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2铁皮石斛

6.2.1基本概述

铁皮石为兰科植物,其干燥茎入药,性甘,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主治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疲劳、降血糖、降血压等作用,对咽喉、肠胃、心血管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铁皮石斛含有多糖、石斛碱、氨基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等活性成分。多糖是铁皮石斛的主要成分,与其药理活性密切相关,是目前判断铁皮石斛质量的主要依据。《中国药典》规定,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不得少于25.0%。

由于生境严重破坏、长期过度采挖以及自身繁殖能力差等原因,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日渐枯竭,成为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植物,先后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逐步成熟,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组培苗生产、种植、加工及销售的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2012年,铁皮石斛组培苗年产量达4亿株,栽培面积约3.2万亩,年产鲜条0.8万吨;2017年,栽培面积增加至12万亩,产量达2.7万吨。从产量分布来看,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浙江、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其中浙江省铁皮石斛的产量占42%,云南省占28%。

目前,90%以上的铁皮石斛药材来源于设施基质栽培,虽然技术成熟,但存在生产投入大,占用土地资源多,农药施用量大等问题。同时,设施集约化栽培的产业模式,不但没有降低消费者对野生石斛的需求,反而增加了人们对野生资源的兴趣和更大规模的采挖。2013年后,随着铁皮石斛设施种植规模的扩大,石斛价格大幅下跌,石斛产业陷入发展困局。高品质、品牌化发展已成为铁皮石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利用铁皮石斛的附生特性,发展石斛林下栽培、生态栽培,既可避免与粮食争地,降低生产投入,又可提高药材的品质,生产出绿色有机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减少人们对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依赖,是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发展的方向。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