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4.7.2品种与分布

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南部也是起源地之一,主要分布于赤道两边南北纬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香蕉的起源目前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由小果野蕉和野蕉的自交或杂交的后代“进化”或“驯化”而来。中国人习惯将鲜(甜)食蕉分为狭义的香蕉和芭蕉两大类:香蕉一是指香芽蕉,即卡文迪许香蕉,因起源于中国,故又叫华蕉,是目前最主要的商业香蕉品种;二是指贡蕉,中国人又叫皇帝蕉、小米蕉和金蕉等。而芭蕉泛指以下三大类:大蕉、粉蕉、龙牙蕉。

全世界香蕉栽培品种(系)有300多个,中国有近40个,分布于中国西南各省区市。目前,中国香蕉产业的优势布局划分为海南—雷州半岛(3—6月上市)、粤西—桂南(8—11月上市)、珠三角—粤东—闽南(12月至次年3月上市)和桂西南-滇南-滇西南(11月至次年2月上市)。其中,滇南至滇西南片区的红河和澜沧江流域中下游热区是云南香蕉产业的优势区域,可周年生产,但优势是生产秋冬蕉和冬春蕉(上市高峰期已从11月延至次年5月),错季上市效益更好。由于老品种香蕉不抗香蕉枯萎病,随着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进、培育、筛选抗病和抗寒品种(系)对云南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下面将目前云南香蕉主栽的常规品种、正推广的抗病新品种介绍如下。

4.7.2.1香芽蕉类

1.桂蕉1号

桂蕉1号从澳大利亚威廉斯(Williams)香蕉芽变单株选育而成。原名特威,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50005。中秆香蕉芽蕉,全生育期约12个月,比桂蕉6号稍短。在广西新植(第一茬)亩产3139千克,宿根(第二茬)亩产3855千克,分别比桂蕉6号增产1%和11%。各主产区均有分布,目前是中国第一大主栽品种。假茎高度2.4~3.0米,基茎围70~90厘米。果穗长90~130厘米,每穗果7~14梳,每梳果指数16~38条,果指长24~30厘米,果指外排外弧长度26~35厘米,八成熟果指直径3.5~4.2厘米,果皮厚0.35~0.48厘米,每500克平均3~4条果指。果指微弯、排列紧凑,果梳排列整齐,果形美观,成熟后果色金黄色,甜度适中,香味浓,品质好。果肉蔗糖含量2.9%,可溶性糖含量16.8%,可滴定酸含量0.22%。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束顶病、花叶心腐病、根结线虫病,不耐霜冻,抗风力中等。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的地区春植、夏植或秋植,云南宜春植(2~3月)。推荐在无香蕉枯萎病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再植需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

2.桂蕉6号

桂蕉6号是由从澳大利亚引进的GB6-3香蕉种质经优良芽变单株筛选育而成的,原名威廉斯B6,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50006,审定号:桂审果2012006号。桂蕉6号属鲜食香芽蕉,生育期为360~400天,一般株产25~30 千克,亩产3000~4000千克。各主产区均有分布,曾是中国第一大主栽品种,目前退居第二。该品种假茎基色为青绿色,间有黑褐色,假茎高度2.4~3.0米,基茎围70~90厘米。抽生叶片35~37张,叶片长210~250厘米,宽88~95厘米,叶形比为2.3~2.6,叶片较长、较宽大。叶柄间距10.5~11.2厘米,长度30~35厘米,凹槽明显并外翻,边缘呈红色。果穗长90~130厘米,每穗有7~14梳,每梳果指数15~38条,果指长24~30厘米,果穗紧凑,梳型整齐,果指微弯。成熟后果皮呈黄色,果甜度适中,香味浓,耐贮运。果肉蔗糖含量4.2%,可溶性糖含量18.2%,可滴定酸含量0.28%,水分含量81.3%,蛋白质含量1%。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束顶病、花叶心腐病、根结线虫病,不耐低温霜冻,抗风性中等。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春植、夏植或秋植均可,云南产区宜春植(2—3月)。推荐在远离香蕉枯萎病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重病地再植需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

3.巴西蕉

巴西蕉由澳大利亚巴西蕉原种变异单株选育而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选育,品种审定号:琼认香蕉2012001。巴西蕉属中秆香芽蕉,生育期9~13个月,单株产量平均24千克,最高50 千克以上。中国各主产区均有分布,曾是种植最广的品种,目前是商品性状最好的香蕉品种之一,但因高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假茎粗大、棕褐色,株高220~300厘米。新植237厘米,蕉茎基围76厘米,中围54厘米,叶片长约208厘米、宽约90厘米;宿根蕉茎基围61厘米、中围86厘米;叶片长约233厘米、宽99厘米,叶片较开张。果穗长约8厘米,果穗周约120厘米,果指长20.1~21.0厘米,果指数134~149个,梳形紧凑,果形漂亮。口感香甜,果皮厚度中等,耐贮运。耐瘦瘠、抗寒、抗旱性和抗风性较好。高感香蕉枯萎病(Foc TR4),中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叶斑病、黑星病、线虫病、炭疽病等。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地区的种植,春植、夏植或秋植均可,云南宜春植(2—3月)。推荐在无枯萎病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可种。

4.南天黄

南天黄由宝岛蕉芽变单株选育而成,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30622.9,登记编号:GPD香蕉(2018)440003。南天黄属中秆香芽蕉,生育期300~400天,宿根期250~300天,株高250~300厘米,单株产量18~35千克。南天黄在中国各主产区均有分布,目前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抗(耐)病新品种。该品种假茎高2.30~3.10米,新植237厘米,宿根300厘米,最高可达3.2米,每亩种植110~160株。茎基围80厘米,茎中围60厘米,茎秆较粗壮。假茎、把头黄绿色,叶鞘内假茎淡绿色,部分稍微粉紫红,似大蕉。把头披白蜡粉,蜡粉略少于普通香芽蕉,把头色斑较少,斑块较小;叶柄较短,叶翼有波浪形,翼边缘有红线;叶片姿势较巴西蕉稍直立,较厚,长1.85~2.20米,宽0.8~1.0米。组培苗(大叶芽)叶色较淡绿,少量紫色斑;卷筒叶背黄绿色披量,少白蜡粉,不带紫红色;总叶片数40~43片,果穗长84厘米左右,果指长16.1~26.2厘米,果数134~178个。果形微弯似手枪状、圆柱形,果顶钝尖;果梗稍短,果皮深绿色,较厚(约0.23厘米)。新植(第一茬)亩产3800千克,宿根(第二茬)亩产2900千克。蔗糖含量6.84%,可溶性糖含量24.0%,可滴定酸含量0.3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9%。中高抗香蕉枯萎病(Foc TR4),土壤病菌孢子超过104个/克时抗性丧失。抗旱性和抗寒性中等。适宜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的香蕉产区种植。对低温敏感,生育期较长,要求高肥水管理,注意补钙、镁、硼肥。种浅了较易露头,新植宜深,宿根注意培土。推荐在海拔100~600米的无病地或未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轮作2年以上再种植。

5.宝岛蕉

宝岛蕉由台湾香蕉研究所从台湾传统品种北蕉的组织培养的后代选育获得,又称新北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海南蓝祥联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海南申请审定,品种认定编号:琼认香蕉2012003。宝岛蕉的生育期约13.5个月,比主栽品种巴西蕉长约30天,平均每穗果重25~40千克,最高可达45千克。宝岛蕉分布的各产区,在目前推广的抗(耐)病新品种中种植面积仅次于南天黄。植株高度约280厘米,假茎粗壮,约80厘米。叶片厚而宽圆,深绿色,初期树形张开,后期数片新叶直立丛生茎顶。叶柄稍短,柄缘有细密皱褶。整株青绿,茎秆基部泛紫红;花蕾呈圆柱形,比巴西蕉等品种大;开穗时萼片不易脱落,现把多而整齐,每果串着生11~14个果梳。果把排列稍紧密,果形整齐,一致性好,少有双孖果;果串头梳与尾梳果指数相差不大,指数191~240条;果梗稍短,果指形状与巴西蕉品种相同;果皮呈深绿色,厚度中等,催熟后呈鲜黄,颜色均匀一致。果肉香甜,呈乳白色。对黑星病、叶斑病、象鼻虫等病虫害的抗性与巴西蕉相当;对香蕉花蓟马侵入花苞引起的果房水锈,受害程度较巴西蕉严重;中高抗香蕉枯萎病(Foc TR4),土壤中的病菌孢子超过104个/克时抗性丧失;对高温和低温较敏感,不宜在海拔高于600米或太热的地区种植,在云南勐海县打洛镇和金平县勐拉镇的产量表现比南天黄好。推荐在海拔300~600米的无病地或没种过香蕉的新地种植,病地最好轮作2年以上再种植。

6.桂蕉2号

桂蕉2号从新北蕉抗(耐)枯萎病芽变株中经组培优选而成(品种尚未登记),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共同选育,尚未品种登记和审定。该品种在海南和云南试种较多,目前在抗(耐)病新品种(系)中种植面积居第三。桂蕉2号属中秆香芽蕉,生物学特性与北蕉、新北蕉系列的品种类似。桂蕉2号在云南景洪市东风农场与南天黄同田对比测产显示:全生育期360天,比南天黄稍短,平均株产29.43千克,折合亩产4088.53千克;南天黄平均株产28.02千克,折合亩产3879.60千克。假茎高度293.69厘米,茎基围 93.40厘米,茎中围 61.64厘米 ;假茎基色绿色,基部泛红,上端变细程度中,花青苷显色弱。叶片较为直立,倒数第三张叶长225.64厘米,叶宽 107.06厘米,叶柄长33.96厘米。叶片基部两侧近圆形,顶部两翼向外翻卷,叶翼具波纹,呈红色;每穗9梳,每穗果指数169条,单果重210.06克,果柄长1.99厘米,果指长26.20厘米,宽36.29毫米;生果皮中绿色,果指末端轻微弯曲,果指先端钝尖,果棱显现中,成熟蕉果呈金黄色,果肉黄白色。植株茎秆较新北蕉假茎粗壮、果穗较大,把型好,产量较高,叶片近轮生,商品性较好,抗病性和产量为同一个级别。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无台风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推荐在海拔300~600米的无病地或没种过香蕉的地种植,病地最好轮作2年以上再种植。

7.中蕉9号

中蕉9号(杂交品种,基因型未见报道,暂归为香芽蕉类)是金手指(AAAB)与SH-3142(AA)的杂交品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51500.2,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40001。中蕉9号新植(第一茬)亩产3982千克,比对照巴西蕉增产25.15%;宿根(第二茬)亩产4271千克,比对照巴西蕉增产27.56%。假茎粗大,平均高度292.5厘米,茎基围90.6厘米、中围65.3厘米;假茎呈浅绿色,内层假茎为浅黄绿色,有少量锈褐斑。抽生叶片总数平均为42.5片,叶片长223.5厘米、宽99.1厘米,叶形比2.25;叶面和叶背颜色均为绿色,有光泽,叶背中脉颜色为浅绿色,叶柄基部白粉较少,有少量褐色斑块;采收时青叶数为12.3片,叶姿开张,倒数第三片叶叶柄长56.6厘米;雄花序垂直向下,苞片钝尖,雄花蕾呈近椭圆形。果穗呈长圆柱状,结构紧凑,梳形整齐,果穗长88.2厘米、粗(周长)130.4厘米,平均果指数195个/穗,第三梳果指数18个;成熟果指呈45°向上斜生,果顶钝尖,果形微弯,大体形状细长。果指长22.54厘米、粗13.64厘米,单果重183.02克。套袋果实生果皮为黄绿色,熟果皮为深黄色,无果皮开裂现象,果实横切面微具棱角。蔗糖含量1.36%,可溶性糖含量18.34%,可滴定酸含量0.3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00%。高抗枯萎病(Foc TR4Foc1),土壤病菌孢子超过105个/克时抗性丧失;高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鞘腐病,易感软腐病;抗风性、抗寒性较强。适宜全国各产区种植。近年在云南各枯萎病区和海拔200~800米的地区试种,适应性很好,抗病性、抗逆性强产量很高,但销售欠佳,消费者对其口感尚有适应过程。加工成食品,口感比多数传统香蕉好,适宜加工。目前需加强市场开拓,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加工,适当推广种植。注意防治细菌性软腐病、根结线虫、蚜虫、蓟马等。

8.桂蕉9号

桂蕉9号由巴西蕉芽变株系优选而成,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和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20)450001,广西审定编号:桂审果2015008号。桂蕉9号属香芽蕉中秆品种,生育期比巴西蕉等晚10~20天,在广西新植(第一茬)亩产2880.5千克,比对照桂蕉6号增产16.36%;宿根(第二茬)亩产3476.6千克,比对照桂蕉6号增产45.89%。假茎绿色,有褐色斑块,基部内层略显淡红色,假茎高度230~320厘米,假茎基部粗度(周长)70~90厘米,假茎中部粗度(周长)50~70厘米,茎形比4.5~4.9。叶片长度210~280厘米、宽度90~110厘米,叶形比2.3~2.6,叶柄基部有褐色斑块;果穗呈长圆柱形,果梳排列较整齐,果形美观,果穗长65~110厘米,每穗7~14梳,每梳果指数15~34条。果指排列紧凑,微弯,长18~28厘米,七八成熟果指粗10.0~14.0厘米。平均单果重160~200克,株产20~40千克。蔗糖含量7.2%,可溶性糖含量20.6%,可滴定酸含量0.432%,淀粉含量0.245克/千克。中抗枯萎病(Foc TR4),感鞘腐病。适宜在广西秋冬季种植,目前在云南推广还不多。为避免抽蕾和幼果期受寒,推荐春植,枯萎病地需轮作后再种植。

9.热科2号

热科2号由巴西蕉体细胞变异抗性单株选育而成,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60401.3。热科2号属高秆香芽蕉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与巴西蕉相近,在海南生长期约13个月,平均单株产量29.6千克,平均株高312厘米,茎基粗75.5厘米,叶片长252厘米、宽103厘米,果指长27.3厘米、宽4.5厘米,单果重252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巴西蕉略高,总酸度略低,果实风味、品质好。中抗枯萎病,在轮作2年甘蔗的蕉园种植,单产比对照巴西蕉增产28%,枯萎病平均发病率4.1%,而对照发病率超过60%。在河口县种植的,果穗、果指比对照巴西蕉长,单株产量约30千克,具备巴西蕉的商品性,有推广价值。适宜全国各主产区种植,推荐在新地种植,病地需轮作2年以上。

10.红皮香蕉

红皮香蕉原产马来西亚,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引进,由福建省农业厅果树站选育,品种审定编号:闽认果2005001。红皮香蕉零散分布在各产区,尤其福建漳州等地种植较多。1996年,云南省科技厅曾从马来西亚引进,在普洱、红河等地种植,现仍有零星种植。生育期420~500天左右,比普通香蕉长200天左右。株高370~450厘米,茎周81厘米,占地面积较大。平均单株产量31千克,亩产1400~2000千克。叶鞘、叶柄、叶脉和果皮均呈红色(未成熟时为紫红色,熟后呈浅红色、棕红色)。全期叶片38片,每穗果梳数5~7梳、果指数13~16条,果指长16~20厘米,平均单果重300克,最大时有500克。肉质细腻且有独特清香味,糖分含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7%,可溶性总糖含量24.2%,可食率61.0%。果型饱满,果指特大,品质较佳,皮较厚,耐储存。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台湾北蕉相近,耐寒性比大多数香芽蕉强,抗枯萎病等病虫害,抗旱、抗涝性较差。适宜全国各主产区种植,适宜做礼品蕉,目前种植较少,市场价格高,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小规模发展。

11.红研一号

红研一号是由云南河口矮秆原种香芽蕉改良选育出的中型品种,由云南红河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10823.8。红研一号属中偏矮秆香芽蕉,在河口地区表现最佳,茎秆较粗,山地栽培比较容易作业,抗风(倒伏)能力较强。假茎高180.0~275.2厘米,假茎基围51.0~81.1厘米,中茎围51~53厘米。开花时功能叶数13.0~15.0片,叶长176.20~211.62厘米、宽79.30~98.22厘米。平均每穗果指数122个,每梳果指数17.8个,果指长18.10~23.78厘米、粗度12.42~15.20厘米,为中等偏上水平,果指弯曲度0.41°~0.44°。单株产量21.57~24.40千克,平均23.52千克。果实维生素C含量0.53~1.40毫克/千克,固形物含量16.47%~21.60%,可溶性糖含量15.60%~22.69%,可滴定酸含量0.36%~0.40%。丰产性较好,梳形及穗形比例协调,果实光泽性好,外观整齐美观,香气较浓,口感清甜,品质优良。植株相对矮化,抗风性能好,山地栽培不易倒伏。不抗香蕉枯萎病(Foc TR4),其他抗性与巴西蕉类似。适宜在终年无霜、年均气温21℃以上、海拔600米以下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春植或秋植,云南产区宜春植,不宜在香蕉枯萎病区种植。病地需水旱轮作3年以上、旱旱轮作6年以上才能种植。

12.红研二号

红研二号由巴西蕉变异单株经组培选育而来,由云南红河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30729.1。红研二号中秆香芽蕉,组培苗一代蕉生长周期约12个月,单株产量可达25千克以上。假茎高度平均277厘米,茎基围平均75厘米;叶片长242.25厘米、宽95.1厘米,长宽比2.55;果穗长90厘米,宽43.65厘米,可食蕉果指数163.5,第三梳蕉果指数21。果指长度22.90厘米,果指粗度12.70厘米。假茎、叶柄基部、叶柄及叶中脉背部的颜色为紫褐色,果轴(穗轴)基部的1/3处为紫褐色。叶片、叶间距短小,果穗中等,果梳间距、果指长中等,果实蜡质层较厚。果皮颜色青绿、光亮,甜度中等,外观商品性好。该品种耐水肥,在水田里种植长势更好,对黑星病有很好的抗性。

4.7.2.2粉蕉类

1.金粉1号

金粉1号由粉蕉选取吸芽进行组培繁殖育苗筛选育成, 类似西贡蕉(越南)和Pisang Awak(马来西亚),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9)450007,目前是云南乃至全国种植最多的粉蕉品种。金粉1号属鲜食粉蕉,生育期18~20个月,一般株产20~30千克,亩产2000~3000千克。新植(第一茬)亩产2515.2千克,比对照(坛洛镇马伦村粉蕉)增产4.35%;宿根(第二茬)亩产2815.2千克,比对照增产3.87%。假茎高4.6~5.0米,基茎围94~101厘米,假茎基色黄绿色,有少量褐色斑;每穗有10~15梳,每梳果指数18~20条,单果指重105~130克,果指长13~16厘米,果皮厚0.14~0.19厘米。生果皮呈浅绿色,成熟后呈金黄色。生果肉乳白色,可食率7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5%,蔗糖含量5.78%,可溶性糖含量33.2%,可滴定酸含量0.55%,水分含量64.8%,脂肪含量0.05%。感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Foc Race1)、细菌性软腐病、根结线虫病,抗黑星病、束顶病、花叶心腐病,易受卷叶虫、象鼻虫、花蓟马和叶跳甲等为害。抗寒、抗旱和抗风能力强,不耐涝。适宜在冬季极端最低温5℃以上、无严重霜冻的地区种植,最低温度0~5℃,有霜冻的地区宜5—8月种植。推荐选择未种过粉蕉的新地,或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的地种植。植株假茎高,果期护理和套袋不便,可矮化处理,即分别在植株高度1米左右和间隔45天时,用25%多效唑水剂500倍液淋根。

2.广粉1号

广粉1号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汕头澄海农家粉蕉中选育而成。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7)440001。广粉1号为鲜食粉蕉,新植蕉(第一茬)亩产2214千克,比对斗门粉蕉增产13%。假茎高大,平均高度426厘米,茎基围95.0厘米,茎中围63.7厘米;假茎黄绿色,无着色;叶片长234厘米宽79厘米,叶形比2.96。叶柄长62厘米;幼果果柄紫红色,果穗结构紧凑,长圆柱形,长度75厘米,粗度(周长)115厘米。穗柄长度64厘米、粗度(周长)23.5厘米,梳数最多可达13.6梳/穗,果穗8.5梳的总果指数为154根/穗。果形直或微弯,果指未饱满时与果轴平行,完全饱满时向上弯45°;果指长度16.9厘米粗度(周长)14.1厘米。果顶尖,果柄长度3.2厘米。果指棱角不明显,生果浅绿色,极少被蜡粉。蔗糖含量9.00%,可溶性糖含量20.94%,可滴定酸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2.3毫克/100克。高感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Foc Race1)、软腐病、煤烟病,易受卷叶虫、象鼻虫、花蓟马等害虫为害。冬季5℃以上、无严重霜冻的地区周年可种植,尤其可春植,最低温度0~5℃、有霜冻的地区宜5~8月种植。推荐选择未种过粉蕉或无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的新地种植,或在水旱轮作3年、旱旱轮作6年以上的地种植。蕉园湿度大,易得软腐病,应注意排涝和防控软腐病。植株假茎高,果期护理和套袋不便,可矮化处理,即分别在植株高度1米左右和间隔45天时,用25%多效唑水剂500倍液淋根。

3.粉杂1号

粉杂1号由广粉1号粉蕉的偶然实生苗选育而成,俗称苹果粉,类似SilkApplebanana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中山市农业局选育,品种登记编号:GPD香蕉(2018)440004,广东省审定编号:粤审果2011007。目前粉杂1号比较受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等地区欢迎,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粉杂1号属鲜食粉蕉,新植(第一茬)亩产2000千克,比对照广粉1号减产50%;宿根(第二茬)亩产2000千克,比对照广粉1号增产100%。新植蕉高334厘米,宿根蕉高410厘米。假茎基部30厘米处粗76厘米,假茎中周49厘米,宿根蕉中周54厘米,柄长57厘米。叶片长202厘米、宽42厘米,叶长宽比4.81,叶距11厘米;果穗重一般12~18千克,单果重约110克;果指长度平均11.7厘米,粗(周)10.6厘米;果柄长20毫米,宽9.5毫米。果实可食率74.2%,货架期4~6天。果肉奶油色或乳白色,肉质滑软,味浓甜带甘、微酸,口感佳。蔗糖含量1.04%,可溶性糖含量21.7%,可滴定酸含量0.386%,维生素C含量1.5毫克/千克。高抗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oc TR4),中低抗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抗叶斑病、黑星病,感软腐病、煤烟病。耐涝性、耐寒性较好。适宜中国主产区3—5月种植,下半年结果产量较低、质量较差,建议5—8月为收获期。在云南海拔100~1000米的区域均有种植,有香蕉枯萎病病菌FocTR4也可种植,但推荐在海拔800米以下、没种过粉蕉或无香蕉枯萎病病菌Foc1的水田或水源充足的旱地种植,注意防治软腐病。

4.7.2.3贡蕉类

1.佳丽

佳丽泰国引种的Kluai Lap Mu Nang(又叫Forty day bananaPisang mas)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选育,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180144.3。佳丽高抗香蕉枯萎病1号、4号生理小种,可抗土壤病菌孢子105个/克水平。生育期7.5~9个月,宿根蕉3~5个月,较普通香牙蕉短,单株产量6~16千克,亩植240~300株。植株高度在3.0~3.5米。催熟后呈鲜黄色,果肉结实香甜,口感极佳,属于最优质的香蕉品种之一。糖度可达26%,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还含有灰分和多种维生素。适宜所有香蕉主产区种植,可在枯萎病区种植。果穗不整齐和果指顶部奶嘴特长,果指商品性较差。注意在抽蕾前一个月补充足量生物肥,抽蕾开花后2~4天抹花,分2~3次抹完。根据植株高度与青叶数留梳,如植株高和青叶数多就多留,留5~8梳为宜,隔2~3梳后断蕾,断蕾前喷洒叶面肥。果穗牵拉和套袋,保持果梳整齐。佳丽蕉与皇帝蕉一样货架期较短,易脱柄,注意采收成熟度和采后处理。

2.海贡蕉

海贡蕉由马来西亚引进的Pisang Empat Puluh Hari选育而成,它最早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到广东,首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引到广西审定,认定编号:桂审果2010006号,之后由海南绿晨香蕉研究所等引到海南审定,认定编号:琼认香蕉2012002。目前,海贡蕉在海南和广西种植较多,云南有零星种植。海南一茬蕉生育期7个多月,宿根蕉4~6个月,夏秋季挂果期30~50天,冬季较长,单株产3.0~13.0千克。每亩种植180~240株。货架期较短,容易裂果、脱柄(把)。假茎较纤细,高1.60~2.65米,茎粗41.5~57厘米;叶片短小、直立,浅黄绿色,有紫红斑或黑褐斑,叶基不对称,叶柄边缘、中脉紫红色。叶柄黄绿,有腊粉。叶片长度159~257厘米,宽度39~60厘米。花蕾紫红色,雄花苞片披针形,背面紫红色,腹面深红,没有褪色线,尖端钝圆开裂;穗柄绿色,略带紫纹,多短毛;果梳数5~10梳,果指长8.5~13.5厘米,果形直、浑圆,果顶凸起。平均果实可食率8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可溶性糖含量18.4%,还原糖含量13.2%,可滴定酸含量0.19%,维生素C含量0.565毫克/千克,钾元素含量0.516%。高温催熟后果皮也能变金黄色,果皮很薄(0.1厘米)。果实肉质细滑,香甜微酸,风味次于贡蕉。高抗枯萎病Foc TR4Foc1、叶斑病、黑星病等多种病害,对花叶心腐病、束顶病有一定的耐病性。适宜全国所有香蕉主产区种植,但在平地种植较好,可在枯萎病发生地块种植。

4.7.2.4云南香蕉部分农家种(系)简介

西双版纳傣家仙人蕉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景洪橄榄坝等地的傣族村寨庭院有零星栽种,傣族称其为仙人蕉或美人蕉。其植株外形极像佳丽蕉或皇帝蕉或玫瑰蕉,细高,叶片较直立,果穗排列多为螺旋形,果指手指形,顶端缢缩成长奶嘴状,鲜食油煎风味俱佳。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