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4.2南五味子

6.4.2.1基本概述

中药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果实为不规则球形,紫红或黑紫色,果皮肉质、较薄,果皮大多不油润,果实直径为2~8毫米,五味子果实富含多糖、苹果酸、枸木缘酸、维生素C、五味子素以及脂肪油等物质有甘、酸、辛、苦、咸味。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此外,南五味子枝叶繁茂,夏天有花,秋天有果,又是一种较好的庭院绿化树种。南五味子为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1995年版、2000年版、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并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南五味子药材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6.0,按干品计算,含五味子酯甲(C30H32O9)不得少于0.20%。南五味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被广泛运用在食品工业和医药保健行业。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已经开发出了果酒、果酱、果汁、果酪、果糕、果冻、口服液、饮料、食用色素等系列产品。南五味子作为药、食、果兼用资源,开发前景极为广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五味子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它已由单纯的医疗治病发展到饮食、保健等很多领域,如作为酒、饮料等保健饮品的原料,近年来在食品加工行业、美容化妆品行业也被广泛应用。由于五味子野生资源的溃乏,近几年五味子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但市场的需求量和出口量(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在逐年增加,五味子的价格每年也在暴涨,未来几年内,市场上五味子产品会供不应求,五味子价格会稳中有升。

6.4.2.2品种与分布

1.分布

南五味子属植物分布于中国西南和东南的部分地区,主要产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等省区。南五味子属于暖地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阴湿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湿度大而排水好的酸性土、中性土均能生长良好。根系发达,主根粗壮,防风,耐旱性较强。

2.品种

五味子是木兰科中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的泛称,在五味子所有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是五味子属中的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属中的南五味子,中药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南五味子别名南五味、山五味、川五味、华中五味子等,药材处方名五味、五味子,华中五味、南五味等。南五味子属植物根据雄花的构造,胚珠与子房的位置分为离瓣南五味子亚属和南五味子亚属,离瓣南五味子亚属有2种,1变种,即中泰南五味子、黑老虎,变种为四川黑老虎;南五味子亚属有毛南五味子、凤庆南五味子、异形南五味子、南五味子、多子南五味子、仁昌南五味子、冷饭藤、日本南五味子8种。目前,南五味子没有栽培品种,同属植物北五味子有两个新品种,一个是“嫣红”,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经系统选育而成,果实在9月上旬成熟,果穗平均质量18.07克,果粒近球形,平均单粒质量0.59克,成熟果深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3.5%,还原糖5.63%,总酸6.42%,鲜果出汁率58.4%,适于药用和制汁。另一个是红珍珠2号,由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培育而成,(即可药用又可鲜食)具有早期丰产、适应性强、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保健果品。多年生,适应在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中生长,而以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喜水、肥,每亩栽植300~330株,每株2元,栽植第二年挂果,盛产期亩产量达550~600千克以上(干品),栽植期10~12月、2~3月。

6.4.2.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播种育苗

在野生状态下,南五味子主要通过无性繁殖,即由地下横走茎向四周繁殖,新植株从根茎上长出,没有主根,只有少量须根。在人工栽培中,南五味子繁育采用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但多采用种子繁殖。南五味子无性繁殖主要包括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等3种方式,其中扦插繁殖主要是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但技术难度较大。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种苗。

(1)种子采收。

在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选择生长健壮,枝繁叶茂,果实密集,无病虫害,品质好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选留果粒大且均匀一致的果穗用来做种子。在幼果期适当疏果,以提高种子成熟度和发芽率。8—9月待果实完全成熟时采种,将采收后果实用清水浸泡,之后去掉果肉,用水漂除秕空子粒,洗出种子待用。

(2)种子处理。

南五味子的种子具有休眠特征,且种子的果皮坚硬,光滑有油层不透水,故播种后出苗较难,播前应将种子进行处理。进行种子处理时,在室温下将种子先用清水浸泡3天,让种子充分吸水,每隔1天换水一次,捞出控干多余水分,用赤霉素250毫升溶液浸泡24小时沥去多余水分后,再按种子与干净河沙的比例为1:3混匀,埋藏于是室外干燥向阳处,进行3~4个月左右的沙藏处理。经常检查,防止霉烂,翌年立春解冻后,待种子大多数裂口露白时即可播种。

(3)种苗基地选择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在秋末冬初先施,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亩,过磷酸钙30千克/亩作为基肥,进行翻耕、犁耙,深翻25~30厘米,去除石块,树根、草根及杂物,在日光下暴晒数日。立春播种前根据地块走向作畦,畦高15厘米,宽1.0~1.5米,长15~20米,苗床要平整。遮阴网搭建于苗床上方2.2米处,透光度控制在70%左右。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采取适当郁密度的遮阳网,遮阳网布的长、宽度要与苗床宽度适宜;遮阳网架设高度方便应方便农事操作。

(4)播种。

1)播种。3月底至4月初,采用经过沙藏后裂开露白的种子进行播种。选择条播,按行距5厘米,沟深2~3厘米,覆土厚2厘米,稍加镇压,盖松针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种子出苗,每亩用种量4~5千克左右。

2)苗期管理。一般播后20~30天出苗,当出苗率达60%~70%时,去除覆盖松针,同时拉上遮阳网,以利幼苗正常生长发育,苗高5~6厘米后拆除遮阳网,并及时除草、松土、间苗、定苗和追肥。幼苗抽生4~5片真叶时,按株距7~10厘米定苗,定苗后第一次追肥,施尿素10千克/亩,苗高15厘米时第二次追肥,施硫酸铵和过磷酸钙15千克/亩,结合除草混合施入,施肥后增加浇水次数,经过2年的培育即可移栽,如果苗期管理好,幼苗生长健壮,当年秋季或第2年春也可移栽。

2.扦插育苗

(1)扦插育苗。

在南五味子采穗母株上选取顶芽饱满,叶面光滑透亮,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萌生枝条作为插条。用剪子取15厘米、直径0.2~0.4厘米的插穗。穗条应平剪,不能破皮、劈裂,抹掉穗条基部2~3厘米的叶片。采用吲哚-3-乙酸90~110毫克/升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小时。

选择腐殖土、河沙、珍珠岩进行基质配备。在配制基质时,应控制50%~70%的孔隙度。根据栽植地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扦插时间,热带与亚热带气候,一般选择在1—2月份进行扦插,晴天选择早晚扦插,阴天可全天扦插。用竹签或筷子在基质中插一个小孔,将扦插条插入孔内,再把土填实,让插条与土壤充分接触,扦插深度一般为3~5厘米,插完后浇透水。

(2)无性苗繁殖育苗。

南五味子扦插育苗生根率低,成本高,而利用五味子地下匍匐茎作材料进行无性繁殖,效果好,成本低,技术简单易行。将天然的五味子地下匍匐茎(粗0.5~1.0厘米)挖回剪成10~15厘米长的段,每段带一地上枝条(30厘米长带3~4片叶),栽植深度15~20厘米,浇水保温,成活率可达70%~80%。尤其是林下栽培地十分理想,春夏两季都可繁殖。当年成活,地上茎蔓可达15~25厘米。秋季繁殖,第二年长出新枝,这一方法可培育苗木。在林间就地做床,就地繁殖,就地移栽,也可以直接移栽,先整地、移栽后及时抚育,二年即成苗。第三年结果,第五年丰产,比实生苗早结果,早丰产。

3.栽培管护技术

(1)栽植地选择。

根据南五味子生态特性和天然分布情况,南五味子栽植园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半阳或半阴的山坡地,生荒地、退耕还林地,以腐殖土和砂壤土为好,选择成片造林最佳,便于管理。选好地块后,若为山地造林,提前整地,细致整地。

(2)栽植技术。

秋栽春栽均可,秋栽成活率高,因此时苗木储存养分多,伤根容易愈合,栽植较早的还能发出新根,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吸收水分和养分,供苗木生长。但在海拔较高,冬季严寒干旱地区,以春栽为好。合理密植,精细栽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早期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按株行距(50~90)厘米×(100~120)厘米挖穴,穴的大小为5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3~5千克,与土拌匀后栽植,每穴栽1株。栽时要使根系舒展,土要踏实。栽后浇透水,覆地膜或草。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四大因素得到改善,有利速生、丰产。

(4)加强栽后管理。

1)搭架。南五味子主蔓生长迅速,移栽定植后1~2年应搭架供其攀缘。支架分天然支架和人工支架两种,天然支架是利用树木作支架,选作天然支架的树种以有适当的高度,叶片较小和稀疏树冠为宜,实践证明以山荆子和山楂较好。人工支架用水泥柱(规格为10厘米×10厘米×250厘米)搭设,每隔4~6米设一柱,立柱埋入地入50~70厘米,用8号铁丝在边行水泥柱顶端拉纵线,然后在每行南五味子苗上空拉一道横线,每柱主蔓处插长2.5~2.7米的木棍或竹竿,用绑线引南五味子蔓茎顺竿爬上架。

2)除草、施肥、灌水。移栽后一般视田间情况进行2~3次除草,以防杂草滋生,并结合施肥进行。定植后,多施肥,勤灌水是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促进植株旺盛生长,特别是开花结果期,如水肥不足影响花芽分化,授粉不良,造成落花落果。一般未进入结果期,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5月中下旬,花蕾开放前施入,以提高坐果率,每亩施硫酸铵15~20千克,第二次7月,每亩施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各10千克或猪粪1000千克,以利花芽分化。进入结果期可适当增加,并应多追施磷钾肥。南五味子根系浅,耐旱性差,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开花结果,减少落花落果。雨季或雨水过多如有积水,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3)修剪。修剪的目的在于调节树体营养,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南五味子有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和基生枝四种,各枝条因生长部位不同,营养状况、花的有无、雌雄花数量有很大差别,根据不同枝条的生长,开花结果习性,确定如下的修剪原则和方法。①基生枝。每年春夏从南五味子地下茎和根颈处抽生大量枝条,叫基生枝。这些枝条数量多,细弱,营养分散,影响花芽分化,所以,每株选留3~4个粗壮的枝条供结果和更新枝外,其余的全部剪除。②短果枝。着生在前一年结果枝上,长度9厘米以下,不开花或多开雄花,一般不结果,消耗营养,应全部剪除。③中、长果枝。中果枝着生在老蔓中部,长9~45厘米,长果枝着生在老蔓顶部,长45厘米以上,中、长果枝一般雄花少而雌花多,为主要结果枝。修剪时可按枝条间隔8~10厘米疏除,以通风透光,增加结果量。

4)病虫害防治

叶枯病。5~7月发生,初期由叶尖和叶缘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使全枝枯黄而死,严重时果穗脱落,甚至完全无收。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②发现病叶,及时烧毁,以防蔓延。③发病前或发病初用50%甲基托布津或杀毒矾和30%井岗霉素3000倍液交替喷雾,隔7~10天一次,连喷3~4次。

卷叶虫。以幼虫为害,幼虫初为黄白色,后为绿色,7~8月发生,造成卷叶,影响果实发育,甚至脱落,降低产量。防治方法:卷叶前用80%的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卷叶后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4.采收与加工技术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呈深红色时采收,随熟随采,采下的果实置阳光下晾晒,若天阴无雨,经夜露再晒,干后油性大,质量好。在下雨天采收,可烘干,但温度不宜过高,烘干温度为40~60℃,温度过高挥发油散失,变成焦粒,降低产品质量。晒干或烘干的标志,以攥感有弹性,松手后恢复原状为宜。干后去掉果柄、杂质,放通风处贮藏。南五味子干果以紫红色、粒大、肉厚、质柔软、有油性及光泽、无杂质、无虫蛀、无霉变者质量为佳。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