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2.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6.2.3.1人工繁育

铁皮石斛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进行繁殖。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种子无菌播种、离体无性繁殖技术,规模化生产种苗。

1.无菌播种

铁皮石斛种子在果实成熟时仍处于原胚阶段,没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分化。自然条件下,需要共生菌提供营养并促进种子萌发,因此萌发率较低。采用无菌萌发技术,只需将石斛种子播种在灭菌的培养基上,就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选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生长势好、分蘖性强、多糖含量高的植株进行异株人工授粉。授粉后150~180天,选取未开裂的蒴果,将种子播种在1/2MS+NAA0.5毫克/升+水解酪蛋白1克/升+活性炭2克/升的萌发培养基上,原球茎形成后接入1/2MS+NAA0.2毫克/升+水解酪蛋白1克/升+马铃薯汁200克/升+活性炭2克/升的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最后转入1/2MS+NAA0.5毫克/升+活性炭2克/升培养基中生根。

研究发现,铁皮石斛种子在液体培养基中也能萌发形成原球茎。切开消毒后的蒴果,将种子撒入1/2N6+NAA0.5毫克/升+水解酪蛋白1000毫克/升的液体培养基中。种子在液体中培养10天,明显膨大,颜色持续变绿;培养20天时,肉眼可观察到原球茎的形成;培养40天时,大多数种子发育形成原球茎,吸取原球茎悬浮液,可转接至1/2MS+水解酪蛋白1克/+NAA0.5毫克/升+活性炭2克/固体培养基,促进离体植株生长。

2.离体无性繁殖

离体无性快繁生产的铁皮石斛种苗,能较好保持母本的遗传性状,在优良种质保存、良种繁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建立以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经过腋芽离体萌发、腋芽继代增殖、丛生芽壮苗生根的铁皮石斛无性快繁技术体系。

具体步骤:去除茎条上的泥土等杂质,剥去茎外部残存的膜质叶鞘,用洗洁精清洗茎杆,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酒精消过毒的剪刀将茎分为1.5厘米长的带节小段;无菌条件下,75%酒精浸泡30秒,4%的次氯酸钠浸泡20分钟,无菌水漂洗3~4次,转入MS+BA2.0毫克/升+TDZ0.5毫克/升的固体基本培养基,以促进茎节处腋芽萌发,具腋芽的茎段,转入MS+BA4.0毫克/升+NAA0.5毫克/升的增殖培养基,以诱导增殖,形成丛生芽,分化形成的丛生芽转入1/2MS+NAA0.5毫克/升+水解络蛋白1克/升+活性炭2克/升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以促进丛生芽发育形成离体植株。

通过种子无菌播种、离体无性繁殖生产的瓶苗,移栽定植前,需炼苗一段时间,使其逐步适应自然环境。瓶苗在温室大棚放置15天后,打开瓶盖,将生长健壮植株取出,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晾干水分,3~5株为一丛进行栽培;炼苗基质以腐熟的松树皮最佳,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80%。

6.2.3.2栽培管护技术

1.选地

铁皮石斛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种植地应选择空气湿度大,通风好、最低气温在0℃以上的地方,空气、土壤和灌溉水也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不应选择冷空气下沉的山林(防止冻害),以及周边为水田的地方(减少蜗牛等虫害的发生。)

2.栽培基质

选择透气性好、保水力强的基质,如树皮、木屑、锯末、碎石等。树皮、木屑、锯末等基质使用前应充分堆沤发酵。贴树栽培应选择树皮粗糙、树冠遮阴度为50%~70%的树木,如龙眼、荔枝、芒果、枇杷等。

3.定植

每年春季和秋季均可定植,但春季定植的效果好于秋季。云南省铁皮石斛的定植时间以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设施基质栽培时,以3~5株为一丛,行距20厘米,丛距10厘米,将根部植入基质中,但是不要覆盖茎。贴树栽培,树干上的栽培间隔30厘米,用无纺布或草绳,按3~5株为一丛,丛距8厘米,缠绕捆绑石斛植株的根系,并露出其茎基部。定植后,叶面每天喷雾1~2小时,以保持环境湿度。

4.温度控制

铁皮石斛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温度超过35℃,植株会停止生长。高温时,可通过喷雾降低环境温度。

5.水肥管理

基质含水量不宜过大,以避免烂根。植株生长季节基质水分以40%为宜,冬季基质水分则需控制在20%。高温季节,早晚浇水;低温季节,中午温度较高时浇水。施肥主要在石斛的生长期进行,一般每隔10~15天,施用浓度约0.1%低氮复合肥。

6.除草

基质上有杂草、枯枝落叶时,应及时人工清除,避免使用除草剂。

7.摘蕾控花

铁皮石斛开花量大,会影响植株多糖的积累,因而进入现蕾开花期,应及时摘除花蕾。

8.病虫害防治

铁皮石斛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白绢病、软腐病等,常见虫害有蜗牛、蛞蝓、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等。铁皮石斛生态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炭疽病。该病病原物属半知菌类炭疽菌属,主要为害植株叶片和茎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栽培环境易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凹陷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深褐色病斑,严重时可感染茎。该病菌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浇水等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组织,5—7月为主要发病期。栽培中,注意调节、改善栽培环境的通风情况,发现病叶及时摘除,使用氧化亚铜2000倍液或使用枯草芽孢杆菌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病害发生时,可选用25%溴菌腈(炭特灵)乳油500倍液或80%福美双·福美锌(炭疽福美)800倍液可湿性粉剂轮换喷雾防治。

(2)白绢病。该病病原菌为罗氏小核菌,主要为害植株根部及茎基部。发病初期,茎部呈烫伤水渍状,在植株、基质表面形成白色绢状菌丝,中心部位发生菌核,后期腐烂变软、植株倒伏死亡。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栽培基质中越冬,主要通过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天气易发病,可通过喷洒波尔多液防治,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用生石灰粉处理病穴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也可使用木霉菌1200~1500倍液灌根。

(3)软腐病。该病是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欧氏杆菌,主要为害茎段和叶片。高温高湿、通风不良、过量施用氮肥易发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茎段软腐,腐烂部位有黏液流出,伴有恶臭味,植株倒伏。该病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栽培中,应注意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加强虫害防治和栽培管理,避免植株产生伤口,防止细菌侵入;发现发病植株,立即拔除,用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消毒基质、喷洒植株叶片、浇灌根部。

(4)蜗牛和蛞蝓。蜗牛有壳,蛞蝓无壳,为软体动物,两者均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主要为害植株的幼嫩组织,如幼叶、新芽、花蕾等,造成网状或不规则的伤害,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严重时造成幼株死亡。因此,注意清洁大棚的栽培环境,排干积水,清除杂草、砖石、树枝等,减少隐蔽地,降低阴湿度,以破坏蜗牛、蛞蝓的生活环境和产卵场所;可在栽培场地和周围撒生石灰粉,采用含6%四聚乙醛(密达)颗粒剂的药剂来诱杀或喷洒茶皂素防治。

(5)介壳虫。该虫主要通过吸食铁皮石斛体液,致叶片发黄,逐渐扩大以至植株枯萎死亡。介壳虫固定寄生于铁皮石斛叶背、叶鞘和茎上,零星发生的介壳虫可刷除,或剪去带虫枝叶集中烧毁,可用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或用黄板进行诱捕。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62.5毫克/千克)或22.4%螺虫乙酯(亩旺特)悬浮剂(48~60毫克/千克)轮换喷雾防治。

(6)红蜘蛛和蚜虫

红蜘蛛和蚜虫主要通过吸食铁皮石斛,致叶片发黄、植株枯萎死亡。红蜘蛛主要固定在铁皮石斛叶背、叶鞘和茎上。蚜虫多聚集在茎顶部嫩叶处。零星发生的红蜘蛛和蚜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剪去带虫枝叶集中烧毁。病害发生严重时,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6.2.3.3采收与加工技术

目前,铁皮石斛的采收主要包括全草采收、采净地上部分、保留母条等3种方式。全草采收,种植3~4年,全株采收,分离根、叶后进行加工;采净地上部分,每年剪取地上部分的所有茎条;保留母条方式,每年剪收2~3年的茎条,保留1年生长度小于5厘米的茎条。试验表明,保留母条的采收方式可以显著促进植株的分蘖数、茎条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多糖含量低于采净地上部分的方式。

不同生理年龄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差异显著,一年生年茎条每节均有叶片,直至冬季基部才有少量落叶或黄化,无开花现象,有利于多糖的积累,多糖含量较高。二年生茎条中下部叶片通常在秋冬季节脱落或黄化,有利于多糖的积累,多糖含量最高。三年生茎条叶片基本脱落,大量开花,不利多糖的积累,多糖含量最低。从采收季节来看,开花前的1~3个月,多糖含量最高,为最佳采收期,开花后多糖含量显著降低。

生产中,铁皮石斛一般在冬季至春季(11月至次年4月)采收。露水或下雨时不宜采收,晴天午后采收较好。采收时,使用锋利剪刀,从其茎基部2~3茎节处快速剪下。鲜用的铁皮石斛茎条,采收后去除叶片,捆扎即可。《中国药典》规定,有2种干品药材的加工方法:除去杂质,剪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截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焙,习称铁皮石斛。

采用直接烘干、烫后烘干、边搓边烘、烫后边搓边烘等4种加工方式,药材外形差异明显。采用揉搓的方式,药材上膜质叶鞘完全脱落,扭曲状,药材颜色金黄色,有光泽,质地饱满;直接烘干和烫后烘干的药材由于受膜质叶鞘包裹,颜色较暗;采用边揉边搓的方式,药材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加工方式。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