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3.8.5发菌和出菇管理

3.8.5.1发菌

1.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搬运过程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塑料袋。培养室在使用前2天应预先做好消毒灭菌处理。菌袋分层放在床架上,袋口朝外,一般每层放6~8层高,袋与上层架之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以利于气体交换。发菌期间,室温保持住20~22℃,早春季节气温较低,菌丝也可生长,但生长速度慢一些。空气相对湿度要求45%~60%,一般自然湿度即可,每天通风一次。光线培养期间不需要,一般散射光也可以,但避免强光照射,因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并易引起菌丝老化发黄。一般经30~40天,菌丝便可以长满袋。

2.杂菌检查与防治

接种5天后开始检查袋口两端及菌袋四周是否有杂菌污染。凡出现红色、绿色、黑色菌丝的即是杂菌,应及时防治。防治方法是取70%酒精,或用70%酒精与36%甲醛溶液1:1混合液,装入注射器中,注到袋子有杂菌的位置,然后贴胶布封住针口。也可用其他杀菌剂或10%新鲜石灰水液注射,石灰膏封口。

3.8.5.2菌蕾期的管理

1.脱袋覆土

将发好菌的菌袋移到大棚内,脱去菌袋按宽1.0~1.2米、长10~20米(或长可根据大棚的长度而确定)的规格摆放,然后覆2厘米厚的松散土壤。覆土后就进入了灵芝菌蕾期的管理。整个菌蕾期,大约20天。相对于菌丝生长的阶段,它对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的要求,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2.菌蕾期温湿度控制

一般温度控制在22℃左右,空气中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为了保证大棚里的湿度,可以采取向大棚里喷清水增加湿度。

3.菌蕾期通风和光照控制

菌蕾期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所以每天早晨8~9点钟,就要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以下,可以用专用的二氧化碳测试仪测量二氧化碳的数值。菌蕾生长阶段,需要一定的光线,可以将大棚上的覆盖物去掉一部分,保持大棚里有散射光照。光照强度1500~3000勒克斯。灵芝的发育过程中,大多是同时长出多个菌蕾,有的大,有的小,如果任其生长,则会互相抢夺营养,谁也别想长成饱满的灵芝。所以菌蕾期还有一项艰苦而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修剪。修剪菌蕾,就是把长的比较弱的,着生位置比较差的菌蕾一一削去,每一个培养袋,只留一个健壮的菌蕾。

3.8.5.3开片期的管理

菌蕾期正常度过之后,灵芝便进入了开片期。灵芝开片期对于湿度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个阶段,依然要每2~3天微喷一次水,增加棚内的湿度。

开片期补充水分:可以采用棚内微喷水的方式保持灵芝棚里的湿度。灵芝刚刚开片时,喷水量少些。子实体稍大时,喷水量可逐渐增加。

开片期通风和光照控制:开片期的灵芝在一天天地长大,如果得不到良好的通风和光照,子实体就不能形成,菌蕾就会直直地往长里长,长成像鹿角一样的灵芝。

开片期的光照要求是3000~50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1%。此时,要检查大棚里的每一个地方,保证每一个角落的灵芝都能得到同样的光照和通风。

灵芝开片期对温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高于28℃都会造成子实体发育不良,所以调整好通风和温度的关系,是这个阶段必须注意的问题。既要每天适当的通风,又要实时监控大棚每个角落的温度,做好保温或者散热的工作。灵芝开片期,还会不时地在根部生长出杂乱的小灵芝,对于这些渐渐长出的小灵芝,也要一一剪去。

3.8.5.4灵芝的病虫害防治

灵芝栽培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是绿霉菌病。在发菌和出芝期间均可发生,在温度高、湿度大和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滋生和蔓延。绿霉菌病一旦出现,目前尚无法补救,防止绿霉菌重在预防。一是在接种的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大棚周围环境要清洁,做好消毒工作。二是注意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不通风,造成二氧化碳过多,对灵芝产生为害。灵芝栽培过程中的虫害有菌蝇、跳虫等,如果大棚里有虫害的话,可以用菊酯类农药进行喷雾防控。

3.8.5.5灵芝的采收

灵芝子实体成熟的标准是:菌盖边缘的色泽和中间的色泽相近。菌盖已充分展开,边缘的浅黄色消失,菌盖变硬,开始弹射孢子。这个时候,需要停止向子实体喷水。采收灵芝的时候,要逐一检查,采收那些已经完全成熟,表面覆盖着一层灵芝粉的灵芝。而没有开始弹射孢子的灵芝,暂时不要采收。灵芝采收后,菌袋还可继续再用一次。只要灌足了水,在适宜的条件下,5~7天又可长出菌蕾和新的灵芝。新鲜灵芝的含水量通常为63%,不容易储存,所以灵芝采收后,要在2~3天内烘干或晒干。否则,腹面菌孔会变成黑褐色,降低品质。晒干时,腹面向下,一个个摊开。2~3天之后,灵芝的含水量降到15%以下,就可以作为商品出售了。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