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干燥成熟种子。别名藊豆《名医别录》、白藊豆《宝庆本草折衷》、峨眉豆《本草纲目》、南扁豆《滇南本草》、羊眼豆、眉豆、树豆、小刀豆、茶豆、火镰扁豆、凉衍豆、白藊豆子、膨皮豆、沿篱豆等。其性味甘微温,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又能解酒毒。白扁豆始载于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明《本草纲目》有“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入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人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记载为“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白扁豆除了种子入药外,其全株均可入药,种皮(白扁豆衣)、花、叶、根、藤茎均可入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扁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痢疾杆菌和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白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不溶于水的凝集素,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可抑制实验动物生长,故属毒性成分。用白扁豆提取的凝集素可区分人和羊、牛的红细胞,因为此凝集素仅凝集人的红细胞,法医可用此探测人血。
白扁豆的主要成分包括脂类、氨基酸等,其含油量为0.62%,其中棕榈酸占8.33%,亚油酸占57.95%,反油酸占15.05%,油酸占5.65%,硬脂酸占11.26%,花生酸占0.58%,山萮酸占10.40%。白扁豆还含葫芦巴碱、蛋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C、胡萝卜素、蔗糖、葡萄糖、水苏糖、麦芽糖、棉子糖、L-2-哌啶酸和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以及甾体。白扁豆为药食两用物质,除了传统的健脾、化湿、消暑等功效,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等。近年来其在药用、食用等方面的用途得到了拓宽,因此颇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更远销日、韩、东南亚、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目前白扁豆年均需求量在2000吨左右,近两年来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市场前景较好。
1.品种
扁豆栽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多年栽培驯化,形成了多个栽培品种。扁豆品种间的形态特征存在部分差异:花有白色和紫色之分,荚果颜色有白绿色、深绿、紫红、边红4种,种子有白色、黑色和红褐色3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以扁豆的白色种子作为白扁豆正品药材,种子白色的扁豆品种作为白扁豆的基源植物。
(1)紫边扁豆。
即猪耳朵扁豆,蔓生。叶深绿,叶脉、叶柄紫色,豆荚宽扁,色绿肥厚,一边缝线处暗紫色,荚肉脆嫩每荚含种子5~6粒,成熟种子黑色,煮熟后质绵,品质好,产量高,中晚熟,耐热性强,耐寒性弱,喜水肥,生长势茂盛。
(2)白扁豆。
蔓生,多分枝,生长势强。全株绿色。花白色,荚略窄长扁薄,浅绿色,荚肉较薄质嫩,种子白色,风味好。春播全生育期160~170天。极耐干旱。
(3)黑籽白扁豆。
蔓生,生长势强,茎浅绿色节上呈紫色,叶深绿色,花紫红色,坐荚率高,荚浅绿色狭长,每荚含种子5~6粒,种子黑色。耐旱、耐瘠、耐热、耐寒,采收期长。
(4)紫扁豆。
蔓生,分枝性强,茎暗紫色,叶片绿色,叶脉和叶柄暗紫红色,花序长,结荚多,豆荚窄长肉厚,紫红色,内含种子3~5粒,煮熟后软绵。晚熟、耐热、耐寒、耐旱,采收期长,产量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白扁豆药材来源于扁豆的白色、干燥种子。栽培品种要选择结荚率高、种子白色的优良扁豆品种。以形态饱满、无病虫害的籽粒作种。
2.分布
白扁豆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云南双柏、云南新平和四川成都市郫都区为主产区。白扁豆栽培以云南双柏栽培面积最大,四川栽培的质量最优。另外,中国有20%白扁豆是从越南、缅甸进口。
1.栽培管护技术
(1)选地与整地。
1)选地。选择向阳缓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为宜,前茬种植小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的土地均可种植,忌与豆类作物连作。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或中性壤土种植产量高。也可选择玉米地、烤烟地套种白扁豆。
2)整地。①单作:播种前翻耕土壤深25~30厘米,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20千克、普钙50千克。整平耙细,做成畦面宽1.2米、高20~25厘米的高畦,沟宽30~40厘米,畦面略呈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干旱缺水的山区主要以自然降水作为水源,土壤平整后可不做畦。②套作:以白扁豆和玉米套作为主,提前种植玉米,玉米生长中期在种植玉米的畦面上播种白扁豆。玉米地整地规格和白扁豆单作时的整地规格一致。
(2)播种。
1)单作。水源条件好的地区3月中旬播种,缺水的山区常于6月上旬至中旬待雨季来临、土壤墒情好时抢墒播种。在整理好畦面上按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播种。品字形挖穴,穴径10~15厘米,穴深5~8厘米,穴底挖松整平。播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4~6个小时,然后捞出种子稍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每穴播3~4粒。播后盖火土灰和细肥土,厚约5厘米。每亩用种量2.5千克左右。水源不足地区常在下透雨后抢墒播种,播种前不再理墒,直接在平整好的地面上按行距60厘米、株50厘米挖穴播种。
2)套作。水源条件好的地区3月中旬播种玉米种子,缺水的山区常于6月上旬至中旬待雨季来临、土壤墒情好时抢墒播种玉米种子。按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每穴播种3~4粒,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在玉米株高达50~80厘米时套种白扁豆。白扁豆播种过早会导致白扁豆茎蔓缠绕束缚玉米顶端,心叶无法正常展开而死亡,播种进迟白扁豆生长后期易受霜害。结合玉米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在玉米墒面上起单畦,畦高20厘米左右。在畦上每隔4株玉米挖穴播种白扁豆,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0.5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当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视杂草发生情况,再进行1~2次,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
2)间苗与补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2株。遇有缺株,可用间出的壮苗进行补苗。
3)追肥。白扁豆根部具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作为自身养分。因此,可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幼苗期视土壤肥力情况,追施稀薄人畜粪尿1~2次,或每亩施尿素5千克,促进幼苗生长。花蕾期在植株旁挖穴施肥,每亩施普钙15~20千克、硫酸钾3~5千克,施后覆土壅蔸。盛花期用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可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结荚率。白扁豆与玉米套作每亩施肥量为单作施肥量的1/5。
4)设立支架与引蔓。当苗高30厘米左右,单作的白扁豆需设立支架,以利于茎蔓攀缘生长,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增产。采用三角形支架或篱架。①三角形支架:用长2米、粗3厘米的细竹竿,搭设牢固的三角形支架。篱架采用长2.3~2.5米、粗8~10厘米树干作立柱。每间隔6米栽一根立柱,立柱栽入地下深度40~50厘米,在立柱间横拉4根10#(直径3毫米)铁丝,距地面50厘米位置沿行向横拉第一根铁丝,以后相隔50厘米分别拉第二至第四根铁丝。白扁豆伸蔓后将茎蔓牵引到支架上。
5)摘心。株高达1米时摘心,以促进分枝,增加结实量。
6)灌溉和排水。苗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遇旱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苗;花期要控制浇水,以免水分过多引起落花。雨季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7)修剪。白扁豆营养生长过旺盛,会影响开花结果。开花前剪去部分侧蔓或孙蔓。剪蔓要掌握“剪小不剪大、剪密不剪疏”的原则,使养分集中于开花结果,促使籽粒饱满。
8)留种。种子田应稀植,每穴留1株,适当增加基肥用量,适时修剪茎蔓和疏花、疏果荚,促进籽粒饱满。荚果成熟分次收获,人工或机械脱粒均可,除净果皮等杂物,晾晒5~7天,待种子充分干燥后装入布袋,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防止虫蛀和鼠食。
9)追肥。白扁豆种植后玉米已经封行,一般不再进行中耕除草,只在白扁豆伸蔓时结合雨季每亩追复合肥10~15千克。
(4)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引起根系腐烂,植株萎蔫或死亡,在土壤透气性差地块易发病。病害防治以轮作为主,播种前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6小时进行种子消毒。病害零星发生时及早拔除病株集中销毁,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5%恶霉灵(土菌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轮换灌根防治。
2)锈病。为害叶片,初生黄白色小斑点,稍突起,后逐渐扩大,呈现黄褐色的夏孢子堆。受害叶片早落,影响产量。防治方法: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轮换喷雾防治;间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炭疽病。叶上发生红褐色至黑褐色圆形病斑,凹陷,溃疡状。幼茎上初起生锈色斑点,后随幼茎伸长呈细条形,凹陷并龟裂。荚果上病斑长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并稍隆起,内凹陷。发病初期,可选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苯菌灵(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等轮换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4)蚜虫。刺吸嫩茎梢和花序,引起落花落荚。蚜虫防治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利用蚜虫具有趋黄性的习性,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有翅蚜。开花期蚜虫为害发生严重,可选用50克/升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16毫升/亩对水60千克、10%高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5)豆荚螟。幼虫为害豆叶、花及豆荚,初孵幼虫即蛀入花蕾或花器,取食幼嫩子房、花药,为害花蕾或幼荚。3龄以上的幼虫除少部分继续为害花外,大部分蛀荚为害。开花期是豆荚螟的最佳防治适期,掌握在早上6:00—9:00开花时喷药。根据豆荚螟发生情况,可选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12毫升/亩)、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2~14克/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60毫升/亩)或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0.7~21.4毫升/亩)等以上农药使用时对水60千克,轮换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6)二十八星瓢虫。以幼虫和成虫舔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呈网状,严重时全叶食尽,也可为害茎和花器。成虫产卵期人工摘除卵块,幼虫孵化时,选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500~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4000~50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
7)紫茎甲。幼虫和成虫均为害植株。幼虫蛀茎取食,刺激寄主细胞增生,膨大成虫婴。成虫啃食茎表皮,呈环形缺刻。少量发生时人工捕杀成虫或刺杀虫婴内幼虫。在幼虫初孵化时,可选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24~28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15克/亩对水60千克、300克/升氯虫·噻虫嗪悬浮剂8.3~10.0毫升/亩对水60千克或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25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2.采收与加工
(1)采收。
1)采收期。当果实由绿色变成白色或黄白色、种子与果皮已经分离时摘取成熟荚果,白扁豆果荚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批采收。
2)采收方法。将成熟果荚从果梗与果荚连接处折断,逐一采摘果荚。
(2)加工。
1)干燥。选择晴天,将果荚摊开,置于晒场上晒干。
2)脱粒。用木棒拍打出种子,拍打时要控制好力度,避免用力过大使种子破碎。
3)除杂质。用风簸除净果皮、灰尘及瘪粒,人工挑捡除去病、虫为害的残粒和破碎粒,再将种子晒至全干(种子含水量低于14%)。
(3)饮片炮制。
白扁豆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炒白扁豆,取净白扁豆,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具焦斑。用时捣碎。
(4)药材规格等级。
不同产地的白扁豆来自不同的品种,药材间存在一定差异,白扁豆药材规格根据产地不同而制订,分为统货和选货两个等级。总体上,国产白扁豆品质优于进口白扁豆,国产白扁豆以四川白扁豆品质最优。
1)四川白扁豆。①选货:产于四川,种阜顶端有黑点,直径0.8厘米以上粒不低于7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2%,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2%。②统货:产于四川,种阜顶端有黑点,直径0.8厘米以上粒不低于7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10%,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3%。
2)云南白扁豆。①选货:产于云南,种阜顶端有黑点,直径0.9厘米以上粒不低于7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2%,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2%。②统货:产于云南,种阜顶端有黑点,直径0.9厘米以上粒不低于7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10%,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3%。
3)云南进口白扁豆。①选货:产于缅甸等地,经云南口岸进口。种阜顶端无黑点,直径0.8厘米以上粒不低于7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2%,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2%。②统货:产于缅甸等地,经云南口岸进口。种阜顶端无黑点,直径0.8厘米以上粒不低于7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10%,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3%。
4)广西进口白扁豆。①选货:产于越南等地,经广西口岸进口。种阜顶端有黑点,直径0.7厘米以上粒不低于9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2%,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2%。②统货:产于越南等地,经广西口岸进口。种阜顶端有黑点,直径0.7厘米以上粒不低于90%,碎粒和干瘪粒不超过10%,自然虫口比例不超过3%。
(5)仓储。
药材仓储要求符合NY/T1056-200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的规定。仓库应具有防虫、防鼠、防鸟的功能;要定期清理、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洁净卫生;不应与非绿色食品混放;不应和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物品同库存放;在保管期间如果水分超过14%、包装袋打开、没有及时封口、包装物破碎等,导致白扁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返潮、结块、褐变、生虫等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6)运输。
运输车辆的卫生合格,温度在16~20℃,湿度不高于30%,具备防暑防晒、防雨、防潮、防火等设备,符合装卸要求;进行批量运输时应不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