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5.13岩陀

6.5.13.1基本概述

岩陀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羽状鬼灯檠的根茎,别名:毛青红、红姜、野黄姜、九月岩陀、蛇疙瘩、血三七、毛头七、毛七、毛头三七、毛青杠、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岩七、红升麻。具有活血调经、祛风湿等功效。治跌打、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阴囊湿疹。《贵州草药》记:“行气,活血调经。治劳伤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云南中草药选》记:“消炎、收敛、祛风涅、止痛。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根状茎含淀粉,可制酒、醋和酱油;叶含鞣质,可提制栲胶。曾被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6年版《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收录。

现代研究表明西南鬼灯檠根中含鬼灯檠素即岩白菜素、鬼灯檠新内酯即7-甲氧基岩白菜素、鬼灯檠酯即2,6-二羟基苯乙酸甲酯、丁香酸、熊果苷、没食子酸、B儿茶素、原花色苷元、8-2单没食子酸酯等,还含有芳樟醇麦角甾醇、5-豆甾-烯-38-醇、槲皮素及B-谷甾醇、苯酚、左旋芳樟醇、甲苯、间二甲苯、樟烯、a-及B-蒎烯、月桂烯、左旋柠檬烯、香荆芥酚、茴香脑、苯乙醇、3,5-二羟基、丁酸、2,3,6-三甲基茴香醚、香茅醛、棕榈酸、甲基异丁香油酚、苯乙醇、左旋芳樟醇、苯酚、丁香油酚、间甲苯酚、邻甲苯酚、丁酸、戊酸、己酸、辛酸、葵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淀粉、糖类、鞣质和多种苷等。具有抗病毒、抗菌、免疫增强、促进病变组织恢复、生物毒性、保肝等药理作用。目前市场上以岩白菜素为主要成分的制剂有上百种,如双羊喉痹通颗粒剂、小儿止咳颗粒、止咳定喘片、紫茶颗粒、复方护肺颗粒、平喘胶囊、索骨丹胶囊、矽肺宁片、垂阴茶糖浆、垂阴茶颗粒、达肺草颗粒、复方垂盆草颗粒剂、抗痨胶囊、银仙通肺宝颗粒、清肺镇咳糖浆、止泻胶囊等。云南为岩陀的集中分布区,历史产量大,年收购量曾达3000吨以上。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和对西南鬼灯檠研究工作的深入,西南鬼灯檠作为提取岩白菜素一种新的药源,市场前景可观。

6.5.13.2品种与分布

1.品种

根据李萍萍等的研究,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是岩白菜素药源植物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但近年来野生资源迅速减少,有必要开展主要药源植物的保护与繁育及种植研究。通过对云南省5个州(市)的14个县(区)岩陀种质资源的蕴藏量、分布地区、生境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明确了云南地区主要有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光腹鬼灯檠等4个种和变种。

(1)西南鬼灯檠。

西南鬼灯檠别名又叫参麻、红姜、毛青红、岩陀、野黄姜。多年生草本,高80~120厘米。根茎粗大呈块状,折断面白色。茎直立,略带紫红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10~28厘米,仅基部与叶着生处具褐色长柔毛;基生叶较大,1~4片;小叶5~9片,侧生小叶对生或3~4小叶呈轮生状,小叶倒卵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6~20.0厘米,宽1.7~9.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面被糙伏毛,背面沿脉被柔毛。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3~38厘米;花序分枝长5.4~12.0厘米;花序轴与花梗密被膜片状毛;萼片5,卵状三角形,白色,腹面无毛,背面疏生黄褐色膜片状毛;无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花柱2。花期在6~8月,果期在9~10月。

(2)羽叶鬼灯檠。

羽叶鬼灯檠别名又叫大红袍、九叶岩陀、蛇疙瘩、岩陀。多年生草本,茎无毛。近羽状复叶;叶柄长3.5~32.5厘米,基部和叶片着生处具褐色长柔毛;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通常具小叶片6~9枚,上有顶生者3~5枚,下有轮生者3~4枚,上部茎生叶具小叶片3枚;小叶片椭圆形、长圆形至狭倒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重锯齿,腹面无毛,背面沿脉具褐色柔毛。多歧聚伞花序圆锥状,长12~31厘米,具多花;花序分枝长3.5~22.0厘米;花序轴与花梗被膜片状毛,有时还杂有短腺毛;花梗长1.5~3.5毫米;萼片5,革质,近卵形,长2.0~2.7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短渐尖而钝,腹面仅基部疏生近无柄之腺毛,背面被黄褐色柔毛和近无柄之腺毛,具弧曲脉3,脉于先端汇合;花瓣不存在;雄蕊10,长2.8~4.0毫米;心皮2,长约3毫米,基部合生,子房近上位,花柱2。蒴果紫色,长约7毫米,染色体2n=60,花果期在6—8月。

2.分布

西南鬼灯檠,原产于四川西南部、贵州(威宁)和云南北部。生于海拔1800~365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或石隙。模式标本采自四川雅砻江流域。羽叶鬼灯檠产自四川(巫山)、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400~3800米的林下、林缘、灌丛、高山草甸或石隙。合模式标本采自鹤庆(白崖)、洱源(三叉河)和大理(点苍山)。

云南境内岩陀药材来源有西南鬼灯檠、羽叶鬼灯檠和七叶鬼灯檠3 种,在云南省内主要分布于滇东至滇西北一线,东至罗平、西至怒江、南达元江、北至与四川交界的德钦,其中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禄劝、寻甸、大理、玉龙、香格里拉,七叶鬼灯檠仅能在香格里拉采集到;分布的海拔是1830~3614米,1800~2200米分布较少,2300~3300米分布较多,3400米以上的山地分布逐渐减少,由此可见,岩陀药材原植物较适应中高海拔的山地。其中羽叶鬼灯檠分布范围较宽,从1790~3614米均有分布;西南鬼灯檠分布海拔偏低,为2300~3300米,七叶鬼灯檠分布海拔最高,也最为狭窄,仅在34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才有分布。从岩陀的产地适宜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岩陀的典型分布区(p>0.2556)有两个中心:以丽江和香格里拉为中心的滇西北地区,并沿着高海拔山脉向怒江、大理、楚雄方向延伸;以昆明市禄劝县和寻甸县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并沿着高海拔山脉向昭通方向延伸。通过对不同产区药材进行品质测定分析,对各种因子的对比分析表明,发展岩陀栽培的最佳地区为海拔在2600~2800米的丽江地区;最佳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棕壤的偏酸性土壤;年降雨量在1000~1100毫米,年均温18℃~19℃的区域适宜度最高。

6.5.13.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种苗繁育技术

(1)选地、整地。

岩陀为半荫生植物,栽培时应选择质地疏松、保水性较强的夜潮地,选择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砂土和壤土,日照较短、背阴缓坡或平地最为理想;如果选择坡地,则坡度不宜超过15度,以免雨水冲刷。整地在当年的深秋季节进行,深翻,烧去杂草、树根,增加土壤磷、钾含量。阳光充分暴晒,自然消毒。种植前1个月,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耙细耙整平,做成120厘米宽的厢,高20厘米,整平待种。

(2)种子育苗。

8~10月植株枯萎发黄时及时采收成熟种子,去杂,装于纱布袋中,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采收新种子后及时播到苗床,或用湿润的细砂分层堆放至次年播种。随采随播法因种子新鲜,发芽率高,幼苗第二年生长健壮,生育期长,产量高。如果采用春播法,播种前将种子放在50%多菌灵600倍液中浸泡30分钟进行杀菌处理。

播前在整好的苗床上铺撒5厘米左右的过细筛育苗土,浇透水,种子拌少量细土后用手均匀撒播到厢面上,撒种后用过筛火土均匀撒入厢面,覆土厚度1~2厘米。每亩用种量0.5~1.0千克左右。播种后在苗床上方搭建50厘米高的拱棚,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土压实。每天喷水2次,宜早晚进行。出苗后注意苗棚通风。若阳光强度较高,可用75%的遮荫网覆盖在拱棚上。苗期可追施稀薄人粪水或3%尿素液1、2次,以促幼苗生长。冬季倒苗后,再盖一层约2厘米厚的细碎山基土或堆肥土,既可保温保湿,又增加来年地块肥力。

(3)根状茎繁殖。

岩陀根状茎切段繁殖是一种重要的繁殖方式。带顶芽切段能于种植的第一年成苗,并开花、结实,是根茎中生活力最强的部位,但其地上茎一般为单轴。中间和末端的切段能产生多个不定芽,从而地上部分出现丛生苗现象。每个不定芽出苗后第1年即可有4~6叶。新植株地下部分生长较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一不定芽出苗后第2年即可为母体增重30~100克。

以岩陀根状茎作为繁殖材料时,一般于秋末采挖健壮、无病虫害根状茎,按5厘米长切成小段,每段保证带1个芽痕。可用50%ABT生根粉浸泡1~2小时,稍晾干后拌草木灰。按行距20厘米在厢面开沟种植,沟深8厘米左右。按株距5~10厘米将切段排放入沟中,如是带顶芽切段,顶芽朝上放置,覆土与厢面平。岩陀种植前土壤要提前3天浇透水,使土壤湿润、疏松,种植时不浇水,防止土壤湿度太大后切段切面易感染溃烂。种植后在厢面覆盖一层松针或稻草,以保持土壤湿度。培苗1年,待出苗时将覆盖物揭去。

2.栽培管护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择海拔1800~2600米,土层深厚、含有机质较高、透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排水不畅的地块及干旱严重地区则不宜栽培。选地后在秋冬季翻耕、去除杂草树根、碎石,充分暴晒、风化,以消除越冬虫卵、病菌。次年2—3月再深翻一次,耕作深度为30~50厘米。熟地两犁两耙,而生荒地则需要三犁三耙,种植前捡除杂物后理厢。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加复合肥25~30千克或过磷酸钙20~50千克。在开沟理厢前撒施,翻挖,与表土拌匀。厢面宽1.0~1.2米,沟宽25~30厘米,长20米左右(可根据具体地块确定),高20~25厘米。为防雨季积水,要求厢向与地块坡向一致。 

(2)移栽。

岩陀移栽最佳时间为10—11月或次年3—4月,即在岩陀根茎顶萌发前种植。种植时,先在厢面上按行距20厘米在厢面开沟种植,沟深8厘米左右,按株距15厘米将切段排放沟,如是带顶芽切段,顶芽朝上放置,覆土与厢面平。

(3)田间管理。

1)遮荫。岩陀喜半荫蔽、惧强光,栽培第一年遮荫率为50%左右,第二年起不需遮荫。遮荫材料可就地选择秸秆、枯枝或遮阴网。

2)中耕除草。岩陀幼苗期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迅速,如不注意除草,杂草滋生盖没岩陀后再来拔草时,容易连苗一起拔去以致缺苗。因此1—2年的幼苗应注意除草,做到见草即拔,除早、除小、除净。

移栽后一般每年除草3—4次,第1次在5月左右岩陀苗出齐后,第2次在6月份岩陀生长旺盛期,第3次在8—9月,第四次在入冬前。第二年苗大封行,中耕除草次数可减少至2次。第一次在春季,第2次在秋季。

3)追肥。岩陀苗期追肥应遵照少施多次的原则。以氮肥为主,每亩施硫酸铵7.5~10.0千克,或用腐熟的稀粪水1000~1500千克,在下午或傍晚施肥,15天/次,连施3次。生长中后期每亩可施复合肥20~30千克,以促进根系生长。6月和9月各施一次,在畦内距离植株10~15厘米处一条环形的浅沟,放入复合肥,每株约5~10克,应根据苗的大小酌减,然后覆盖土壤。每年入冬前,结合培土每亩施细碎堆肥1000~2000千克于厢面植株周围,以达到防冻保温,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

4)灌溉与排水。岩陀生长期的4—10月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左右。在旱季的3—5月、9—11月,每10天喷水灌溉1、2次,每月至少3~5次;6—8月雨季时深挖沟排水防涝。

5)培土。每年5~11月结合施肥和除草培土1~3厘米;冬季结合施用农家肥培土2~5厘米。培土措施有利于保湿、防冻,促进根茎基部分枝的萌发与根茎生长。

6)摘除花薹。除留种外,从第二年起每年6—9月岩陀开花抽薹时应及时摘除,从而促进根茎的增粗、增重生长。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立枯病。一般发生在5—6月,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条斑,病部缢缩溃烂,幼苗倒地死亡。防治方法:①深秋深翻土壤,爆晒、风化;②播种和移栽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3~2.67千克/亩或2亿个/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10~15克/平方米土壤处理;③出苗后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喷雾防治;④发病时,挖除病株烧毁后,用石灰粉撒病穴,或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天喷雾1次,连续2~3次。

2)根腐病。5—11月发生,尤其是定植后,在雨季高温潮湿环境条件下,易发生烂根现象。发病时根变褐腐烂,最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每隔半个月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严重时挖除病株及时烧毁,并以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病区土壤。

3)茎腐病。茎腐病表现为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防治措施:移栽前对苗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杀灭病菌:大田发病初期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塘,每隔7天1次,连灌2、3次。

4)黑斑病。黑斑病表现为叶尖或叶基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班,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和茎枯。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喷洒1%辛菌胺醋酸盐(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悬浮剂1800~2000倍液,同时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

5)地老虎、蛴螬。主要咬食岩陀苗及根茎,或咬断苗茎,使植株倒伏而死。防治方法:用麦麸、豆饼等炒香后,加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和水制成的毒液,施入田间进行诱杀。大量发生时,用90%敌百虫可溶性粉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浇灌植株根部。

6)蚜虫。6—7月发生,危害幼嫩茎叶。防治方法:选用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采收与加工技术

(1)采收加工。

岩陀种植3年即可采收,每亩可获得150~200千克干品,冬季枝叶开始枯萎时,或初春发芽前即可采挖。

(2)采收方法。

采挖时,将根挖出,去净苗叶、泥土和外皮,晒干或用无烟火烘干即可。

(3)商品药材规格。

岩陀药材呈根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8~25厘米,直径1.5~6.0厘米。表面褐色,有纵皱纹,上侧有数个黄褐色茎痕,一端有残留叶基和黑褐色苞片及棕色长绒毛,下侧有残存细根及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粉红色,有纤维状突起及多数白色亮晶小点。气微,味苦、涩,微甘。

(4)包装。

岩陀在包装前应检查是否充分干燥、有无杂质及其它异物,所用包装应符合药用包装标准,并在每件包装上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执行标准、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5)储藏。

包装后应置于干燥的库房内储藏,夏季注意防潮,并在4~10℃的储藏条件下低温库储藏。

(6)运输。

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并且不应与其它物质混装。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