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2.5.1大麦

2.5.1.1基本概述

大麦既是世界上最主要、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适应性较强的作物,从海平面到秘鲁安第斯山高地不同海拔高度均有种植分布。多数大麦种植区气候干旱,在夏季气温偏低或土壤盐碱化的地区,大麦都能生长,无论是冷凉还是酷热的环境,都发现有大麦种植。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大麦曾为土地贫瘠地区的粮食生产做出过巨大贡献。目前世界上主要种植大麦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大麦按用途分主要分为饲料(占总产量的70%)、啤酒工业(占总产量的20%)、食用(占总产量的6%)三类。首先,大麦是良好的精饲料,可消化的蛋白质和赖氨酸等含量较高,在猪的肥育后期喂食大麦,可以提高其瘦肉率,使脂肪硬度高,肉质细嫩,脂肪色白,特别是在畜牧业发达的北欧国家,掺和在饲料中的大麦占70%左右。第二,大麦是啤酒麦芽的主要原料,大麦在发酵分解过程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由难以消化的高分子状态变为易于消化吸收的低分子氨基酸及糖类,80%能量可被人体吸收,是其他食物不能比拟的,故被人们誉为“液体面包”。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大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第三,食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麦作为当地的主粮,如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的高原地区等。大麦味甘性寒,具有消渴除热,益气宽胸的功效,有较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蛋白质10%、脂肪2.3%、碳水化合物78.3%。目前在世界上,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食品也逐渐增多,如大麦苗粉、大麦茶、大麦麦芽饮料等。

大麦在中国有3000多年的历史,东至黑龙江省富锦市的三江平原,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疏附县,北至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南至广东省的茂名市,从海拔-154米的吐鲁番盆地至海拔4750米的西藏岗巴县的广阔地区都有大麦种植。2016年中国大麦种植面积为3630万亩,总产量为700余万吨。特别是在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甘肃省、四川省等藏区,大麦是当地人民的主食。目前,中国在东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建成四大啤酒大麦原料基地,需要培育优质的啤酒大麦品种作为产业支撑。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优质饲料大麦作为饲料的替代品,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饲料大麦育种势在必行。云南省是中国大麦资源多样性中心,大麦常年种植面积330万~360万亩,居全国首位,总产量约60万吨,其中:啤酒大麦约135万亩,总产量25万吨;饲料大麦约165万亩,总产量约31万吨;青稞约21万亩,总产量约4万吨。大麦在解决云南大小春节令矛盾、冬春旱灾、冬季作物病虫害及其物种多样性利用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优势,促进了啤酒工业、畜牧业和功能食品产业全方位发展。随着人们对自然、实用、健康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大麦因富含β-葡聚糖、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等拓展功能也越发受到重视,云南省培育或引进优质、高产的饲料大麦,啤酒大麦,食用青稞和酿酒青稞,培育功能大麦专用型品种,促进功能大麦保健品市场发展等将成为主要趋势和方向。

2.5.1.2品种与分布

1.云大麦系列与适宜区域

(1)云大麦1号。

1)品种特征特性。多棱大麦,弱春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上等,叶色翠绿,株型紧凑,茎秆中粗,株高适中,整齐度好,熟相好。株高89厘米左右,生育期155天左右。六棱,长芒,白壳,每穗粒数48粒左右,千粒重40.3克左右。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潜力每亩370千克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2.4%,水敏感性为5%。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2)云大麦2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弱春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有效穗高,两侧小花退化明显,含极少量花青素。株高75厘米左右,极抗倒伏,穗长6.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5天左右,每穗结实25粒左右,粒色黄色,籽粒椭圆形、饱满,千粒重约42.5克,产量潜力每亩400千克以上。耐肥性好,要求高肥力种植。灌浆期、成熟期耐旱性稍差。中抗白粉病、条纹病,高抗条锈病。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3)云大麦3号。

1)品种特征特性。六棱大麦,弱春性,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叶片深绿,茎秆粗壮,植株整齐,穗层整齐,熟相好。株高72厘米左右,生育期146天左右,穗粒数53粒左右,穗长6.7厘米左右,千粒重约40.2克,产量潜力每亩360千克以上。中感白粉病,抗倒伏。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4)云大麦4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幼苗直立,株高82.1厘米左右,生育期156天左右。穗粒数21粒左右,千粒重44.6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400千克以上。高抗条锈病。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5)云大麦5号。

1)品种特征特性。六棱大麦,幼苗直立,株高76厘米左右,生育期153天左右。穗粒数44粒左右,千粒重39.6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420千克以上。中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无倒伏。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6)云大麦6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幼苗半匍匐,株高64厘米左右,生育期156天左右。穗粒数24粒左右,千粒重46.9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400千克以上。高抗锈病,白粉病中抗。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7)云大麦7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幼苗半匍匐,株高65厘米左右,生育期153天左右,穗粒数23粒左右,千粒重47.9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390千克以上。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8)云大麦8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幼苗半匍匐,株高66厘米左右,生育期152天左右,穗粒数23粒左右,千粒重45.9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420千克以上。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9)云大麦9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幼苗半直立,株高61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66天左右。穗长6厘米左右,穗粒数21粒左右,千粒重49.1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430千克以上。株高适中,抗倒伏性强,千粒重高,生育期适中。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10)云大麦10号。

1)品种特征特性。六棱大麦,弱春性,幼苗半匍匐,无花青素,株高较矮,60厘米左右,抗倒伏性强,生育期较晚,全生育期174天左右。穗长7.6厘米左右,穗粒数49粒左右,千粒重34.3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340千克以上。高抗条锈病。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11)云大麦11号。

1)品种特征特性。六棱大麦,弱春性,幼苗半匍匐,无花青素,株高较矮,60厘米左右,抗倒伏性强,生育期较早,全生育期164天左右。穗长6.1厘米左右,穗粒数44粒左右,千粒重37.4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310千克以上。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12)云大麦12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裸粒(青祼)。弱春性,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叶片深绿,茎秆粗壮,植株整齐,穗层整齐,熟相好,籽粒细长。株高70厘米左右,抗倒伏性强,适宜高肥水田块种植,生育期155天,穗粒数26粒左右,千粒重45.8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300千克以上。中感白粉病、锈病。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13)云大麦13号。

1)品种特征特性。六棱大麦,弱春性,幼苗半匍匐,无花青素。叶片深绿,茎秆粗壮,植株整齐,熟相好。株高73厘米左右,较适中,抗倒伏性强,生育期154天左右。穗粒数48粒左右,穗长7.6厘米左右,千粒重35.5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370千克以上。中感白粉病。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14)云大麦14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幼苗半直,株型紧凑,苗期长势强,叶宽大,叶耳白色,叶浅绿。株高适中,64厘米左右,茎秆粗细适中,全生育期158天左右。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穗棒形,籽粒黄色椭圆形,穗长7.2厘米左右,穗粒数25.6粒左右,千粒重45.9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400千克以上。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15)云大麦15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大麦,幼苗半直,株型紧凑,苗期长势强,叶宽大,叶耳白色,叶浅绿色,株高67.4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7天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穗棒形,中穗型,籽粒浅紫椭圆形,穗长6.9厘米左右,穗粒数24.8粒左右,千粒重44.5克左右,产量潜力每亩400千克以上。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400米区域种植。

2.啤酒大麦品种与适宜区域

(1)凤大麦7号。

1)品种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叶绿色,叶片窄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二棱、长芒,株高70~90厘米,株型紧凑。二棱皮大麦,穗芒呈紫色,春性,生育期144~178天,中早熟。其品质和啤酒麦芽品质均达到国家优级标准。抗病性强,抗白粉病、网斑病、条纹病,兼抗条锈病、叶锈病,抗旱耐寒性较好,抗倒伏,抗蚜虫,产量482.3千克/亩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400米中等肥力田地种植。

(2)云啤15号。

1)品种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好。植株整齐一致,熟相好,株型紧凑;株高63厘米,茎秆蜡质中等,紫细秆;叶窄而短,叶浅绿直立,叶耳及粒脉紫色。二棱型皮大麦;中穗型,穗全抽出,植株穗层整齐,穗长7.6厘米;穗棒形,穗芒有少量花青素,长齿芒;籽粒大而均匀、椭圆形、黄色但粒脉紫色。半冬性,生长发育阶段适中。全生育期164天,千粒重40.5克,中晚熟品种,熟相好,亩产500千克左右。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和高抗条纹病,抗倒伏性强;抗旱和耐寒能力强。啤麦及麦芽品质优。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600~2200米及其周边类似地区中上等肥力冬大麦区种植。

(3)云啤11号。

1)品种特征特性。中晚熟,全生育期144~178天,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灌浆迅速。二棱皮大麦,苗期长势中等,叶宽大,叶耳紫色,叶绿色直立。株高76.7厘米、粗细适中,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芒紫色。分蘖力特强,成穗率高;每亩最高茎蘖数70.5万、有效穗53万,成穗率75.8%。穗长7.8厘米,每穗总粒数25粒、实粒数23粒,结实率90.5%,千粒重45.9克。熟相好。发芽率97%,饱满粒96.2%,蛋白质9.9%,麦芽浸出率80.3%,糖化力271维柯,α-氨基氮147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39.4%。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抗白粉病。抗倒伏性强,抗旱性和抗寒性强。亩产317.4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600~2200米冬大麦生态区中上等肥力地区秋季种植。

(4)云啤5号。

1)品种特征特性。弱春性二棱皮大麦,株高83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千粒重45~47克。生育期157天。每亩最高分蘖67万,有效穗49万,成穗率79.1%。穗粒数19粒,千粒重39.1克。种子发芽率99.0%,饱满粒96.0%,蛋白质9.8%,麦芽浸出率79.4%,糖化力285维柯α-氨基氮144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2.0%。中抗条纹病、黄矮病、赤霉病,轻感白粉病。籽粒产量:亩产326.6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楚雄州、曲靖市和红河州海拔800~2400米冬大麦生态区秋季种植。

(5)云啤2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弱春性大麦,叶色深绿,旗叶叶耳紫色。全生育期158天。株高81厘米,茎秆黄色,穗茎节较长,茎基部叶鞘紫色。株型紧凑,穗全抽出,穗层整齐;穗长6.8厘米,中穗型,二棱有侧小穗。每穗实粒数21粒,单株有效穗4~6个;叶片窄小、上举。长芒尖紫。千粒重43克。前期生长速度中等,籽粒灌浆期长,落黄好,易脱粒。发芽率100%,饱满粒93.9%,蛋白质10.8%,麦芽浸出率79.8%,糖化力389维柯α-氨基氮195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6%。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大麦条锈病抗性属免疫型。籽粒产量:亩产347.8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2100米冬大麦生态区秋季种植。

(6)云啤4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弱春性大麦,生育期158天;叶深绿,叶耳浅白色,叶清秀,叶片中宽上举。株高81.5厘米,地上茎5~6节,穗茎节较长,茎秆黄色。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长5.8厘米,每穗实粒21粒,单株有效穗4~6个。籽粒饱满粉质,黄色、皮薄有光泽,千粒重39克。前期生长速度中等,籽粒灌浆期长、适应性中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耐瘠耐旱和抗寒性好,易脱粒;对肥水反应不敏感。发芽率96%,饱满粒94.6%,蛋白质9.9%,麦芽浸出率81.4%,糖化力248.6维柯α-氨基氮151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2.5%。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轻感白粉病。亩产300.1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2400米冬大麦生态区秋季种植。

(7)云啤12号。

1)品种特征特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57天,生长发育适中;株型紧凑整齐,长芒黄色;叶窄而中,叶耳白色,叶绿色直立。茎秆粗细适中,株高70.3厘米,穗长7.9厘米,每亩最高分蘖74.2万,有效穗49.0万,成穗率67.7%;穗棒形,穗粒数29粒,实粒数23粒,结实率90.4%,千粒重42.5克。发芽率99%,饱满粒82.1%,蛋白质12.8%,麦芽浸出率79.6%,糖化力287维柯α-氨基氮176毫克/100克。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赤霉病,抗白粉病。抗寒和抗旱性均强。亩产376.7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2400米的冬大麦生态区秋季种植。

(8)云啤10号。

1)品种特征特性。中晚熟,全生育期141~184天,前期生长较快,中后期生长缓慢。二棱皮大麦,苗期长势中等,叶窄长,叶耳白色,叶绿色下垂。株高85.1厘米,茎秆偏细,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穗芒呈黄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亩最高茎蘖数60.4万、有效穗49.2万,成穗率82%。穗长6.7厘米,每穗总粒数24粒、实粒数21粒,结实率90.4%,千粒重49.2克。穗棒形,籽粒黄色椭圆形,植株整齐。发芽率99%,饱满粒97.5%,蛋白质10.1%,麦芽浸出率81.2%,糖化力273维柯,α-氨基氮146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2%。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赤霉病,抗白粉病。抗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强。亩产319.2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600~2200米冬大麦生态区中等肥力地区秋季种植。

(9)云啤9号

1)品种特征特性。中晚熟,全生育期141~172天。二棱皮大麦,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中等,叶窄长,叶耳白色,叶绿色平展。株高86.9厘米,茎秆蜡质多、粗细适中,株型半紧凑,穗层中等整齐,穗芒黄色。成穗率中等;每亩最高茎蘖数61.1万、有效穗45.3万,成穗率74.9%。穗棒形,疏穗型,籽粒黄色椭圆形,穗长7厘米,每穗总粒数25粒,实粒数22粒,结实率89.2%,千粒重47.7克;分蘖力强,抗旱、抗倒伏性强。发芽率98%,饱满粒96.4%,蛋白质8.5%~10.9%,麦芽浸出率80.4%,糖化力222维柯,α-氨基氮144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2.6%。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赤霉病,抗白粉病,中抗黑穗病。籽粒产量亩产333.4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大理州、楚雄州、玉溪市、文山州、红河州海拔600~2400米冬大麦生态区中等肥力地区秋季种植。

(10)云啤7号。

1)品种特征特性。弱春性二棱皮大麦,生育期172天,株型中等紧凑,整齐,籽粒黄色,千粒重40克。发芽率81%,饱满粒97.6%,蛋白质9.1%,麦芽浸出率80.6%,糖化力250维柯,α-氨基氮144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1%。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抗旱和抗倒伏性强。有中度倒伏发生。亩产415.6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昆明市、保山市、大理州、楚雄州、临沧市和曲靖市海拔800~2000米冬大麦生态区秋季种植。

(11)澳选3号。

1)品种特征特性。二棱弱春性大麦,叶色深绿色。全生育期166天。株高76厘米,茎秆黄色;茎秆细而弹性好、抗逆性强。株型紧凑,穗全抽出,穗层整齐,穗长5.8厘米;叶清秀抗病,叶片窄小、上举;粒色淡黄,皮薄有光泽。籽粒椭圆形,饱满粉质,千粒重42克。前期生长缓慢,幼穗分化时间长,籽粒灌浆快,落黄好,易脱粒,适应性强,籽粒大而均匀,千粒重高。发芽率97.9%,饱满粒率85.5%,蛋白质10.6%,麦芽浸出率80.2%,糖化力255维柯,α-氨基氮152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4.5%。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抗倒伏性中等,耐寒和耐旱能力强、耐肥力中等。亩产356.9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800~2400米的冬大麦生态区秋季种植。

(12)云啤14号。

1)品种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2天,前期生长发育缓慢,后期灌浆迅速。株型紧凑,叶宽大,叶耳紫色,叶绿色下垂。茎秆粗细适中,株高75.2厘米,穗层整齐,穗长7.7厘米,每亩最高分蘖62.9万,有效穗44.5万,成穗率71%;穗棒形,穗粒数25粒,实粒数23粒,结实率87.9%,千粒重44克。发芽率95%,饱满粒90.6%,蛋白质12.4%,麦芽浸出率80.26%,糖化力296维柯,α-氨基氮175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5.0%。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抗白粉病。抗倒伏、抗寒和抗旱性均强。亩产342.2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2400米地区秋季种植。

3.饲料大麦品种与适宜区域

(1)V43。

1)品种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色绿,叶片较宽,分蘖力中等。六棱,长芒,粒色淡黄色,粒形纺锤形,株型紧凑,繁茂性好,叶片挺,功能期长,株高10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60天左右。每亩基本苗数20万的情况下,最高分蘖数60万~70万,有效穗36万穗左右,穗实粒数35粒以上,千粒重42~48克。抗锈病、高抗白粉病,抗旱耐寒性较好,根系较发达,茎秆弹性好,抗倒耐肥。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粮草双丰。亩产492.9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400米麦区田、地种植。

(2)保大麦16号。

1)品种特征特性。四棱皮大麦,春性。全生育期147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穗层整齐,长粒、长芒,穗大粒多,株高90厘米左右,抗倒伏,穗长7厘米左右,基本苗15~18万/亩,有效穗25万/亩左右,成穗率62.1%,实粒数45粒左右,结实率85.7%,千粒重38克左右。高抗白粉病、锈病、条纹病。籽粒蛋白质含量10.08%、淀粉55.99%、赖氨酸含量0.36%。447.75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100米水田、旱地种植。

(3)云饲麦3号。

1)品种特征特性。多棱皮大麦。长芒,有少量花青素,穗平直,生育期153天,株高78厘米、株型紧凑、整齐,抗倒伏性强,叶片清秀。分蘖力强,每亩最高分蘖数49万、有效穗31.6万,成穗率64.4%;穗长6.6厘米,穗粒数49粒,实粒数44粒,结实率93.4%;千粒重39.9克。发芽率99.0%,饱满粒95.2%,蛋白质7.5%,麦芽浸出率81.0%,糖化力233维柯α-氨基氮139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1.9%。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抗旱性强和抗倒伏性强。亩产362.2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及周边海拔600~2400米冬大麦区种植。

(4)凤03—39。

1)品种特征特性。四棱皮大麦,幼苗半直立,长芒,穗直立。叶绿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8厘米,基本苗数15.7万/亩,最高分蘖数55.1万/亩,有效穗数35.8万/亩,成穗率64.9%;籽粒淡黄色纺锤形,穗粒数53粒,实粒数46粒,结实率87.0%;穗长6.3厘米,千粒重37.4克。特性:春性,中晚熟,生育期151天,中抗倒伏,丰产、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抗旱耐寒,熟相好。亩产484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大理州、楚雄州、临沧市、玉溪市、曲靖市、保山市等海拔1400~2200米区域水田、旱地、核桃林下示范推广种植。

(5)云饲麦7号。

1)品种特征特性。六棱型大麦品种,幼苗直立;植株整齐一致,株型半紧凑,植株81厘米;叶宽大,叶耳紫色,叶片清秀。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亩最高分蘖数46.3万,每亩有效穗数29.0万,成穗率62.8%;穗长4.84厘米,穗粒数41粒,实粒数37粒,结实率90.3%。皮大麦,中穗型,穗全抽出,穗层整齐,穗棒形,长齿芒;千粒重44克,呈椭圆形、黄色。半冬性,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灌浆迅速。生育期151天、中熟品种,熟相好。抗条锈病、抗白粉病和抗条纹病,抗旱性强和抗倒伏性强。亩产330.44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及周边海拔1200~2400米的冬大麦产区水田和旱地种植。

(6)保大麦18号。

1)品种特征特性。四棱大麦,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型紧凑,穗层整齐,长芒、长粒,株高85厘米左右,抗倒伏性好,基本苗15~18万/亩,有效穗30~40万/亩,成穗率50%~60%,穗长5.5~6.6厘米,穗实粒数45~52粒,千粒重36克左右,生育期150天左右,抗旱、抗寒、抗倒伏,高抗锈病、白粉病、条纹病。粗蛋白含量为11.07%,赖氨酸含量为0.4%,淀粉含量为53.79%。亩产670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100米的地区种植。

(7)临大麦3号。

1)品种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株高79厘米,株型半紧凑,茎秆蜡质少,叶色绿;穗长5.6厘米,穗型多棱,长芒,无花青素,穗直立,穗芒黄色,穗粒数49粒,实粒数46粒,结实率93.9%;籽粒饱满、长圆形、黄色,千粒重44.5克;抽穗整齐、熟相好,生育期155天。高抗条锈、叶锈、秆锈病,中抗白粉病,耐寒、耐旱、抗倒伏。亩产395.5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1950米区域种植。

(8)保大麦13号。

1)品种特征特性。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55天,春性,幼苗直立,株型紧凑,长粒、长芒,株高85厘米左右,穗长6厘米左右,基本苗数16~18万/亩,最高茎蘖数61万/亩左右,有效穗数36万/亩左右,成穗率66%左右,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33克左右。分蘖力强,中抗倒伏,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条纹病。亩产436.7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100米水田、旱地种植。

(9)保大麦8号。

1)品种特征特性。四棱大麦,春性,幼苗半匍匐,植株基部和叶耳紫红色,株型紧凑,长粒、长芒,乳熟时芒紫红色,粒色浅白,生育期155天左右,株高90~105厘米;穗长5.6~7.0厘米,基本苗每亩16万~18万,高产结构有效穗数每亩35万左右,穗实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38克左右,分蘖力强、整齐度好,抗倒伏性中等,抗寒性、抗旱性好,中抗白粉病和条纹病,高抗锈病。亩产达496.3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300米地区种植。

(10)保大麦15号。

1)品种特征特性。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46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株型紧凑,穗层整齐,长粒、长芒。株高75厘米左右,抗倒伏,穗长5.7厘米左右,基本苗数15~18万/亩,有效穗数28万/亩左右,成穗率68.5%,穗实粒数42粒左右,结实率88.8%,千粒重40克左右,中抗白粉病,高抗锈病、条纹病。亩产383.9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300米水田和旱地种植。

(11)保大麦16号。

1)品种特征特性。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47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穗层整齐,长粒、长芒,穗大粒多,株高75厘米左右,抗倒伏,穗长7厘米左右,基本苗数15~18万/亩,有效穗数25万/亩左右,成穗率62.1%,实粒数45粒左右,结实率85.7%,千粒重38克左右,高抗白粉病、锈病、条纹病。亩产447.75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1900米的大麦生产区种植。

(12)云饲麦2号。

1)品种特征特性。高产,多抗,适应性广,属啤饲兼用功能大麦新品种。弱春性多棱皮大麦,生育期152天。株高77厘米,穗长6.6厘米,穗芒有少量花青素,穗平直。每亩最高茎蘖数50.4万、有效穗数32.1万,成穗率63.6%;穗粒数54粒,实粒数47粒,结实率91.8%,千粒重39.1克。株型紧凑、整齐,叶片清秀,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发芽率95.0%,饱满粒95.1%,蛋白质7.0%,麦芽浸出率81.0%,糖化力201维柯α-氨基氮137毫克/100克,库尔巴哈值41.5%。抗条纹病,中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感白粉病。亩产361.3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云南省海拔600~2400米冬大麦生态区秋季种植。

4.青稞品种与适宜区域

(1)青海黄。

1)品种特征特性。六菱青稞。幼苗半匍匐,叶绿色,叶片长宽中等,叶片与茎秆夹角小。株高75~90厘米,株型紧凑,茎秆黄色,弹性中等,穗全抽出。穗圆柱形,黄色,穗长5~7厘米,小穗着生密,长芒,有锯齿。穗粒数50粒左右,千粒重38~43克。籽粒淡黄色,均匀而饱满。冬作区,产量一般达600~700千克/亩,高产田块可达720千克/亩以上(海拔1500~2300米);春作区,一般产量400千克/亩左右,高产田块产量可达500千克/亩(海拔2800~3300米)。

2)适宜区域。适应面广,海拔1500~3300米的地区都能种植。

(2)云青2号。

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中早熟,幼苗半匍匐,叶深绿色,叶片长而宽,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株高90~120厘米,株型较紧凑,弹性强有蜡粉,抗倒伏性好,抗黄矮病、锈病和白粉病;穗全抽出,呈圆柱形,六棱,紫色,穗长5.4厘米,穗粒数53~60粒;籽粒紫黑色、纺锤形,均匀度和饱满度较好,容重830~880克,千粒重39~43克。

2)适宜区域。该品种为冬作品种,不宜作春作栽培,适宜在海拔1400~2500米地区种植。

(3)绿青1号。

1)品种特征特性。春性六棱,浅绿青稞,生育期为195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旗叶叶耳淡紫色、叶片长、宽度中等,叶片与茎秆夹角小,株型半松散,株高80~100厘米,茎秆黄色、茎粗中等,蜡粉多,穗长方形,穗长7.2~8.7厘米,整齐均匀,落粒性好,长芒有锯齿、黄色,穗粒数76粒,千粒重40~50克,籽粒淡绿色,椭圆形,饱满均匀度好,半硬质、商品性好,抗锈病、黑穗病和白粉病,产量表现大面积稳定在300千克,小面积高产田可达350千克。

2)适宜区域。适宜在迪庆州地区种植。

(4)长黑青稞。

1)品种特征特性。春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穗长方形,黑色,长7~8厘米,穗粒数45~55粒,千粒重35~40克,籽粒紫色,纺锤形,均匀饱满,半硬质。粗蛋白含量为13.34%,赖氨酸含量为0.50%,淀粉含量为61.37%。春播生育期150~160天,一般单产125~175千克/亩。

2)适宜区域。适宜在香格里拉市海拔2800~3300米高原地区种植。

(5)云稞1号。

1)品种特征特性。六棱裸大麦,弱春性,生育期148天、中早熟品种。株型紧凑整齐,清秀,长芒青稞,叶片宽大,秆粗壮;株高79厘米,穗长5.8厘米,每亩最高分蘖数31.5万,有效穗数16.7万,成穗率53%;穗粒数58粒,结实率84.4%,千粒重41.8克。籽粒金黄色,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好。粮啤饲加工型专用品种。蛋白质含量为11.7%,淀粉含量为57.9%,β葡聚糖含量为4.0%。抗条纹病,抗黄矮病,中抗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抗倒、抗旱性强。亩产245.6千克左右。

2)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2400米地区秋季种植。

2.5.1.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大麦栽培关键技术

(1)种子处理。

播前一周晒种1~2天。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在大麦条纹病流行地区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50克/15千克种子)、1.2%戊唑醇(立克秀)悬浮剂(100克/100千克种子)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拌种;在黑穗病流行地区可用1%石灰水浸种24小时,捞出晾干播种。用6%戊唑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0.25~0.5毫升拌种1千克堆闷6~8小时后晾干防治条纹病及黑穗病。

(2)整地。    

免耕板墒麦要求沟深墒平;刨墒麦选择适宜的墒情进行耕耙,要求深耕细耙,沟直土细。积水地块应开沟排水,掌握适宜的墒情进行耕耙。

(3)播种。

适时播种是培育壮苗的重要环节,滇中地区通常为10月15~30日,各地根据实情选择最佳播种节令。滇西地区如大理州播种期为上一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成熟期为越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全生育期140~185天。

旱地每亩播种量10~12千克,适宜基本苗数为15万~17万,水田每亩播种量8~10千克,适宜基本苗数为13万~15万,肥水条件较高的土壤每亩播种量以7~8千克为宜;播种量根据种子的质量和基本苗按式(1)计算。

Image……………………………(1)

式中:

播种量——播种量(千克/亩);

a——基本苗数,单位为(万/亩);

b——每千克种子粒数;

c——种子净度(%);

d——发芽率(%);

e——出苗率(%)。

水田可采用板茬免耕机条播,一次性完成旋耕、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行距为25~28厘米,播深为2~3厘米。旱地可采用撒播,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面后,浅旋盖种。机播、人工条播或撒播,要求播种、覆土均匀,减少露籽、丛籽、深籽情况。

4.施肥技术

优质啤酒大麦相应施肥技术为“控氮增磷补钾”,即增加有机肥、磷钾肥的施用量。全生育期中需肥量出现2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为出苗至越冬期,要求较高水平的氮素和适量的磷钾营养;第二次高峰为拔节至抽穗开花期,齐穗时吸收磷钾量100%,吸收氮含量90%以上。氮肥N 10~225千克/亩,磷肥P2O5 6~7千克/亩,钾肥K2O 4~5千克/亩。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 =1:0.5:0.3。磷钾肥以基肥为主。氮肥的施肥比例以基肥和种肥宜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70%为宜,壮蘖肥宜占20%,拔节肥宜占10%。追肥在主茎叶龄5~7叶期施用,但应采取“看苗促控”原则,即土质差、基肥少、播种迟和群体小的麦田,冬前及早追施苗肥每亩尿素7~8千克,促进分蘖和增加群体。对肥力较高、基肥用量较多、出苗齐、分蘖早、长势旺的麦田少施或不施苗肥。施肥上应掌握“前重后轻、重施底肥和早施追肥”原则;前期壮苗早发,返青期控制无效分蘖,拔节期巩固穗数和促壮秆大穗;后期保小穗增粒,提高单株产量。基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45%复合肥40千克,尿素10千克。壮蘖肥越冬期视苗情每亩施尿素5~10千克左右;拔节肥在基部第一节间伸长、叶龄指数3.5叶前每亩施尿素5~10千克。

5.病虫草害防治

药剂防治应严格执行GB/T8321的相关规定,不使用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施药前应认真阅读所使用农药的使用量、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次数,并严格执行,大麦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施用说明见表2-1。

表2-1 大麦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施用说明

农药类别

农药名称

剂型

施用方法

克/次/亩或毫升/次/亩

安全使用

(间隔)期

除草剂

异丙隆

15%可湿性粉剂

250~300

喷雾

播后苗前或杂草1~2叶

麦草宁

50%乳油

125

喷雾

播后苗前

杀菌剂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75~100

喷雾

收获前30天

(抽穗扬花期)

井冈霉素

5%水剂

(可溶性粉剂)

150~200

喷雾

收获前14天

(3月上旬)

立克秀

5%可湿性粉剂

每1千克种子用药剂1.5~2.0克加水少量,充分混匀

喷雾

种子处理

杀虫剂

敌百虫

90%晶体

100

喷雾

收获前20天

氧化乐果

40%乳油

100~125

喷雾

收获前10天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50

喷雾

收获前14天

 

 

 

 

 

白粉病,当病叶率达20%时,每亩用15%三唑酮乳油4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黑穗病,每亩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15克拌大麦种子10千克播种。蚜虫,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10克,对水60千克喷雾防治,一般应于2月底和3月初各防治1~2次。化学除草方法:每亩用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50克,对水40千克,播后苗前或杂草1~2叶期选择晴天均匀喷雾;土壤湿度大,土壤平整度高的麦田杂草防效高。

6.抗逆技术

在培育壮苗、建立合适群体的前提下,5~7叶期每亩可用矮苗壮60克进行叶面喷施,可防止后期倒伏。在霜冻严重的条件下采取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矮苗壮拌种(用矮苗壮1.0~1.5克,对水拌种1千克)等措施防止冻害发生;受冻后应根据冻害严重度每亩增施氮肥5~10千克。开挖多条沟系,确保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排水通畅,雨止田干。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厘米;田长每30~50米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厘米;内外沟衔接相通。灌排技术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根据旱情,适时灌水3~4次。板墒麦出苗水必灌,增加田间出苗率;灌浆期、成熟期早灌,防止高温逼熟,以增加千粒重。要求大水灌入、淹近墒面、表潮里湿、速灌速排,忌久淹。

7.收获

4月下旬,大麦腊熟末期即全田穗轴下垂20%~30%时收获;及时收割,收获后及时晒干扬净,使籽粒含水量低于12%,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2.大麦——田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整地

做到深耕、垡细、土壤疏松、地面平整、无杂草,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

2.播期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据当地情况适时播种。

3.播种

(1)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去除种子中的杂草种子。

(2)精量播种。高肥力的地块播量为8千克/亩,中等肥力地块播量为10千克/亩,低肥力、墒情差、施肥少的田块可适当增加至12~14千克/亩。

(3)播种方式。2米开墒,保持沟渠畅通,排灌方便,种肥每亩施普钙35~4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10千克或每亩施复合肥30千克+尿素15千克。①开沟条播,行距23~25厘米,深度3~5厘米;②撒播,种子播撒均匀,深度3~5厘米。

4.田间管理

(1)灌好出苗水。播种后应及时灌水,以保证全苗、壮苗。

(2)施好分蘖肥。2叶1芯期每亩施分蘖肥尿素10千克,如天未降雨或雨量不足,应灌分蘖水。

(3)施好拔节孕穗肥。大麦拔节1~2厘米时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并进行灌水1次。

(4)灌水注意事项。大麦耐旱不耐湿,不可让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否则易造成湿害。天气较冷,水温过低时灌水会令大麦减缓生长甚至造成冷害,应在晴天温暖时进行灌水。有条件的麦区可增灌1次扬花灌浆水。

(5)病虫草害防治。2~3叶期及时进行除草,可化学除草或人工田间薅除;整个生育期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发生早期及时防治。

(6)冻害补救措施。受冻后应根据冻害严重度增施恢复肥,主茎幼穗冻死率10%~30%的田块宜施尿素5千克/亩,30%以上每超过10个百分点,增施尿素2千克/亩。

5.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籽粒腹沟变黄)及时收获。

3.大麦——地麦旱地栽培关键技术

1.整地

做到垡细,土壤疏松、无杂草,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

2.播期

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根据当地情况适时抢墒播种。

3.播种

(1)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去除种子中的杂草种子。

(2)播种量。10~12千克/亩。

(3)播种方式。种肥每亩施用普钙40~50千克+尿素15千克+硫酸钾10千克或每亩施复合肥30千克+尿素15千克。①开沟条播,行距23~25厘米,深度3~5厘米;②撒播,种子播撒均匀,深度3~5厘米。

4.加强管理

(1)适时除草。在2~3叶期进行化学除草或人工薅除。

(2)适时追肥。在拔节孕穗期如遇降雨,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

(3)整个生育期间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发生早期及时进行防治。

5.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籽粒腹沟变黄)及时收获。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