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9.4金银花

6.9.4.1基本概述

金银花又称银花、双花、忍冬花,俗称“花子”,“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金银花为忍冬科半常绿缠绕灌木,以花蕾入药,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规定: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是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主要用于痈疽疔毒,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其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化合物、芳樟醇等,其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护肝、消炎等,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金银花茶有独特的减肥功能,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还能抑制与杀灭咽喉部的病原菌,对老人和儿童有抗感染功效。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的水或煎剂有利于风火目赤、咽喉肿痛、肥胖症、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茎藤称“忍冬藤”,也供药用,全株都极具药用价值。

金银花是中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品种,全国中药1/3的成药方剂中都以金银花为原料成分,金银花在200多种中成药、500多种食品及保健品和日化产品中被广泛应用。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制剂主要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金银花露”等。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基本成分之一,发挥其疗效的成分主要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目前约有80%清热解毒杀菌类的中药处方中都含有金银花。由于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效果,在2003年“非典”防治中成为首选大宗药材。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金银花再次受到社会关注,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金银花又是一种药食兼用且无不良反应的原料植物,已广泛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产品的生产中,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的茶饮有金银花茶、金银花露、金银花晶等保健茶,牙膏、饲料产品相继开发生产,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与青睐。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王老吉”凉茶饮料畅销东南亚、非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每年金银花的需求量约400万千克。据统计全国金银花市场需要量在9000吨左右,市场前景较好。随着金银花深度开发利用和药材需求持续增加,如何保证金银花有效供应和药材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将是今后金银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金银花生长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现主要在山东、河南、湖南等地种植。云南省拥有立体气候条件,云南中部和中南部山区光热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金银花的规范化栽培,发展潜力较大。在云南发展金银花规模化种植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利用金银花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等特点,在荒山荒坡种植金银花,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山区植被绿化率,保护生态环境。

6.9.4.2品种与分布

1.品种

金银花种植药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良种选育经验,他们依据植株的整体形态,如枝条直立、缠绕或蔓生,植株茎、叶、花等毛被的疏密;叶片的大小与色泽,花蕾的形态、大小、颜色与着生状态,以及每年的开花茬数等,在“砸花”季节,将枝条成把割下进行繁殖,在道地产区逐渐形成了一定地域的农家品种。目前市场上,金银花优势品种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南。金银花的主要药用部位是花蕾,目前采摘主要依靠人工,花序着生方式以及待花时间的长短是关系采摘难易的主要问题,能有效地降低人工成本。由于金银花种植区域的不断扩大,引种栽培地和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在引种时应对引种原产地的金银花品种进行综合鉴定、评价再进行引种种植。以下几个品种是目前市场上广泛推广种植的品种,适应性和效益都表现较好。

(1)北花一号。

该品种开花期5月中旬到7月中旬,一年两次,主要突出性状之一是花蕾期长,大白期7~15天不开花,极大地延长了最佳采摘期,再也不用担心采摘稍晚而使商品等级下降,在采摘时间上更具灵活性,一般每茬花集中采摘两次即可。而且北花一号金银花节间短,叶片下垂,花蕾大而且集中外露,采摘方便,可以大把采收,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金银花的经济效益。丰产期亩产100~150千克干花。

(2)九丰一号。

九丰一号是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而培育出的同源四倍体品种。该品种茎枝粗壮、直立性强,徒长枝少,结花枝数多,两年生植株分枝比例占总分枝数的91.7%,花束集中。叶片厚大,叶片和幼茎被浓密、粗硬的绒毛,具有较强的的抗蚜性和抗螨性。多倍体器官巨型性特征明显,花较大,千蕾鲜重达238.96克,千蕾干重达30.86克,亩产干花150~200千克,绿原酸含量达2.6%。由于该品种是以大毛花为亲本的四倍体金银花,因此采用扦插繁殖或分株繁殖等无性繁殖方法。

(3)大毛花。

藤本,节间短,直立性强,干性明显,耐修剪。叶片薄,叶片被毛多而密;花蕾微弯,花冠长5.0~5.5厘米,顶端具有粗糙毛,具有多次开花习性。开花期5月初到7月,一年一到两次花,亩产100千克左右,待花时间一天到两天。该品种适合于瘠薄山岭地种植,适应性强。

(4)巨花一号。

叶片大,叶毛多而长,色浓绿,徒长枝少,植株直立,花枝粗壮,花蕾紧凑,现蕾早且时间长,耐盐碱、抗旱和抗病力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绿原酸含量超过4%,木犀草苷含量达0.1%,平均亩产干花150千克,最高达200~250千克,待花时间3天左右。

2.分布

忍冬属植物为直立或攀缘状灌木,落叶或常绿、半常绿,主要产于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全世界约有200种,而中国就有98种,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外,忍冬属植物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部种类最多,本属植物的花蕾作为中药材商品的约有18种。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规定金银花药材的原植物来源仅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商品药材来源主要为栽培品种,在中国栽培范围较广,山东、河南、广西、四川、江西、湖南、广东、陕西、安徽、贵州、云南等多数省份都有金银花的种植,山东和河南为主要栽培区,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大,金银花商品药材主要来源于山东与河南的栽培品种。

6.9.4.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种苗繁育

金银花可以通过种子和扦插进行繁殖,但因无性繁殖成活率高,收效快,所以目前生产主要采用扦插进行繁殖,此方法简便,容易成活。金银花生长季节均可进行扦插繁殖。

(1)苗床准备。

在塑料大棚内用砖砌成宽1.2米、高 0.15米的苗床,长度根据大棚的长短进行制定。

(2)育苗基质配制。

珍珠岩、沙、腐殖土按比例混合拌匀,喷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放入苗床中待用。

(3)过渡圃准备。

选土层较深、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整平作畦。

(4)母本选择。

选取健壮、无病害、开花多的1年生枝藤,剪成15~20厘米的小节。每节至少有3~5个芽,剪去下部叶片,作插穗扦插。

(5)扦插。

用植物激素IBAIAA 500毫克/升浸泡处理枝条下端,同时可用多菌灵500倍液处理,稍晾干后立即进行扦插。用枝条粗细相当的木棒打孔,然后插入插穗,深度为插穗的1/3,并将插孔周围基质压实,插后浇透水。

(6)日常管理。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用喷灌调节室内湿度,温室内的湿度保持在80%以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60%,遮阴度60%,温度控制在22~30℃,用专用复合肥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待生根后移入室外过渡圃,炼苗继续种植。

2.栽培管护

(1)栽培方式。

1)葡萄架式栽培。采用长度不短于1.8米的水泥柱做立柱,两柱间距一般可在6~10米,水泥立柱的行距为1.5米,用直径3毫米的钢丝在1.5米和1米的高度拉两道横线,也可仅在1.5米高度上拉一条线,要求将水泥柱拉紧,两端固定,不得使水泥立柱倾斜及拉线松塌。金银花在栽培行上定植,每亩定植400~450株左右。

2)竹杆辅助立架栽培。利用竹杆搭成三角形立架,上部用长竹杆连接起来或每株用3~4个竹杆围着金银花插成1.5米左右高的三角形或四方形架子。每亩定植400~450株左右。

3)簇堆法栽培。这是金银花栽培中最简单、省工、省力、省钱的栽培模式,比较适合山区、陡坡、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方种植。具体方法是,沿山坡开成环坡种植带,依据坡势每个环坡带栽培1~2行,按1.2米×0.5米的行株距定植,每亩可定植1000株左右。

(2)移栽定植。

1)选地整地。金银花对土壤及水分条件要求不严,能抗旱、耐涝、耐瘠薄。但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及轻质土壤,种植的金银花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金银花喜阳不耐荫蔽,应选择向阳、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坡度在15°以下的砂质壤土栽植。如灌溉方便、有水源,则更好。选好地后,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打碎土块。按照栽培模式,挖定植穴,每穴长宽深50厘米×50厘米×50厘米,表土、心土要分开,并筑成外高内低的鱼鳞坑,每穴施复合肥0.15千克,或农家肥15千克,并将表土回穴。基肥适当深施,且与土混匀,再覆土。坡地可实行梯形整地,带宽1.5米。

2)移栽。一年四季均可移栽,但考虑到云南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主要根据雨水和阳光两个因素决定移栽时间。云南地区最适合移栽定植的季节和时间,秋季9—12月,夏季6—8月;3—5月是定植金银花成活率最低的时候,此时天气干燥,下雨几率较小,应当避开这段时间;而有一定遮阴和灌溉条件的地方,可以全年定植,但也要做好移栽后三天的防晒、防失水、防蒸腾工作。移栽时每穴栽壮苗1株,填细土压紧、踏实,浇透定根水,覆盖黑色地膜。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金银花栽植成活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使植株周围无杂草滋生,以利金银花的生长。中耕除草在栽植后的前3年必须每年进行3~4次,发出新叶进行第一次,7—8月进行第二次,最后1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培土,以免杆部露出地面。3年以后可视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杂草的滋生情况适当减少除草次数,每年春季2—3月和秋后要进行培土。为防止土壤板结,减轻土壤容重,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每年对金银花植株周围实行穴状松土,直径为60~70厘米,由远及近,近处浅锄,外围深锄,先深后浅,避免伤根。

2)适时浇水。金银花虽然抗旱、耐涝,但要获得丰产仍需要一定的水分。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有利金银花植株新枝生长,促进多次开花。在每茬花蕾采收前,结合施肥浇水1次,促进花蕾正常生长。

3)施肥。金银花是多年生、多次现蕾开花的植物,要获得高产,需多施肥,每年至少施2次肥。第一次在头茬花蕾采摘后,每株可施用有机肥6~10千克或复合肥60~100克,以后每采摘花蕾1次,则施用1次复合肥;第二次在秋季,结合中耕培土,多用有机质肥结合培土施用,有助于植株防寒保暖,又可促进植株春季生长,每株约6~10千克,与复合肥60~100克混合施入。施肥可深翻松土埋入土中,也可在植株周围30~40厘米处,开环形沟,沟深15~20厘米,将肥料施入沟中,再用开沟挖出的土壤填回沟内,施肥后及时浇水。

4)整形和修剪。金银花的整形和修剪是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修整较好的能将产量提高30%~40%,而修整的具体措施要根据品种和金银花的树龄进行。

整形。待新芽刚萌发后,在植株基部留饱满芽2~3枚,并在饱满芽的上方2厘米处剪去老枝。新梢长到30厘米时,留一直立健壮枝,在20厘米处定干,主干出现2次芽后,将下部芽全部抹除,在上、中部的适当距离内留饱满芽3~4枚,培养主枝。主枝长到20厘米时,进行摘心抑制其生长,并在主枝上培养侧枝3~4个,当年可长到8~10厘米,次年在侧枝上配备开花母枝后,树形即可基本形成。

修剪。在每茬花蕾采摘后进行,以短截花枝为主,疏剪为辅。短截的轻重,要根据枝条的长势,尤其要看新梢腋芽的萌发程度而定。多数新梢以2~5茎节处萌发较早,修剪时可留3~5个节间,徒长枝和长壮枝要重短截至瘪芽处,使整个树体枝条基本萌发一致,否则,徒长枝和长壮枝萌发早,短枝萌发晚,会造成现蕾时期不一致,花期不集中的问题。初冬和早春金银花的主干基部和骨干分杈处,常产生不定芽,数枚或数十枚簇生。着生在植株中、下部的萌芽,每年早春萌发前应抹除,这类未被及时抹除的萌芽,常发育成徒长枝和结果枝,消耗营养物质,影响树形和树势。

(4)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农艺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或高残留农药。

1)主要病害。

白粉病。症状及发病规律:金银花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花。叶上病斑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严重时叶发黄变形甚至脱落。高温多雨、湿度大或株间郁闭易发病,施氮肥过多,枝叶徒长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增强抗病力;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在叶片未展开时,采用波尔多液2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发病严重时,可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1500倍液、50%硫菌灵(托布津)1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褐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后期数个小斑融合一起,呈圆形或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的病斑。潮湿时,叶背生有灰色的霜状物,干燥时,病斑中间部容易破裂。病害严重时,叶片早期枯黄脱落。一般6—8月发病较重,为害严重的植株,造成植株过早大量落叶,影响植株的生长。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注意摘除病叶,以防病害蔓延;适当修剪,改善通风透光,以利于控制病害发生;发病初期,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交替使用药剂防治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炭疽病。症状及发病规律: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病斑近圆形,褐色,可自行破裂,潮湿时其上着生橙红色点状黏状物,为大量聚集的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清除枯枝落叶、病枝,集中烧毁。发病初期,采用1:1:10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2~3次;发病严重时,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喷雾2次,间隔6~7天。

2)主要虫害

蚜虫类。在金银花孕蕾、采花期发生。其主要为害叶片,刺吸汁液,使叶片背向蜷缩,花蕾畸形,产量降低。

防治方法:在4月初蚜虫为害时,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1:4:400的比例喷洒;为害严重时,可选用1.5%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2000倍液、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防治1~2次即可控制。采花前20天以前应停止用药。

蓟马。其主要为害金银花的新发嫩芽、嫩叶、花等幼嫩组织,钻入尚未展开的嫩芽中及刚展开的嫩叶上,锉吸叶汁,造成新发嫩芽嫩叶上呈黄色斑点,叶片失绿、卷曲、皱缩,造成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6~7天内连施两次。

地老虎。地老虎3龄前幼虫常群居于叶间,3龄前幼虫昼夜为害幼苗地上部分;3龄后幼虫分散于土中,夜晚出来活动,将幼苗距地面1~2厘米处的茎咬断,并将其拖入土中取食。

防治方法:利用地老虎成虫的趋光性,在其羽化期用频振式黑光灯诱杀,也可在苗圃及其周围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用90%敌百虫可溶粉剂1千克,加5~10千克水溶化后,拌入100千克新鲜多汁的杂草中,于傍晚撒于苗圃地上,每亩撒15~20千克,诱杀幼虫;也可选用50%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亩、0.5%阿维菌素(乐地农)颗粒剂3千克/亩等进行防治;如发现虫害迹象,可在附近挖土,进行人工捕杀。

3.采收与加工

(1)采收时间及方法。

1)采收时间。金银花定植后第二年即可花开,花期一般在5—8月,主要集中在5—6月。金银花花蕾最佳采收期为二白期和大白期,此时的花蕾形态为“花蕾由绿色变白,上白下绿,上部膨胀,尚未开放”。选择在晴天上午及时采收,过迟花已开放失去了药用价值。采下的花蕾尽量减少翻动和挤压,并及时送晒场或烘房。采收时,不能带入枝叶和其他杂质。

2)采收方法。金银花只能采用人工采摘,采摘金银花使用的盛具,必须通风透气,一般使用竹篮或条筐,不能用塑料袋、桶等装运,以防采摘下的花蕾蒸发的水分不易挥发再浸湿花蕾,或温度不易散失而发热发霉变黑等。

(2)产地初加工。

1)日晒干制法。将采摘的花蕾,及时均匀地薄撒在竹帘或晒席上,厚度控制在3厘米以内,以尽快晾晒至干为原则。晒制时,竹帘或晒席应离开地面,架起来,以利通风和防潮,傍晚后可收回房内或棚下。不能翻动,否则会使花色欠佳或花蕾断碎。待花蕾含水率稳定在5%左右,装入塑料袋中贮存。

2)烘烤法。将鲜花蕾均匀撒在盛花器具内,厚1~2厘米,温度从30℃慢慢升至40℃,经历4~5小时;接着打开进风口排出室内湿气,然后使温度升至45~50℃,继续烘烤约10小时;最后保持50~55℃,8~10小时。当烤房内的花蕾干燥后即可,拿出烤房及时装入专用的塑料袋,经3~4小时,干品凉透后封口。

(3)包装、贮藏与运输。

1)包装。金银花包装材料采用干燥、清洁、无异味以及不影响品质的材料制成,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护品质,包装材料应易回收、易降解。在包装外标签上注明品名、等级、数量、收获时间、地点、合格证、验收责任人。

2)贮藏。包装好的金银花药材,及时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要防止霉变、鼠害、虫害,注意定期检查。

3)运输。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污染,严禁与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

(4)质量要求。

1)外观质量。根据金银花色泽、形状大小、开放程度、杂质、虫蛀霉变等外观指标,制定了金银花商品质量四级标准:

一等:货干,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花冠厚质稍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无黑条、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基本相同,唯开放花朵不超过5%。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

三等:货干,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或黄白色,花冠厚质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黑头不超过30%。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货干,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无杂质、虫蛀、霉变。

2)内在质量。按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要求,金银花药材干品应达到水分≤12.0%、总灰分≤10.0%、酸不溶性灰分≤3.0%、绿原酸Cl6H18O9)≥1.5%、含木犀草苷(C21H20O11≥0.050%。检测方法参照药典方法。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