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2.9.3甘薯

2.9.3.1基本概述

甘薯于16世纪中叶,即1600年前后,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时候传入中国。因为扦插可以成活,薯块较早膨大,开始膨大后随时可以食用,特殊情况下藤蔓也可以充饥,加之适应性强,在南方一些地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种。农民常常将它在种植常规作物失败后种植,对抗灾救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发展很快。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为7500万~8000万亩,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2%。近年来中国甘薯产业一直以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甘薯是喜温作物:第一,最低气温低于15℃时,甘薯蔓叶基本停止生长,也不发根。第二,一般说来,当气温低于20℃,块根(薯块)停止膨大(有些品种低至17~18℃,仍能继续膨大),这就是说,如果气温低于20℃,产量不会再增加。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甘薯生长越快,产量越高。所以在甘薯生产中,可采用高温催芽的方法。第三,甘薯块根(薯块)的储藏温度不能低于9℃。甘薯是健康食物,含有比一般蔬菜多的维生素C和钾,最重要的,是食用甘薯容易产生“腹胀感”,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抵制食物的诱惑,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而产生肥胖。

2.9.3.2品种与分布

适宜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徐薯18、商薯19、济薯25、济薯21、济徐23等,适宜鲜食及加工型品种有北京553、苏薯8号、烟薯25、济薯26、龙薯9号、红香蕉等,适宜色素提取的品种有烟紫薯3号、济紫薯1号等,适宜菜用型品种有福薯7-6、福薯18等。一般旱薄地宜选用耐瘠抗旱品种,如济薯21、济徐23等,水浇地宜选用耐肥品种,如徐薯18、商薯19、龙薯9号、苏薯8号、红香蕉、渝紫7号等品种。广东主栽品种有广薯87、普薯32、广紫薯1号,特点是对南方发生的病害均有抗性,商品性好。省外的主栽品种也适于云南省,在昆明、元谋、玉溪、文山进行甘薯新引品种的评价,从产量看,引进品种普遍比当地品种增产,如城薯一号在元谋、文山分别达4170千克/亩和3560千克/亩,为当地对照脱毒一号和文山黄心薯的202.9%和179.5%,为苏薯8号在玉溪3750千克/亩,为对照板栗山药的300%,I2-8在昆明为3350千克/亩,比对照富民黄心薯增产300%。高淀粉品种,其产量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如徐薯22,在元谋和昆明分别为3000千克/亩和2380千克/亩,鄂薯5号,在元谋、文山、昆明分别为2800千克/亩、2880千克/亩、2170千克/亩。

2.9.3.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育苗

甘薯是最容易扦插成活的植物,所以在生产上,一般采用育苗后剪苗栽插。

(1)种薯挑拣。将病薯烂薯杂薯拣出,避免烂薯成为新的腐烂传染源。

(2)浸种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浸种5分钟或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浸种10分钟,除可有效防止种薯腐烂外,还可预防甘薯黑斑病,也可让种薯吸足水分。

(3)高温催芽。可使用地热线高温催芽。将种薯按级别整齐地堆放,高度30~50厘米,四周用保温材料覆盖,保持床温在35~37℃,2~3天种薯爆花后,用水淋湿薯层,保持30~33℃温度,每天及时向催芽床补足水分,10~12天90%种薯芽长1厘米时,可在苗床上排薯。在催芽过程中,要注意换气通风,避免种薯无氧呼吸(若有酒精味道则特别要注意通风换气)。

(4)苗床排薯。一般每平方米排薯量20~25千克。排好种薯后用水渗透苗床,用营养土覆盖,厚度3厘米为宜,保持床面湿润、膨松。

(5)苗床管理。苗床管理应掌握以高温催苗(有利于快速生长)为主,以低温控苗(有利于形成壮苗)为辅,催控结合,看苗管理的原则。苗高4厘米后,随着薯苗不断长大和通风晒苗,耗水量增加,应适当增加浇水量。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棚内温度,湿度的控制,一般要求棚内温度在30~33℃,湿度80%左右。晴天中午应及时通风降温,防止棚温过高烧苗。追肥以尿素为主,加入适量磷肥,可用叶面肥的方式进行追施,也可采用直接撒施或对水稀释后浇施的方法。苗高25厘米时,温度降至20℃,炼苗2~3天,即可剪苗。炼苗期以晾晒为主,不需浇水。建议高剪苗,剪茬应不低于3厘米,这样即可切断薯块病菌的传播途径,又可利于下茬苗快速长成。

(6)赤霉素催芽和壮苗标准

除高温催芽外,甘薯还可以用赤霉素催芽。做法是用赤霉素10毫克/千克水溶液浸种30分钟后,采用斜排法或平排法摆放种薯,密度一般为20千克/平方米,在火炕、温床或双膜覆盖的冷床育苗。壮苗的标准是百株重500克以上、叶片大而肥厚、茎粗而节匀、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20厘米左右、苗龄30~35天。有试验证明,壮苗比弱苗一般增产10%以上。甘薯用种量:春薯50~75千克/亩,夏薯25~40千克/亩,而马铃薯一般是200千克/亩。苗床大小:一般每平方米排薯量15~25千克。

2.移栽

(1)施肥。

甘薯应合理施肥,坚持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钾肥为主、磷肥为辅的原则。作垄前根据土壤情况施足底肥,土壤全氮含量低于0.08%、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千克时,亩施纯氮5~20千克作底肥;速效氮高于80毫克/千克时,可不施氮肥。速效磷含量低于20毫克/千克时,亩施纯磷5千克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速效钾含量低于30毫克/千克时,亩施纯钾20千克;速效钾含量在30~100毫克/千克时,亩施纯钾10~20千克;超过150毫克/千克,可不施钾肥。尿素的纯氮含量为46%,亩施纯氮5~20千克作底肥,即如果施尿素的话,应该施10.9~43.5千克。

(2)栽插的密度。

一般情况下,密度大(密)小薯多,密度小(稀)大薯多。栽插方法:①栽插要壮苗,薯苗粗壮栽后发根返苗快、利于养分的积累而结薯早,加大了“库容量”,为高产打下了物质基础。薯苗的壮弱除品种本身特性外,不同的育苗方式对苗质影响也较大。露地苗床有利于培育壮苗;其它类型的苗床,选择适中的薯块,适当稀排种,适当控制温度和肥水,及时剪苗栽插,避免地等苗。为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火炕育苗和电热温床育苗应及时剪苗栽插采苗圃。②秧苗基部蘸泡药物,脱毒秧苗基部浸泡在α-萘乙酸60~80毫克/千克溶液中10分钟,促进生根,浸苗后立即栽插;未脱毒薯苗移栽至大田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甲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泡薯苗基部10厘米处8~10分钟,以防治黑斑病,用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浸苗基部10分钟以防治茎线虫病。用干净泥土,加入生根剂、多菌灵或甲基、辛硫磷,加水和成稀浆。将薯苗根部蘸上泥浆,整齐码放在阴凉潮湿地面,以利于薯苗锻炼生根、防治病虫害。③甘薯栽插一般应选晴天,采用浇窝水埋叶法栽插,入土深度5~10厘米,这样土温较高,土壤氧气充足,养分分解快,薯苗返青快,生长势强。栽插前浇足窝水保成活、苗期查苗补苗保全苗。④栽插的密度,一般情况下栽插期早的密度小些,栽插期晚的密度大些;甘薯品种为大叶型的密度小些,甘薯品种为小叶型的密度大些;品种株型紧凑的密度大些,品种株型松散的密度小些;土壤肥力水平高的密度小些,土壤肥力水平低的密度大些;大田浇灌条件好的密度小些,大田浇灌条件差的密度大些;南方等光照强的区域密度小些,北方等光照弱的区域密度大些;鲜食用甘薯密度大些,工业淀粉用甘薯密度小些。一般北方单行垄作春薯密度为3000~3300株/亩、夏薯为3300~3500株/亩,南方秋薯和冬薯密度相对大些,大面积为4000~6000株/亩。

3.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如果缺苗,需及时补苗。

(2)提苗。

栽插后前期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为重点。长势弱的可于栽后1个月内追施氮肥,每亩用尿素量7.5千克,栽插后20~40天时,每亩用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240~450毫克和磷酸二氢钾(60~100克)对水30千克均匀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喷2次,促进群体生长。这里要注意,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切忌不能擅自提高使用浓度。

(3)控徒长。

中期控制茎叶旺长,以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控旺。①化学药剂控徒长,地上部分有徒长迹象时,每亩喷多效唑200毫克/千克的药液50千克,每4~5天喷施一次,连喷2~3 次。也可用烯效唑,栽后45~60天时,每亩烯效唑36~50克兑水30千克均匀喷施,每隔5天喷施一次,连喷2次,防止茎叶旺长。②轻基肥重追肥的施肥方法控徒长:70%的氮肥在封行前追施,也就是开始结薯时追施。③提苗控徒长:在封垄前后整理藤蔓,可结合除草将藤蔓反转,避免相互叠压,阳光照射甘薯藤背面会刺激在每个节间长出分枝,抑制主蔓生长,增加分枝,改善藤蔓结构,为高产打下基础。人工翻蔓后短蔓会在几天内很快翻转,不会影响生长,并能切断飞根。④掐尖控徒长,将藤蔓的尖摘去,促进节间长出分枝,也可以达到控徒长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比较费工费事。

(4)后期追肥。

当甘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2%~3%过磷酸钙、5%草木灰、0.2%磷酸二氢钾等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肥,每隔7天喷1次,喷施时间以傍晚为宜。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生长后期注重防涝,排除田间积水。因为块根膨大,大量的营养物质被输入块根中,茎叶会因缺乏营养元素而早衰,因此需要补充肥料。因已经封行,往土壤中追肥不方便,所以用叶面肥进行追施。

(5)提蔓。

提蔓是将蔓提起来,将滋生的不定根扯出土壤,并用手将不定根抹去,然后将薯蔓均匀摆回原处,注意不是翻到另外一侧。提蔓最大程度保证了叶片的合理结构,有助于甘薯生长。

4.甘薯病虫害

(1)病害。

甘薯病害有真菌性病害(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软腐病、甘薯蔓割病、甘薯疮痂病等)、细菌性病害(甘薯瘟病)、甘薯线虫病害(甘薯茎线虫、甘薯根结线虫)、甘薯病毒病等四大类。北方薯区主要病害有茎线虫病、病毒病、根腐病、黑斑病,长江中下游薯区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薯瘟病、根腐病、病毒病、茎线虫病,南方薯区主要病害有薯瘟病、病毒病、蔓割病、疮痂病等。每类的防治方法是不同的:真菌性病害:利用杀真菌剂,例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5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细菌性病害用杀细菌剂,如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剂750倍液、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4%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铜制剂等;线虫病害用杀线虫剂,如沟施10%噻唑膦(福气多)颗粒剂10克/株,或采用10%氟吡菌酰胺(路富达)悬浮剂1500~3000倍液 ,选用5%辛硫磷颗粒剂3600-4800克/亩拌细土20千克撒放或20%三唑磷乳油100~150毫升/亩对水60千克喷雾等;病毒病用脱毒种苗。与其他作物不一致的是,甘薯的抗病品种很多,采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徐薯18高抗根腐病,所以能够在根腐病严重的北方薯区和长江中下游薯区大面积推广,广紫薯1号高抗Ⅰ群薯瘟病菌株、中抗Ⅱ群薯瘟病菌株,抗蔓割病,所以在广东省种植面积比较大。对于广大的种植者来说,在分不清楚是哪种病害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使用杀真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50倍液等)。

(2)虫害。

一是要预防,如果地下害虫大面积蔓延时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需要付出较大代价才能解决问题。二是要注意更换药剂,药剂没有作用可能是已经产生抗药性,可换另一种药物试试,切忌盲目提高使用浓度。三是注意物理防治,例如灯光诱杀,在附近种植害虫驱避作物。四是可考虑使用新型的环境友好型药剂。例如白僵菌等生物药剂。甘薯的主要虫害有蛴螬、甘薯蚁象等。对于蛴螬,防治方法有农业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农业措施防治为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以破坏幼虫、成虫的生存繁殖场所;秋季或初冬深翻土壤,毁坏越冬幼虫的生存环境;水旱轮作或与除大豆、花生外的其他作物轮作,也能减轻蛴螬的危害。物理防治主要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以减少土壤里的产卵量进而减少蛴螬的数量。一般30亩设置黑光灯一盏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生物防治:绿僵菌可以让蛴螬患病并死亡。绿僵菌的优点是安全环保,不足之处是见效慢,可以与其他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见效快,但需要使用较为安全的药剂。可以用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蛴螬,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的成虫——金龟子。蚁蟓的防治: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稀释500~1000 液、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

(3)除草。

①禾本科杂草的防除:首推高效氟吡甲禾灵,对于比较大的禾本科杂草,可提高用药浓度,对甘薯无副作用。也可施用乙草胺、甲草胺、喹禾灵、烯禾啶、吡氟禾草灵、禾草灵、噻草酮、二甲戊灵等药物。②阔叶类杂草的防除:甘薯地里的大型阔叶杂草,可人工拔除。

5.收获与贮藏

甘薯应选择在晴天收获。甘薯收获可用犁破垄,人工捡拾。最好是早上破垄,在地里晾晒后,下午装箱。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