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3.11.22胡萝卜

3.11.22.1基本概述

胡萝卜是伞形科胡萝卜属,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又叫红萝卜、黄萝卜、番萝卜、丁香萝卜、葫芦菔金、赤珊瑚、黄根。胡萝卜按皮色分为红、黄、紫三种类型,按肉质颜色分为紫红、红、橘红、橘黄、黄、淡黄等类型,依肉质根的形状分为长圆柱形、长圆锥形、短圆锥形。

胡萝卜是全球性十大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十分普遍。胡萝卜味甘、辛,性微温。肉质根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胡萝卜素等。每100克鲜重含胡萝卜素1.67~12.1毫克,比番茄高5~7倍,食用后经消化分解成维生素A,有防止夜盲症呼吸道疾病的作用,促进儿童生长等功能。此外还含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每天吃2根胡萝卜,可使血中胆固醇降低10%~20%。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很高,大部分营养物质是无氮浸出物,并含有蔗糖和果糖,故具甜味,蛋白质含量也较其他块根为多。胡萝卜食用部位为肉质根,食用方法有炒食、煮食、生吃、酱渍、腌制。

3.11.22.2品种与分布

胡萝卜是全球性十大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十分普遍。胡萝卜原产亚洲西部。阿富汗是紫色胡萝卜最早培植地,栽培历史2000年以上。10世纪时经伊朗传入欧洲大陆,演化发展成短圆锥形橘黄色。15世纪英国已有栽培,16世纪传入美国。12世纪经伊朗传入中国,此时,胡萝卜在中国发展成长根形,日本在16世纪从中国引入,有胡萝卜、黄胡萝卜之分。胡萝卜即称黄萝卜,日本人称人参。国内各地均有分布,主栽品种有红森、日本杂交胡萝卜、改良新黑田五寸、日本超级五寸人参、韩国汉城红、超级红芯等。

3.11.22.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胡萝卜为长日照植物,喜欢冷凉气候,适宜生长温度是15~25℃,喜欢强光的光照和相对干燥的空气条件。土壤要求具有一定形态质地和养分含量,并要具备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注意雨涝地块、玉米、胡麻用过除草剂地块、生荒地块不易种植胡萝卜。此外还需要较大的温差和充足全面的养分有利于肉质根的建设形式,同时保证较高的胡萝卜素、茄红素的含量,胡萝卜比较耐旱,尤其是苗期,30%~50%的土壤含水量能正常生长。温差大决定胡萝卜品质优胜,糖度增加。胡萝卜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以种子繁殖。

1.直播

(1)种子处理。

胡萝卜种子表面有刺毛,使种子勾连成球,不易播种均匀,也妨碍种子和土壤接触,不利于发芽。种子采收晒干后应即行搓毛,搓毛同时也将两个半果分开,成单粒种子。因种子较小,播种时亦可掺适量草木灰或细土,以利播种均匀。

(2)种子催芽。

胡萝卜种子吸水慢,发芽迟,催芽后播种可早出苗4天左右。将搓去毛刺的种子用40℃水泡1小时,后再淋去水,置于20~25℃下催芽。催芽过程中还应保持适宜湿度,并定期翻动,使种子处在均匀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当大部分种子露芽时即可播种。

(3)播种方法

每亩播种量750克,如撒播适当加大种子用量。播种可以采取条播和撒播,条播行距20厘米,播种时可拌入种子量3倍的细沙,充分拌匀,使播种均匀。播种后覆土1.0~2.5厘米,不可过厚或过薄,以免影响出苗或干死。有条件的再盖一层稻草或松毛,出苗后逐渐揭开覆盖物,注意出苗前的浇水,15天后出苗。

2.栽培季节

因云南各地气候、自然条件、品种及前茬作物不同,胡萝卜的裁培季节不尽相同。早熟品种、短根类型,生长期较短,在气候较温暖地区,一年可春、秋两季栽培。秋播胡萝卜生长期较长,多于夏末播种,于秋末、冬初收获,其前作可为小麦、春白菜、春甘蓝、豆类等。春播胡萝卜要选择冬性强、耐热的品种,利用地膜加小拱棚覆盖可于1~2月播种,5~6月收获,前茬多为秋大白菜、大葱、冬甘蓝、菠菜等。此外,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可进行夏播生产,于5~6月播种,8~10月收获。

3.整地要求

胡萝卜肉质根入土较深,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条件好的砂壤或壤土地种植,一般不选择黏土地种植,以防产生畸形根或生长不良。前作以需钾较大的向日葵、马铃薯、苦荞、麦类等作物为宜;深翻土层,做到墒平、土细、沟直,深翻耙平后做畦,畦宽2.5~3米,长7.5米,沟宽20厘米,沟深30厘米。有灌溉条件的可以做成高畦,畦宽1.2米,高20厘米,沟深50厘米。

4.底肥

整地前每亩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2500~5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复合肥16~20千克,要求有机肥充分腐熟细碎,进行全面铺施,深耕细耙,并与土壤充分混匀,以免伤根和歧根。在缺钙、镁、硼等土壤中,要增施钙、镁、硼等元素的多元复合肥。

5.田间管理

(1)间苗和定苗。

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播种20天左右进行间苗,苗距3~4厘米;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苗距8~10厘米,每亩留苗25000~28000株左右,小根型的品种可适当密些。每次间苗都要结合除草和中耕松土,雨后还要进行清沟和培垄等工作。

(2)中耕除草。

出苗后,应及时除去覆盖物。此时气温高,杂草生长快,应及时拔出,以免妨碍幼苗生长。定苗后,为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土壤板结,要及时中耕2~3次。

(3)合理浇水。

播种后要连浇2~3次齐苗水,要经常保持垄面湿润,防止忽干忽湿,以保证出苗整齐,-般播后5~7天即可出苗。幼苗期只要不旱,尽量少浇水,促使肉质根向下生长。肉质根膨大期,需水量最大,所以-定要保证足水足肥。在胡萝卜整个生育期,浇水-定要适度,不能大水漫灌,严格控制田间积水,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否则易导致肉质根分叉、侧根发达、皮目或凸或凹、甚至有根瘤突起,严重影响肉质根的商品性状。

(4)追肥。

从定苗到收获共追肥2~3次。若基肥不足,可在定苗后随即进行-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5千克对水冲施。肉质根开始膨大时,追施复合肥30千克/亩。肉质根膨大盛期,每亩追施复合肥30千克。缺硼土壤在幼苗和莲座期、肉质根膨大期,各喷1次0.1%~0.25%的硼砂或硼酸。

6.生产中常见问题

(1)未熟抽薹。

以生产肉质根为目的的胡萝卜栽培,在肉质根未达到商品采收标准前而抽薹的现象称为未熟抽薹。发生未熟抽薹的植株肉质根不再肥大,纤维增多,失去食用价值。胡萝卜属于绿体(幼苗期)低温感应型蔬菜,遇到15℃以下低温,经15天以上即能通过春化。花芽分化后在温暖及长日照条件下抽薹开花。但品种间有差异,早熟品种在15片叶左右就可以抽薹,晚熟品种要生长到20片叶左右才开始抽薹。大部分品种的胡萝卜在夏秋季播种并不具备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环境,而春播胡萝卜栽培则常有未熟抽薹现象发生。

防止未熟抽薹的措施: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不宜过早;选择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的品种;不用陈旧种子,保证种子质量:注意水肥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用塑料棚进行前期覆盖。

(2)肉质根畸形。

胡萝卜肉质根畸形,包括分权、弯曲、开裂、表面多瘤包等现象。畸形根影响食用品质和商品品质,应注意防止。

1)分杈。在一般情况下,胡萝卜的肉质根上的4列相对的侧根不会膨大,只在环境条件不适时,侧根膨大,使直根变为两条或更多的分杈。产生的主要原因:种子生活力弱,影响幼根尖端生长,侧根代之膨大而形成分权;土壤质地黏重、石块等硬杂物多,阻碍直根生长;施肥不当,肉质根遇到高浓度肥料往往枯死,侧根发育生长;地下害虫为害,咬坏直根先端促使侧根发育生长;一般长根性品种较容易发生分杈。

2)弯曲。在肉质根发生分杈时,一般也伴随产生弯曲,有时发生弯曲而不分杈。肉质根发生弯曲的原因同分杈。

3)裂根。胡萝卜肉质根多发生纵向开裂,有时深达心柱。开裂的肉质根不但影响质量,而且肉质根容易腐烂,导致贮藏性变差。开裂现象的发生往往和土壤水分供应不当有关,干旱时肉质根周皮层木质化程度增加,此时如突然浇大水,肉质根迅速生长,周皮层不能相应长大而导致破裂。

4)瘤包。当胡萝卜肉质根侧根发达时致使表面隆起呈瘤包状,表皮不光滑,影响商品质量。发生的主要原因,土质黏重,通透性差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致使生长速度过快等。

针对以上畸形根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即可达到防止的目的。

7.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防治。

近年来各地胡萝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生产管理不善等因素,胡萝卜病害逐渐加重。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黑腐病、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花叶病、菌核病、白粉病、黄花病、根腐病、白绢病、斑点病、枯黄病等侵染性病害及裂根、杈根等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1)黑斑病。

识别要点: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杆。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产生褐色小病斑,有黄色晕圈,扩大后呈不规则形黑褐色、内部淡褐色病斑,后期叶缘上卷,从下部枯黄。潮湿时病斑上密生黑霉,茎、花柄发病,产生长圆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易折断。

病因: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发病后从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蔓延。雨季,植株长势弱发病重,发病后遇天气干旱利于症状显现。发病严重的,叶片大量早枯而死。

防治方法: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从无病株上采种,做到单收单藏。实行2年轮作,增施基肥和追肥。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黑腐病。

识别要点:苗期至采收期或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肉质根、叶片、叶柄及茎。叶片染病,形成暗褐色斑,严重的致叶片枯死。叶柄上病斑长条状。茎上多为梭形至长条形斑,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表面密生黑色霉层。肉质根染病多在根头部形成不规则形或圆形稍凹陷黑斑,严重时病斑扩展,深达内部,使肉质根变黑腐烂。

病因: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但在栽培期间通常不发病,只是由于采收后肉质根带土,导致在贮存期间发病。

防治方法:①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田间病源;②在无病田、无病株上采种,防止种子带病菌;③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根结线虫病。

识别要点:主要发生在根部。地上部表现症状因发病的程度不同而异,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生长发育不良,叶片中午萎蔫或逐渐枯黄,植株矮小,影响结实,发病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拔起植株,细观根部,可见肉质根变小,畸形,须根很多,其上有许多瘤状大小不等的根结。解剖根结,病部组织里有很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

病因:根结线虫以卵、幼虫在土壤、寄主、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借病土、病苗、病残体、肥料、灌溉水、农具和杂草等途径传播。当地温达28℃左右时,越冬卵在根结中孵化为幼虫,一龄幼虫留在卵内,二龄幼虫钻出卵外进入土壤,侵染幼嫩的新根,并刺激寄主细胞膨大形成根结。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重病田改种葱、蒜、韭菜等抗病蔬菜或种植受害轻的速生蔬菜,减少土壤线虫量,减轻病害的发生。最好实行水旱轮作,要求轮作2年以上。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厘米深,保持1~3个月,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最好改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高温杀虫,收获后深翻土壤,灌水后,利用7~8月高温,用塑料膜平铺地面压实,保持10~15天,使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白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各种虫态的线虫。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防除田间杂草。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压低虫源基数,减轻病害的发生。②药剂防治。定植前,每亩用3% 氯唑磷(米乐尔)颗粒剂4~6千克拌细干土50千克进行撒施,沟施或穴施。在蔬菜发病初期,用1.8%阿维菌素(虫螨克)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5千克,间隔10~15天再灌根1次,能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

4)软腐病。

识别要点:主要为害地下部肉质根,田间或贮藏期均可发生,在田间地上部茎叶变黄萎蔫,根部染病初呈湿腐状,后扩大,病斑形状不定,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肉质根组织软化,呈灰褐色,腐烂汁液外溢,散发出臭味。

病因:病菌在病根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或在未腐熟的土杂肥内存活越冬。病菌在田间可借灌溉水及雨水溅射传播,地上一些小昆虫及地下害虫也可以传播。主要由伤口侵入。自然伤口、机械伤,口、虫伤及病痕都可侵入。病害潜育期3~5天。病菌在2~40℃范围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5~30℃,喜湿、不耐光或干燥。高温、多雨、低洼排水不良地发病重。特别是暴风雨后,或土壤长期干旱突灌大水,易造成伤口,会加重发病。地下害虫多,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选地势较高、土质疏松、肥沃地块种植。整地,整修排灌系统,高畦或高垄栽培。施用充分腐熟粪肥,直播栽培。不宜过密。及时中耕松土、铲除杂草。及时防治害虫,特别是要防治好地下害虫。注意中耕除草,或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为防治地下害虫进行施药等农事操作时,不要造成根部出现伤口。发病地应合理轮作,切忌重茬、迎茬。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株穴撒石灰或淋灌石灰水消毒。收获时轻挖轻放,防止碰伤、擦伤。收获后晾晒半天后入窖贮藏。窖贮期严格控制窖温在10℃以下,相对湿度低于80%。②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56%氧化亚铜(靠山)水分散微粒剂8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5)花叶病毒病。

识别要点:胡萝卜苗期或生长中期发生,植株生长旺盛叶片受害,发病轻的形成明显斑驳花叶,或产生大小为1~2毫米的红斑,心叶一般不显症,发病重的呈严重皱缩花叶,有的叶片扭曲畸形。

病因:病毒可随肉质根在窖内或野生胡萝卜上越冬,通过汁液磨擦和蚜虫传毒,发病适温20~25℃,蚜虫数量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及早防治蚜虫,减少传毒机会,用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亩喷雾防治。生长期间满足供给肥水,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力。②把肉质根置于36℃条件下处理39天,可使病毒钝化。③发病初期开始喷雾0.5%菇类蛋白多糖(抗毒丰)水剂250~3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酮(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④清洁田园,及时清理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6)菌核病。

识别要点:发病期肉质根软化,外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腐烂。潮湿时表面上出现白色绵状菌丝体和鼠粪状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为黑色,地上部枯死。贮藏期可继续发展,贮藏期肉质根染病,症状类似。

病因: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次年通过风、雨水、灌溉水、接触等途径传播。发病适温为20℃,在潮湿、积水的条件下容易发病。此外,植株过密时发生严重。该病属土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子囊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以菌丝体为初侵染源,病健株接触构成再侵染。低温、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②秋冬深翻土地,把菌核深埋入地下,使之难以萌发;③春季多中耕,以破坏其子囊盘的产生,减少传播;④及时清洁田园;⑤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徒长;⑥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在雨季及时排水,合理灌溉,控制土壤湿度;⑦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干悬浮剂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上述药液之一每隔7天喷用1次,连喷2~3次。

7)白粉病。

识别要点:发病初期在叶面上长出白色粉状物,叶缘萎缩,叶片会逐渐干枯。

病因:病菌在温室蔬菜上或土壤中越冬,借风和雨水传播,在高温高湿或干旱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发病适温20~25℃,相对湿度25%~85%,但是以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后再播种。②农业措施合理密植,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抗霉菌素120(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30%氟菌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氟菌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40%氟哇唑(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咪鲜胺(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防霉宝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每7~10天喷雾1次,连喷2~3次。

8)黄化病。

识别要点:胡萝卜黄化病染病株明显矮化呈丛生状。叶片小,叶前部略向内侧卷,叶脉成明脉,有的沿叶脉现黄斑。生育后期染病的植株叶片褪绿黄化,老叶有时略带红色,提早干枯死亡。

病因:该病毒在带毒胡萝卜采种根中或伞形科杂草上存活越冬。在田间主要靠胡萝卜蚜、胡萝卜微管蚜传毒。蚜虫在带毒病株上吸食1~24小时即获毒,再飞到健株上吸食汁液24小时,即可传毒。蚜虫获毒后15天内仍可传毒。

防治方法: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以减少田间毒源。②发现蚜虫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灭蚜,防其传毒。③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抗病力。

9)根腐病。

识别要点:主要侵染根系,初呈水渍状,而后产生褐斑,逐渐向肉质根的内部侵染,直至整个肉质根腐烂。病株地上部分萎蔫而死。

病因: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农具、种子传播。多在土壤温度较低,且含水量高时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0%敌磺钠(敌克松)原粉,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②药剂防治一旦发病,应及时把病株及邻近病土清除,并在病穴及其周围喷雾0.4%铜铵合剂。同时,可喷雾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甲呋酰胺锰锌(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止病害蔓延。

10)白绢病。

识别要点:发病初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植株根颈部地际处长出白色菌丝,呈辐射状,后在菌丛上形成灰白色至黄褐色小菌核,大小1毫米。病情严重时,植株叶片黄化、萎蔫。

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菌核混在种子上越冬。菌核萌发后即可侵入植株,几天后病菌分泌大量毒素及分解酶,使胡萝卜基部腐烂。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8~40℃,适温28~32℃,相对湿度最佳为100%。在6~7月高温多雨天气,时晴时雨,发病严重。气温降低,发病减少。酸性土壤,连作地、种植密度高,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实行轮作,播种前深翻土壤,南方酸性土壤可施石灰100~150千克,翻入土中。施用腐熟有机肥,适当追施硝酸铵。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向病穴内撒施石灰粉。②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细土(1∶200),撒施于茎基部,此外也可用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0.5克的用量与少量细土混匀,撒于土表,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喷雾,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还可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每10~15天1次,连续防治2次。

11)斑点病。

识别要点: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初生褐色至灰褐色斑点,大小2~4毫米,圆形至近圆形病斑,中间灰色至灰褐色,边缘浅黄色至暗褐色,病斑扩展后大的可达1厘米,暗黑色。湿度大时两面均生黑霉。严重的病斑融合,病叶变褐凋萎,由下向上脱落。

病因:病菌在种子内外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及野生寄主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和蔓延。可存活l年以上,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当分生孢子落在胡萝卜叶片上,在露滴或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在细胞间扩展蔓延,经几天潜育,叶片上出现病斑,经多次重复侵染,在植株上形成大量病斑。该病流行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越冬菌源数量及寄主抗病性,病菌发育适温25~28℃,均温19~23℃,潜育期5~8天,分生孢子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于98%,生产上遇有连阴雨、大雾、重露或灌水过量易发病。一般连阴雨后10~20天,出现发病高峰。病势扩展迅速。重茬、菌源量大、土壤黏重、地势低洼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选用黑田五寸、新黑田五寸等优良品种,从无病株上采种,做到单收单藏,实行2年以上轮作。增施底肥,促其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②种子消毒。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粉剂,或40%拌种双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雾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克霉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氰·代森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52.5% 噁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等药剂,每7~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12)枯黄病。

识别要点:植株大部分叶片黄化,而后变为棕红色,肉质直根上长出大量须根。与正常的肉质根相比,病株的肉质根较小,胡萝卜产量明显降低。

病因:目前对植株菌原体的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有的学者认为,菌原体像病毒一样,主要通过种子或农事操作导致的病株与健株之间的汁液感染而传播。

防治方法:把种子放在四环素溶液内,浓度为1000单位/毫升,浸2小时,用清水洗净。生产上发现该病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4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l~2次。

13)裂根

识别要点:胡萝卜裂根多发生在肉质根生长后期。裂根多数是沿肉质根纵向开裂,形成深浅不一的裂口。也有在靠近叶柄基部横向开裂或在根头部形成放射状的开裂。裂根影响胡萝卜的商品价值,而且裂根还容易腐烂,不耐贮存。

病因:属生理性病害。胡萝卜裂根是由于肉质根在生长后期,产生周皮层,周皮层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木质化,收获过迟肉质根一旦再有生长即可膨裂产生裂根。此外,土壤水分与裂根关系也很大。如肉质根生长前期水分充足,生长量大,随后遇干燥,生长受抑制,以后又遇多湿时,在肉质根尚小时有时也会引起裂根。反之,有时前期干燥,后期多湿,也能引起肉质根开裂。

防治方法:防止胡萝卜肉质根开裂,重要的是要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干燥,或忽湿、忽干。适时收获,不要收获过迟,也可明显减少裂根。

14)杈根。

识别要点:胡萝卜杈根是指肉质根分杈,即原本应为一条根的肉质根,长成为两根、三根、四根甚至多条根。

病因:胡萝卜分杈的直接原因,是主根生长受到抑制的结果。而主根生长受抑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生活力弱的陈旧种子,发芽不良,生长势弱,往往影响到幼根先端生长点的生长和伸长,易引起分杈。二是耕层太浅,土壤板结,或土质黏重、土中有石块等,妨碍肉质根的正常膨大,则侧根开始膨大,就形成分杈。三是施用未腐熟粪肥,或追施化肥过于靠近根系或过于集中等,而烧死根尖,或在田间管理中,人为损伤根尖,均使主根不能继续生长,于是侧根膨大成为分杈。四是土壤中害虫咬伤幼根先端,引起侧根膨大成为分杈。

防治方法:防止胡萝卜分杈,可选用不易产生分杈的品种。一般肉质根短形或圆形的品种较长形品种,不易发生分杈现象。选用生命力强的新种子播种。选择砂质壤土种植。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深施、均施。深翻地、细耙地,加深耕层捡出土中石块等硬物。合理密植,适时间苗、培土,彻底防治病虫为害,尤其要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

(2)主要虫害防治。

为害胡萝卜地上部分的害虫主要有胡萝卜微管蚜和茴香凤蝶,以食叶为主,地下害虫为害胡萝卜肉质根严重。现介绍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1)小菜蛾。

识别要点:以11月至次年3月(十字花科蔬菜栽植盛期)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严重。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藏身田间植株荫蔽处,受惊扰时在株间作短距离飞行。将叶片咬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是抑制小菜蛾大发生的一项预防性措施。间种茄科作物有驱虫产卵作用。收菜后及时清除残株剩叶可以减少虫源基数。②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盛期,每10亩菜地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成虫。③生物防治。保护和助放菜蛾绒茧蜂对压低小菜蛾自然种群数量的效果显著。施用苏云金杆菌制剂B.t乳剂或青虫菌6号的500~700倍液或颗粒体病毒;应用雌性性外激素“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或“顺-11-十六碳烯醛”诱杀雄蛾;施用20%灭幼脲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对抗性菜蛾都有较好的防效,而且持效期较长,应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手段。④化学防治。10%虫螨腈(除尽)悬浮剂2000~3000倍液;20%溴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菜蛾的抗药性发展极快,致使不少地区已发现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农药产生了抗性,故应调整用药种类。在实施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2)茴香凤蝶。

识别要点:以幼虫蚕食寄主叶片成缺刻,或仅留主脉和叶柄。成虫分春型和夏型。成虫背面为黑色纵带,侧面黄色。前后翅底色为黑色,后翅中央列黄斑的内侧有一卵形大黄斑。前后翅在大斑与弯月形斑之间仍有一列浅蓝色斑纹。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在幼虫零星发生时,可根据其为害状在受害叶附近把其寻找出来并杀死。入冬后,铲除田间及周围的寄主和其他杂草,可以减少越冬蛹。②药剂防治。在幼虫数量少时,可结合其他害虫的防治进行兼防。在幼虫数量多时,可进行专门的药物防,可用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705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3)蝼蛄。

识别要点:常见的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两种。主要咬食胡萝卜幼苗根茎,或在土中钻成条条隆起的“隧道”,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死亡。蝼蛄的成虫、若虫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在地表以下20厘米处,地温达14~20℃时,进入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①利用蝼蛄具有的趋光性和喜湿性,对香甜物质及马粪等具有强烈的趋性,针对性地施进行防治,如使用充分腐熟的马粪等有机肥;②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0~1.5千克拌细土20~30千克,撒于条播沟内再播种,然后覆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③已经发生蝼蛄为害时,可将豆饼、麦麸等5千克炒香,用90%敌百虫可溶粉剂或50%辛硫磷乳油150克对水30倍混匀,每亩用毒饵2.0~2.5千克于傍晚撒于田间。

4)金针虫。

识别要点:叩头甲幼虫的通称。以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分布最广。为害胡萝卜的肉质根,使幼苗枯萎致死,或造成肉质根畸形和破伤等。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2月份开始活动,3~5月和9~10月对春、夏播胡萝卜均可造成为害。

防治方法:①秋耕冬灌;②配制毒土:将80%敌百虫可溶粉剂每亩100~150克,或56%辛硫磷乳油200克,对水少量稀释后拌细土10~20千克,撒于地面,整地作畦时翻于土中杀灭成虫、幼虫;③春、秋季严重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50~300克,结合浇水施入田中,效果良好。

5)蛴螬。

识别要点: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通称,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4种。主要咬断胡萝卜幼苗根茎,致使幼苗死亡,或者使胡萝卜主根受伤而成为畸形根。春播胡萝卜受害较重,尤其是施用了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受害更重。

防治方法:①使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②灯光诱杀成虫;③人工捕杀;④在蛴螬发生较严重的地块,沟施5%辛硫磷颗粒剂,或90%敌百虫可溶粉剂,或50%辛硫磷乳油拌成毒土,或用21%增效氰马乳油8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粉剂800倍液等灌根,株灌药液150~250克。

8.采收

当胡萝卜叶片变黄,肉质根充分膨大时进行采收。成熟时,大多数品种心叶表现黄绿,外叶稍有枯黄状;肉质根充分肥大,地面会出现裂纹,有的根头稍露出土表。收获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地下部分可以根据市场收购时期分段采收,同时注意防止冻害。标准要求肉质根充分成熟、大小均匀、长短一致、表面光滑、无裂口无分叉、质脆味甜、无病虫伤及斑点。

(1)收获时期。

采收时期因品种或地区不同而异。早熟品种有的播种后60天即可收获。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多在播种后90~150天收获。收获应注意适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如过早收获,根未充分长大,产量低且味淡;若收获过晚,心柱会变粗,质地变劣。春播更应注意及时收获,晚了同样会因高温多湿而烂根或后期发生抽薹现象。

(2)收获方法。

大多用锹、齿镐等挖掘,也可用犁翻出捡拾,但不能用于长根型品种。胡萝卜为高产作物,长根型品种一般每亩产2500千克左右,高者可达5000千克。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