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4.7.15榛子

4.7.15.1基本概述

榛子为桦木科榛属植物,本属全世界共约2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中国有7种3变种,中国的榛属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榛子是世界重要坚果树种,被列为世界主要四种坚果(扁桃、核桃、榛子、腰果)之一,榛树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坚果树种。榛树适应性强,栽培技术易于掌握,园地管理简便,经济效益显著;榛仁营养丰富,风味佳,坚果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榛树是优良的木本粮油理想的生态型树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利用榛子历史悠久,古书记载“榛子味甘,子小如栗,军行食之当粮”。中医学认为,榛子果仁性温,味甘咸,无毒,入脾、胃、肾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拔毒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慢性支气管炎、便血以及肾虚、月经不调等症。

榛仁含蛋白质30%,淀粉6.6%,还含有维生素A、B、C、E和铁、钙、钾等矿物元素。榛仁含油量57.1%~69.8%,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0%,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肝脏及肾脏疾病。据美国专家研究,亚油酸能稀释胆固醇,每周吃5次榛仁,每次5克,能使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减少50%。榛树含有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醇,该成分可以治疗部分癌症延长病人的生命。榛仁可用于制糖果、巧克力、糕点、冰淇淋等高档食品,以榛仁为原料的榛子粉、榛子乳、榛子酱属高级营养品,特别适宜儿童、年老体弱者享用的益寿佳品。榛叶粗蛋白15.9%,可养蚕和作猪饲料。果壳、果苞和树皮单宁含量8.5%~14.5%,可制栲胶。果壳可制活性炭、黏胶剂。榛仁含油丰富,东北、华北地区用做油料植物。榛树根系发达,多水平状分布,可以固定土层,防止冲刷及山体滑坡,是水土保持的良好树种;树种木质坚硬,可供建筑及家具制作之用。

4.7.15.2品种与分布

中国野生榛子(平榛)由于坚果小、产量低、质量劣、观感差,无法满足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后日益高涨的追求高品质产品的需要。通过引进欧洲优良榛子品种与野生平榛杂交,先后选育出近百个具有果体较大、外形美观、色泽诱人、果实壳薄、果仁饱满、口感上佳,抗病虫和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广、耐贮藏、产量高、结果周期长、不用平茬等优点的平欧杂种榛子品种。

1.平欧杂种榛子优良品种

(1)辽榛3号。

育种代号84—226,坚果长圆形,黄色;平均单果重2.5克,果仁重1.4~1.5克,果壳厚度1毫米,出仁率48%,果仁饱满、光洁、味香;树势强壮,树姿直立;丰产。该品种越冬性强、抗寒、抗抽干,是当前寒冷地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

(2)辽榛4号。

育种代号85—41,坚果圆形,黄色具条纹;平均单果重2.5克,出仁率46%,果仁饱满、较粗糙;树势强壮,树姿开张,雄花序少,树冠较大。该品种果仁脱皮率高是良好的加工型品种。

(3)辽榛7号。

育种代号82—11,坚果近圆形,红褐色;平均单果重2.6~2.8克,果仁重1.1~1.2克,果壳厚度1.4毫米,出仁率40%~41%,果仁饱满、光洁,果仁皮易脱落,适宜食品加工,风味佳;树势较强,树冠半开张;早结果,早丰产。该品种抗寒、抗抽干能力强,为良好的加工型品种,是重点栽培品种之―。

(4)达维。

育种代号84—254,坚果椭圆形,红褐色,果面光滑;平均单果重2.5~2.7克,果仁重1.0~1.2克,果壳厚度1.2~1.4毫米,出仁率42%~44%,果仁饱满、光洁,风味佳;树势强壮,树姿直立,雄花序少,树冠大。该品种抗寒,抗抽干能力强,是北部栽培区重点推广品种之一。

(5)玉坠。

育种代号84—310,坚果椭圆形,红褐色;平均单果重2.0g,果壳厚度1.0毫米,出仁率48%~50%,果仁饱满、光洁,风味佳品质上乘;树势强壮,树姿直立,树冠较大,穗状结实。该品种抗寒、丰产性强,适于北方寒冷地区栽培。

(6)平欧21号。

育种代号B—21,坚果长椭圆形,红褐色,平均单果重2.8克,果壳厚度1.3毫米,出仁率44%,果仁饱满、光洁,风味佳;树势强壮,树姿半开张,抗寒性较强,丰产性强。该品种为烤制型品种。

(7)平欧15号。

育种代号82—15,坚果长圆形,红褐色,平均单果重2.0克,果壳厚度1.0毫米,出仁率48%~50%,果仁饱满、较光洁,味香;树势中庸,树姿直立,树冠较小,抗寒性较强,丰产性强。该品种为烤制型品种。

(8)平欧33号。

育种代号83—33,坚果长圆形,红褐色,平均单果重3.0克,果壳厚度1.3毫米,出仁率44%,果仁饱满、较粗,风味佳;树势强,树姿半开张,抗寒性较强。该品种为烤制型品种。

(9)平欧237号

育种代号84—237,坚果近圆形,红褐色,平均单果重2.4克,果壳厚度1.3毫米,出仁率44%,果仁饱满、光洁,风味佳;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早丰产。该品种为加工型品种。

2.野生平榛优良品种

(1)铁平一号。

该品系坚果属于长椭圆形平榛,果壳黄褐色,成熟坚果具有光泽。其果实平均单果重2.1克,坚果种皮较厚,约为2.2毫米,果仁较为饱满,出仁率为34.03%。

(2)大果平榛。

该品系坚果属于长椭圆形平榛,果壳浅黄褐色,成熟坚果具有光泽。其果实平均单果重2.8克,坚果种皮较厚,约为2.7毫米,果仁较为饱满,出仁率为34.07%。

(3)丰产平榛。

该品系坚果属于圆形平榛,果壳黄褐色,成熟坚果具有光泽。其果实平均单果重1.96克,坚果种皮较薄,约为1.05毫米,果仁饱满,出仁率为49.37%。

(4)永陵平榛。

该品系坚果属于圆形平榛组,果壳黄色,整齐美观,成熟坚果具有光泽。其果实平均单果重1.76克,出仁率为40.19%。果仁较为饱满,较光洁。坚果在当地成熟期为8月下旬。

(5)旺兴平榛。

该品系坚果属于圆形平榛组,果壳黄色,较整齐。其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66克,出仁率为39.33%。果仁饱满,味香略甜,口感极佳,坚果在当地成熟期为8月下旬。

(6)薄壳平榛。

该品系坚果属于圆锥形平榛组,果壳黄色,果皮表面具有纵向沟纹。其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60克,果皮极薄,质地较轻,易开裂,出仁率为46.37%。果仁饱满,味香略带甜味,口感佳,坚果在当地8月下旬成熟。

(7)褐皮平榛。

该平榛优良品系来源于根蘖变异。该品系坚果属于椭圆形平榛组,表皮褐色。其果实平均单果重2.2克,果皮厚度1.34毫米,出仁率为40%。果仁味香,品质优,坚果在当地8月下旬成熟。

(8)光仁平榛。

该平榛优良品系来源于根蘖变异。该品系坚果属于圆锥形平榛组,表皮褐色。其果实平均单果重1.82克,果皮厚度1.4毫米,出仁率为40.8%。果仁饱满,极光洁,味香略带甜味,风味佳,坚果在当地8月下旬成熟。

(9)长果平榛。

该品系坚果属于长圆形平榛组,果壳淡黄色。其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为2.05克,果皮厚度1.52毫米,出仁率为35.44%。果仁饱满,黄色,较光洁,风味香甜。坚果在当地8月下旬成熟。

4.7.15.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种苗繁育

由于榛子实生苗培育周期较长,且实生苗后代的性状变异无法掌控,生产上主要采用扦插、压条、分株或组培等无性繁殖方法来繁育榛树苗木。榛树无性繁殖的苗主要优点是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很少发生性状变异;由于无性繁殖所用的营养枝条都为性成熟枝条,所以用无性繁殖的苗进入结果期相对较早。

(1)榛树压条育苗。

目前杂交榛育苗主要采用此法,压条育苗又分绿枝压条和硬枝压条两种,绿枝压条是采用当年生新梢进行压条,硬枝压条是采用1年生枝做压条。

1)绿枝压条育苗。绿枝压条目前是中国榛树栽培的主要繁殖方法。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3年生榛树做母树。春季萌芽前对母株进行修剪,留1个主枝轻修剪以保持母株的正常发育,其余主枝重修剪,并把母株基部的残留枝从地面处全部剪掉,使母株发出萌生枝和根蘖枝。压条时间一般在6—7月份,这时当年基生枝长到50~70厘米高、基部已达到半木质化。压条前把苗木基部的杂草清除干净,对下层可压枝条进行疏枝处理,去掉弱枝、密枝,把当年基生枝下部距地面20~25厘米高的叶片摘除,在离地面1~5厘米高的位置用细铁丝横缢或者根据枝条粗度环剥1~2毫米,在横缢处以上10厘米高范围涂抹生根粉液。然后将枝条弯倒并将其固定至沟底,埋土20~25厘米左右,充分灌水后将沟填平并压实,以保证榛树枝条与土壤结合紧密。榛树枝条先端要露出地面,使其能够继续生长。待秋季榛树落叶以后,将已生根的榛树压条苗与母体剪断,即分离出一株与母株性状相同的榛树无性繁殖苗。一般每个3年生的母株约可繁殖10株苗。

2)硬枝压条育苗。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3年生榛树做母树,选择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做压条。距枝条底部高5~8厘米处用细铁丝横缢,铁丝上端15厘米高的范围内涂刷生根粉液,然后把苗木轻轻弯倒接近地面,用力要适中,不要拉断或拉伤枝条。枝条底部涂生根粉处覆土,厚度大约为20~30厘米,充分灌水后将沟填平并压实,以保证榛树枝条与土壤结合紧密,使枝条不再立起,但是枝条的顶端要露出地面。要保持压条母株周围土壤湿润、无杂草,并及时防治榛树病虫害。待秋季榛树落叶以后,将已生根的榛树压条苗与母体剪断,即分离出一株与母株性状相同的榛树无性繁殖苗。

(2)榛树根蘖育苗。

利用榛树的根状茎很容易发生不定芽的特性,待其萌发后长成根蘖苗,秋季榛树落叶以后或春季萌发以前将其挖取的方法称为根蘖繁苗。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检疫病虫害的苗木做母树,当年春季或上年秋季对其进行平茬,将地面上枝条全部剪掉,并清理枯枝、烂叶。当根蘖苗长到60~80厘米、枝条半木质化时可进行根蘖育苗。在榛树母株周围挖取其母株的根蘖,并分出若干个带有根系的根蘖苗,其母株仍然保留。分离出的根蘖苗,必须保留20厘米以上的根断和一定数量的须根,才能保证根蘖苗的成活率。分离后的根蘖苗,要将地上部分的大部分枝条剪掉,只保留20厘米左右,并保持根系水分。

(3)榛树嫁接育苗。

多采用露地嫁接。选用1~2年生、木质化程度好的榛子苗做砧木,粗度1~2厘米。选择芽体饱满的1年生枝条做接穗,于冬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剪取,剪去叶片,但要保留叶柄,每段接穗上留3~4个饱满芽,进行蜡封,然后用塑料包裹,将口扎紧。次年春天采用劈接、插皮接等方法进行嫁接。接穗萌芽后灌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抹芽除萌,当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设立支柱。此法育苗成苗快,结果早,嫁接第二年就能部分结果,第五年即可丰产。

(4)榛树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有绿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两种,由于榛子硬枝扦插很难生根,因此生产中主要采用绿枝扦插育苗。由于绿枝扦插对温度、光照、湿度要求较严格,生产中一般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内进行。温度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光照百分率65%~70%。6月中下旬,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新梢做插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小段,每段保留3~5个饱满芽,将插条上两侧的叶片剪掉一半,顶端两片叶不动。扦插前用生根粉液浸泡插条下端,插床用多菌灵进行消毒。扦插株行距一般为10厘米×10厘米,扦插深度3~5厘米,插后立即浇透水。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及时喷水,半个月内,保持床面土壤湿润,叶片新鲜。插条一般30天以上即可生根,45天左右时根系已经很发达了。

(5)榛树种子育苗。

1)种子处理。从丰产、果大、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生理和形态均已成熟的种子。选择地势稍高、干燥、无鼠害的地方,入冬前挖深60~100厘米、宽40~50厘米的贮藏沟,取干净的河沙,过2.0~2.5毫米孔径的细筛,将榛籽与湿河沙以体积比1:5均匀混拌,湿度以手握不滴水为宜。沙藏时,先在沟底铺3~5厘米厚的湿细河沙,再将拌好的种子撒入沟内,其厚度不宜超过50厘米,上层再撒3~5厘米厚的湿沙,最后埋土封严。

2)催芽。播种前从沟中将混沙种子取出,将混沙种子放在20℃~25℃的温室内催芽,每天翻动2次,并喷水保持湿度,当有25%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3)育苗地的选择。要选择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地势平坦,山地坡度不宜超过15°,并尽量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的地块。

4)整地。播种地深翻20~30厘米,结合翻地施足底肥。育苗床宽120厘米,床高15~20厘米,将床土搂平耙细,播种前3~5天浇透底水。

5)播种。春季播种的在不受晚霜为害情况下应尽量早播。行距20厘米,种粒间距5~6厘米。先在压平的垄面或床面上开沟,沟深5~6厘米,然后将湿沙筛出的纯种子按株行距撒入沟底,覆土3~5厘米,稍压。

6)苗期管理.播种后应注意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干旱时及时灌水,雨季做好排水。及时追施速效肥1次,当苗高30~40厘米,秋季枯叶时即可出圃。

2.栽培管护技术

榛树栽培管护需要适宜的农业技术。与水果相比,榛子对土壤和栽植地形的要求比较低。在坡度大的地区应修建梯田或鱼鳞坑。

(1)选地。

榛子作为商品基地栽培,要求有灌水设施。因此,选择的地块应靠近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或其他水源。最好的土壤类型为黑土、灰色森林土、暗褐色沙质栗钙土,土壤的机械组成以沙壤土和壤土为宜。在山地条件下,以腐殖质碳酸盐森林棕钙土、深棕色山地土、森林草原沙质土为好。栽植地要避开风口和风沙大的地段以及涝洼地、沼泽地。

(2)清林、整地。

作为商品基地种植场,应清除伐桩、树根和树枝,疏松土壤为深度50~60厘米,并平整土地,然后翻耕,深度40~60厘米,拣净余下的根系,第1~2年播种农作物。在此期间不断清除原生植物的萌蘖,防治土壤害虫。种植榛树,应于头年秋耕,施入有机肥料。在腐殖质易被冲刷的坡地和贫瘠的土壤上,施有机肥或单施无机肥料。农用土地同样翻耕。对腐殖质少的土壤,充分松土深度应加深13~15厘米。在平坦地和坡度小于5°的地段,进行全面细致整地;在坡度5°~10°的地段,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整地宽度2~3米,留下5米宽度不整地,形成草被带;在坡度大于10°地段,修筑梯田或作块状整地,规格1.5米×1.5米或2米×2米。挖掘深度50~70厘米,梯田宽度4米。梯田表面横向斜面坡度3°~8°。为了更好地截流水分,沿梯基翻耕,设置小水沟,每经30~50米堆土横截。榛树沿截水沟外缘栽植。

(3)栽植。

榛树栽植必须在榛子苗萌芽前结束以确保成活率,可春植也可秋植。选择根系发达、苗高50厘米以上、木质化良好的优质苗木,适宜栽植密度为2米×3米,每亩可栽110株;或2米×2米,每亩可栽166株。栽植前必须检查根系,剪除损坏的根系到健康部位。根据苗的大小,挖直径50厘米左右、深40厘米左右的定植穴,先施入适量的农家肥或复合肥,填好隔肥土后将准备好的苗放在穴正中埋土,高度不得超出苗木地茎4~5厘米,不能深栽。回填表层土后踩实,浇定根水,使土壤下沉与根系紧密接触。

(4)授粉树配置。

榛子是异花授粉植物,种植园必须栽植4个以上的品种,每3~4行配植1个品种;为了保证授粉良好,每6~7行配置1行实生榛。

(5)灌水。

榛子栽植后的前3年,每年春夏灌水3~4次,秋季灌水1次,灌水定额0.2~0.5立方米/株,4~5龄的榛树,灌水定额增加到0.7~1立方米/株;完全结果植株灌水定额1.5立方米/株。灌水方法为沟灌、穴灌和人工降雨。6月和7月是榛树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果实迅速发育和膨大,同时也是决定来年产量的基础。在云南因夏季为雨季灌水时间因根据降雨量来决定。

(6)施肥。

1)施肥时间。为促进树体生长和结实,需要科学施氮、磷、钾复合肥和农家肥。基肥非常重要,应于9~10月期间施入。对于结果树来说,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于7月中旬至下旬。

2)施肥方法。①环状施肥:一般在树冠外围枝垂直投影处,在不伤根的前提下,根据树龄的不同挖适当大小的环状沟,将适量肥与土拌匀,施入后灌水回填即可。根据实践经验,施基肥用环状沟最好。②放射状沟施肥:以榛树根际为中心,由里向外呈放射状开沟,里窄外宽,再将肥料与土混拌均匀,回填沟内。③条沟施肥:在树冠投影外缘相对应的两侧,挖平行沟,沟的长度随树龄及树冠的大小而变化,第二年施肥挖沟的位置应换到另外两侧。此法用于幼树及密植园,适于施基肥。④穴施肥:在树冠的外缘挖6~8个穴,穴的多少根据树冠大小而定,穴的分布要均匀。此法施基肥和追肥均可采用。⑤撒施肥:常用于追施化肥,在榛树灌丛下面撒化肥,然后用锄头松土,使化肥与表土混合均匀。⑥灌溉式施肥:此方法多与喷灌或滴灌相结合,供肥及时,肥料分布均匀,既不伤根系,又节省劳力,肥料利用率高,成本低。此法适宜树冠相接的成年榛树园或密植榛园。

(7)整形修剪。

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植株正确整形修剪对改善光照条件、增强光合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最好选留8~12个骨干枝,均匀地分布于各个方向,最大限度的保持各骨干枝间的距离。发育良好的植株通常在根颈产生大量的萌蘖,整形时清除不需要的萌蘖枝,一般每年夏秋各除萌蘖一次。冬季修剪时剪除枯枝、生长衰弱枝和分布重叠、接近的枝条。要注意更新修剪,每年留2~3个萌蘖枝代替老枝,其余萌蘖全部剪掉。

(8)除草管理。

1)喷洒除草剂。应避开树盘(树盘内最好人工除草),尽量在无风、近期无雨的天气进行。喷头上方安装防护罩,定向喷雾。关注本地天气预报,避免因雨重喷。

2)覆盖法。用农作物秸秆、杂草等进行覆盖。覆盖法不但能提高榛树越冬抗冻能力,而且还有良好的除草效果。

3)新栽幼树覆盖地膜。幼树覆盖地膜后不但成活率高、萌芽早,而且可有效抑制杂草萌发生长;同时能促进树体发育,提早幼树成型和结果。

(9)间作。

榛子行间土壤耕作深度10厘米(因榛子根系主要分布深度10~50厘米,不宜深耕)。在生长期间中耕3~4次,深度7~8厘米。在坡地行间,进行横向耕作,防止土壤冲刷。在整个生长季节,种植地的土壤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使种植带间的草带(带状整地留下的宽度)保持充分湿润。栽植后的前两年,行间可栽种蔬菜、瓜类作物(距榛子植株树干不少于1米)、羽扁豆、燕麦、芥菜、绿肥作物等。

3.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榛子栽培园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为榛叶白粉病,为害叶片、嫩枝梢、嫩芽和果苞等。抓住防治适期,防治效果显著。

1)发病症状。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叶背出现不明显的黄斑,黄斑处长出白粉,很多斑逐渐连片,形成大量的白粉。发病初期病斑背面褪绿,叶片变黄,扭曲变形,枯焦,早期落叶、枯死,在白粉层中逐渐出现小黑粒。嫩芽得病不展叶,枝梢受害生出白粉,皮层粗糙龟裂,枝条木质化延迟,生长衰弱,抗寒性降低,易受冻害。果苞发病,果实变形,生出白粉,变黄扭曲颜色变黑。进入8月份在白粉层上散生小颗粒,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

2)发病原因。白粉病病菌专门寄生在活体的叶片、嫩芽和枝条,是一种外寄生菌,菌丝体长在外面,形成白色霉层,肉眼可看见,导致植株生长弱发病重。

3)传播途径。白粉病以菌丝体在病叶片、病芽和病枝上越冬,次年春季病菌随病芽萌动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到榛子树上,侵染幼嫩部位,产生新的病菌,引起初次侵染,侵染生成白粉后呈多次侵染。榛树染病时,由中心病株,向四周树蔓延,遇到适宜发病条件,传播速度很快。当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土壤黏重、低洼潮湿等条件,适宜病害传播和蔓延。

4)防治方法。①栽植密度不宜过大,及时整枝修剪,清除杂草,适时施肥、灌水,提高树体抗病能力。②发现染病植株,要及时摘除病枝病叶,对中心病株,要全部砍掉,减少病源。对于过密的株丛,可适当的疏枝或间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的抗病性。③秋季榛树落叶后喷洒石硫合剂,防治病害侵染。次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对榛树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石硫合剂时应注意,不宜在气温高炎热的夏季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2)主要虫害。

1)榛实象鼻虫:主要为害榛树的果实,被害果实不能食用。防治方法:①在成虫产卵前及产卵初期,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对榛树进行喷施,间隔2个礼拜喷施1次,喷2~3次。②在采收果实时,集中消灭虫果及脱果的幼虫。

2)榛黄达瘿蚊:为害榛树的幼果、嫩叶、新梢。防治方法:①对发生虫害严重的地块,在幼虫期人工摘除虫瘿,集中消灭或深埋。②在成虫期和幼虫期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药液喷施防治。③加强保护和利用蜘蛛、瓢虫、草蛉等天敌,以控制瘿蚊的种群数量。

3)美国白蛾:为害榛树叶片。防治方法:①利用性诱剂杀成虫。②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喷施树冠。幼虫期向林间施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

4)食叶毛虫类:指身上具有长毛或刺的蛾子的幼虫,主要是灯蛾、毒蛾、枯叶娥、刺蛾等蛾类的幼虫。防治方法:①利用食叶毛虫类的蛾子的趋光性可在夜间点灯诱杀。②捡出树上的虫茧,搜寻化蛹场所的蛹集中放在尼龙纱笼内或专门的寄生蜂保护器内,蛾子羽化后不能飞出,而天敌能从纱眼中飞出,继续寄生毛虫。③在虫卵大量孵化至幼虫3龄前施药。可喷施的药剂为:1亿~2亿芽孢/毫升苏云金杆菌菌液、90%敌百虫可溶粉剂1500~2000倍液等。

4.采收与加工

榛子成熟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收的带果苞的榛果为新鲜榛果,它含水量很大,杂质多,要经过脱苞、除杂和晾晒等工序,才能达到商品榛子的要求。

(1)脱苞。

人工采下的带苞果实,需脱苞处理。脱苞方法如下:①发酵脱苞。将采下的带果苞的果实堆置起来,堆置厚度为40~50厘米,上面覆盖草帘或其他覆盖物,使果苞发酵1~2天。在堆置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堆内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过高,会使其发酵过度,导致果壳色泽过深,失去光泽,严重时会使榛仁不能食用。堆置发酵后,用木棒敲击果苞,坚果即可脱苞。②敲击脱苞。可将采集的带苞榛子放置于堆果场上晾晒,然后用木棒敲击,使之脱苞。

(2)除杂。

已脱苞的榛子,仍然带有果苞碎片、枝叶碎片、土块等杂质以及空粒、虫果等,故需进行除杂。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采用清洁机进一步清除混在榛子里的枝、叶碎片。清洁机以风选原理进行工作,将轻的碎叶、果苞碎片吹出,重的土块和石头落下,达到与榛子分离。第二,进行水洗。用水进行清洗,把榛果上的泥土和沙石清除掉。

(4)干燥。

新采收的榛子果实含水率为20%~35%,加之水洗,又增加了榛子的水分含量。为了便于储藏和进一步加工,必须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降至6.0%~7.5%。

1)晾晒。把清洗后的榛子放在阳光下晾晒,使之干燥。但不宜暴晒,以避免果壳开裂,不耐储藏。晾晒时,对榛果要经常翻动,使之干燥均匀。

2)自然通风干燥。搭一个干燥棚,用木板和苇席搭成铺面,离地面高70~80厘米。其上要适度遮阳,使之既通风,又遮阳,不暴晒。将榛子平摊在铺面的苇席上,榛果的厚度不要超过5厘米。每日翻动1~2次。

3)用机器干燥。国外采用干燥器进行榛子的干燥,效率高,干燥后的成品质量好。采用电力或柴油做动力,向干燥器内吹热风。大型的一次可干燥2吨榛果,小型的一次可干燥0.5吨榛果。干燥器内的温度为36℃~40℃,最高不超过45℃。

(5)贮藏。

1)贮藏条件。贮藏仓库尽量保持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应在60%以下,气温在15℃以下,避光。这种条件下,坚果可以贮藏2年不变质。贮藏期间,气温超过20℃或长期风光会加速脂肪转化而产生“哈喇味”不能食用,湿度过大(空气相对湿度达75%以上)会使坚果发霉。因此贮藏榛子的条件应该是低温、低氧、干燥、避光。

2)贮藏方法。①普通仓库贮藏。按贮藏条件要求,干燥的榛子方可入库。包装以麻袋、金属丝网兜等器具均可。仓库要清洁、干燥、通风、阴晾无鼠害。仓库内可以用麻袋码垛存放,但不能紧贴地面,不易靠墙,要留出通风空间。②二氧化碳密闭贮藏。这是为了防止夏季引起榛仁变质而采取的措施。即在上一方法堆码垛的基础上,先在地面铺层塑料布,码垛之后在其上面罩一塑料罩。将上下塑料布的边缘重叠在一起,用沙土压紧以防漏气。然后由底部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当罩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降低时应及补充气体,保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均衡,并注意防止漏气,同时尽量避免外界高温影响库内温度。

(6)加工。

榛子可以生食,其味清香宜人。榛仁还可加工制成具有多种风味的食品。但若炒食,其质地酥脆,香味更浓。现介绍几种炒食方法。

1)沙炒榛子。备干净的细河沙,将其过孔径为2.5~3.0毫米的细筛。同时备好体积比为1:1的榛子与沙子。先将沙子入锅内炒至发烫,然后把榛子倒入锅中,和沙子一起用文火炒,中间要不停地翻动,使榛子受热均匀。品尝榛仁,脆香而无糊味,即可迅速出锅。后筛除沙子,并把出锅的榛子用水漂洗,除去浮土,入锅复炒至干即可。

2)沙炒咸榛子。榛子1千克、细盐50克、黄沙0.8千克备用。先用0.5升热水把细盐溶化。炒制时,把黄沙倒入锅内炒至发烫,再放入榛子翻炒,火不宜太急。榛仁呈黄色时,急速出锅。然后将沙子筛除,把榛子倒入干盆内,速将浓盐水倒入并搅拌。稍停片刻捞出榛子,晾干后即可食用。

3)炒榛子。把榛子用水洗净,备用。先把锅烧热,榛子入锅后用文火炒,并不停的翻动,使榛子受热均匀。受热后,榛子开始泛黄,在榛壳表面将出现稀疏的黑点。炒制7~10分钟即熟,出锅晾凉后便可食用。

4)炒果仁。用料为榛仁1千克、白糖150~250克、冷水0.5升。先把白糖倒入水中溶解,配成30%~50%的白糖水,备用。再把榛仁用冷水浸泡1~2小时,捞出后稍晾一会。然后把榛仁放入锅内,用小火慢炒,待榛仁熟时速出锅,倒入糖水中浸泡1分钟左右,捞出榛仁,放在锅里复炒至干,即可食用。可将该方法中的白糖换做盐。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