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药别名——黄姜、姜黄草、知母山药、小哨姜黄、老虎姜。药材名为黄山药,隶属于薯蓣科,薯蓣属,为中国特有的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薯蓣属植物之一本,草考证:《植物名实图考》上记载的“姜黄草”即本种。《植物名实图考》云:“姜黄草生滇南,蔓叶如牵牛,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由于该植物的地下根状茎为制药工业原料,已大量收购利用,又群众普遍称该植物为“黄山药”,故采用“黄山药”为植物名。黄山药富含脂肪、蛋白质、糖、纤维、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7种,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其次是脯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黄山药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包括甾体皂苷和非甾体皂苷类。到目前为止,从新鲜或干燥的黄山药根茎中共分离得到38 个化合物,其主要为甾体皂苷,还包括少数非甾体皂苷成分,如:palmitic acid,9,10,11-trihydroxy-(12Z )-12-octadecenoic acid等。其中甾体皂苷依据苷元的结构主要分为异螺甾烷醇型皂苷和呋甾烷醇型皂苷。现代药理作用研究发现,黄山药还具有治疗心肌缺血症,降低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肿瘤,抗病毒和真菌,祛痰等作用。
黄山药是国家级新药——地奥心血康的主要药源之一,地奥心血康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皂苷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有些结构较新颖的化合物表现出很强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同时皂苷类化合物也是合成多种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尤其在心肌缺血方面的临床应用取得很好的疗效,成为中国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优质天然植物药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首选植物药。最新发现薯蓣皂苷对破骨细胞分化和骨质吸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是首次发现天然化合物有此功效,对于以后的临床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从其根状茎中提取的薯蓣皂苷元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避孕药等多种激素类药物的基础材料,又是生产治疗冠心病药物的重要药源,还是制备薯蓣亭治疗糖尿病血多糖的药物原料。此外,根茎中还含有30%~50%的淀粉,经综合
1.九斤黄山药
九斤黄山药是单县经过多年筛选、驯化而成的适宜当地品种,其块茎呈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5米,断面干时呈白色。九斤黄又名菜山药,食药两用,有“神仙之食”的美名。山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等,它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是一种天然的纤体美食,具有高营养,低热量的特点,常食有纤体、美白之功效。口感甜,淀粉含量高,发芽旺,同样条件下比其它山药种增产1500千克以上,比砂土地生产的山药种能净增产一倍多,亩产最高可达到7500千克以上。2019年1月市场价格在2.0~5.5元/斤。
2.分布
黄山药主要分布在N23°21'~31°01'、E99°24'~113°25',分布区域有四川西部甘孜州大渡河沿岸的康定、丹巴、泸定、九龙等市县,大渡河沿岸的石棉、汉源县,凉山州、攀枝花市各县,四川的马边、筠连等县,以及贵州西部、湖南西北部、湖北恩施和云南、广东等地区。常生于海拔1000~35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在川西和滇西的横断山区可达3500米。
1.种苗繁殖及移栽技术
黄山药的繁殖方法有四种,即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株芽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目前大田栽培多采用种子繁殖和根状茎繁殖两种方法。
(1)种子繁殖(有性繁殖)。
1)选地。种子繁殖选地较根状茎繁殖要严格的多,要求灌水、排水方便,土壤疏松,或有水源的旱地育苗繁殖。
2)整地、施肥、作墒。播前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4000千克,磷肥100千克,尿素20千克,深翻细耙,作成宽1~1.2米,长因地形而定的墒,墒面要求平整,疏松,如水田应开好围沟和墒沟,便于排灌。
3)播种。有性繁殖的种子要求籽粒饱满、无霉变,当年采收,千粒重不低于10克。播前将种子晾晒并搓去翅壳,放入25℃ 5%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0~12小时,捞出摊开晾干即可播种。播种时间一般3月底月至4月上旬。亩用种量2.5~3.0千克。可采用撒播,开沟播等方法播种,播种深度3厘米左右。墒面亦可用稻草或玉米秆覆盖,以保温保湿。
4)苗床管理。播后经常洒水,保持墒面潮湿。20~30天即可萌芽,40~50天即可出苗,应及时揭去覆盖物。提苗可采用叶面喷肥方法,亩施尿素2千克左右或磷酸二氢钾1千克左右。遇旱应及时浇水,遇涝应注意排水。要特别注意防止荒草,经常拔草,以培育壮苗。
5)虫害防治。在水田或砂质壤土的地块育苗时,常有缺苗断垅,损失较大。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毒饵诱杀,将90%敌百虫可溶粉剂1份加适量热水化开,对水10份,进行喷洒在100份炒香的麦麸或芝麻饼上,于傍晚撒在苗床面上,每亩用量4~5千克。
(2)根状茎繁殖(无性繁殖)。
1)选地及整地。黄山药是一种喜光和深根系植物,因此,栽培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水性强、保水排水条件较好、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高的砂质壤土为宜,土壤pH值呈中性至微酸性。最好选择地势稍高的地段种植。选用耕地栽培黄山药,如秋末冬初种植,栽前应深翻20~30厘米,打碎土块,拣净石头、杂草;如早春种植的,应于先年冬前深翻,栽种前再翻犁细耙一遍。选用地荒地种植黄山药,栽前要深翻30厘米左右,最好修成水平或坡式梯田,除去杂草树根,为播种做好准备。
2)施足底肥。一次施足底肥是夺取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底肥应以农家肥和磷、钾肥为主,并掌握地肥少施,地瘦多施的原则。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磷肥50千克;或者亩施磷肥100千克,油饼10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20千克。底肥可以在整地时翻入土中,也可以采用集中施肥方法,即在播种时开沟或挖穴施入。
3)挖种茎。当年9月至次年4月均可挖种茎,但以10月至次年3月挖种茎为好,挖种时应尽量保持种茎完整,以免引起霉烂。
4)选种茎及种茎处理。选种茎是保证全苗壮苗,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据试验,一年生种茎较二年生种茎增产11.2%,较野生种茎增产72.6%。因此,选种茎时最好选择一年生,其次为二年生,粗细均匀,生活力强,无病虫害,萌发力强的根状茎作种茎,野生种茎一般不宜栽培。种茎栽植前,根据潜伏芽的多少和种茎的大小,用手掰成5~10厘米的小段,要求每段有2~3个健壮茎(龙头)。掰好的种茎应摊开放置1~2天,待伤口愈合后播种。亩用种茎量依据栽培密度和种茎大小而定,一般亩用鲜种茎100~200千克。栽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3~5分钟,以预防多种真菌病害,晾干后即可播种。
5)移栽定植。栽种时间一般为9月到第二年的4月均可,但以年前栽种最佳。栽植密度依据地力好坏而定,地肥稍稀,地瘦稍密,株行距可选25厘米×25厘米至30厘米×30厘米,即亩保证在7000~11000株。种植方法分垄栽、沟栽和穴栽,一般提倡垄栽,垄栽适于平缓或坡度在15°以内的缓坡地,按60厘米或120厘米的行距开沟作垄,垄高15~20厘米,垄面宽40厘米或100厘米,每垄种两行或四行,行距20厘米,种苗株距25厘米,种苗三角种植。沟栽按30~35厘米的行距开沟,按25厘米左右的株距下种苗,其方法同条播小麦。在坡度较大的地块种植黄山药,一般采用穴栽,即按要求密度挖穴栽入种苗。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其栽种深度应在10~15厘米,覆土深度应不低于7厘米。
2.栽培管护技术
(1)田间管理。
1)搭架。黄山药为藤本植物,需要搭架攀缠,才能正常生长。搭架一般采用长1.5米左右的竹杆或木条,在苗出土后进行搭架,每2~3穴立一杆架,插入土中,把四根架杆顶端捆在一起即可。扦插必须稳固,避免风吹倒,同时要防止牲畜干扰。
2)除草培土。这是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荒草对黄山药产量的影响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除草应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每年5—11月除草2次以上,确保不发生草荒。在6—7月要结合除草进行培土。到了冬季,地上藤蔓干死,地下根茎进入冬眠状态,此时杂草可以不除,起到防晒、保墒、保温的作用。
3)追肥。可在离植株30厘米处挖一条10厘米深的施肥沟。为确保黄山药高产,在地上部植株长到1米左右时追施1次复合肥,间隔10天后可再追施1次。黄山药膨大期以磷钾含量较高的复合肥为主(山药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1.5:2:5),每亩追施20千克,最好采用冲施法。生长后期可向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溶液,防止植株早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黄山药的吸收根系分布浅、发生早,且呈水平方向伸展,因此施肥时应施入浅土层,以利吸收。
4)水分管理。黄山药为耐旱作物,但为求丰产,也要适当浇水。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如果缺水会严重影响黄山药膨大,生长期过干或过湿都易造成根分叉。高温旱季要注意适时浇水,以早晚浇水为好,浇水深度不宜超过根生长的深度,保持土壤不干裂。山药更怕涝,因此雨季要注意及时清沟排水,达到田里无积水。
(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轮作换茬,高墒栽培,合理密植。加强病虫害防治是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黄山药病害主要是线虫病、褐斑病、炭疽病和茎腐病。
1)线虫病。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浸苗半小时后栽植。土壤药剂处理:5%茎线灵颗粒剂,每亩用量1.5~2.0千克加25~30千克细土或沙拌成毒土—刨坑—撒毒土—浇水将药冲匀—栽插薯苗~覆土。
2)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杆上,产生密集的不规则小斑点。开始黄色透明以后变为褐色或淡紫色圆形。病斑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附近叶常发红。叶上病斑常分段产生,因为侵染要有光线(白天进行),故晚上长出的叶片不受侵染,在一片叶上形成一段好的、一段又密生病斑的情况,严重时病叶提早枯死。防治要点:①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②苗期不要受旱,加强肥水管理,使幼苗正常生长,减轻受害程度;③种子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治蚜;④消灭杂草。
3)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多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以发生在叶部绿枝上,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病斑,上有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在植物的病残体或土壤中过冬,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浇灌作业等进行传播,一般从伤口侵入,霉雨季节较重,影响生长,严重时植株死亡。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及时烧毁病残枝叶;保持通风,尽量不要把水浇到叶片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4)茎腐病。又叫苗枯病,在夏季时有发生。一般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种薯30分钟,取出晾干后播种。出苗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及食叶蜂。防治方法是:地下害虫在苗期可选用毒饵诱杀也可用20%高氯· 锌(土蚕地虎绝)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000~1200倍液灌根。
3.采收与加工技术
黄山药的有效成分皂素含量会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提高,种植3年后黄山药的有效成分便可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因此,提倡三年生采挖。采挖时间为10月至次年3月。待黄山药地茎基本停止生长,即可采挖,先采收珠芽,然后拆除支架、清理藤茎,再挖掘块茎,力求保持块茎完整,采挖回的黄山药,除去泥土,人工切成0.5厘米左右厚的片状或采用切片机切片,晒干或烘干即可出售。
黄山药忌连作,需隔年或换地种植,可与其他农作物和药材套种,黄山药可与玉米、黄豆、黄瓜、白菜、西瓜、芒果、葡萄等蔬菜水果套种,黄山药与胡麻、重楼、白芨等需要一定遮阴度的药材进行套种等,不宜选花生、红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