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1.3.5民族风俗

1.3.5.1传统节日

1.特懋克”节

“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特懋克”就是过年的意思,基诺人亦叫其“打铁节”。关于“特懋克”节的时间,原先各村寨不统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于 1988 年 1 月 28 日决定把“特懋克”节的时间定为每年的 2 月 6 日至 8 日。

2.新米节(“好希早”)

新米节是基诺族在每年公历 9 月间举行的一个传统节日,基诺语称“好希早”,即吃新米的意思。基诺人民过新米节的日子是不固定的,节日期间他们也不会特意穿漂亮的衣服,没有头人主持仪式,也不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只是不约而同一家一户地单独过节。

3.叫谷魂节(“国老库”)

在基诺族人民中,流传着谷子(稻谷)能飞的故事:很久以前,由于基诺族人民埋怨谷子太多,导致谷子飞走了,后经神仙指点,他们摆下祭品到地里叫谷魂,谷子才又回到仓库。因此,每当丰收的时候,基诺人就叫谷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独特的节日。叫谷魂节的时间固定在每年 10 月收获完毕之时,由一家一户单独选择日期过节,主要表达基诺人民喜庆丰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上新房”节

“上新房”是基诺族众多习俗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习俗之一,它的显著标志就是举行“打黄牛”祭祖仪式。“上新房”的时间是在每年谷子收完,“叫谷魂”仪式举行之后。举行“上新房”仪式的时间则由各家自定,“上新房”是基诺族共有的习俗,但因支系不同,“上新房”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具体过程也有所不同。

1.3.5.2传统婚俗

基诺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婚前恋爱自由。基诺族的青年男女举行“成年礼”之后,即取得了谈恋爱的资格,他们恋爱和结婚通常会经历“巴漂”“巴宝”“巴里”三个阶段。青年男女在劳动中对歌,以树叶为信约定相会的时间和地点;待两人情投意合后,即可同居;婚礼一般是在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举行。举行婚礼时,长老必须亲临,同时舅父在婚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新娘婚后五日归家,几天后才返回男方家长住。随着《婚姻法》的实施,既符合法律规范又具有民族特点的基诺族婚俗正在形成。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