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7.5.2鸵鸟养殖技术

云南省为中国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平坝、河谷占6%;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29%,被划归为中国的镰刀湾地区。受地理、气候的影响,云南省非粮食产区缺乏以玉米、豆粕为主的饲料资源,但也因此富有各类农业生态资源,如常年均衡生产的蔬菜资源和特种养殖畜禽资源。本节将介绍的“蔬菜—鸵鸟”养殖的云南模式,即为云南山地特色畜牧业健康、生态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指导。

7.5.2.1云南鸵鸟

云南鸵鸟于20世纪末从非洲引进,目前已有自繁自养的54家养殖场(户),共5233羽种鸟、53316羽商品鸟分布于云南的15个地区。非洲鸵鸟是世界上现存的体型最大、唯一的二趾类草食性鸟类,具有生长快、耐粗饲、繁殖力高、抗病性强,以及用途广泛(肉、脂肪、皮、蛋羽工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

7.5.2.2云南蔬菜

蔬菜是云南省种植业中第一个产值破百亿的产业。作为中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2014年,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达1400万亩,产量2100万吨,其中1350万吨供应省外,包括67.8万吨出口国外;经济效益达420亿元。云南蔬菜产业具有几大特点:一是资源优势。云南省地域广阔,农业生态类型多样,世界上的所有蔬菜几乎都能在云南找到其最适宜的生产区域,并且一年四季均有种植适宜区。因此形成了常年蔬菜均衡供应的格局,如滇南及低热河谷区冬春蔬菜优势产业区、滇东滇东北夏秋蔬菜优势产业区、滇中及滇西北设施蔬菜优势产业区、滇东南特色辣椒优势产业区、滇西北滇南林下特色蔬菜优势产业区等五大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二是成本优势。云南蔬菜生产成本低,较中国内地大部分省份同种蔬菜的生产成本低50%左右。同时,蔬菜产品的国内价格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8~1/5,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三是区位优势。云南蔬菜大量外销和出口,已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的50多个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及地区。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蔬菜在收获、采收后处理和贮存、加工包装、运输和消费等不同阶段产生的折损比分别为10%、8%、2%、8%和15%,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折损比为36.55%。由于云南蔬菜产量的60%以上供出口,对分级、整理的要求较高,因此蔬菜废弃物的数量加大了。抛开运输和消费环节不算,蔬菜废弃物的产地比例可达20%以上。对于云南而言,周年生产蔬菜的废弃物在产地可达到42万吨(2014年)以上,这已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和处理负担。

表7-5-1 蔬菜废弃物部分营养成分 (单位:%)

项目

水分

干物质

干物质基础上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中洗纤维

高山萝卜

86.9~88

12~13.1

11.9~12.9

1.2~1.6

11.5~11.6

14.6~14.9

各类蔬菜

95.9~79.12

4~28.8

12.25~25

0.4~1.6

11~35

4.86~23.7

项目

干物质基础上

酸洗纤维

木质素

粗灰分

高山萝卜

15.2~17.2

1.7~2.1

4.7~4.9

0.65~0.69

0.09~0.19

各类蔬菜

11~35

1.29~15.7

1.8~2.4

0.01~0.03

0.02~0.84

2.46

 

 

 

 

注:表中高山萝卜为两个年度检测值;各类蔬菜数据根据参考文献获得。

云南蔬菜产地多,蔬菜生产以农户为主,菜农数量也很庞大,对于蔬菜废弃物的处理也具有云南山地的分散特色,主要是用于菜农自有的畜禽养殖或就地还田作为肥料。从饲用价值看,蔬菜废弃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云南畜牧业80%以上非工业饲草料的重要来源。

7.5.2.3鸵鸟圈舍

因地制宜地安排鸵鸟圈舍,尽量避免人为噪音对鸵鸟造成应激。根据所养鸵鸟的规模来确定鸟舍和运动场的修建面积,一般情况下,0~3月龄的雏鸟,每羽所占育雏舍的面积为2平方米;育成期鸵鸟,每羽所占面积不应少于6平方米,运动场面积不应少于40平方米;对于种鸟,宜分栏饲养,每个栏舍饲养2雌1雄成年种鸟,围栏高约2米,每个栏舍长不少于40米,宽不少于20米。雏鸟舍内应配备有保温除湿设施,以便调节舍内的温湿度;运动场外还应搭建简易雨棚,一方面可以遮风挡雨,另一方面在夏季还可以遮阴;食槽、水盆等根据规模化养殖的形式来确定,食槽底面应光滑,水盆最好选用宽阔的不锈钢铁盆,以免被鸵鸟踩翻。

7.5.2.4云南“蔬菜—鸵鸟”模式

非洲鸵鸟的采食量大,生长迅速,为了降低饲喂成本,采用青料为主、 精料为辅的饲喂原则。和肉牛养殖相比,鸵鸟的抗逆性更强、对蔬菜废弃物品质的耐受性也更好。

7.5.2.5日常管理

1.

运动场地面应铺垫厚10厘米左右的沙子,一方面便于鸵鸟的运动,另一方面可对鸵鸟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鸵鸟因意外摔倒造成伤害。鸵鸟会直接将粪便排在沙地,故鸟舍内的沙应定期更换,以免鸵鸟因湿度太大发生腿病或因氨浓度过高感染呼吸道疾病。雏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强,喜欢啄食,应防止其吞食场地内的碎玻璃、铁丝或塑料袋等杂物,进而导致消化不良、腺胃阻塞或创伤性胃炎。应特别注意清理围栏周围的杂物,以免鸵鸟将脖子伸到围栏外误食而造成伤害。雨天,要及时清除坑洼的积水,并补上沙土,以保持运动场干燥。

2.消毒

严格按照消毒程序有计划地对场地、用具等进行消毒。外来人员也应先消毒再进入养殖场,以免带入有害菌。除了日常的打扫及消毒工作外,还应及时对食槽、水盆、及碎菜机等相关用具进行清洗,尤其是夏季,最好做到每天清洗1次,防止食槽内剩余的饲料变质或滋生蚊虫。

3.巡栏

清晨放鸟及每顿饲喂时都要巡栏,尤其要注意观察鸵鸟的精神、采食、饮水及粪便状况。健康鸵鸟在刚从鸟舍放出来时会很兴奋,表现为向后蹬腿,张开翅膀绕着运动场跑动或者原地转圈。同时,清晨也是观察鸵鸟粪便的最好时机。一般情况下,鸵鸟的粪便为草绿色,如猪粪状,其排粪动作迅速。若鸵鸟排便困难,且粪便为颗粒状,如羊粪球,则为便秘,这是可给鸵鸟灌注适量食用植物油,以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或者适当减少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以减缓鸵鸟便秘的症状;相反,粪便若表现为拉稀便、恶臭,则为腹泻,此时应该适当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喂食时,若鸵鸟有采食动作,但无食团下咽,则为“假食”现象,需及时给表现异常的鸵鸟做标记,以便于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7.5.2.6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鸵鸟的育雏期为3个月。雏鸟出壳后前2天不用喂食,其腹内的卵黄能够提供所需的营养,第3天开始喂食、喂水。在育雏期,鸵鸟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在此阶段,应选择饲喂鲜嫩多汁、块小、易消化、粗纤维含量低的青粗饲料,精料应为粉料,1~30日龄每羽每天70克精料,31~60日龄每羽每天121~400克精料,61~90日龄每羽每天500~600克精料;青饲料的添加不得超过精料的5倍,要少喂勤添。精料中应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如石粉、磷酸氢钙等,以预防鸟腿畸形。雏鸵鸟的管理在整个养殖阶段占重要的地位,要求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细致、耐心。鸵鸟转入育雏舍内时,舍内温度宜为25℃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逐渐降至15~18℃。云南多地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夜间保暖和防止贼风,保育栏内最好挂吊保温灯或地面设保温床。加强鸟舍的通风换气,育雏期湿度一般保持在55%~70%。鸵鸟出壳2周后,如果天气晴朗,可将它们放到运动场运动采光,因为适当光照有助于预防腿病。雏鸟生长至1个月后,会因多种原因出现体型大小不一的现象,应及时将它们进行分群。对生长缓慢的雏鸟进行单独饲喂,以免其因采不上食而导致生长更加缓慢,甚至成为僵鸟。

7.5.2.7育成鸟的饲养管理

4~6月龄的鸵鸟称为青年鸟,是雏鸟到成鸟的过渡期;7月龄至产前为大鸟期。在青年鸟阶段,鸵鸟的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对粗纤维的利用和吸收能力逐渐增强,可以逐渐增加青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但此时的鸵鸟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还未达到成年鸟的水平,故不能直接将青粗饲料全部换为过老的草料,以免其发生出现消化系统疾病。随着月龄的增长,精料可由育雏料逐渐转化为育成料,由粉料逐渐转换为颗粒料。在大鸟期,通常按照青:精=7:3的比例进行饲喂,精料为1.5~2.0千克/羽/天,其余则饲喂青料至吃饱。鸵鸟在早晚2次地采食兴致最高,可稍微加大饲喂量。在干热季,中午处于高温期,应酌情减少饲喂量,要注意勤换饮水。随着日龄的增长,鸵鸟可以采用大型运动场圈养的方式进行饲养。在青年鸟阶段,由于鸵鸟的抵抗力还较差,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宜采取早放晚收的方式。在此阶段,鸵鸟的活动能力逐渐加强,尤其是到了大鸟期的时候。公鸟生性好斗,当鸵鸟在运动场相互追逐或打斗时,禁止人员在运动场内乱跑动,以免引起鸟群更大的骚动并造成误伤。为了避免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受伤,要求运动场地面平整,最好是沙土地面,可防止鸵鸟因摔倒而使腿部受伤。同时,运动场的围栏应结实,无尖刺、棱角,高度不应低于2米,避免鸵鸟因围栏过低从运动场内翻出发生意外。在天气骤变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7.5.2.8种鸟的饲养管理

种鸟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受精率和产蛋率。在此阶段,饲喂应遵循定量、定点的原则,一般在每天7:00、11:00、14:00和18:00进行饲喂。精饲料一般控制在每羽1.5千克左右,以防鸵鸟过肥而产蛋量下降或停产。挑选种鸟时,应选择精神饱满、反应迅速、体型高大、发育较好的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公母配比以1:2或1:3较为适宜,注意加强鸵鸟的运动,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鸵鸟的交配,多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雄性强的公鸟可在1天内交配6~10次,母鸟在交配1周左右便开始产蛋。鸵鸟有抱巢性,故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应及时把蛋取走。为防止污染,取蛋时不能直接用手取,应用干净的纸或干净毛巾取蛋,并注意防止公鸟的攻击。母鸟开产第1年产蛋约20枚,随后产蛋量逐年增加。正常情况下,一只优良的母鸟年产蛋量可达80枚以上。在此阶段,卫生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包括运动场地、蛋坑等方面的管理。在产蛋高峰期,运动场要经常打扫,蛋坑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并定期换沙,减少对种蛋的污染。另外,鸟栏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和异物。此外,在鸵鸟的整个生长阶段,还应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鸵鸟的不同生长阶段所用的疫苗不同,接种方式也不同,故要求管理者做到细致和耐心,以保证非洲鸵鸟的健康成长。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