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8.66猪苓

6.8.66.1基本概述

猪苓又名野猪苓、猪屎苓、猪茯苓等,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猪苓由两部分组成,菌核及子实体。猪苓子实体生长于地面,能够食用,有“千层蘑菇” “猪冬花”的美誉,质地柔软,伴有清香且非常美味,菌核生长在地下,为名贵药材。猪苓是中国传统菌类药材,有着“药材乌金”之称,其干燥菌核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中国历次药典所收录。猪苓主要具有利尿、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保肝、保肾、抑菌、抗突变、抗氧化、抗辐射等药理作用。猪苓临床上可应用于治疗胃癌、肺癌、慢性肝炎及抗肿瘤等疾病。药理学研究表明,猪苓多糖有抗肿瘤抗癌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还能改善症状,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麦角甾醇具有利尿的功效。现广泛应用在医药、化工等领域。

猪苓以个大、皮黑而光泽较好、肉白、体稍重者为佳。商品上常把分枝少、体形大、表面较光滑的称为猪屎苓(因其形如猪粪),质量较优;把分枝多、凹陷深、体形小者称为鸡屎苓(因其形如鸡粪),质量较次。质量指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执行,猪苓水分≤14.0%,总灰分≤12%,麦角甾醇≥0.07%。随着各种猪苓制剂的广泛应用,市场对猪苓的需求量迅速增大,过度的采挖导致中国野生猪苓资源近乎消亡,猪苓已被列入中国《三级保护野生中药材》名录中。现栽培猪苓已成为入药的主要来源。猪苓培育不占用可耕土地,按目前市价60元/千克计算,两年生猪苓平均每窝效益在120150元之间,两年以上每窝效益在600900元/窝,发展规模化的猪苓培育,效益将相当可观,其前景广阔。

6.8.66.2品种与分布

猪苓的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西可到达青海,主产于陕西、云南、山西、河南、甘肃、四川等地。在国外,猪苓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国家。人工栽培猪苓,种岺来源有三种:一是选择黑苓(3年生)与灰苓(2年生)作种源,二是从品质较好的黑苓(3年生)与灰苓(2年生)上分离菌株培养出新菌核做种源,三是从猪苓子实体上分离菌株培养出新菌核做种源。但实际生产中第一种最为常见。实现人工栽培后,为提高猪苓产量,研究人员对苓种进行了研究,培育出新的猪苓苓种并引种,如高产“猪苓3号”“猪苓8号”。猪苓在中国多个省份都有分布,资源蕴藏量较丰富,但因生产周期长、要高效的利用现有的这些种质资源,首先要求我们筛选出优良的种质资源。不同来源猪苓菌株的差异性正体现了猪苓的遗传多样性,是选种改良的基础,应利用遗传学、同工酶和谱系地理学等方法开展研究,验证获得更可靠的结论,然后结合分子标记和图谱技术优化出优质猪苓的理想菌株。

6.8.66.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自1978年郭顺星等人采用蜜环菌拌种猪苓菌核的方法,实现猪苓人工栽培后,中国研究者对猪苓栽培做了大量的研究,各地研究人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猪苓栽培模式进行改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栽培方法。总的说来,目前全国猪苓栽培模式分为种苓栽培和纯菌种栽培两大类。种苓栽培占绝对优势,其栽培方法有蜜环菌菌种栽培法、菌材伴栽法、菌床栽培法、树棒打孔点苓栽培法、活树根栽法、营养液无土栽培、袋料栽培法、室内箱栽法等。最常用的是菌材伴栽法、菌床栽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操作一样,不同点是:菌材伴栽法是提前将蜜环菌菌材培养好,然后栽培时取出将菌材和新材间隔放置,种苓置于菌材处进行栽培;菌床栽培法是直接将菌材培养成菌床,栽种时提起上层菌材将种苓植入,再盖上菌材进行栽培。

1.栽培场地选择

在室内、室外均可栽培猪苓。室外栽培猪苓应选坡度在40°以下,海拔在8001600米的荒山荒地、新造林地,二荒地。应选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湿润、通气,pH值在5.56.5的砂质壤土。

2.栽培时间

栽培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秋季时间为10中下旬至12月上旬。

3.种苓选择

最好选择5080的无虫、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的灰苓作种。没有灰苓时,可选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手捏菌核有弹性、重量在70120的黑苓作种。

4.栽培方法

(1)菌材伴栽法。

1)菌材选择。菌材常用的树种有桦木、青冈树、麻栎等。选用边材发达、树皮厚度适中、不易脱落、直径820厘米的为宜。砍伐后锯成短棒,晾晒1015天,每隔35厘米砍一个“鱼鳞口”,粗棒砍5排,细棒砍4排。

2)菌材培养。挖深30~50厘米的坑,大小依地形、菌棒多少和菌棒长短而定,一般一坑培育50~100菌材。坑底铺一层3~5厘米厚的湿润树叶,叶上放一层长3~5 厘米,粗2 厘米的青冈、桦树等硬杂木枝段,厚度约3~5厘米。用细沙土填充空隙,枝段上面放置截好的新鲜棒一层,棒间距约5~10厘米,用蜜环菌菌种填充棒间空隙。同样方法摆放第二层,上面再覆厚度3~5厘米枝段,最上面覆盖湿润树叶5厘米,最后再覆盖10厘米砂壤土呈屋脊状,四周做好排水沟。

3)种岺定植。栽培地点选择好以后,顺坡挖,长50100厘米或依地形长度而定,宽度60厘米,深20厘米的窝。窝底铺厚3米湿润树叶,上面撒一层厚35厘米的菌枝,或菌枝与新枝的混合物,或全是新枝,把培养好的菌材和没培养的菌材一个间隔一个的摆在菌枝上,棒间距10厘米,用细砂土将棒间空隙填一半高,稍压实,再将新鲜猪等菌核以10厘米间距摆放在菌棒中间和端头上,猪苓菌核中间用蜜环菌种填实与棒平,然后盖厚3厘米左右的湿润树叶,树叶上盖厚10厘米左右的腐殖土,呈屋脊状,窝顶上面再覆盖树叶,以利保温保湿。最后四周挖好排水沟。

(2)菌床栽培法。

1)菌材选择。菌材常用的树种有桦木、青冈树、麻栎等。选用边材发达、树皮厚度适中、不易脱落、直径820厘米的为宜。砍伐后锯成短棒,晾晒1015天,每隔35厘米砍一个“鱼鳞口”,粗棒砍5排,细棒砍4排。

2)菌床培养。挖深2030厘米的坑,长7080厘米,5070厘米,大小依地形。一般一坑摆放46个菌材。坑底铺一层35厘米厚的湿润树叶,叶上放一层长35厘米,粗2厘米的青冈、桦树等硬杂木枝段,厚度约35厘米。用细沙土填充空隙,枝段上面放置截好的新鲜棒,棒间距约510厘米,将蜜环菌菌种放在“鱼鳞口”和菌材端头,覆盖10厘米沙壤土呈屋脊状,四周做好排水沟。

3)种岺定植。菌床培养3个月后,扒开稍覆土,露出一菌材,再将新鲜猪苓菌核以10厘米间距摆放在菌棒中间和端头上,然后盖厚3厘米左右的湿润树叶,树叶上盖厚10厘米左右的腐殖土,呈屋脊状,窝顶上面再覆盖树叶,以利保温保湿。最后四周挖好排水沟。

5.田间管理

(1)防治人畜践踏。

刚下种后的坑窝上方不宜脚踏畜踩,菌棒也不宜扒土翻动。

(2)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根据土壤墒情,早晚及时浇水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雨季及时清理好排水沟,排除多余雨水;初春及冬季要控制水分,防止雨水过多,土壤过湿,应勤检查,勤管控,保证猪苓菌核的良好生长。栽培猪苓的温度在15℃25℃为宜。若6~8月份发生高温天气,可在其栽培堆表面上部,覆盖一层树梢或枝叶。

6.病虫害防治

(1)病害。

猪苓生长过程中的病害主要是霉菌病害。菌棒感染霉菌后可抑制猪苓菌核蜜环菌的生长。产生霉菌病害的原因主要是由猪苓种植过程中菌材间有空隙造成的,因此栽培时注意用土壤压实、填平菌材间的空隙,同时保证覆盖土壤不要带有杂菌。轻度感染霉菌菌材的霉菌应及时刮除并暴晒12天,感染严重霉菌的菌材应立即挑出并烧毁。水渍病主要是由猪苓种植地排水不良、荫庇过大造成的。防治水渍病主要是及时排除积水,疏枝,增强阳光照射。也可用5%20%石灰澄清物喷洒,或直接撒粉,也可与硫酸铜合用。

(2)虫害、鼠害。

猪苓生长过程中虫害主要是蚂蚁、蛴螬、鼢鼠等咬食菌材、蜜环菌和幼嫩的猪苓菌核造成减产。林地栽培时采用套种,每一生长周期结束后,换一次穴位,休穴2年后再套种。这样可减少蚂蚁、蛴螬、鼢鼠等大量繁殖积累,为害蜜环菌。防治蚂蚁和蛴螬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用90%敌百虫可溶粉剂1000倍液在窝内喷洒,或者栽培时在土壤中使用鱼藤精伴细米糠1:1000倍杀灭。防治鼠害,可在栽培前在窝内或沟内均匀撒放规范包装的磷化铝。

7.采收与加工技术

(1)采收、运输。

种植后,一般24年即可收获。采收的标准,于春、秋二季,开穴采挖,当猪苓色黑质硬,黑苓上不再分生小苓或分生量很少,甚至猪苓已散架时,可及时采挖。如果蜜环菌菌材较硬,或使用的椴木较粗,可以只收获老苓、黑苓及灰苓,留下白苓继续生长,如因椴木已被充分腐解、不能继续为蜜环菌提供营养,则必须全部起出,重新进行栽培。采收后的猪苓从种植地运输到加工场地,需用透气性好的装载工具(如竹篓),做到轻装轻卸,不得与农药、化肥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混装。鲜猪苓运回应及时加工,如不能及时加工,应置于库房存放,库房应荫凉、通风。

(2)产地初加工。

收获后的猪苓,灰苓可直接用于无性栽培播种,将不慎采挖破损的黑苓切块后作为无性苓种。个体完整无损的老苓、黑苓则按其个体大小分级,将其用清水冲洗,烘干或晒干,使含水量达到10%12%,即可作为商品出售或保存。

(3)储藏。

加工好的干猪苓应有专门的仓库进行储藏,仓库应清洁卫生具备通风除湿设备,货架与墙壁的距离不得少于30厘米。离地面距离不得少于30厘米。水分超过12%的猪苓不得入库;入库猪苓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防潮、防发霉、防虫蛀。必要时应定期进行翻晒。保持仓库通风、干燥、避光,并具有防鼠、虫、牲畜的措施。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