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8.54灯盏花

6.8.54.1基本概述

灯盏花,原植物为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莛飞蓬,药材名为灯盏细辛或灯盏花,又名地顶草、灯盏菊、细辛草、地朝阳、双葵花等。始载于明代云南著名医药学家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后见于《晶珠本草》《藏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国民族药志》《中华本草》等,并被1977年版、2005年以来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灯盏细辛(灯盏花)”为名收载,是中国西南地区苗、藏、壮、彝、白、傣、傈僳、景颇、纳西、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的习用草药。灯盏花以干燥全草入药,性味辛、微苦、温,归心、肝经,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传统多为单方用药,主要用于风寒痹痛、中风瘫痪、胸痹心痛、牙痛、感冒等。现代植物化学及药理学研究表明,灯盏花内含黄酮类、黄酮苷类、芳香酸酯类、咖啡酰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吡喃酮类等化合物。其中,黄酮类成分中的野黄芩苷,又称灯盏乙素或灯盏花乙素,是目前公认灯盏花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灯盏花药材、提取物及其系列成药的主要质控指标成分。以灯盏花为来源的野黄芩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活性、抗纤维化、保护神经、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等。此外,咖啡酸酯类成分被作为灯盏生脉胶囊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定量指标成分,也是灯盏花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抗纤维化活性。基于以上药理作用,灯盏花类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后遗症,如缺血性中风、脑络痹阻、风湿痛、冠心病等。

目前市售灯盏花类中成药品种共18个,分属心脑血管、骨科及皮肤科3类8种剂型,已有片剂、胶囊、注射剂、丸剂、合剂、搽剂、凝胶剂、气雾剂和酊剂等多种剂型的近20个品种上市。近年来,以灯盏花为君药的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品种销售总额已突破20亿元,云南是灯盏花类品种的供给大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90%。随着对灯盏花药用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药品新剂型的不断研发,以及灯盏花类药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灯盏花原料需求量持续上升,加剧了野生资源受威胁的程度,灯盏花人工种植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云南省灯盏花种植面积约为8000~10000亩,每年可向社会提供120万~150万千克的原料药。红河、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玉溪、丽江等地都有灯盏花种植。其中,红河、大理两地的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红河州泸西县和弥勒市还分别建有灯盏花GAP种植基地,对带动云南省灯盏花种植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和常用大宗药材相比,灯盏花用量少,现有生产规模与原料需求基本持平,近年来价格稳中略升,保持在30元/千克上下。灯盏花作为预防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特效药物,有效成分清晰,药理活性较强,单味药材可组方成药,临床应用效果良好,部分产品已具备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除了稳居市场主流的注射剂之外,未来几年口服制剂(其原料用量远高于注射剂)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市场对灯盏花原料的需求将会成倍增长。作为云南优势中药品种,灯盏花产业正走出云南、走向全国,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潜质,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6.8.54.2品种与分布

1.分布

灯盏花主要生长在海拔1200米至3500米的中山和亚高山向阳山坡草地、疏林下或林缘地带,在中国云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份均有分布。其中,云南灯盏花野生资源蕴藏量超过300万千克,占全国资源蕴藏总量的95%以上。云南大理、洱源、宾川、大姚、禄丰、昆明、会泽、罗平、弥勒、蒙自、丘北、中甸、丽江、腾冲等地均有野生资源分布。尽管如此,由于生境破坏、野生资源过度采挖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野生灯盏花资源分布逐年减少,野生药材及原料的供应量不断下降,现有灯盏花野生资源采集量不足100万千克。

2.品种

野生灯盏花为杂合群体,人工驯化历史较短,必须经过种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才能进行规模种植。种植中多以经筛选的种源为主,性状和一致性较好,药用成分含量和产量较高,可在2~3年内保持稳定。云南省内已有多个育成品种,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有如下品种:

(1)艾瑞杰系列灯盏花品种。

“艾瑞杰1号”与“艾瑞杰2号” 产药材干品204.7~252.0千克/亩,野黄芩苷与总咖啡酸酯含量近1:1。为企业专用型品种,适宜于大理弥渡及周边海拔1850~2100米的区域种植。

(2)生物谷灯盏花系列品种。

“灯盏花1号”基生叶被毛疏,平均亩产药材干品250千克以上,野黄芩苷与总咖啡酸酯含量比例在1∶(4~5);“灯盏花2号”叶形狭长,基生叶被毛密,平均亩产达280千克以上,野黄芩苷与总咖啡酸酯含量比例近1:4。为企业专用型品种,适宜于红河弥勒及周边海拔1400~2400米的区域种植。

(3)千山系列灯盏花品种。

“千山1号”和“千山2号”野黄芩苷含量达到3.0%以上,平均亩产药材干品300千克以上。适宜于红河泸西及周边地区种植。

(4)龙津1号灯盏花品种。

野黄芩苷含量2.76%以上,适宜于曲靖宣威及周边地区种植。

(5)滇灵系列灯盏花良种。

“滇灵1号”平均亩产药材干品300千克,野黄芩苷含量3.62%左右,总黄酮含量达6.99%;“滇灵2号”与“滇灵4号”采收期开花植株比例13.3%~21.95%,平均单株花茎数低于3个,平均亩产药材干品340千克,野黄芩苷含量2.9%左右,总黄酮含量达5.98%;适宜于泸西县海拔1400~1900米地区种植。 “滇灵3号”采收期开花植株比例8%,平均单株花茎数1.57个,平均亩产药材干品260.1千克,野黄芩苷含量2.9%左右,总黄酮含量达5.35%,适宜于泸西县海拔1600~2500米地区种植。

6.8.54.3种苗繁育

灯盏花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常见的育苗方式有苗床育苗或穴盘育苗。

1.留种

(1)留种田。

选择种植密度较低的地块留种,摘除首个开花主茎,花期适量追肥,以提高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如选用经选育的灯盏花品种留种,则种子田周围1千米范围内无其他灯盏花品种。

(2)采种。

灯盏花种子成熟先后不一,果序呈毛球状、带冠毛的瘦果一碰即落时即可采收,采种期一般可持续30~40天。采种时,选晴天或多云天气,每天采种1次。一般每亩种子田可产种子5千克左右。

(3)采后处理。

田间采收的灯盏花种子瘪粒多、萌发率低,仅为12%~30%。因此,种子采收后,应搓去瘦果冠毛,筛去瘪种,装入布袋悬挂贮藏在荫蔽、通风、干燥的场所,常温贮藏时间应在6个月以内。过期种子需进行发芽试验后再用于播种。

2.播前准备

(1)苗床育苗准备。

用腐熟的农家肥或腐殖质土配置营养土,并筛去土粒直径>3毫米的粗质,将营养土均匀撒在苗床畦面上。喷施广谱型消毒剂进行苗床消毒,使药剂浸润3~5厘米深的墒面土层,用薄膜覆盖7天后即可播种。

(2)穴盘育苗准备。

选用发泡育苗穴盘,单孔面积约5平方厘米。育苗基质可选市售烤烟漂浮育苗基质,也可依据当地特点自制基质,如大理州弥渡县的“腐熟猪粪+玉米秸秆粉碎物+珍珠岩”配方。可自建漂池漂浮育苗或将穴盘置于支架上育苗。播种前,需对育苗棚、漂池、育苗盘及基质进行消毒。

(3)种子处理。

选择晴天摊晒种子。晒后用清水浸种1.5~2.0小时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0~15分钟;捞出后将种子在无风条件下自然阴干备用。

3.播种

按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播种时间,春播、秋播均可。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用种量。均匀撒播,播种后用灰火土或腐殖土覆盖,厚度为1毫米;再用松针或秸秆均匀覆盖,用喷壶喷洒墒面,浇透水,避免大水冲击苗床或苗盘。

4.苗期管理

(1)浇水。

播种后,间隔1~2天浇水一次。

(2)覆盖物。

适当遮阴。依据出苗情况分2次减少覆盖物量,待长出2~3片真叶时去除全部覆盖物。

(3)除草与补苗。

清除杂草、弱苗、病苗,每5天一次。拔去穴中多余的苗,空穴补一苗,保证每穴3~5苗。

(4)施肥。

幼苗长至6片真叶时,喷施复合肥1次,复合肥用量为5克/平方米。

5.成苗

(1)炼苗。

6叶期喷施复合肥后,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同时保持育苗棚昼夜通风,使幼苗适应外界温湿度,炼苗7~10天。

(2)成苗标准。

叶片数6~10片,苗高10~15厘米,根系发达,叶色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3)起苗。

起苗前浇透水。用铲子或锄头沿苗床墒面平行的方向入土5厘米平移,放入盛苗容器中,运至已经挖好孔穴的移栽田;穴盘育苗整盘出棚。

(4)运苗。

忌暴晒,宜起苗当天或次日移栽。如远距离运输,应采取保湿措施,保持种苗鲜活。按穴盘整盘运输的,装车时将苗盘两两相对装车;装车时苗盘间要装紧,防止运输途中松动擦伤。

6.8.54.4大田栽培、管护技术

灯盏花规范化种植通常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一年可种植两季,或种植一季多次采收。灯盏花多为露地栽培、小拱棚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在育苗和种子田生产中也常利用设施栽培,但不宜在荫棚中种植。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高墒宽沟、瓦形墒面、黑色地膜覆盖、适时疏花和现蕾期采收,技术难点主要是病虫害防治和杂草控制水肥管理。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灯盏花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1.选地整地

(1)选地。

选择平地、缓坡地、生荒地、水浇田或梯田种植均可,要求地势平缓、排灌便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砂壤土、壤土为宜,避免黏性较大或砂性过重的土壤。

(2)整地。

选好地后,翻地晒垡7~10天,深度25~30厘米。播种前3~5天清除杂草、枯枝残叶;碎垡,使土粒直径小于3毫米,平整土地。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

2.移栽

(1)移栽时期。

灯盏花生育期较短,移栽时期没有严格限制。可视当地主要作物茬口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移栽时期,目前较多的是冬末春初移栽和春末夏初移栽。

(2)理墒。

墒宽90厘米、高30厘米,四周作低埂,并拍实,沟宽35厘米。将墒面理成中部微凸、两边略低的瓦形。定植前,墒面覆盖黑色地膜;按株行距在地膜上挖好孔穴,即每墒种植6行,行距1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种植16000~21000株。黑色地膜可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墒面温度,并可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

(3)移栽。

将带着湿润营养土的种苗放入孔穴中,正苗后填土压实,再轻微上提,舒展种苗根部;及时浇定根水,浇清水或清粪水。透水起的苗、由于带土移栽可有效缩短缓苗期,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初期,应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

(4)补植。

缓苗后,检查种植穴内移栽成活情况,拔去病死苗,进行补植。

3.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早春和秋季,土壤含水量降到30%~40%时浇水防旱,以保持田间土壤水分含量在60%为宜。避免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地区可用滴灌,每墒铺设2~3条平行滴灌管,相邻两条滴灌管的滴头错开。夏季种植应严防田间积水,注意清沟排水。

(2)追肥。

灯盏花喜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适量化肥配合施用。追肥时,每亩施用复合肥30~40千克,或逐株浇清粪水,分3~4次追肥。注意增施氮肥、适量使用磷肥、控制钾肥用量。切忌肥料施用浓度过大,避免产生肥害。

(3)杂草控制。

灯盏花营养生长初期,植株地面覆盖率较小,容易滋生杂草。采用黑色地膜覆盖,使杂草因缺乏光照而生长受到抑制,及时拔除从孔穴中冒出的杂草即可,大大降低了除草的工作量。没有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的地区,应每隔7~10天浅耕除草1次。

(4)疏花。

灯盏花3—10月均可开花,消耗养分多,应及时疏花,尤其应及时摘除第一枝开花主茎,防止养分消耗,促进营养生长。摘除的花茎可以自然风干后贮藏,待原料收购时作为低等品销售。

4.病虫害防控

(1)主要病害。

1)根腐病。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半裸镰刀菌、腐霉和立枯丝核菌等引起。主要为害灯盏花植株的根部和茎基部。发病初期,根部或茎基部为暗褐色,地上部分叶色逐渐暗淡,叶片在午间日光照射下出现萎蔫症状,早晚恢复。发病中后期,病部颜色由暗褐色逐渐变为深褐色至黑色,发软甚至腐烂。地上部分表现为生长减弱直至干枯,严重时成片死亡。作为一种土传病害,灯盏花根腐病受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和植株根系微生物区系的共同影响,发生混合侵染的几率较大,高温多湿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6~7月雨水较多,温度高,为病害爆发期;土壤黏重、板结、透气性差致使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易感病;根部受到地下害虫、线虫为害的创口,有利于病菌侵入;积水或通风不良地块发病率高。在发病初期或中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广谱、高效、低毒药剂以及1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或3000亿活芽孢/克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等生物杀菌剂轮换喷雾防治。

2)霜霉病。由霜霉属真菌引起。感病初期,叶片正面发生局部浅黄褐色或褐色的病斑。感病中期,病部扩大,病斑多数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通风不良或空气湿度较大时,叶背面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霜状霉层,也可蔓延至叶面。发病后期,病斑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死亡。以苗期和移栽后密度大,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导致灯盏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植物叶片上为害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流行期产生游动孢子,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农事及昆虫(蚜虫)传播。田间种植过密、土壤湿度过大、排水不良容易发病。连续阴雨天气、多雾天气容易发病。注意田间观察,发现中心病株后拔出或用农药防治。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每10~14天喷施1次。

3)锈病。由锈菌目柄锈菌科真菌多夫勒柄锈菌引起,该病原菌的寄主仅限飞蓬属植物。主要为害灯盏花叶片,受害植株表现为叶片变窄、植株矮小。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失绿,并产生黑褐色粉状物,相应的叶正面也出现孢子堆痕迹;发病后期,叶背粉状物成堆,相应的叶正面也出现黑褐色粉状物,严重时粉状物蔓延至叶脉及茎。7月、8月份高温多雨条件易于发病。发病初期,选用25%腈菌唑乳油8000倍液或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2~3次,每10天喷施一次。

4)叶斑病。由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目前已报道的病原有细交链孢。病斑多见于基生叶叶肉及叶脉上,正面呈暗灰色至紫色,个别病斑中央为灰白色,并具紫色边缘,背面为灰白色或浅褐色;病斑形状不规则或近圆形,由外往内呈轮纹状,内部逐渐枯死,病健分界明显。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多在7—8月临近收获时发病,造成药材减产。一般高温高湿(7月、8月)环境容易发病;管理粗放、植株生长不良、发病较重。发病初期,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轮换喷雾防治;防治次数不超过3次,易产生抗药性。

5)黄萎病。由丝孢目丛梗孢科真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引起,主要为害灯盏花维管束,受害植株表现为叶片由下而上地干枯死亡。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由叶尖开始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后转褐,叶片变脆;后期病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下部叶片干枯死亡,可见维管束褐变,严重时整株枯死。7、8月份雨季为害最严重,其次是开花结实期发病较重;多雨年份、久旱遇涝、连阴雨时发病重,开花结实期逢连阴雨时发病极为严重;发病重黏土地、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严重,壤土次之,砂壤土最低;连作或与茄科植物、瓜类作物倒茬时,发病较重。通过种子处理、苗床消毒、水旱轮作等综合防治措施能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6)根结线虫病。由南方根结线虫、异头丝尾垫刃线虫、活泼平滑垫刃线虫、戴维恩垫刃线虫、双宫螺旋线虫等引起。灯盏花植株感染根结线虫后,表现为长势差,植株发黄,矮化;感病初期,晴天午间出现萎蔫,晚间恢复;随着病情加重,萎蔫难以恢复,直至植株枯死。挖出感病植株根部,可见沿根部着生串珠状根结,根结表面光滑,不长短须根。淡紫拟青霉等生物制剂对灯盏花的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根结线虫再侵染有较好的作用。

(2)主要虫害。

1)盲蝽。为半翅目盲蝽科昆虫。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植物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孵化;非越冬卵多产在植物组织中,卵盖外露。成虫寿命长,发生期不定。成虫活跃善飞,喜群集于盛开的花朵、嫩叶和幼蕾。体型微小,体外具蜡质,初期不易被发现,具有隐蔽性。盲蝽在灯盏花果序上进行交配等活动,迫使大量种子未完全成熟即脱落,影响了种子产量与质量;还可通过刺吸花部组织的汁液,增加了病毒病传播的几率。越冬后次年出现的第二代成虫是为害盛期。百株虫口密度高于5头时,采用3%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1~2次,每次间隔20天。

2)银纹夜蛾。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一年发生4~5代。以蛹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单产。初孵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大龄幼虫则取食全叶及嫩荚,有假死习性。幼虫老熟后多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每年春、秋与菜青虫、菜蛾同时发生,呈双峰型,但虫口绝对数量远低于前两种。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以后咬成孔洞或缺刻,排出粪便,污染植株。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发生盛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每次间隔20天,防治2~3次。

3)蛞蝓。为柄眼目蛞蝓科蛞蝓属(Agriolimax sp.)软体动物。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体或幼体在植物根部湿土下越冬。春夏之交产卵,多产于湿度大的隐蔽土缝中,繁殖力强。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多为夜间活动,从傍晚出动,晚上9:00~11:00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可长时间存活。阴暗潮湿的环境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成虫啃食灯盏花叶片成孔洞状或缺刻,影响产量和药材外观。春末夏初和秋季是为害盛期。在蛞蝓集中为害的田块中,在植株上撒草木灰以杀虫及虫卵。在田间用生石灰撒布田字格,限制蛞蝓活动范围,傍晚至夜间循迹撒盐使其脱水或直接捕杀;在畦边或田块边缘,采用布置浸水瓦片等方式设置阴湿环境,并以蔗糖拌新鲜蔬菜为饵诱捕;在清晨蛞蝓未入土前,全株喷雾1%食盐水或0.1%硫酸铜溶液进行防治。

4)蜗牛。为柄眼目坚齿螺科软体动物。寿命一般为2~7年,每年可产卵数次,初夏繁殖率高。喜阴暗潮湿、土壤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3℃时休眠。生存能力强,耐饥饿,耐干旱,但怕水淹。喜食植物的及多汁的果实。家禽、萤火虫、蟾蜍、鸟等都是蜗牛的天敌。主要以成虫啃食灯盏花的叶和嫩芽,造成产量降低和药材外观受损。春末夏初在蜗牛尚未进入繁殖高峰期前,以蔗糖、白菜、米糠等拌成诱饵,置于田间,人工拾蜗牛并集中灭除;在春、秋蜗牛活动盛期,每亩用6%四聚乙醛颗(密达)粒剂500~600克,拌细沙撒施与墒面及沟边,在灌溉后或小雨过后施药效果更佳。

5)叶甲。为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成虫具有假死性,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取食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幼虫爬行缓慢,活动范围有限,多为裸生取食植物叶片,老熟入土化蛹、或悬垂叶下化。以幼虫为害为主。初春,气温升高后,幼虫在灯盏花幼苗基生叶的心叶中取食嫩叶,严重时心叶被食尽,植株生长受到影响,造成断垄缺苗。在发现卵块或大量成虫活动的地块,出苗后,采用草木灰、石灰粉撒于墒面,每亩用量50~200千克,也可混用后撒施。田间发现成虫时可利用其假死性,击落灭除。

(3)农业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在灯盏花绿色生态种植中,建议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预防和防治,药剂防治时首推生物制剂,发病较重的情况下可选用安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并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禁用对人畜有害、对传粉昆虫有害的化学农药。

1)培育推广抗病种源。在主要病害高发时期,寻找当地未受病害侵染的灯盏花单株隔离收种。以产量及有效成分中高等以上、抗主要病害为育种目标,重复选择3~5代后,可作为当地的抗病种源推广应用。

2)轮作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种子、育苗棚消毒。播种前,用清水浸种1.5~2.0小时,再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0~15分钟;捞出后将种子自然阴干,避免暴晒;对育苗基质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对育苗设施及用具进行高温闷棚、药剂消毒等处理。苗床育苗时,种苗移栽前可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沾根(不可浸到幼芽)。

4)采用“穴盘育苗+地膜覆盖+半瓦型墒面”栽培技术组合,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使病虫草害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5)保持田园及周边清洁、无杂草,减少有害生物繁殖场所。清理后的病枝、病叶和杂草,集中处理。

6)多次采收地上部分时,每次采收完毕后,喷洒1次广谱性杀菌剂,避免伤口被病菌侵染。刈割创口愈合前,忌浇水施肥。

6.8.54.5采收及产地初加工

1.采收时期

根据有效成分含量的动态检测,灯盏花进入到现蕾期至初花期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产量也较高。因此,应在现蕾期至初花期采收。采收前1个月内,不再施用化学药剂;采收前15天内,不再追肥;采收前1天,不大面积浇水。

2.采收方法

选择连续晴天进行采收。挖起全株,将根部泥土抖干净或采收地上部分茎叶。气候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多次采收地上部分,具体做法为留茬1.5~2.0厘米采收地上部分,注意保护茎基部新发的丛芽;一次采收完毕后,喷洒1次广谱性杀菌剂,避免伤口被病菌侵染;待地上部分长至现蕾时,再次留茬割除茎叶。视种植地及种植节令,一季可收获地上部分2~4次。刚采收的茎叶含水量较高,应边采收边摊晾,切忌堆捂和暴晒。

3.产地初加工

将采收的植株或茎叶及时运回晾晒场,悬挂或平摊,厚度3~5厘米为宜,自然阴干,晾晒场应通风透光;夜间翻动1次避免回潮,直至药材水分含量低于12%(手捏叶片时,质脆易碎)。采用烘烤干燥,温度40℃~60℃为宜,同时做好通风排湿。

4.包装贮藏

干燥完毕及时装袋,定制5千克、10千克或20千克的包装袋,注明产地、种植农户、净重与采收时间等。定量装袋后,在通风、凉爽、遮光的房间贮藏。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