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4.6采收与加工

6.4.6.1生长年限及物候期

草果的生长年限一般为15年,15年以后,植株挂果率降低,植株逐渐死亡。花期4~5月,果期8~9月。

6.4.6.2采收期

立秋后,9~10月间,果实成熟,变红棕色而未开裂时采收。

6.4.6.3采收

1.种子采收

选择株龄在6~8年,群体发育良好的生长旺盛、结果多、无病虫害、机械损伤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采用种时间在10~11月进行,果穗采收后应立即摊放在室内地面上,待半阴干后摘下果实及时进行种子处理,做种的鲜果采收后不能长期堆放,以免发霉变质。

2.药材采收

立秋后,果实成熟,变红棕色而未开裂时进行人工采收。

6.4.6.4产地加工

草果常见的产地加工方式有自然晾晒、柴火烘烤和设备干燥等方法。

1.自然晾晒

自然晾晒,即将草果果实摘下后,去果穗及杂质,放置于阳光下暴晒,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容易发生霉变,随着烘烤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目前已经不采取自然晾晒的方式。

2.柴火烘烤

柴火烘烤,即将将鲜果放入沸水中烫2~3分钟,用文火焙干,该方法草果气味足,目前草果产区主要以柴火烘烤为主,但此法存在很大弊端:①烘干时间长,每烘干一批草果需要40~55小时;②烘烤出的草果色泽发黑,外观不佳,产品烟熏味浓,香气不纯正;③在烘干过程中,烟气与草果直接接触,使得干果中的苯并芘含量严重超标。笔者将马关县市场上采购的草果送检化验,苯并芘含量为21.64毫克/千克,超过国家允许标准4倍多。苯并芘是目前已知的强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会使细胞核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发生变异,导致癌变。

3.设备烘烤

云南省农机研究所与马关县合作对草果烘干的理化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开展了草果无公害烘干设备及工艺的专项研究。运用研究所在农特产品干燥方面积累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与草果加工要求相结合,设计制作了5MINX-45型机械式强制热风循环烘干设备及工艺,该设备及工艺解决了草果干品中苯并芘含量超标的根本问题,保障了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大大提高了草果的品质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草果干燥的单位成本,为草果干燥制定统一标准、实现集约化加工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WWYPJF(V~9~B`9SQ5Z820DT.jpg

 

图 6-2  草果烘烤设备示意图

 

 

4.炮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草果炮制主要为草果仁、姜草果仁、炒草果仁、煨草果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记载):①草果仁:拣去杂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色微鼓起。取用,稍晾,碾去壳,过筛,取仁即得。②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即得。每草果仁50千克,用鲜姜5千克取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记载:①草果仁:取草果,照清炒法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用时捣碎,取仁。②姜草果仁:取净草果仁,照姜汁炙法用姜汁微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5年版)记载:①草果仁:取草果,照清炒法(附录)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用时捣碎。②姜草果仁:取净草果仁,照姜汁炙法(附录)炒干。用时捣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①草果仁:取草果,照清炒法(附录Ⅱ)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用时捣碎。②性状:本品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毫米;表面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外被残留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胚乳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物异香气,味辛、微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草果仁:取净草果仁,照姜汁灸法(通则0213)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用时捣碎。本品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毫米;表面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外被残留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胚乳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物异香气,味辛、微苦。

6.4.6.5药材包装、储存和运输

1.包装

草果用无毒聚乙烯包装袋包装,根据需要每袋分装。

2.储存

仓库应通风、干燥、阴凉、无异味、避光、无污染,具有防鼠、防虫的设施。仓库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左右,温度控制在0~20℃。药材应存放在货架上与地面距离15厘米、与墙壁距离50厘米,堆放层数为8层以内。药材贮存期应注意防止虫蛀、霉变、破损等现象发生,做好定期检查养护。

3.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通气性好,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污染,禁止与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