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1.3品种与分布

6.1.3.1品种

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主要来自野生资源,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遗传差异较大,因而出现多种性状差异明显的栽培类型。茎秆及颜色可分为有绿色、粉色、紫红色等,叶片颜色有绿色、紫红色等,叶片形态分为宽叶和窄叶,茎秆形态可分为茎秆上下粗细相近和中部粗壮、基部细小两种。不同栽培类型的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也存在差异。生产中,一般将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分为“软脚”和“硬脚”两大类型。“软脚”铁皮石斛茎较短,柔软,具黏性,基本组织富含多糖,横切面上维管束数目较少,维管束鞘纤维不发达,纤维素含量较低;“硬脚”铁皮石斛茎较长,黏性差,具厚壁细胞组成的发达下皮层,横切面上维管束数目较多,维管束鞘纤维发达,纤维素含量较高。“口嚼无渣,黏性强”是优质铁皮石斛的传统判定标准。但随着石斛产业的发展,铁皮石斛选育呈现专用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用于枫斗加工的品种要求优质、高产,茎粗细适中;鲜食品种要求化渣性好、口感好;仿生栽培品种要求抗逆性强等。

铁皮石斛品种选育工作起步晚,育种的方法主要为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茎条是铁皮石斛的主要采收部位,茎条的长度和直径可作为选择铁皮石斛种质的主要指标,多糖既是铁皮石斛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评价种质的重要指标。选择育种是指从群体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单株,扩繁其后代并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是利用父本与母本进行杂交,产生杂种F1代,选择出性状优良的单株进行繁殖并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006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发布了第一个选择育种培育的铁皮石斛新品种“天斛1号”,种植20个月后,其鲜品产量达600千克/亩,干品多糖含量达15.6%,表现出抗病性强、耐寒性好的特点;而“晶品1号”是中国第一个通过种内杂交选育的铁皮石斛新品种,其多糖含量达到46.10%,鲜品产量约1000千克/亩,具备较强的耐寒性。目前,全国已申(认)定铁皮石斛新品种38个,其中云南省注册登记的品种是23个,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多糖含量高的特点。

6.1.3.2分布

铁皮石斛分布广,中国南方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一般生于海拔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或林地的树干上。每年春季,从2年生茎的基部会萌发形成幼茎;随着植株的生长,茎节长出叶片,基部长出气生根;冬季当年形成的茎,次年4~5月,茎上部花芽发育形成1~3朵花,10~11月蒴果成熟。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