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4.8.28果桑

4.8.28.1基本概况

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桑果(桑椹)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1993年卫生部把桑椹和桑叶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农产品,现加工产品众多。种植果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专用果桑园、兼用果桑园、生态型果桑、观光型果桑等。目前以四川规模比较大,广东、陕西、云南等地发展比较快,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北方地区都在积极示范推广。

4.8.28.2品种与分布

果桑成龄桑园盛果期为20~30年。因此,栽植果桑,一定要选购优良品种。目前,主要良种果桑有云桑2号、云桑果1号、大10、红果系列、白玉王、长果桑系列等,全国大概有几十个品种。一般每亩产桑果1000~2000千克,桑叶1500千克。但不同品种的果形大小相差很大,小的2~3克,大的4~6克,风味各异,熟期不同,抗逆性存在差别,商品性能优劣也不一致。在栽培中,要根据生产目的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种植品种。具体来说,如以鲜食桑椹为主,宜栽种云桑2号、大10、长果桑。如以加工桑果汁等为目的,则选择云桑果1号或红果系列。

1.云桑2号

云桑2号属早生早熟白桑种,喜肥,耐剪伐、抗旱、耐寒性中等,叶片柔软。适宜于小蚕用叶;桑果外形好、糖度高、口感好,适宜鲜食和加工使用。树型稍开展、发条能力强;枝条中粗、长而直、叶片较薄,叶面光滑,微皱或无皱,光泽较强,叶片平伸,叶柄中粗长。每亩产桑叶1000~1500千克,产鲜桑果800~1000千克。

2.云果桑1号

发芽早,发芽率高,长势快,枝条多,耐剪伐,抗寒性弱,在霜期超过10天的地方不宜栽培。果大、果整齐,着果能力强。耐大水大肥,因坐果性强,在果实转红色期水肥不足会导致叶片发黄脱落,果实成熟期水肥不足会导致果实干瘪。亩产量可达到2000千克以上。

3.无籽大10

三倍体早熟品种,树形开展,枝条细直,叶较大,花芽率高,单芽果数5~6个,果长3~6厘米,果径1.3~2.0厘米,单果重3.0~5.0克,紫黑色,无籽,果汁丰富,果味酸甜清爽,含总糖14.87%,总酸0.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1%。黄淮流域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30天以上,亩产桑果900千克,产桑叶1360千克左右,抗病性较强,抗旱耐寒性较差,果叶兼用,桑果适合鲜食,也可加工,中国南方和中部地区适宜种植。

4.红果2号

中熟品种,树型直立,枝条细长而直,叶片较小,花芽率高,单芽果数6~8个,果长3.0~3.5厘米,果径1.2~1.3厘米,长筒形,单果重3克左右,紫黑色,有籽,果味酸甜爽口,果汁鲜艳,含总糖14.8%,总酸0.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0%。一般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30天以上,亩产桑果2000千克,产桑叶1500千克左右。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强,果叶兼用,桑果适合鲜食,也可加工,中国南北方均可种植。

5.白玉王

中熟品种,树形开展,枝条粗壮,长势较慢,叶较小,花芽率高,果长3.5~4.0厘米,果径1.5厘米左右,长筒形,单果重4~5克,最大10克,果色乳白色,有籽,汁多,甜味浓,含糖量高达20%,一般5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30天左右,亩产桑果1000千克左右,产桑叶1500千克。适应性强,抗旱耐寒,是一个大果型叶果兼用品种,桑果适合鲜食,也可加工,中国南北方均可种植。

4.8.28.3果桑建园技术

1.立地条件

果桑是多年生植物,一旦建园就要作长期管理的打算,所以建园之前必须进行周密调查、全面规划和合理设计。果桑适宜集中成片栽植,果品肥料运输道路及灌溉用水水源等都要统筹规划,应尽可能选择在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的近郊,以避免灰尘等污染桑椹而影响鲜食品味同时也更便于鲜果销售运输。

果桑园地形以开阔平坦地为上,对丘陵陡坡则需等高栽植或者构筑梯田。果桑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适中、结构良好的土壤中。以砂壤土最佳,土层越深越好,至少有60厘米以上的耕作层。可以通过适当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pH值6~7范围内有利于果桑树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以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果桑园的立地条件是决定桑园土地生产力的基础。

2.果桑品种选择

决定果桑园生产力的因素,一是果桑遗传特性;二是发挥这些遗传特性的农业栽培技术;三是果桑生产的土壤气候条件。遗传特性,主要是指果桑品种的生产性能,必须具备高产、口感好、树势强三个主要条件,还要具有较强的抵抗病虫灾害的能力。

云南现栽植的果桑品种主要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培育出的专用果桑品种云果桑1号和叶果兼用品种云桑2号。根据种植区域土壤气候条件和用途,选择栽种的品种,如以出售鲜果为主的,品种选择上,中、晚熟品种应适当搭配,以调节市场供应。以生产加工果汁为主的,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成熟期应相对集中的品种。

3.果桑栽植技术

果桑栽植技术对提高桑定植后的成活率及初期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此,除做好栽植前的土地翻耕外,还要选用优良种苗,决定栽植深度、栽植密度、栽植时期、栽植方法以及栽植后的管理工作。

(1)选择苗木。

健壮的苗木在栽植前要进行整理根形,并适度修剪根系有利于栽植后成活。把根系过长部分、有病或者受伤部分,以及分歧点剪除,使根的全体整齐、长短适中。

(2)翻耕土地。

栽植前深耕并增施有机肥料,种植于松土层深厚的果桑,不仅根系分布深广,扩大了吸收面,而且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抗旱能力增强。果桑栽植前的翻耕,通常采用沟翻与穴翻两种方法。沟翻是按照果桑栽植行距挖掘植沟,适用于宽行密植的果桑园。沟翻深度和宽度都为50~60厘米,挖沟时表土和心土各放一边,并挖松沟底土壤。桑条、落叶等填放沟底,上铺一层表土,再施有机肥,并与土壤混合。穴翻一般适用于株行距较宽的桑园。植穴深度以60~70厘米为宜。

(3)栽植深度。

低干树型的栽植深度以10厘米为宜,根据条件不同,调整栽植深度,分为浅栽(根颈埋入土中不到10厘米)和深栽(10厘米以上),栽后分多次覆土为佳。

(4)栽植模式。

目前果桑的栽植模式有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大棚栽培的果形大,且产果量比较露地栽培高25%,桑椹采摘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左右,大棚栽培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是大棚栽培气温比露地高,而光照受薄膜影响有所减弱,枝条比露地栽培的细长,因此,大棚栽培果桑的密度应该比露地适当偏稀。

(5)栽植密度。

果桑栽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桑园立地条件、土壤气候环境、树型养成,以及管理技术等决定。因为单位面积株数与产果量关系密切,过密增产效率并不高。既要重视个体增产潜力,又要发挥群体增产优势。根据田间试验,高密度栽培在栽植第二年有明显产量优势,到栽植第三年,产量优势显著缩小,至栽种第四年,没有产量优势,反而表现为树体枝条繁多交叉,枝条细小而杂乱,明显偏密,枝条封行,不利空气流通,桑椹品种降低,好果率降低,同时枝条繁茂,采果极也不方便,极易落果。而栽植过稀,产量一直较低,见效太慢,因此,以采果为主的果桑园,(株行距1米×(2~3)米)每亩以200~300株为宜,如果以果叶兼用的则可适当密植。

(6)栽植时期。

果桑栽植通常在落叶后到次年春发芽前这段时间栽植。中国以冬植和春植为多。冬植要注意土壤干旱和冰冻问题,所以大部分地区以春植为主。云南山区由于春旱,水源不足,可以利用夏季雨期栽植,成活率更高,也节省了灌溉劳动力。

(7)栽植方法。

分沟植和穴植,其提高成活率的要诀是“干直根伸,浅栽踏实”。栽植时扶正苗木,使苗干与地面垂直,用细碎土壅没根部,边壅土边轻提苗干,使苗根伸展并与土壤密着,再将根部土壤踏实,然后用心土填植穴。浅栽踏实的意思是栽植宜浅,因为浅栽根部接近地表,低温升高快,通气性好,所以新根生长快,东芽萌发早,枝叶生长迅速,特别是多雨地方应浅栽。填土踏实是为了苗根紧密接触土壤,促进根部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提高成活率,提早发芽。

(8)植后管理

栽植好后要加强管理,可以提高成活率。植后管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剪切苗干,植后按主干高度剪去苗干,剪除时要靠近芽上部剪成直角或者45°,以免造成苗干的伤害或者引致桑象虫的寄生。栽植好后平整土地,筑好沟。干旱时及时灌溉。缺株是及时补植。栽植当年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施加追肥。

4.树型培养技术

(1)树形养成。

一般养成中干拳式树形。养成方法为:栽植当年萌发前,在离地35厘米处剪去苗梢,发芽后选留3根位置适当的壮枝生长,第二年春天发芽前,将所留枝条在离地面70厘米处剪伐,养成第一支干,发芽后每支干选留2根位置适当的壮枝生长,培育成6根壮枝,第三年春天发芽前,将6根壮枝在离地面100厘米处剪伐作为第二支干,即在此处定拳。在肥培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一年养成两级支干、两年养成基本树形。

(2)实施夏伐。

第四年在春季用叶结束后,在定拳处进行夏伐,以后每年春蚕结束后在同一部位进行夏伐。

(3)合理留条。

每年春季萌芽后去掉结果母枝基部的弱小芽,以集中养分;夏伐后适当疏芽,保留位置适当的健芽生长;冬季桑树落叶休眠后从基部剪去细弱枝、病虫枝等无效枝,其余枝条进行断梢,一般剪去枝条的1/3~1/4,每亩留条以5000~6000为宜。

(4)通风透光。

在4月中下旬,当桑果快成熟时,应将果桑枝条中、下部较密集的桑叶适当摘除,以加强通风透光,增加桑果糖度。

(5)采养结合。

夏秋季采叶时要保护好腋芽,枝条顶端保持10~15片桑叶养树,保证来年果叶产量。

5.果桑水肥管理技术

合理施肥是果桑园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也是桑园土壤管理的重要方面。一般作物的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也有区别。果桑树在冬季几乎停止吸收养分,在地表下30厘米的地面温度达到5℃左右开始吸收养分,地温高于10℃时吸收显著旺盛。对吸收养分来说,最适宜地温是25℃。桑树地上部分的生育情况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根部对养分的吸收。与叶用桑相比,果桑更应注重施肥质量。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复合肥,各营养成分比例以氮:磷:钾=5:3:4为宜。

(1)果桑园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对于果桑的施肥,生产上一般按施肥时间分冬肥、早春催芽肥、夏伐肥和秋肥。

1)冬肥。作为基肥,在冬天果桑树休眠期,冬肥以迟效性、持续性的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并混入复合肥30~50千克/亩,由于冬肥分解充分,对促进春根活动有作用,也能达到催芽和膨芽的效果。

2)早春催芽肥。在春天发芽前施用。春季催芽肥应占到全年施肥量的70%。桑树地温5℃时树液开始流动,10℃左右桑芽开始萌发,所以桑树根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在发芽前。春肥施用不宜过迟,为了促进发芽,于春天发芽前施用的速效肥,称为催芽肥。可施复合肥50千克/亩。

3)结果期施肥。一是开花结果的青果期,为使幼果迅速膨大,2月中下旬,需施复合肥20千克/亩;二是桑果膨大至转色成熟期,为满足桑果的含糖量和色泽,3月中旬施复合肥20千克/亩或钾肥20千克/亩;三是为增大果型,提高产量,在叶片放大后可进行根外追肥,每隔10天左右用0.5%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喷施,根外追肥最好在傍晚进行。

4)夏伐肥及秋肥。上一年的夏肥施足,桑树发育旺盛,贮藏养分充足,对春叶生长和桑果极为重要。夏肥应在落果夏伐完后进行,夏肥施用过迟,桑树晚秋继续生长,容易受晚霜为害。一般夏伐后以施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第一次在夏伐后施尿素20千克/亩;第二次在7月中旬施复合肥15千克/亩;第三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施复合肥15千克/亩。秋肥主要是为了次年春果桑发芽时可以有效利用贮藏养分而施用。冬肥多施的地方,秋肥也完全没有必要再施。

果桑除了需要充足的养分外,水分供应也极为重要。土壤水分适中,果个大、色泽好、品质优良。果桑需水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春季萌芽期;二是桑椹膨果期;三是夏伐后萌芽期。这三个时期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如果出现干旱,应及时补充水分。

(2)果桑园施肥技术与方法。

各种肥料的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情况不同,如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大,适当浅施,也能输送到根系各部分中去,而磷肥和钾肥移动性小,则需要深施或靠近根部。基肥体积大,肥效发挥慢,宜深施,追肥体积小,肥效发挥快,可浅施。

于定植行中间开深30厘米、宽40厘米的施肥沟,常规施肥法:一般有穴施、沟施、环施、撒施。穴施,一般在行间一侧两株果桑树之间开穴,一般深、宽为20厘米×30厘米。沟施,在桑树行间中央或者一侧开沟,深度、宽度各为20厘米和30厘米。开沟是尽量少损伤根部。一般适用于堆肥、绿肥等有机肥料,施后覆土。撒施,把肥料均匀散布桑树地面上,撒后立即耕翻如土。

6.果桑病虫害防控技术

(1)果桑害虫。

果桑的害虫主要有桑毛虫、桑天牛、桑象虫、椹浆瘿蚊等。

1)桑毛虫。是桑园的普通害虫,它不为害桑椹,但其幼虫体上长有毒毛可随蜕皮散落在桑椹上,当人吃了有毒毛的桑椹时嘴唇会发肿,严重时可致中毒,这样会影响鲜果的销售。7月、8月份高温时期,每隔10~15天,喷1次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1200倍液可防治桑毛虫。

2)桑天牛。是蛀干害虫,在树体内渡幼虫期,幼虫日夜取食枝干,使树体生长不良乃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以挖卵和钩捉幼虫为主。6—9月在半木质化和木质化的部位进行枝干涂白,预防桑天牛,发现虫孔用蘸40%杀螟硫磷乳油50倍液的药棉塞入,毒杀桑天牛幼虫,成虫则用人工捕捉。采用冬季清园措施。

3)桑象虫。发生范围广,是对果桑为害较大的芽部害虫。以成虫在桑树半截桩、死拳、死株中隐藏越冬。春初,为害桑芽及嫩梢基部,夏季为害新梢,主要在3—6月为害。其发生与修剪技术密切相关。防治要点:一是冬季修剪枯桩、枯枝、死拳,并集中烧毁,夏伐齐拳剪伐。二是发芽期发现桑象虫为害时,即用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树体。防治时,最好于晴天早上9:00至晚上17:00桑象虫活动高峰时喷洒桑树。

4)椹浆瘿纹。是目前为害桑果的常见的害虫。其容易在低洼、通风透光差的密植桑园发生。老熟幼虫在桑园表土中越夏越冬,3月化蛹,次年4月中下旬羽化后成虫产卵于已受粉雌花内,孵化后幼虫蛀入子房室内为害,造成种胚不能发育。防治要点:一是加强桑园管理,勤除杂草,增强透风透气性,采用春夏轮伐,可抑制此虫害的发生。二是在3月份桑园灌水后,用地膜覆盖行间可防止成虫羽化出土及老熟幼虫入土,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三是早春桑树发芽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0.1千克拌细砂土50千克均匀撒施、翻入土中,以杀死越冬代休眠体。四是在桑椹幼果期,一旦发现有虫为害,即用2.5%多杀霉素(菜喜)悬浮剂50~100毫升/亩喷雾预防。五是在桑成熟期,提早采摘成熟桑果,及时清除枝上过熟变质和已受害腐烂的桑果,减少二次为害。

(2)果桑病害。

病害主要有菌核病、桑萎缩病等。

1)桑果菌核病。菌核病主要为害桑椹,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主要症状是造成桑椹非正常性肥大或萎缩、畸形和干瘪,病椹内部形成干硬的菌核。病原菌以菌核越冬,菌核随桑椹落地到次年桑花开放时,土中菌核抽出子囊盘,再生出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传播,侵入花器,发病期多在桑果成熟前夕。在花果期如遇阴雨或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时,易发生此病。通风不良、低洼积水和光照不足的果桑园较易发病。该病发生严重时可使桑果颗粒无收,该病主要是以防为主。菌核病的防治是种好果桑丰收的关键。

主要防治措施:①翻耕除草,不断切断“子囊盘”,在果桑开花前用普通地膜满田覆盖,既能使子囊孢子无生出传染的机会,同时也可提高地温,起到保墒作用,促进果桑生长,抑制杂草。②冬季清园,剪去病枯枝及拖地枝,清园后普遍喷施0.8:0.8:100波尔多液农药或45%石硫合剂80~120倍液。萌芽前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消毒。③在花蕾初现时就用7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交替喷雾,连续防治4次左右,每次间隔7~10天。但应注意在采果之前15天停止喷药,发现白果应及时将其摘除异地深埋,以防再次传染。总之菌核病防治,着重在农业防治,辅以环保型化学、生物制剂保护,达到绿色农产品环保要求。

2)桑萎缩病。桑萎缩病是对果桑威胁较大的全株性病害,该病有黄化型、萎缩型和花叶型三种,以黄化型较多发。此病是由于类菌源体(也有叫类菌质体的)和病毒共同侵染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少数枝梢嫩叶皱缩、发黄,向反面卷曲,随病势加重腋芽萌发,侧枝细弱,叶形瘦小,节间缩短,尔后逐渐由几根枝条发展到全株。夏伐后重病株弱小枝丛生,密生猫耳状瘦小叶片,逐渐枯死。病原存于树液中,可通过嫁接和虫媒两个途径传染。砧木或接穗带毒时嫁接株均会发病;昆虫媒介传染,主要是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两种媒介昆虫。防治方法:首先要消灭传染源,加强苗木检疫,严防带病苗木流入。其次,发现病树立即挖除,发病率多时要整园挖除重栽。第三,应加强对媒介昆虫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的防治。

防治病害,要采取选栽健壮果桑树苗,重视清洁环境,剪除病条、桩,乃至挖除病树,更换新株,药剂消毒等措施。

7.桑果的采收和简易加工

(1)桑果采收。

桑果一般在3月下旬始熟,当桑果由红变紫,果梗由青变黄白时表明桑果已经成熟,应于采收。桑果收获期在20天左右。桑果不耐储藏和运输,成熟后应于每天清晨组织人工采收。采收的桑果要避免挤压和暴晒。用于市场销售的桑果要进行人工选择,用小型泡沫箱包装运输。

(2)桑果简易加工。

桑果可以鲜食,也可进行简易加工,如用桑果泡酒、加工果汁、制作桑椹膏及桑椹干等,还可深加工成饮料、果酒、果酱、果脯等。

(3)桑椹泡酒。

将采回桑椹洗净滤干后,选用55°的纯粮白酒,桑椹与白酒的比例一般采用1:2为宜,置入准备好的白酒坛中,密封浸泡1个月后即可。

(4)制桑椹膏。

取新鲜桑椹洗净滤干,用搅拌器打成糊状,加蜂蜜和麦芽糖,桑棋、蜂蜜、麦芽糖的比例为5:2:1,同置于砂锅或陶瓷锅中(忌铁器),以文火加热,并随之搅拌,熬至成稠膏状,冷却后装瓶即可。

桑椹膏滋补肝肾,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心脏病、关节炎、支气管炎等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对大便燥结和习惯性便秘显效,尤适宜有虚热的老年人服用。

(5)制桑椹干。    

选采8~9成熟的桑椹,置于1%~3%的盐水中,洗去泥沙和粉尘,拣去杂质后进行晒干或烘干。

干桑椹性味甘凉,滋补肝肾,养血祛风。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