次施肥结合浇水,一般以施N肥为主,配施P、K肥,如肥饼、过磷酸钙、硫酸钾等,第二次应重施P、K肥,促进根部生长。4—5月,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千克和复合肥10千克。7月下旬每亩施用P、K复混肥30千克和硫酸钾5千克。此外,微量元素可提高丹参的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施有锰肥有利于丹参酮及丹参素的累积。施用硼肥有利于丹参产量的增加。因此在丹参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可施加适量的微肥。

(5)摘除花序。

除留种植株外,在丹参植株刚抽出花序时应及时摘除花序,每隔5~10天摘一次,连续进行几次,要做到田间无花。通过抑制丹参生殖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以促进根部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4.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1)根腐病。

症状:植株发病后,初期表现为地上茎基部的叶片变黄,后逐渐向上扩展,植株长势较差,严重时地上部枯死,近地面的茎基部坏死,地下部根的木质部呈黑褐色腐烂,仅残留黑褐色的坏死维管束而呈干腐状。该病通常发生于植株的主根及部分侧根,甚至在根系的一侧表现病状,而另一侧根系不表现病状,在气候和土壤湿度适合植株生长时,病株的未受害侧根可维持上部枝叶不枯死,甚至枝叶已枯死的植株仍可长出侧芽继续生长,但通常生长明显迟缓,长势较弱,根较小。

病原:由镰刀菌属腐皮镰刀菌引起。

发生特点:病菌主要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0年以上,成为次年的初次侵染源。因此,土壤中的病残体就成了初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等传播蔓延,从伤口和自然孔侵入扩大为害。该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病害。高温多雨,土壤湿度大,土壤黏重,低洼积水,中耕伤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田块易发病。病害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如遇高温多雨季节在低洼积水处多发生,或者久旱突雨时常突发;当田间植株过密、湿度大时病害蔓延极为迅速,且为害严重。一般在田间的发病率为10%~30%,重病田的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

防治方法:选择缓坡地种植;合理轮作,可抑制土壤致病菌的积累,特别是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效果更好;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垄深沟栽培,防止雨季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栽种前浸种根,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蘸根处理;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浇灌病株及周围。7~10天浇灌1次,连续2~3次。

2)枯萎病。

症状:受害植株地上部分矮小,叶片紫红色,以后逐渐发黄、变褐,茎枝枯萎,表现似缺水症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3~5天后整个植株枯萎死亡;根系发育较差,须根较少,严重时变褐腐烂;主茎及主根维管束变褐。

病原:由镰刀菌属尖孢镰刀菌引起。

发生特点:丹参枯萎病为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者菌核在土壤及丹参种根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丹参枯萎病发生的轻重与气温高低、雨量大小有关,多发生在5—10月,特别是7—8月高温多雨季节最易发生。新茬地种植丹参,病害发生率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其发病率增加,栽培一年丹参枯萎病的发生率为5%左右,而栽培三年或者三茬丹参根腐病的发生率达到25%~30%,个别地块植株成片死亡,损失严重。

防治方法:选择缓坡地种植;合理轮作,可抑制土壤致病菌的积累,特别是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效果更好;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垄深沟栽培,防止雨季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栽种前浸种根,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蘸根处理;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7~10天灌根1次,连续2~3次。

3)白绢病。

症状:主要为害丹参的根部,发病初期茎基部至地面的主根附近出现白色绢丝状菌核,根部潮湿、腐烂,易拔出。后期植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株茎基部常有白色菌丝和菌核。

病原:由核盘菌属齐整小核盘菌引起。

发生特点:白绢病在丹参的整个生长季均有发生,6—8月为害最重。在生长季后,病原菌的菌丝和菌核可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生长季的初侵染来源。菌核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很容易萌发,由水流在田间传播,和植株接触后引起侵染。病原菌的菌核抗逆境能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以上。

防治方法:及时清理田间病株和病残体,防止病原菌扩散和再侵染;发病期用50%氯硝铵0.5千克加石灰10千克拌成灭菌药,撒在病株的基部及附近;用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

4)根结线虫病。

症状:根部的侧根或须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致使植株生长矮小,发育缓慢,叶片退绿,逐渐变黄,最后全株枯死。拔起病株,须根上有许多虫瘿状的瘤,瘤的外面粘着土粒,难以抖落。

病原:由南方根结线虫引起。

发生特点:病原线虫主要是以卵及幼虫越冬。当外界条件适合时,卵在卵囊内发育成为1龄幼虫。1龄幼虫孵化后仍藏在卵内,经一次蜕皮后破卵而出,成为2龄侵染幼虫。2龄侵染幼虫侵入维管束附近为害,并刺激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不规则的根瘤。幼虫在根瘤内生长发育,再经三次蜕皮,发育成为成虫。雌、雄虫成熟后交尾产卵,卵聚集在雌虫后端的胶质卵囊中,卵囊的一端露在根瘤之外,每卵囊有卵300~800粒。根结线虫一年可发生2~3代,能进行重复侵染。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苗;实行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如玉米,小麦等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减少病源;整地时每亩施用0.2%高渗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土50千克混匀撒到地表,深翻25厘米;发病初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500毫升。7~10天灌1次,连续2~3次。

5)叶斑病。

症状:丹参叶斑病主要侵害叶部。首先侵染下部叶片,逐步蔓延为害上部幼嫩叶片。初期叶片上病斑为针尖大小的灰色小点,随着病害的发生蔓延,病斑颜色逐渐变为深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8毫米。严重时病斑扩大融合在一起,叶片发黑、干枯,大量脱落,重病株枯死。

病原:由链格孢属百日菊链格孢引起。

发生特点:叶斑病在丹参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干旱天气不利于发病,病斑发展缓慢或不再扩散,阴雨潮湿天气对该病的发生传播有利。一般5月上旬开始发生,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9月下旬。9 月下旬后,丹参地上部分停止生长,病害不再蔓延,但发生严重的植株会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感病的叶片,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雾1次,连续2~3次。

(2)主要虫害。

1)蛴螬。

①鉴别要点:为鞘翅目金龟总科昆虫的幼虫,又称白土蚕。成虫称“金龟子”,卵圆形,触角鳃叶状,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属光泽。幼虫体长21~45毫米,体型均较肥粗,白色或淡黄色,柔软多皱褶,密被细毛,常弯曲成“C”字形,有胸足3对,较发达。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臀节腹面的刺毛排列形式和肛门的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裸踊,黄或黄褐色,体长22毫米左右,头、胸、腹易分辨。卵长圆形,灰白色表面光滑,长约2~3毫米。

②生活习性:成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越冬,5—6月化蛹,成虫出土后即可交配,将卵产在土壤中,大约一个月后出现幼虫,成虫寿命约30天。幼虫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度关系密切。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至表土屋,10℃~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潜入深土中。表土层含水量10%~20%有利卵和幼虫的发育。在夏季多雨、土壤湿度大,生荒地以及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厩肥时,为害严重。全年为害,5~6月大量发生。成虫为害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主要为害叶片。成虫具昼伏夜出习性,常在傍晚至晚上10时咬食最盛。具趋光性及假死性,对黑光灯尤为敏感。

为害特点:成虫主要为害叶片,造成缺刻、空洞,严重时吃光叶片,只留下叶脉。幼虫主要咬食根部,使植株倒伏或使根茎造成缺损,导致药材产量和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精耕细作,深耕多耙,合理轮作倒茬,合理施肥和灌水,可降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结合整地进行人工捕杀,或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与15~30千克细土混匀后撒施;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大量发生时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成10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可溶粉剂1000倍液浇根;成虫发生期,晚上用黑光灯诱杀。

2)银纹夜蛾。

①鉴别要点: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成虫体长12~17毫米,展32毫米,体灰褐色。前翅深褐色,具2条色横纹,翅中有一显著的U形银纹和一个近三角形银斑;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半球形,长约0.5毫米,白色至淡黄绿色,表面具网纹。末龄幼虫体长约30毫米,淡绿色,体前端较细,后端较粗。部绿色,两侧有黑斑;及腹足皆绿色,第一、二对腹足退化,行走时体背拱曲。体背有纵行的白色细线6条位于背中线两侧,体侧具白色纵纹。长约18毫米,初期背面褐色,腹面绿色,末期整体黑褐色。薄。

②生活习性:以蛹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单产。初孵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大龄幼虫则取食全叶,有假死习性。幼虫老熟后多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每年菜青虫菜蛾同时发生,呈双峰型,但虫口绝对数量远低于前两种。

为害特点:以幼虫咬食丹参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口;栽培地悬挂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7—8月在第二、第三代幼虫低龄期,喷洒病原微生物,可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进行叶面喷雾;幼虫出现时,用1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敌百虫可溶粉剂800倍液喷杀。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续2~3次。

3)棉铃虫。

①鉴别要点: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初龄幼虫为青灰色,头为黑色,前胸背板为红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2~46毫米,各体节有毛片12个,体色变化大,有绿色、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等,前胸气门前两根刚毛的连线通过气门或与气门下缘相切,气门线为白色。成虫体长l5~20毫米,翅展27~38毫米。雌蛾前翅赤褐色或黄褐色,雄蛾多为灰绿色或青灰色;内横线不明显,中横线很斜、末端达翅后缘位于环状纹的正下方;亚外缘线波形幅度较小,与外横线之间呈褐色宽带,带内有清晰的白点8个;外缘有7个红褐色小点排列于翅脉间;肾状纹和环状纹暗褐色,雄蛾的较明显。后翅灰白色,翅脉褐色,中室末端有1褐色斜纹,外缘有1条茶褐色宽带纹,带纹中有2个牙形白斑。雄蛾腹末抱握器毛丛呈“一”字形。

②生活习性:以蛹越冬,每年发生4~6代。成虫多在夜间羽化,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羽化后2~5天开始产卵。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再食嫩叶、嫩梢。然后转移到叶背栖息。1龄、2龄幼虫为害较轻,3龄以上幼虫是暴食阶段,有互相残杀习性。温度25℃~28℃,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最适于棉铃虫的发生。

为害特点:幼虫先为害嫩叶,后咬食花蕾、花及果,造成落花、落果,影响种子产量。

防治方法: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释放赤眼蜂、草蛉等天敌防治;田间发现幼虫为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7%高效氟氯氰菊酯百树得乳油15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续2~3次。

4)大造桥虫。

①鉴别要点:大造桥虫,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40~50毫米,浅褐色或浅灰褐色。前翅亚基线和外横线黑色,锯齿状,其间为灰黄色宽带,有1个深褐色斑;后翅外横线以内灰黄色,也有1个深褐色斑。老熟幼虫体39~48毫米,头褐绿色,头顶两侧有1对黑点;体色变化较大,有黄绿色、红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第三、四节上具黑褐色斑,胸足3对,腹足2对,尾足1对,足端黑色。

②生活习性:每年发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成虫羽化并产卵,卵单产。幼虫发生期在6~9月,4龄以后为害加重。9~10月幼虫老熟后入土结茧越冬。

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为害丹参地上部,低龄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状,高龄幼虫将整个叶片吃光成刷把状。

防治方法:秋冬季翻耕土壤,杀死越冬蛹;生长季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捕捉幼虫;发生严重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200 倍液喷雾。每隔15~20天喷雾1 次,连续2~3 次。

5)蚜虫。

①鉴别要点:为半翅目蚜总科昆虫,俗称“腻虫”。体细小,椭圆形,柔软。多绿色,也有黄色、褐色、黑色等种类。触角多数6节,少数3节或5节。腹部第六、七节背面两侧生有一对圆柱形或锥形的突起,称为腹管。在同一种类中常有具翅型与无翅型个体,有翅型个体具2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胸部发达;无翅型个体较柔软,体表多被白粉状蜡质,无翅。若虫与无翅成虫相似,只是个体小一些。卵长椭圆形,初产淡绿,渐变灰黑色,有光泽。

②生活习性:每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寄主植物叶背、枝茎和近土面的根基处越冬。次年春季卵孵化后,开始孤雌生殖,5月间发生有翅蚜向寄主迁飞。8月下旬至9月中旬,有翅蚜向越冬寄主迁飞,产生雌、雄性蚜交配后产卵越冬。在植株营养生长期,绝大多数蚜虫群聚嫩茎叶上,随着生长点老化,陆续转移分散到植株中、下部的叶背面为害。无刺类型品种受害重,苗期至孕蕾期为害最为严重。

为害特点:主要为害丹参的心叶和嫩芽,导致叶片卷缩,生长缓慢,还能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虫原;发生危害时,可用黄板诱杀,应用黄板涂机油插于田间,高度约为60~80厘米,春秋季诱杀有翅蚜,可降低虫口密度;蚜虫发生期可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对蚜茧蜂、食蚜蝇、瓢虫等天敌昆虫无伤害),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6.9.30.5采收与加工

1.采收

(1)采收时间。

根段、芦头和实生苗作为种苗栽种的,在完成一个生育周期后的休眠期收获,即出苗当年11月至第二年1月。用地上茎扦插育苗的,一般在栽种后2~3年收获。

(2)采收方法。

选择晴天,先割去丹参地上茎叶,再除去地膜。因丹参根系分布广,入土深,质脆易断,故在土壤半干半湿时,顺垄小心挖出丹参全根,避免挖断。挖取后,剪下芦头作繁殖材料。其根就地晾晒2~3小时,失水变软后抖去泥土,运回加工。切忌水洗。丹参的有效成分在根皮部含量较高,水洗易使有效成分流失。采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对于连片大面积种植丹参,也可采用根茎类药材挖掘机进行采收。

2.产地初加工

(1)分拣。

采收的丹参鲜根要及时进行分拣晾晒,挑出有病害和损伤的根茎及其他杂质,然后装入洁净的筐中。

(2)晾晒。

在整洁的晾晒场内摊薄晾晒或在风干架上晾晒,厚度不超过5厘米,经常翻动,防止发热变质。晾晒场地应有遮阳、防雨设施,晾晒期间避免暴晒、淋雨或受潮。晾晒至全干(含水量<13%)即可。如需条丹参,则挑选直径0.8厘米以上、长15厘米以上的根条,顺条理齐,晾晒,不时翻动,7~8成干时,扎成小把,晒干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所得的丹参称“统丹参”。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