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4.10.9李子

4.10.9.1基本概述

李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在中国栽培已有3000多年之久,是中国栽培历史悠久的古老果树之一。全世界李属植物共有30余个种,中国有8个种和5个变种,有800余个品种和类型。云南及周边地区山峦起伏,河川深切,山高谷深,地形地势复杂,特别是海拔高度不同,形成多种气候,在长期的演变和引种、驯化、栽培下云南各地散存着丰富的野生及地方品种资源。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调查,全省有李属植物3个种,即中国李、欧洲李、美国李,30多个品种(包括云南地方品种和引入品种)。云南李子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全省16个州市都有种植,但以昆明、文山、红河、玉溪、昭通几个州市种植较多,约占全省的2/3。云南李子栽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在田间、道边、房前屋后自给性栽培种植。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昆明金沙李、玫瑰李、鸡血李、砚山花红李、文山青脆李、绥江半边红李、龙陵血李等。这些地方品种曾长期占领本地市场,约占全省产量的70%。20世纪80年代起,云南省才开始引种奈李、三华李、布郎李等品种,种植成功后才陆续在昆明、楚雄、大理等州市推广开来,但全省李的种植面积仍然很小,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也只有30000~40000亩。云南李子成熟期一般都在5月下旬至6月初,此时云南正值夏初,久晴不雨,空气干燥,艳阳高照,风大,蒸发量大,人们在口干舌燥之际,正想吃点汁多味美的时令水果来解渴、消乏,李子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加之产量少,供不应求,金沙李、玫瑰李、桃李、鸡血李等品种发展开来。据估计,20世纪90年代后李子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0~80000亩,10年增加1倍多,进入2000年后,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措施的推广,基本解决了雨季病虫发生多而重的难题,从7月中下旬起到9月上旬成熟的晚熟李得以推广开来,售价高而稳定。由此可以看出,云南李产业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了以本地老品种向特早熟品种的迅速发展后,现又急剧地转向晚熟李的发展。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调查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李子种植面积约170000亩。树龄结构分别为:幼树60000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5.29%;盛果期树80000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7.06%;衰老期树30000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7.65%。

4.10.9.2品种与分布

1.迟花芙蓉李

(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呈圆形,平均单果重62克,最大单果重87克。硬熟期果皮绿黄色,软熟期果皮红色,果顶平,缝合线浅,两半部对称,果粉厚。果肉呈红色,肉质松脆,汁液多,纤维多,酸甜可口,品质上等,适宜鲜食和加工。可食率96.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l2%,总糖含量8.58%,总酸含量0.9%。常温下鲜果存放7~14天,加工李制干率76%。该品种是加工蜜饯类最佳品种,加工质地细腻、嫩滑。耐贮运。

(2)生长结果特性。其生长势中庸,七年生树高4米,冠幅4.9米×5.5米,干周43厘米,新梢长70.2厘米,茎粗5.2毫米,节间长2.1厘米。自花坐果率6.3%~7.2%。三年生树株产8.8千克,折合每亩产量264千克,七年生树株产63千克,折合每亩产量l890千克。

2.风味玫瑰

(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呈扁圆球形,果实纵径4.6~5厘米、横径5.6~6.5厘米。平均单果重95克,最大单果重l50克。完全成熟后果实紫黑色,果顶圆平而凹陷,缝合线浅,梗洼深,果皮易剥离。果肉鲜红色,肉质细,粗纤维少,汁液多,香气浓,具有浓郁的玫瑰花香味,风味甜,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18.5%,果实较耐贮运,室温下可贮藏15~30天,冷藏条件下可贮藏2~4个月。

(2)生长结果特性。风味玫瑰生长势中庸,新梢基部直径平均1.4厘米,单株当年生长新梢25个,新梢平均长167.0厘米。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中、短果枝约占果枝总数的65%~85%,长果枝和花束状果枝较少。在适宜地区栽培,苗木栽植后2~3年结果, 4~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株产25~35千克,每亩产量l800~2500千克。风味玫瑰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病虫害较少。

3.味馨

(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圆形或近圆形,纵径4.6~5厘米,横径4.1~4.8厘米。平均单果重43克,最大单果重68克。果皮黄红色,果顶平,缝合线明显,中深。果实两半部对称,梗洼浅,果柄短。离核,平均单核重0.71克。果肉橘黄色,香味浓,风味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l4.0%~l8.0%,果实常温下可贮藏5~7天,在2~5℃可贮藏l个月。

(2)生长结果习性。味馨生长势较强,栽植当年树干基径达到4.5厘米,平均新梢基径l.5厘米,单株当年新梢数28个,平均新梢长157厘米,节间长1.8厘米。自花结实,自花结实率在80%以上。以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其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的结果量可达全树结果量的70%~80%。产量高,苗木栽植第二年结果株率达100%,株产4~6千克。4~5年进入盛果期,极丰产,盛果期树每亩产量2500~3500千克。味馨抗性强,具有极强的抗倒春寒能力,病虫害少。

4.味帝

(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为圆球形或近圆球形,纵径5.1~6.2厘米,横径4.9~6.3厘米。平均单果重106.0克,最大单果重152克。果皮金黄色,带有红色斑点,光滑。果顶平而稍突,缝合线浅,梗洼深,果柄短。黏核,果肉呈鲜红色,肉质细,粗纤维少,汁液多,香气浓,风味甜,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9.0%。较耐贮运,果实在室温条件下可贮藏15~30天,低温下可贮藏3~5个月。

(2)生长结果习性。味帝生长势强,萌芽率高,成枝力较弱,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这两种果枝结果量约占全树结果量的75.0%~90%,复花芽多,完全花率高,自花授粉坐果率低。苗木栽植后第二年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30.6千克,每亩产量2000~2500千克。味帝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病虫害较少,不裂果。

5.恐龙蛋

(1)果实经济性状。恐龙蛋果实近圆形,纵径5.2~6.3厘米,横径5.6~6.6厘米。平均单果重126克,最大单果重l99克。果皮淡红色,密被片状暗红色,表面被白色蜡质果粉,果顶圆平,侧沟不明显,缝合线浅,果梗长1~2厘米,无毛。黏核,果核椭圆形,长1~1.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有尖头,表面粗糙。果肉粉红色,肉质脆,粗纤维少,汁液多,香气浓,风味甜,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20.0%。较耐贮运,果实常温下可贮藏14~21天,低温贮藏时间3~6个月。

(2)生长结果特性。恐龙蛋生长势旺,萌芽率高,但成枝力弱。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量约占全树结果量的75.0%~90%,复花芽多,完全花率高,自花授粉坐果率低,配置适宜授粉树,花朵坐果率可达40%以上。苗木栽植后第二、第三年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33.6千克。恐龙蛋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病虫害较少,不裂果。

6.味王

(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纵径5.2~6.6厘米,横径5.1~6.3厘米。平均单果重92克,最大单果重145克。成熟后整个果皮紫红色,有蜡质光泽。果顶稍尖突起,似桃形。缝合线明显,中深。梗洼深。离核,果肉鲜红色,肉质细,粗纤维少,汁液多,风味极甜,风味十分独特,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耐贮运,低温条件下可贮藏3~5个月。

(2)生长结果特性。味王树势弱,萌芽率中等,成枝力弱。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苗木栽后第二年结果,第三年平均株产11.9千克,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32.9千克。味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稳产性,但味果实的迅速膨大期如遇较大降雨,会有裂果现象。

7.味厚

(1)果实经济性状。味厚果实圆形,纵径5.2~5.8厘米,横径5.6~6.6厘米。平均单果重126克,最大单果重203克。成熟果的果皮为紫黑色,有蜡质光泽,果顶圆平而凹陷,缝合线浅,果梗长1~2厘米,无毛。黏核,果核近圆形,长、宽约1.5厘米,表面粗糙。果肉橘黄色,肉质细,粗纤维少,汁液多,风味甜,香气浓,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8%。较耐贮藏、运输,果实常温下可贮藏15~30天,低温条件下可贮藏3~6个月。

(2)生长结果习性。味厚树势中庸,萌芽率中等,成枝力较弱,枝条较细弱,容易下垂。初结果树以中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盛果期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复花芽多,自花授粉结实率低,需配置授粉树。苗木栽后第二年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28.7千克,每亩产量2000~2500千克。味厚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病虫害也较少,不裂果。

4.10.9.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现代栽培技术特征

李树的现代栽培是继传统栽培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它以现代科技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和政府综合调控的作用下,实现栽培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机械化、果品商品化、效益多元化,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其技术特征如下:①因地制宜选择砧木品种,接穗品种由盲目引种向适地适树转变,重点是良砧良种配套,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②加强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大力推广种植优良品种,特别是果个大、外观美、质量优的品种。③栽培模式由大冠稀植向矮化密植转变,进一步由乔化密植向矮化密植转变,方便采收和管理。④倡导集约化、规模化栽培,结合观光果业发展建立高标准果园。⑤土壤管理由清耕制向生草覆盖转变;平地起垄覆盖,行间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结合;山坡地,顺坡就势建园,减少台地、凹地,方便旋耕机出入。⑥施肥管理由经验施肥向精准施肥转变,提倡有机肥、专用肥、复合肥,肥水一体化使用;杜绝直接使用不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肥料。⑦水分管理由大水漫灌转为渗灌、滴灌,由浇地向浇树转变;推广小沟快流技术;果园喷药向机械化转变;果园装备加强,大力提倡设施辅助栽培,防霜、防雨、防鸟等常用设备配套齐全。

2.园地选择与规划

建立李园是进行果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涉及李的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因素等,也需要配套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在建园时,任何一个环节或措施,都会影响李的生产成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甚至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进行仔细和全面的考察论证,精细策划,认真组织实施,使之既符合现代果品生产的要求,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1)园址选择。

李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在砂土、壤土、黏土等不同土壤上栽植。但以土层深厚肥沃、保水性较好的土壤栽植效果更好。另外,一般平地、丘陵、山地、沙滩均可以栽植李树。山地建园时应先进行工程整地,然后进行栽植;山坡地低洼处建园时选择开花较晚的品种较好,能够避免晚霜为害。

(2)果园规划设计。

建园地点选好后,就要进行果园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果园规划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内容;先进行果园形图的测绘,作为最基本的原始图保存。然后根据土壤状况、地形以及气象、水文资料,确定建园范围以及防风林、道路、灌溉系统和建筑物的建设。果园要根据地形划成分若干小区。小区是果园经营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地势较为平坦的果园小区可大些,山地果园小区可小些。平地果园小区最好是南北向,以利于果园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山地果园小区应水平设置,长边与等高线平行,以利于水土保持。李园还必须有固定的道路系统,由主路、小路和支路组成。主路要求位置适中,宽4~6米,以便于运送肥料和果品。山地果园主路可环山而上,呈“之”字形。道路设置时应与防风林、水渠相结合,尽量少占果园,道路应占果园总面积的3%~5%。果园排灌设施也是园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水系统包括干渠、支渠和输水沟。干渠应设在果园高处,以便能控制全园。支渠多沿小区边界设置,再经输水沟将水引入果树盘内渗入土壤中。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减少水分的损失。山地或丘陵果园应有蓄水设施。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应挖明沟进行排水,以免雨季长期积水对果园造成危害。

(3)整地和改土。

平地建立李园,可按规划设计的株距、行距、开挖定植穴,施入有机肥以备栽植。若是在沙地上建园,则必须先进行土壤改良,方法是在沙中掺土和有机肥,用黏土1份、沙土2~3份,再混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拌匀后填入栽植坑中,以后每年进行扩穴、掺土、施肥,可有效改变土壤的物理状况。山地建园时,结合整修梯田和鱼鳞坑进行土壤改良工作。

(4)栽植。

1)方式、密度。①长方形栽植:这种栽植方式的好处是行距大于株距,通风透光好,便于管理。②正方形栽植:特点是株行距相等,光照好,管理方便。③等高栽植:适宜于山地果园,按一定的株距、行距将果树栽植在同一条等高线上。此外还有带状栽植、三角形栽植等栽植方式。土壤条件好、田间管理水平一般的果园,株、行距可采用2米×4米或3米×5米;山地、沙滩土壤瘠薄的地方,株行距可采用3米×4米。

2)配置授粉树。李树有些品种自花结实率较低,所以在建园时除考虑主栽品种外,还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树,才能提高产量。授粉树品种应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花粉数量多,且与主栽品种亲和力良好。授粉树配置的比例是2行主栽品种、1行授粉品种,或3行主栽品种、1行授粉品种。也可以考虑每8株主栽品种和1株授粉树进行配置。

3)栽植方法。平地果园栽植时,先按株行距做好测绳的标记,然后在栽树的田块四周定点,将测绳沿两对边平行移动,每移动1次,即可确定l个定植点,用石灰做好标记。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地果园,先进行整地,然后再栽树。定植点确定后,即可进行定植穴的开挖,一般坑深80厘米、直径100厘米。挖坑时表土放一边,心土放在另一边,然后将每穴有机肥20~40千克、复合肥0.3~0.5千克与土壤拌匀,回填时先填表土,再填底土,灌水沉实。春季栽植时,在定植点挖一小穴,将李苗放在定植穴中央,使根系舒展,然后培土,土深以苗木原来在苗圃内生长时留下的土印为准。填土时要把苗木轻轻向上提动,把根系舒展开,边填土边踩实,使土壤与根系充分结合。并在树干周围修树盘,灌足定根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在树盘上撒上一层细土,并将苗木扶直。

(5)栽后管理。

1)定干。李树栽植后要及时定干,一般干高50~60厘米,再留20厘米的整形带,共剪留70~80厘米。整形带内要留饱满芽以利于发出健壮枝条,选留做主枝用。其余的不充实枝芽要及时剪除,可减少树体的水分被蒸腾。

2)灌水。秋季栽植的李树,入冬前要灌封冻水,水分下渗后及时松土。开春树木萌芽前也需及时灌水,以利于芽萌发。

3)检查成活率及补苗。秋季栽植的李树,在开春树木萌芽时,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苗时,要及时补植同龄苗。

3.修剪整形

李树是一种发枝多、生长旺、喜阳光、寿命长的树种,且大多数品种的萌芽力和发枝力都较强,树冠内外枝条比较稠密。李树因潜伏芽的寿命比较长,也容易萌发,所以自然更新能力比较强。同时,着生在枝条中部的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坐果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也是李树高产的主要原因。

如果让李树自然生长,枝条横生交错争先向上,就会造成树木郁闭、光照不良、结果部位外移、果枝早衰、大小年结果严重、产量低、品质差、寿命短。

修剪技术有两类:一类是以增强生长势为主的方法,称之为“助势修剪”,如截剪的短截和重短截,壮枝壮芽领头、抬高修剪部位和减小枝条角度、多截剪、少疏枝,这样修剪的效果是增强树势、枝势。另一类是以削减树势为目的的修剪技术,称之为“缓势修剪”或“减势修剪”,即一切修剪的目的在于削弱树势、枝势,如轻截剪、多疏除、去强留弱、去直留斜、留瘪芽、甩放以及捻梢、揉枝、圈枝、环剥等都属于缓势修剪的手法。

幼树修剪以整形为主,幼树生长迅速,枝条直立并可发生二次枝、三次枝,应轻剪各级延长枝,充分利用二次枝、三次枝培养主、侧枝,使各级枝条尽快成形、扩大树冠。李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宜用轻剪放长枝,缓和生长势,促其萌发短枝,再根据花芽量和结果的需要短截修剪,这样可以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竞争枝、过密枝应进行疏除。盛果期的李树,因结果量逐年增加,枝条生长量逐年减少,树势已趋稳定,修剪的目的为平衡树势,复壮枝组,延长结果年限。修剪要以疏除为主、短截为辅。过密枝、直立枝、重叠枝,交叉枝应进行适当回缩或短截;没有更新价值的徒长枝,由基部剪除;对 树冠外围和上层的强壮枝,疏密留稀,去旺留壮;延长枝应中度短截,继续扩大树冠和维持树势;结果壮果枝应在刺激后促使其抽出壮枝;多年生枝应进行回缩;等等。

目前,李树在生产上主要采取自然开心形、双层疏散开心形、主干疏层形等树形。果树整形修剪,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时代要求的改变,不断地革新演变。近几年来,中国各地不断重视李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在栽培技术上不断探索栽植密度和理想树形,以期获得丰产稳产。下面介绍两种李树的密植园树形,供大家参考。

(1)“Y”字形。

Y”字形适于宽行密植,株行距一般为1.5米×4米。主干高40厘米左右,无中央干,在主干上分生2个较大主枝,斜向行间成45°,形似“Y”字。小枝直线或小弯曲延伸,基部外斜侧或背后,可留l~2个侧枝,中上部则配置各类枝组,丰满紧凑。成行后,树高约3米,冠厚一般不超过2.5米,树冠向行间伸展较长,宽度一般为3米。栽后4~5年成形,通风透光好,果实品质佳,便于作业。

(2)纺锤形。

纺锤形主干高60~80厘米,全树有骨干枝8~12个,上下骨干枝错位排列,同方向枝间距30~40厘米,骨干枝开张角度80°~90°,骨干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4.肥水管理

(1)追肥

根据李树的生长习性,追肥时期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发芽前或开花前追肥。这时虽然树体内积累了一些养分,也施了基肥,但仍不能满足春季开花和生长大量消耗养分的需求,此时追肥,对提高受精率、减少落花落果、促使新梢旺盛生长有一定的作用。施肥的方法是在树冠外缘挖长60厘米、宽20厘米、深40厘米的3条沟,施肥量每株树(初果期)0.4~0.7千克,以氮、磷、钾肥为主,比例为1:2:l。二是幼果膨大期追肥。此时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果膨大,减少落果,促进叶片生长,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积。这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增施一些磷酸二氢钾,每株树施0.5千克。也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4%~0.5%尿素溶液,使叶片增绿,枝条迅速生长,果实加速发育。三是采果后结合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这样才能获得丰产。

(2)秋季追肥。

选择秋季追肥是由于秋季正值李树的营养积累时期,且恰值第二次根系生长高峰期,此时扩穴施肥,断根容易愈合,部分肥料可被根系当年吸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而且此时粪肥容易熟化,矿化程度高,对次年的春季营养供给十分有利。

对定植第一年的小树,每年施入腐熟有机肥20~30千克;进入结果期后,要做到“斤果斤肥”,甚至“斤果二斤肥”。

施肥方法:一是环状沟施法,指在树冠外缘挖一环状沟,宽30~40厘米,深40~60厘米,将肥料施入沟中后覆土。二是沟状施肥法,指在树冠两侧挖宽30~40厘米、深50~60厘米的2条沟,将肥施入后覆土,次年改变开沟方向,交替施肥。此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已到盛果期的大树。三是全园施肥法,指将肥料撒在全园,然后翻耕入土。此法适宜于密植园,翻耕程度要深,不然容易造成根系上移。

(3)灌水。

1)花前灌水。春季云南气候干燥,对李树萌芽、开花、坐果极为不利,花前灌水可使花芽充实饱满,保证花芽有一定的水分和养分,为授粉良好和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花前灌水可结合追肥同时进行。

2)幼果膨大期灌水。幼果膨大期正是李树需水的临界期,根、茎、叶、花、果实同处生长发育阶段,又是各器官旺盛生长时期,因此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往往出现较大矛盾。在天气干旱的条件下,各器官还会出现对水分需求的矛盾,地上部分蒸腾过大与地下部分根系对水分吸收输送不足而失去平衡的矛盾等。这个阶段水分不足,不仅抑制新梢生长,而且影响果实发育,甚至引起落果。

最适灌水量应是在一次灌水中,能使根系分布范围的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的一半为度。灌水量的多少应根据树龄、树势、土质、土壤温度、灌水方法及次数具体而定。

3)秋冬灌水。结合深耕施肥灌水,从秋末直至冬季封冻前都可以进行,但宜早不宜迟,最好在地上部分已经休眠而根系还未停长之际进行,因为此时深耕能很快使断根恢复。深耕时若能加入有机肥,不仅能有效地改良土壤,还能被根系及时吸收,从而延长了根系的活动时间。

深耕时应尽量少损伤直径在l厘米以上的根系,翻出的根系外露时间不要过长,深耕后要及时灌水,既能使土壤自然下沉,保持根系良好状态,也能保持土壤湿度,提高树体抗寒越冬的能力。

5.病虫害防治

(1)春季病虫害防治措施。

1)早春清园。虽然冬季结合修剪对园内外进行了一次大清除,但是仍然不能彻底清除越冬病虫害。为了大幅度降低越冬病菌和越冬害虫数量,早春时还必须对园内外进行第二次大清除,包括刮树皮、摘除病虫果、捡拾落地果,并集中烧毁。

2)发芽前防治。一是在3月中旬前后,李树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或5%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可以防治李褐腐病、李穿孔病、李炭疽病。二是95%矿物油(蚧螨灵)乳油2000~2500倍液喷施,可以杀死越冬虫卵,且对天敌安全。也可以根据蚜虫越冬卵孵化期与李树的萌芽期基本吻合的特点,在发芽开花前,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30%马拉硫磷·氰戊菊酯(桃小灵)乳油2500倍液或l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三是防治叶螨类害虫,可在发芽期选用20%四螨嗪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四是防治流胶病,可在发芽前刮除病部,但不要伤及好皮,然后在伤口处涂抹80%福美双·福美锌(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涂抹对伤口无刺激作用的腐殖酸钠,以加速伤口愈合。

3)开花前的防治。开花前的主要防治对象是流胶病、穿孔病、缩叶病和囊果病。对开花前出现的流胶病,可在刮除病块处涂80%福美双·福美锌(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硫磺悬浮剂混合药剂300倍液。对缩叶病、穿孔病、囊果病的防治应把握时间在花瓣未展开时进行,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l: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或5月再喷l次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4)落花后的防治。防治的主要对象是李实蜂、李象鼻虫、李蚜虫、李树红点病等。针对李实蜂幼虫无转果的习性,将掉落到地下的残花烧毁或深埋入地下,使成虫不能出土,或在幼虫入土前在李树树冠下撒2.5%敌百虫可溶粉剂,每株结果树撒药0.25千克,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l000倍液喷施。针对李象鼻虫和桑白蚧,可选用90%敌百虫可溶粉剂l200倍液+蚧乳净800倍液或95%矿物(蚧螨灵)油乳油l000倍液喷施。为了防治蚜虫,可在李树落花后至新梢生长期,用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62.5毫克/千克)喷施,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以后,蚜虫易产生抗药性。对于已经产生抗药性的蚜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l500倍液喷施。这种轮换用药的方法对易产生抗药性的蚜虫效果较好。李红点病菌子囊破裂,会散发大量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可在李树开花末期及叶芽开放时,喷施倍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l:2:200)杀灭子囊孢子。

(2)夏季病虫害防治措施。

1)幼果期病虫害防治。缩叶病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一次发病高峰,因此在5月初应及时补喷l次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防止发病高峰的出现。

5月干旱时,李穿孔病和李红点病病势较缓,如遇多雨天气,应及时防治,可每隔l0天补喷1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月初,在李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羽化前在树冠下的地面撒药,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0~500倍液喷施,毒杀成虫和幼虫。

5月中旬,李子蚜虫繁殖迅速,为害较大,应在虫口数量猛增之前采用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62.5毫克/千克喷雾防治l次。

5月也是防治叶螨的最好时机,当越冬成虫死亡、新生的雌虫尚未产卵之时,正是虫害最易控制的时候,这时用药效果最好,可先用5%噻螨酮(尼索朗)乳油l500倍液喷施,然后再选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

发生潜叶蛾的果园,应在成虫盛发前用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混以5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喷施,或25%灭幼脲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可杀死成虫、蛹和幼虫;也可选用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62.5毫克/千克或22.4%螺虫乙酯(亩旺特)悬浮剂8~60毫克/千克轮换喷雾防治。

2)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病虫害防治。此期正是李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可选用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此期对红蜘蛛和李蚜虫的防治属控制性防治,用药与幼果期相同。

对于裂果病的防治,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喷高脂膜。此方法不仅可以防止裂果发生,对避免病虫害也有作用。

成熟期的病虫害防治,在采收前1个月,采用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倍液+10%四螨嗪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美林高效钙300倍液喷雾防治1次,以防止病虫害再度发生。

(3)秋季病虫害防治。

秋季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红蜘蛛、蚜虫、卷叶虫、李穿孔病、红点病、褐腐病和炭疽病。此次防治的目的有:一是保护李树叶片,提高光合效率。二是减少虫果、病果,提高果实商品率。三是减少越冬病虫害的数量。

防治的方法有:一是采前喷药。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加美林钙的方法,共喷3次,第一次在6月底,第二次在7月初,第三次在7月底。二是采后用药。采后用药主要以杀菌为主,在包装前或入库前用药,以延长果品耐贮性,因此可采用浸果的方法或果面喷雾的方法防治。

(4)冬季病虫害防治。

冬季病虫害入蛰之后,并不意味着防治病虫害工作的结束。冬季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主要任务有3项。

1)清园。病叶、病虫枝、残枝、杂草都是各种病虫害越冬的场所,因此要彻底地将园内一切落叶枯枝、病果病枝、园内及园周围杂草清除干净,集中烧毁。

2)树体涂白。12月前要完成对树苗主干、主枝的涂白工作,涂白既有杀菌除虫的作用,又有防寒护树的效果。在刮除老树皮之后,约1周内完成涂白任务。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l0份、硫磺粉1份、盐0.2份、水40份、黏着剂0.5份,也可用石硫合剂的残渣代替硫黄粉。配制时先用少量水把生石灰粉化开,然后把黏着剂(可用面粉代替)加适量热水熬成糊状,再把食盐化入面糊中,最后将生石灰水与面糊掺和,加入足量水搅匀即可。

3)深翻。深翻可以杀死土壤中的越冬害虫,深翻后也能使虫卵、虫蛹暴露出来,便于鸟类啄食。

6.果实采收

果实采收期是否适宜,对果实的质量、产量和贮藏运输性能有很大影响。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果个小,色泽差,含糖量少,未形成本品种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采收过晚,由于果实过分成熟,果肉松软发绵,采运时碰压伤果率高,不耐贮藏和运输。大部分品种由于采收过晚还会大量落果。所以,只有适时采收,才能获得最好的果实品质和较高的商品价值。

李果实在树上的时间越长,其水分的减少和含糖量的增加也就越明显。因此,不同用途的果实,采收的时间也就不同。如果远地运销和当地加工,果实七八成熟就可采收。若是鲜食品种,当地有市场销路,待充分成熟前采收。

目前,生产上大多根据李果的色泽变化来决定采收期。红色品种,当果实着色占全果面一半时,为长途运输和加工的采收适期;果面彩色占全果面的4/5或全着色时,为鲜食采收期。黄色品种,当果皮由绿色转为黄绿色时,为加工和长途运输的采收期;由黄绿色转为黄色时,为鲜食采收期。同一个品种、同一株树的果实成熟期也不一致,所以要分批采收,这样才能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不受影响,延长对市场的供应期。判断果实成熟与否,也可以根据果肉硬度测试结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结果来判定。

李果采收期正是高温多湿季节,微生物极易从伤口侵入,容易使李果腐烂变质。因此,凡参加采收的人员,最好戴上手套,避免伤到果实。采果筐内侧应衬以麻袋片或牛皮纸,并将边缘包扎好,以免刺伤果实。采收的顺序应该是由下向上、从外围到内膛。采收的方法是用手握果实,以指按果柄,将李果扭向一方或向上轻托,使果实与树枝分离,然后将果实轻轻放入筐内。采收时还应防止折断果枝和花芽,以免影响次年产量。

每株树上的果实成熟时间都不相同,采收的方法是先熟的先采收,后熟的后采收,即分期分批采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果品的质量,而且还能提高产量。

李果采收的时间应选择天气凉爽的晴天,果面露水干后。一般在早上8:00~ll:00、下午l5:00~18:00采收较好。雨天、风天、高温时不宜采收。阴雨、露水未干或浓雾时采收会使果皮细胞特别膨胀,易造成机械损伤。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