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1.3.6 民族艺术

1. 歌曲

佤族的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征调式,旋律常用 La、do、re、或 so、do、re 为骨干音,音区偏低,音域较窄。终止式以同音反复为特色。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单乐段或两对上下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在此基础上作小有变化的反复;有的则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衬腔。唱词喜欢用比兴手法,或是增铺直叙。佤族民歌中,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十分丰富,多声部民歌有“玩调”。佤族民歌都有与之适配的场景生活,下种有《下种歌》,狩猎有《狩猎歌》,猎人头祭木鼓或人死之后有《猎人头歌》《悼念歌》;情歌有《男是藤子妹是树》《江三木罗》,社会生活歌《孤儿歌》,儿歌《无花果呀快快熟》《哄娃娃调》。

2. 舞蹈

佤族的民间舞蹈是其民族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朴粗犷,倾心激越,富有狂热性。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它是佤族寨民参加面最广、掌握最娴熟的一种群众性艺术。除生产劳动外,舞蹈又是原始民族传授生产技能的一种手段。他们常常通过狩猎舞蹈来传授狩猎的本领,赞颂狩猎英雄;通过播种舞、薅旱谷舞传授生产知识。舞蹈又是佤族人民情感的流露。每当节日喜庆、宗教祭祀活动或婚丧嫁娶时,他们通常是全寨出动,通宵达旦,吼声震天,充分表露出自己粗犷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气质。有祭祀活动的舞蹈,如《木鼓舞》《剽牛舞》《砍头刀舞》《打铓舞》;有反映劳动生产的舞蹈,如《狩猎舞》《播种舞》《舂臼舞》《烧火舞》;有传统风俗性舞蹈,如《贺新房》《竹竿舞》《跳棺舞》《过年舞》;有表现生活的娱乐性舞蹈,如《甩发舞》《对脚舞》《穿花舞》《蒿子舞》《斑鸠舞》等。上述舞蹈按其伴奏的乐器或使用的道具,又可分为“葫芦笙舞”“三弦舞”“笛子舞”“鼓舞”“竿舞”“刀舞”等。佤族舞蹈的总体动律是:屈膝上下弹动,强调节奏,重拍时动作向下,舞步以一步跺、一步踢、三步跺、三步踢为主,强调走时轻柔、跺地有力。舞蹈队形有围圈、联袂、对称等特点,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葫芦笙、木鼓、铜鼓、大铓锣等。舞蹈表现出热烈奔放、质朴韧性的风格。

3. 乐器

佤族的民间乐器种类繁多,绝大多数就地取材,常见的乐器有:弦乐的独弦琴;管乐的芦笙、长短竹笛、苇箫笛、角笛、稻秆笛等;打击乐有木鼓、铓、镲、钹、铜鼓、象脚鼓、蜂桶鼓、大鼓、竹琴等,其中特有的乐器有木鼓、长短竹笛、苇箫笛、角笛、独弦琴等。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佤族木鼓是最神圣、尊贵之物,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色树为原材料,长约 200 厘米,直径约 70 厘米,鼓身挖一条长约 150 厘米,宽约 15 厘米的直槽,中间掏空,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较小者称“公鼓”,较大者称“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置于两根横木之上,以防潮湿。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此外,小独笛也有独特的历史渊源,早在东汉时期,小独笛的前身竖逐就已流传于民间。小独笛是佤族古老的竖吹乐器,佤语称“瓦格洛”“蔚利”或“住”,广泛流行于云南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其管身为竹制,音色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4. 美术

(1)绘画。佤族的原始绘画艺术,除宏伟壮观的“沧源崖画”外,多画在房屋四周的板壁或门板上。绘画的内容都是人物、家畜图像,其中以牛头像居多,这可能是一种原始图腾崇拜的反映。绘画工具以手指或竹、棍为主,用红土、木炭或石灰做颜料。绘画没有固定的专人,谁会画就让谁画,但妇女禁止作画。佤族的男性有在手臂、胸、背、脑门、颈部、腿部文身的习俗,文身图案有牛头、十字花点、三角形、小鸟、龙、虎等。

(2)雕刻。佤族雕刻主要有木雕、竹刻、角雕。角雕常见于角笛、牛角号及角器;竹刻多为竹笛、口弦、独弦琴等民间乐器上的线纹道或几何形刻纹;木雕是佤族原始雕刻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密切关系,原来佤族习惯于在大房子的屋脊上刻一个男性人像和八个木刻燕子,据说这些雕刻是为了纪念房子的创始者——木依吉神。旧时,佤族装放旧人头的人头桩上也刻有一个五官齐全的人头像及几何形图案或条纹。另外,在佤族木板粮仓的厚门上,常常把穿门栓的木孔雕成牛角浮雕的造型,极富民族特色。

(3)工艺美术。佤族的工艺美术主要有银制品、编艺、染织等。银制品有头箍、项圈、耳环、手镯、烟锅等;编艺主要有由竹、藤纺织的帽子、筐子、饭桌、饭盒、槟榔盒等;染织是佤族妇女的杰作,以红、黑为主,兼有黄、白、蓝三种色,如筒裙、背袋等。此外,佤族妇女的装饰品,如腰部与小腿上佩戴的竹藤、篾圈,以及胸前挂的由天然果珠、贝壳和鸟骨做的珠串,都是原始民族手工艺的珍品。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