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3.9.2朝天椒

3.9.2.1基本概述

朝天椒属于茄科辣椒属,是辣椒的一个变种,别名望天椒、小辣椒。其果实朝上或斜朝上生长,故得名“朝天椒”。朝天椒果实形态多样,有圆锥形、短指形、樱桃形等,根据其每个结着生果实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生朝天椒、簇生朝天椒;根据其用途可分为食用型(鲜食或者制干)、观赏型。朝天椒富含辣椒素、辣椒碱、粗纤维、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等营养元素。辣椒素可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缓解疼痛感;辣椒碱及粗纤维,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健脾胃,促食欲,祛除胃寒病;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此外,朝天椒味辛、性热,能促进血液循环,祛风散寒。因此,在日常菜谱中加入适量朝天椒,对健康大有益处。

3.9.2.2品种与分布

朝天椒在全国均有分布,在云南省的分布也甚为广泛,从海拔50米的河口县到海拔3300米的香格里拉市均有朝天椒种植。朝天椒是目前云南省常见的食用辣椒之一,主栽品种以艳红、艳霸、艳美等品种为代表的泰系朝天椒,适宜露地栽培,宜采鲜红椒上市。此类朝天椒为单生,短指形,果实转色均匀、且较为缓慢,果实由先绿色转为橙红色、再转为鲜红色,果尖部较硬,耐贮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云朝天椒117”也是此类型品种,果长 8.5厘米,果宽 0.9厘米,产量 1500千克/亩,较对照“艳红”平均增产 15%,熟期提早 12天,果形更大更直。田间表现出高抗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对倒伏、干旱、盐渍等逆境表现多为“中、强”。

3.9.2.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育苗

俗话说“苗壮半收成”,可见育苗工作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育苗需在设施内进行,可采用育苗盘育苗或普通苗床育苗,壮苗的标准为6~8片真叶、茎杆粗壮、无病斑、无病毒。

(1)苗盘育苗 。

购买专用育苗基质或自行配制营养土装入穴盘,一次只能装穴盘的80%,将精选或催芽的种子放入穴盘的正中,每穴播一粒种子,然后覆土0.5~1.0厘米,再用喷壶浇水,一次必须浇透。育苗营养土可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2~3年内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土按照1:2~1:3的比例混合均匀配制而成。

(2)普通苗床育苗。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最好前茬不是茄科作物或没有种过任何作物的地块做苗床。耕翻土壤20~30厘米,进行一段时间晾晒,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播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并翻土匀耙,使土肥混合均匀,做成1米宽的平畦。育苗畦要求畦平、埂直,畦内土松、土细无坷垃。畦周围筑10~15厘米高、顶宽20~30厘米、下宽上窄的畦埂,方便行走。播前育苗床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去后,撒播或点播,然后用0.5~1.0厘米的营养土覆盖,再用喷壶浇水。

(3)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若不是包衣种子,播种前需做好种子消毒工作。目前生产中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两种,可任选其一或配合使用.

1)温汤浸种。该方法易于操作,能够起到浸种和消毒的双重作用,通过适当的温度处理,能够杀死附在种子表面和部分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①将种子包好,先放在常温水中浸15分钟,目的是先将种子浸胀,尽量减少烫种时对种胚的影响,并促使种子上的病原菌的萌动,利于被烫死。②将种子转入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用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期间不断搅动种子,并及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维持在55℃左右。③降低水温至室温,继续浸泡8小时左右。④洗净辣椒种皮上的粘质。

温汤浸种要求严格掌握烫种的水温和时间,才能达到既杀死病菌,又不致烫伤种子的目的。处理时要用温度计插在热水中测定水温,以便随时调节水温。加入热水时切记不要直接冲在种子上,以免烫伤种子。

2)药剂浸种。应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取不同的药液。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药液有10%磷酸三钠溶液、1%高锰酸钾溶液、1%硫酸铜溶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①将种子放入常温清水中浸泡4~5小时。②将种子转移到调配好的药液中进行浸种。为防治病毒病,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或用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5分钟;为防治炭疽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可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为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等真菌性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小时。③用药剂浸种后,使用流动水或大量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

采用此法浸种消毒时,须严格掌握药水的浓度和浸种时间。浸种结束后,必须用清水洗净,才能催芽或直接播种,以免发生药害。

(4)催芽、播种。

把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用湿布包起,置于26~30℃的环境中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浸洗种子1次,洗后甩干水分再催芽,一般3~4天后即可出齐。种子露白即可,切不可催芽过长。若不能及时播种,应将种子放于冷凉处(5~10℃)控芽。

(5)播后管理。

出苗前要严格控制育苗棚的温度和苗床的土壤湿度。若冬、春季节育苗,可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地膜、增温保湿,必要时可再加扣塑料小拱棚;若夏、秋季节育苗,可在苗床上覆盖一层遮阳网,避免阳光暴晒。育苗棚的温度保持在25~30℃,最有利于出苗,出苗率达70%后,即可去掉遮盖物(地膜或遮阳网);之后可适当通风降温,昼温20~25℃、夜温15~18℃,可有效防止徒长、培育壮苗。定植前7~10天进行通风炼苗、并适当控水,有利于增强苗的抗逆性。控制好育苗床的土壤湿度,育苗棚的温度。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可用58%甲霜灵(瑞毒霉·代森锰锌(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蚜虫、蓟马可用黄、蓝板或杀虫灯。

2.栽培季节

在云南省中部、东北部地区,一年只种1茬,最佳播期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4月中旬至5月初定植,7~10月采收。在云南省南部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最适宜的生长时期是夏季和秋季。春季栽培于10~11月育苗,次年1~2月定植,4~6月采收;夏季栽培于1月下旬至4月上旬育苗,3月中旬至6月上旬定植,5~9月采收;秋季栽培于7~9月育苗,8~10月定植,10月至次年1月采收。

3.整地要求

云南省土壤类型多为红壤,且质地黏重、pH偏酸、有机质含量少,而朝天椒生育期长、对养分需求多、适宜的pH值6.7~7.2。因此,选地、整地及创造适宜朝天椒生长的土壤环境也是获得高产的技术关键。

(1)选地。一般选择2~3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四周通风、肥沃疏松。

(2)整地。定植前1个月深翻土壤25~35厘米、晒、耙细(一耕多耙),可有效减少病虫源。与其他类型土壤相比,酸性、高湿土壤更易引发病害和根结线虫。因此,要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采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在耙地时撒施生石灰100千克/亩。

4.底肥

底肥需在耕地前施足,一般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

5.土传病害控制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待条件适宜时从根系或根茎部侵害朝天椒而引起的病害,严重时可导致减产、绝收。目前,为害比较严重的土传病害有疫病、根腐病、猝倒病、青枯病等。

(1)发病原因。

1)连作。规模化种植的发展使得连作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连作使得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逐渐积累、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2)预防措施不当。育苗时,若没有对基质或营养土消毒杀菌,会导致猝倒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或无菌苗移植过程中根系受损,被带病土壤中的病原体侵染,也会导致死棵。

3)肥水管理不当。为促进果实的快速生长,突然加大浇水和施肥量,浇水太勤,会使根系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不当的田间操作等都会引发根系损伤,给病原菌可乘之机。

(2)防治措施。

防治土传病害的核心工作是减少菌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②轮作倒茬:合理安排朝天椒与其他作物(如豆类、绿肥等)进行轮作,或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③改进栽培管理制度:采用高垄栽培;高温季节过于干旱时,采取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对病穴采取消毒处理;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性。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2)土壤消毒。对于没有条件轮作的地块,可采用淹水的方法抑制病菌,也可采用深翻、暴晒的方法进行消毒。

3)药剂防治。疫病可用代森锰锌、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7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30%噁霉灵(绿亨一号)水剂、5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30%恶霉灵·甲霜灵(恶甲水剂)、35%立枯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轮换灌根防治等;青枯病发病初期可用氯溴异氰尿酸(菌毒清)、20%硫酸四氨络合铜·锌(枯菌克)或氢氧化铜1000倍液等轮换灌根防治。

6.栽培方式

目前朝天椒生产多以露地栽培为主。

1)定植密度


单株定植,起垄栽培、每垄双行,最好采用宽窄行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便于采收。窄行行距55~60厘米,宽行行距70~80 厘米,株距40 厘米,打塘时窄行的两行采用挖穴,穴间呈三角形。

2)地膜覆盖

操作流程:起垄→打塘→覆膜。垄面覆盖银黑色塑料地膜,地膜两侧用土压实。银黑色地膜不但保墒、防草,还可以用来集雨,这一点在旱季很实用。同时,银色面还可以趋避蚜虫。集雨覆膜操作如下:覆膜后在塘心搭盖少量泥土,使塘心下陷成锅底状,用直径5~6厘米尖端带有锯齿的PVC对准塘心打孔破膜,并用少量疏松泥土覆盖膜孔。若不需集雨,可定植前再打孔


3)定植

移栽前1~2天苗床浇足水,保持土壤潮湿疏松,有利于带土取苗,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栽一般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防止中午高温灼伤叶片。栽苗时要剔除病苗、弱苗以及杂苗,要保持椒苗直立,根系垂直向下,覆土深度以根茎部与垄面基本相平,并把椒苗周围土按实,以防浇水倒苗,及时浇足定根水,提高植株成活率。

7.管理

1)查苗补苗

移植3~5天后,一定要及时查看苗情,发现死株、病株尽快替换,尽量保证田间植株整齐度。

2)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的目标是培育健壮的植株,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朝天椒根系具有喜湿不耐涝、喜肥不耐浓肥的特性,水分管理应遵循少量多次、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并结合植株长势适时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移栽到开花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时的目标是培育健壮的根系及粗壮的茎,防止植株长。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移栽成活后,轻施一次提苗肥;大苗至现蕾开花期,建议用1次复合肥。

开花到结果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步进行,此时的目标是促使植株分枝生长、保花保果。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肥的用量逐渐加大,盛果期达到最大,一般15~20天施肥1次,每次用复合肥20千克。同时,根据植株状况,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

3)中耕除草

垄面有地膜覆盖,无需中耕除草,若塘中有少量杂草可进行人工拔除。窄行中一般中耕除草2~3次,有利于增强通风透光条件。

4)植株调整

去掉第一分以下的侧枝,增强植株下部通风;植株长势过旺时,可以把植株靠里侧的分枝适当去掉(有利于通风、透光和结椒),还可以搭架支撑植株。

5)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茶黄螨、烟青虫。

1)炭疽病

发生规律:温度25~28℃,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时,最利于病害发生。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不利于病害发生;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4%时,即使温度适宜也不发病。

病症特征:此病主要害果实和叶片。叶片受害初期现水状褪绿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呈黑色或橙红色。果实发病初期现黄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继而稍凹陷,中央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同心轮纹状排列。干燥时,病斑干缩似羊皮纸状,易破裂;潮湿时病斑表面生有粉红色至淡红色胶质物,这是果实炭疽病最重要的诊断特征。随着病情发展,病斑相互汇合,病果大部腐烂或呈烫伤状皱缩。结果期温度高、降雨多、排水不良或大雨骤晴、日晒强烈时,果实易大量发病。此病主要是通过土壤和种子传播。

防治方法:a.农业防治生产中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并及时清洁田园、轮作换茬。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混杀硫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2)疫病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是疫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温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土壤湿度过大时,病害容易发生流行。

病症特征:全株均可感病。苗期多从根茎部入侵,成株期多为主茎中上部及分杈处发病,最初产生水状暗绿色病斑,逐渐扩展成为长条形黑褐色斑。根系被侵染后变褐色,皮层腐烂,可导致植株青枯死亡。叶片感病,病斑暗绿色,水状,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迅速扩展后,叶片枯缩脱落出现秃枝,天气干燥时,病斑变为褐色停止扩展。花、蕾受害后变黄褐色腐烂脱落。果实多由蒂部开始发病,最初出现暗绿色水状病斑,稍凹陷,病斑扩展后全果变褐软腐,脱落。潮湿时病果表面可产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若天气干燥,病果干缩,多留在枝梢上不脱落。此病是土传病害,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

防治方法:a.农业防治生产中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并及时清洁田园、轮作换茬,减少病菌传播与积累;可实行轮作、间作、深翻改土等、加强栽培管理。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或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1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3)白粉病

发生规律:空气相对湿度50%~80%,温度15~18℃,最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病症特征:此病主要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迎光透视可见叶肉组织出现数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较小褪绿斑,叶背产生一层非常稀薄的粉状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叶面出现明显的褪绿斑,叶背产生一层稀疏的粉状霉层。此病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也可通过雨水滴溅、昆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

防治方法:a.农业防治生产中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并及时清洁田园、轮作换茬。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或三唑酮(粉锈宁等轮换喷雾防治。

4)病毒病

发生规律:病毒病的发生和环境关系比较大,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重。

病症特征:症状表现为畸形、花叶或坏死。畸形症状包括叶片增厚、变狭窄,呈线状;植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小或呈丛簇状;果实上出现花斑,有瘤状突起。花叶是指叶片上呈现浓绿和淡绿相间的花叶、皱缩。坏死是指叶脉变褐坏死,并扩展到叶柄和茎杆,在其上形成坏死条斑,严重时造成落叶、落花、落果,甚至全株枯死。此病主要靠蚜虫和农事操作传播。

防治方法:a.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重茬、及早防止病毒媒介害虫、加强管理。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采用20%盐酸吗啉胍(病毒灵)片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5)蚜虫

发生规律: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a.物理防治将黄色粘蚜纸插或挂于行间进行检测和诱杀。b.化学防治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20%啶虫脒可溶液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等轮换进行喷雾,兼防红蜘蛛。

6)茶黄螨

①发生规律:常集中在幼芽、嫩叶、花、幼果等幼嫩部位刺吸汁液。由于虫体较小,肉眼常难以发现,且害症状又和病毒病或生理病害相似,生产上要注意辨别。

②防治方法:a.农业防治消灭越冬虫源,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b.化学防治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克螨特乳油、阿维菌素乳油或螺螨酯等轮换防治

7)烟青虫。

①发生规律:以幼虫蛀食花蕾、果实、茎、叶和芽。

②防治方法:a.农业防治及时摘除被蛀食的果实,以免幼虫转果为害。b.化学防治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敌百虫、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敌杀死等防治。

8.收获

主要是采收鲜红椒,需多次采收,单个果实红度达2/3即可,具体采收标准以收购商要求为准。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