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芒果园的建立
(1)园地选择。
选择向阳,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壤为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和砂壤土,花芽分化期天气适当干旱,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规模化的芒果园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建立在适宜的生态气候区,且生产和运销条件好的地区。以投资省、花工少、收效快、收益大为原则。
(2)园地规划。
芒果园地规划包括果园分区、梯田、防护林、排水系统及道路的规划设计。园地可按气候和地形特点分区,一般小区以防护林为界。因地形地势不同,每小区以15~30亩为宜。平地可用“十”字定标法测量规划,按“井”字型以2:1至4:1的长方形设计为好。在坡地,长边应沿等高线走向,可采用基线定标法进行等高测量规划,以利耕作及防止冲刷。
(3)园地开垦。
建园时,把杂草、树木清除干净后,进行全垦,充分犁耙,全面垦耕2次,犁深40厘米,使土壤细碎松散,翻晒土地后栽种。
2 .芒果优质种苗的繁育
(1)苗圃的建立。
1) 苗圃地选择。选择苗圃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交通方便;②靠近水源;③ 向阳;④避风;⑤避开冷空气易沉积的低洼地;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最好为壤土或砂 壤土;⑦有机质丰富;⑧排灌良好;⑨土壤 pH 在 5.5~7。
2)苗床地准备。播种前 1~2 个月,对苗地进行全面的深耕熟化,要求深度在30厘米以上,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注意在深耕的过程中拣出树根、杂草和石砾等杂物。在深耕细耙后,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和混合溶液喷 洒翻耕土壤,再暴晒半个月,以充分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然后根据苗圃的大小、地 形和用途,以道路和沟渠为界,先将苗圃划分为若干小区,通常小区面积以不超过200平方米为宜,道路以小型货车能够进出为宜,沟渠一般沿道路分布,以排灌方便为标准。小 区划分好之后,又将小区划分为更小的小区,即畦。起畦时,一般畦面长 8~10米、宽80 厘米、高 15~20 厘米,沟宽25~35厘米。同时要注意在每个小区中间设便道和排 水沟,便道以手推车可以通过为宜。播种前3天左右,以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和化肥(磷肥为主)作为基肥,根据土壤肥瘦,每平方米施用有机肥2~3 千克、过磷酸钙40~50克,并将施入的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对于黏性或酸碱性过重的土壤,还可通过掺沙、施用石灰和土壤改良剂来进行改良。
(2)砧木培育与幼苗管理。
1)砧木苗的培育。
①选择种子。芒果砧木采用种子直播的方式进行培育,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砧木 苗生长发育状况,因此,要按标准进行选种。一般选用耐旱、耐涝以及生长适应性强的品 种,并挑选充分成熟、饱满、无病虫侵害、大小均匀的种子,充分清除黏附在种壳上的果 肉,置于通风阴凉处保存,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3 天。云南省主要以本地三年芒作为砧木苗 品种,其他还有马切苏、缅3、缅8等,可根据各产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砧木品种。
②剥除种壳。芒果种子硬壳妨碍种子发芽,带种壳播种时,发芽率仅为 40%~60% 或更低,且种苗弯曲、畸形的比例大。因此,应采剥除种壳,以提高出苗率,培育健壮的 苗木。具体方法:用修枝剪夹住种壳偏种腹一侧,沿缝合线向下扭转,剥开一边种壳,再 剥另一侧种壳,反复2~3次便可取出种胚,并剔除种衣、变色或不饱满的种仁。
③播种。将种胚按顺序排列在施过肥的苗床上、种脐向下进行播种,具体步骤如下: 在畦面上开沟, 沟深 6~7 厘米, 将种子顺沟放在沟心, 行距为10厘米, 株距为5厘米, 覆土2~3厘米后均匀盖草、淋透水即可。
为了方便搬运和移栽,生产上可直接采用营养袋(杯)进行育苗,虽然增加了成本, 但后期管理方便,而且移栽成活率比在苗床上直播高,可根据需求选择营养袋育苗。
2) 幼苗管理。①保湿。根据土壤湿度,定期浇水,水保持土壤湿润,待幼苗出土 时,将苗床上的覆盖物除去,并搭荫棚。②除草施肥。当苗圃内长出杂草时,需人工进行 清除,以免相互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线等因子,影响砧木幼苗生长。③练苗。当气温高于 35℃时,及时揭开荫棚通风;在幼苗出苗率达到 80% 以上时,拆除荫棚练苗。④砧木苗移栽和管理。
A. 砧木苗移栽。a. 起苗。对于采用苗床直播的幼苗,需进行起苗移植,以便培育管 理。待第一片真叶转绿即可起苗,选择阴天起苗,起苗前将苗床浇透水,以减少对根系的 伤害,提高成活率。起苗时剪除1/3叶片、过长侧根和直根,直根留5~6厘米。起苗后 将种苗按大小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叶片整洁正常,无病虫害。苗高20厘米以上,茎 粗0.5厘米以上;二级叶片整洁正常, 无病虫害苗高15~20厘米, 茎粗0.4~0.5厘米; 三级叶片整洁正常,无病虫害苗高10~15厘米茎粗 0.2~0.4 厘米。苗高小于10厘米,茎粗小于 0.2 厘米的弱苗及时剔除。芒果实生苗质量要求见表 4-2。b. 移植。袋装移植: 一般采用高和上口直径分别为21厘米和15厘米营养袋(杯)作为容器,将幼苗插入装好 营养土的袋中。装袋后按10株一行,整齐排列在荫棚下,四周用土围住压紧,苗床之间 留宽度为30厘米左右的过道,过道低于苗床10厘米以上,以便于管理和排水,其他道路 和沟渠设计可参考播苗圃。移植后第一次淋水要淋透,并搭建荫棚,荫棚高1米,宽一般1米左右,荫蔽度达到70%以上。地苗移植:在整理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5厘米×10 厘米, 10株一行进行移栽。移栽后及时搭建荫棚,荫棚高1米,宽一般1米左右,荫蔽度要在70%以上。
表 4-2 芒果实生苗质量要求
项目 |
质量等级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一 年 生 苗 二 年 生 苗 三 年 生 苗 |
苗高,厘米≥ 茎粗,厘米≥ 梢 叶 苗高,厘米≥ 茎粗,厘米≥ 梢 叶 苗高,厘米≥ 茎粗,厘米≥ 梢 叶 病虫害 |
60 1.0 充实 完整 100 1.5 充实 完整 200 2.0 充实 完整
整批外观整齐、均匀, 梢叶完整充实,营养袋 完好无损,营养土不松 散,与根系紧密结合。 |
50 0.8 充实 完整 85 1.3 充实 完整 180 1.8 充实 完整 无检疫对象 整批外观基本整齐、均 匀,梢叶完整充实,营 养袋完好,营养土不松 散,与根系紧密结合。 |
40 0.6 较充实 较完整 70 1.1 较充实 较完整 160 1.6 较充实 较完整
整批外观较整齐、均匀, 梢叶较 完整充实,营养袋较好,营养 土不松散, 与根系较紧密结合。 |
|
外观
起苗后处理 起苗时间 |
|
||||
去除枯枝残叶和营养袋外老根,防止营养土松散,取苗工具需经杀菌防病处理。 一般以 2— 11 月为宜,尽量避免在冬季取苗。 |
B.砧木苗管理。在云南省,芒果苗培育的最佳时间为6~8月份,也是一年中气温 最高的时段,蒸发量大,苗床和营养袋易缺水,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水分,同时排除 多余的积水,注意苗床荫蔽,以免灼伤幼苗。袋装及地苗移植后1个月,幼苗成活稳定时 应该开始施肥。用0.5%~1%尿素或1︰10腐熟清粪水浇施,之后每次抽发新梢时追肥1~2次,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施肥量可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和耐肥能力进行适当调整,一般量由少到多,浓度由稀到浓。进入秋季(10月份后) ,可采用浓度为0.3%的硫酸钾 喷施1~2次,间隔时间为20天,能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整个幼苗期要注意防治病虫 害,需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虫害注意金龟子、蜗牛、象甲、叶瘿蚊和蓟马等,病害注 意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等。可用的农药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啶虫 脒、多菌灵、波尔多液、可杀得3000、代森锰锌等,一般在抽生新梢时喷洒1~2次, 保护新梢至老熟。
(3) 嫁接苗培育。
1)嫁接准备。当砧木苗生长至茎粗1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嫁接,云南省大部分 种植区最适嫁接时间为 2~5月,2月以前气温尚低,5月以后雨水逐渐增多,气温过低 和水分过多都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其次,在热量较高且降水量少的地区,如元江县、隆 阳区潞江镇、永德县等,每年 10月份为嫁接的次适宜时段,亦可进行嫁接苗培育。
①砧木苗和接穗选择。为提高嫁接成活率,除了选择适宜的时间,还要注意选择健壮 的砧木和接穗以及适当的方法。要求砧木苗茎粗 1 厘米以上,茎干直立、韧皮部完好;接 穗应取自树冠外围中上部充分老熟的半年至 1 年生枝条,要求品种纯正、生势旺壮、芽眼 饱满、无病虫害。
②接穗贮运。一般情况下,接穗当天取当天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嫁接成活 率最高。如不能做到现取现用,可放置在阴凉的环境中贮运,但不宜超过5天。具体储藏 方法有:a.沙藏法:先用报纸将接穗包好,并用清水浸湿。然后一层接穗一层沙堆叠在容 器内或室内,以3~4层为宜,将沙浇湿即可。b.湿包法:用棉布、报纸、植物叶片等包 裹,并用清浸湿。无论用哪种材料,包裹时注意不能使接穗过多地暴露在外,水分也不能 过多,还要防止重压。
③嫁接工具和方法。嫁接工具主要包括枝剪、嫁接刀、磨刀石、嫁接膜等。嫁接刀和 枝剪需在嫁接前进行消毒,可用石灰和多菌灵配制消毒液。芒果幼苗的嫁接一般采用切接法。接穗带两个以上饱满的芽,以利于成活后形成健壮 的枝条,如果用单芽接穗进行嫁接,形成的枝条较瘦弱。
2)嫁接。
①削接穗。根据砧木的情况,选择与砧木粗度相近的枝条(宜小不宜大) ,在枝条上选取带2~3个芽的一段切下作为接穗。切接刀在接穗的基部没有芽的一面起刀,削成一个长2.5厘米左右平滑的长斜面,一般不要削去髓部,可带少部分木质部。在另一面削长 约1厘米的短斜面,使接穗下端呈扁楔形,削时切接刀要锋利手要稳,保持削面平整、干净、光滑,最好一刀削成。
②削砧木。在离地20~30厘米处将待接砧木剪断,并将砧木修剪平整,在砧木比较 平滑的一侧,用嫁接刀连带少部分木质部垂直向下切一刀,切口长约2~3厘米。
③砧穗结合与绑扎。将接穗的长削面向内插入切好的砧木切口内,并将两侧的形成层 对齐,接穗削面上端要露出0.2厘米左右,即俗称的“露白”。以利于砧木与接穗愈合生 长。砧穗密合后,用5厘米宽的薄膜将接口部分先绑紧,再将接穗进行全封闭包扎,不 露芽眼。绑扎时,不要移动砧穗形成层对准的位置,松紧要适度,既不要损伤组织又要 牢固。
3)嫁接苗管理。
①抹砧芽。嫁接10天后,接口以下的砧木开始抽出侧芽。特别是带叶砧木易抽生侧 芽,应及时把侧芽抹除,促进接穗抽生新芽。
②中耕除草。嫁接苗成活后第一次新梢老熟前,用手拔除杂草,以后可用小锄除草, 结合浅松土(深度1~2厘米)。
③水肥管理。嫁接苗成活后,注意水肥管理以利于接穗新梢生长,嫁接后浇水应以 根浇为主,防止喷浇以免影响嫁接成活。第一次新梢叶片转绿稳定后,可用腐熟清粪水1︰5浇苗床, 施肥后用清水将种苗叶上的粪液冲洗干净, 防止灼苗, 以后每次稍施一次肥。
④病虫害防治。芒果幼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白粉病、象甲、 横线尾夜蛾、叶瘿蚊。防治方法:炭疽病、白粉病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交替使用;切叶象甲、叶瘿蚊、横线尾夜蛾、短头叶蝉用功夫防治即可;细菌 性黑斑病用可杀得3000。
⑤解缚。嫁接苗抽出二次新梢后可进行解缚,解缚时用一把锋利的小刀从上向下将所 包扎的薄膜切断揭下即可。
⑥练苗。练苗在两个时期进行。第一时期为入冬前。由于芒果苗秋初还保持较大的生 长量,如不注意练苗,入冬后会因组织幼嫩,造成枯梢及死苗。有的苗因抗性差,遇到低 温导致病虫危害。低温练苗一般于傍晚拆除荫棚至第二天日出前又搭上荫棚,或者阴天拆 除荫棚,天晴时又搭上荫棚。注意练苗时期当地气温不能低于15℃,极端最低温不能低于10℃,11月份前后应停止练苗。第二个练苗时期为出圃定植前1~2 个月,此期正值 高温季节,练苗需逐渐进行,开始每天晒2小时左右,以后逐日加时。一周后若未发生苗 木受害现象,可将荫棚顶盖拆除,提高苗木抗性和定植成活率。
(4)苗木出圃。
1)苗木出圃。
①嫁接苗出圃标准。砧穗亲和力好,嫁接口愈合良好,上下发育均匀,不起肿瘤。苗木接穗部分30厘米以上,二次以上梢叶片稳定老熟,主干直径大于 1.5 厘米,叶片整齐,叶色正常,根系发达,不带危险性病虫。
表 4-3 芒果嫁接苗质量要求
|
|
|
质量等级 |
||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
一 年 生 苗
二 年 生 苗
三 年 生 苗 |
苗高,厘米≥ |
60 |
55 |
50 |
茎粗,厘米≥ |
1.5 |
1.3 |
1.1 |
||
抽梢次数 |
2 |
2 |
1 |
||
一级骨干枝(条) |
2~3 |
2~3 |
1~2 |
||
梢 |
充实 |
充实 |
较充实 |
||
叶 |
完整 |
完整 |
较完整 |
||
品种纯度 |
≥ 99% |
≥ 97% |
≥ 95% |
||
苗高,厘米≥ |
120 |
100 |
80 |
||
茎粗,厘米≥ |
2.5 |
2.3 |
2.1 |
||
抽梢次数 |
4 |
4 |
3 |
||
二级骨干枝(条) |
4~6 |
4~5 |
≥ 4 |
||
梢 |
充实 |
充实 |
较充实 |
||
叶 |
完整 |
完整 |
较完整 |
||
品种纯度 |
≥ 99% |
≥ 97% |
≥ 95% |
||
苗高,厘米≥ |
180 |
150 |
130 |
||
茎粗,厘米≥ |
3.5 |
3.3 |
3.1 |
||
抽梢次数 |
6 |
6 |
≥ 5 |
||
三级骨干枝(条) |
8~12 |
8~10 |
≥ 8 |
||
梢 |
充实 |
充实 |
较充实 |
||
叶 |
完整 |
完整 |
较完整 |
||
品种纯度 |
≥ 99% |
≥ 97% |
≥ 95% |
||
|
病虫害 |
无检疫对象 |
|||
|
外观 |
整批外观整齐、均匀,梢叶完整充实,营养袋 完好无损,营养土不松 散,与根系紧密结合。 |
整批外观基本整齐、均匀,梢叶完整充实,营 养袋完好,营养土不松 散,与根系紧密结合。 |
整批外观较整齐、均匀,梢叶较完整充实,营养 袋较好,营养土不松散, 与根系较紧密结合。 |
|
|
起苗后处理 |
去除枯枝残叶和营养袋外老根,防止营养土松散,取苗前经药物处理。 |
|||
|
起苗时间 |
符合取苗期(一般每年 2-11 月均可) ,注意尽量避免冬季取苗,并选用袋装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