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7.22茯苓

6.7.22.1基本概述

茯苓为多孔菌科茯苓属真菌的干燥菌核,又名茯灵、茯神、伏菟、云苓等,寄生于松科植物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松科植物的根茎上。茯苓性甘、味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还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有茯苓多糖、茯苓总三萜(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而茯苓酸则是三萜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中国茯苓用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龙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将鲜茯苓去皮,按不同需要进行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茯苓全身是宝,不同部位药用效果有所差别,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赤茯苓为去皮后靠外表皮淡红色部分,用于清利湿热,小便不利;茯神,报木而生,是松树根长在菌核里面的部分,具有安神作用,用于惊悸健忘,中风不语。

茯苓是中药八珍之一,被古人誉为“四时神药”,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以茯苓为原料药或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制剂达300余种,配伍率非常高,达到70%以上,有“十方九苓”的说法。茯苓还是著名的养身保健食品,有“药膳白银”之誉,相关保健品有茯苓糕、龟苓膏、茯苓饼、长寿挂面、云片白雪糕、茯苓酒等。中国茯苓每年市场需求量在30000吨左右。茯苓还是中国传统的出口药材,2009—2013年出口在10000吨以上,2015—2017年出口量在6000吨左右,2017年茯苓出口金额排在中国出口药材的第五位,仅次于人参、枸杞、肉桂、红枣。随着中药的开发利用的高发展趋势,茯苓需求量仍将不断扩大,近年来价格大幅度上涨。茯苓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非常好。

6.7.22.2品种与分布

1.品种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主要有湖南的“湘靖28”,福建省农科院的“川杰1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5.78”等,从生长势上看几个菌株都比较好,表现出菌株菌丝长速快、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产量高的特点,是目前茯苓种植中推广较广的品种。

(1)湘靖28。

该品种由靖州县湘桂黔食药用菌研究所选育。其菌丝体粗壮,白色,结苓早,苓体比较均匀结实,肉质白色或浅黄色,苓皮厚1.6~2.2毫米,呈紫红色。结苓率90%左右,生物学效率42%~70%,茯苓多糖含量19.33%。

(2)川杰1号。

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由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其菌丝生长快,多呈白色细绒状,同心环明显。生育周期短,60天能结苓,后菌核表皮凹凸不平,粗糙薄,茯神多,不跑苓。该菌株性状稳定,抗逆能力强,主要特点是“不跑苓”。

(3)“5.78”。

该品种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选育。其菌丝粗壮,白色,早熟型品种,菌丝气生性强,抗杂菌感染能力强,适应性广,结苓率高,生物学效率高,产量较高,质量较好。这是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品种。

云茯苓个头大、质地坚实、疗效确切、易于加工成形,其品质位列全国之首,深受国内外青睐,形成社会广泛认可的“云茯苓”“松茯苓”道地药材品牌。云茯苓虽然声名远扬,但云南省却没有这一道地药材的菌种供应商,菌种通常是种植户从省外直接调入三级菌种包种植,或是产区种植户自己进行母钟分离,很少进行严格选种和试验检测,菌种生产不规范、设备简陋、制种环境污染、制种方法粗放,培育出的茯苓菌种内在质量差,连续种植数年极少进行菌种复壮,产区菌种普遍存在衰老退化现象,严重影响茯苓的产量和质量。云南要发挥“云茯苓”品牌优势,就要进行云茯苓种质资源的培养,建立优质菌种繁育基地,充分发挥本区域茯苓的品质优势,生产优质纯正的云茯苓原种及母种并推广种植,推进茯苓产业的提质增效。

2.分布

中国茯苓野生资源分布非常广泛,在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均有分布。目前人工栽培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北、河南、云南等几个区域,其中安徽产区产量最大,为“安苓”,而云南所产茯苓质量最优,被誉为“云茯苓”,并被视为道地药材。云南茯苓野生资源在丽江、维西、香格里拉、保山、大理、巍山、宁蒗、永胜、楚雄、禄劝、曲靖等地都有分布,而人工栽培主要在镇沅、景谷、楚雄、大理、丽江等地。

6.7.22.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菌种制

(1)母种制备。

母种,也称一级种。在道地产区,选择新鲜茯苓个体较大,近球形、外皮薄、色棕黄或淡棕色,有明显的白色或淡棕色裂纹;生长旺盛,切开后,苓肉色洁白,气味浓郁,有乳白色汁液或淡青色浆液渗出的,无病害、虫咬、完整的优质菌核。将选择好的种苓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然后在无菌工作台上用70%酒精或0.2%升汞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表面,最后用紫外灯照射15分钟左右。用无菌的解剖刀在近茯苓皮2~3厘米处取一块0.5厘米的菌肉,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及时塞严试管口,贴上标签,在22℃~25℃温度下黑暗环境中培养2~8天。培养2~3天后,菌块周围即可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丝长满整个培养基表面,即为一级母种。培养过程中管理者应经常观察培养情况,有生长缓慢、不均、稀疏,颜色黄或污染者及时剔除。母种的转接要控制在2~3次为佳。优质的母钟表现为菌丝白色,菌落厚,质地致密,形似平茸状,整个菌落自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气生菌丝较发达,菌丝爬壁力强,并形成菌膜,尖端结成小球状。

培养基配方一: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松根或松木屑煎汁40毫升、琼脂20克、水1000毫升。将适量水置于松根或松木屑中,水量为淹没3~4厘米为度,煎煮30分钟,用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静置1小时,取上清液40毫升,备用。将洁净的去皮马铃薯200克,切片或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至软而不烂为度,用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20克的琼脂,加热搅拌融化。在溶液中加入20克葡萄糖、40毫升松根或松木屑煎汁,加水补充溶液到1000毫升,混匀,分装到试管或三角瓶中。培养基在0.107兆帕压力(121℃)下灭菌30分钟,备用。

培养基配方二: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3%、硫酸镁1.5%、维生素B1、琼脂15克、pH值为6.0。

(2)原种制备。

原种,也称二级种。将准备好的优质、健康、菌龄适中的母种试管放在洁净的超净工作台(接种箱)内,在无菌环境下,用酒精棉球擦拭试管口周边,在火焰上打开棉塞,右手拿接种铲或镊子从母种管内挑出豆粒大小的带有菌丝的培养基迅速放入原种培养基中央,使菌丝面紧贴瓶内培养基料面,立即盖好瓶盖,再依次接下一瓶。接种完的菌种瓶,及时贴上标签,注明菌种名称、级别、接种日期、接种人等信息。原种培养的最佳温度在25℃左右,培养2~3天后,菌种瓶内即可见到菌种块周边的菌丝开始生长,并逐渐向周边纵向生长延伸,培养7~10天菌丝生长至原种瓶2/3时,此时可将菌种转移至室温继续培养,通常情况下培养20天左右菌丝即可满瓶,即为二级原种。优质原种表现为瓶内菌丝浓密,菌丝洁白,气生菌丝爬上瓶颈,并在瓶颈有扭结现象。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如发现有污染的菌种瓶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培养基配方一:小麦粒90%、松木屑10%、营养液(蔗糖1%、0.4%~0.5%硫酸铵或硝酸铵)。将精选麦粒置于40℃左右的营养液中浸泡10小时,取出与松木屑进行充分混匀,装瓶,压实,用直径1.2~1.5厘米的木棒在中间打通气接种孔,然后盖上瓶盖。

培养基配方二:松木屑50%、麸皮45%、玉米粉10%、石膏粉1%、营养液(蔗糖2%、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1%)。

(3)栽培种制备。

栽培种,也称三级种。将准备好的优质、健康、菌龄适中的原种瓶放在洁净的超净工作台(接种箱)内备用,在无菌环境下,用酒精棉球擦拭原种瓶瓶口周边,在火焰上打开棉塞,右手拿接种铲或镊子从原种瓶内取3~5g左右原种块,迅速放入培养袋口接种孔内,并与周边菌料充分接触,立即扎口,贴上标签,转移到25℃~28℃培养室中培养。培养2~3天后即可以看见原种接种块周边的茯苓菌丝恢复生长并向袋中纵向延伸。培养7~10天后可看到菌丝生长过菌袋一半以上,此时可将菌种转移至室温继续培养,通常情况下培养20天左右菌丝即可满袋,即为三级种。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如发现有污染的菌种袋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配方一:松木屑78%、米糠或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

配方二:松木片50%、玉米芯30%、小麦粒15%、膏粉粉1%、蔗糖2%、过磷酸酸钙1%,料水比为1:1~1.2:1。将培养料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量在60%~70%(用手将培养料捏成团不散,手指稍见有渗水为度),放置30~60分钟,让水分充分地渗入培养料中后再进行装袋,每袋装料400克左右(宽12厘米,高25厘米),压实。装好后用直径1.2~1.5厘米的木棒在中央打通气接种孔,将瓶口和菌袋上的菌料擦干净,套上口圈,塞上棉塞或扎口。

(4)菌料灭菌和培养室消毒。

(1)菌料灭菌。灭菌主要有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灭菌两种。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将培养料置于密封的高压锅内,通入高压高温蒸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彻底灭菌,通常是温度121℃~126℃,灭菌1.5~2.0小时,灭菌过程中要注意将灭菌锅内冷空气排除干净。高压蒸汽灭菌具有灭菌时间短、效果好、省燃料等优点,缺点是投资较大。常压灭菌,以自然压力的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常压灭菌灶的建造方法根据各地习惯而异。常压灭菌的时间通常以见冒大气(100℃)开始计算,一般维持8~10小时。灭菌时注意不要将菌种瓶和菌种袋排得过密,以保证灭菌锅内的蒸汽流通。开始要求以旺火猛攻,使灭菌灶内的温度尽快上升至100℃,中途不能停火,经常补充热水以防蒸干。此法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容量大,但灭菌时间长、能源消耗量大。

(2)培养室消毒。菌种培养前要对培养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传统的消毒方法主要是使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法进行杀菌消毒,效果虽然较好,但要对环境不友好,应尽量不使用。对培养室的消毒可采用波尔多液保护性杀菌剂(生石灰:硫酸铜:水=1:1:100)、石硫合剂(生石灰:硫磺:水=1:2:10)等,具有低毒性、药效持续、应用广泛的特点,可以用来杀菌、杀虫、杀螨,注意使用时两种药剂不可混用。有条件的培养室可通入蒸汽进行高温高湿杀菌杀虫,蒸汽高温消毒杀菌是最环保的方法,也是国外现代化食用菌生产中常用的方法。

2.栽培管护技术

(1)栽培场地选择、处理。

1)场地选择。茯苓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忌积水。栽培茯苓的场地应选择海拔700~2500米,坡度在5o~30o的山坡地,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通透性好、弱酸性(pH值为5~6)的砂质壤土。茯苓种植忌连作,苓场应选择无白蚁滋生、3年内未栽种过茯苓或农作物的生荒地。

2)产地处理。选择好的苓场进行冬季翻耕,翻耕深度50厘米以上,清除杂草、树枝、石块等杂物。春季接种前1个月进行第二次深翻晒场,这样便于彻底清除场内杂物,使土壤疏松和减少病源物的滋生。挖墒整地,顺坡开挖墒,墒的长短根据场地大小而定,一般穴宽30~50厘米,穴长80~90厘米,穴深30~50厘米,每墒间距30~35厘米。穴底倾斜度应与坡面相平,窑四周要有排水沟,苓场要有“井”字型排水沟,确保雨水季节及时快速地排水。接种前1周按15克遍撒白蚁粉或细沙拌拜耳公司的白蚁药“特密得”乳油500倍液撒穴底及上面覆土层,防治白蚁危害。

(2)备料。

1)段木备料,下穴。选择树龄在10年以上,直径达到10厘米以上的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马尾松的树干、粗枝或松蔸。9~12月或次年1月份均可进行砍伐,秋季的松木树干营养丰富,砍伐后松脂容易快速溢出,砍伐后及时进行削皮、截断处理。砍去枝丫,段木长度在60~80厘米,段木上每隔3~5厘米削去一道皮,削皮宽度为3~5厘米,以见白即看到木质部为度(通常深为0.3~0.6厘米),去皮一条留皮一条,相互间隔,使木段呈多面体状。削皮留筋的目的在于加快木材的干燥,以及让树干内的松脂溢出。处理好的段木堆放在用生石灰处理过的场地上,将段木呈井字型堆放,底下用石块垫着,进行干燥,段木干燥以含水量在15%~20%为度。下种前将干燥好的段木排入穴内,顺坡方向进行摆放,根据段木大小情况,每穴放3~5根段木。可平放3根,或下层3根上层2根,较粗的放在下面,细的堆放的上面,细的可堆放至2~3层,段木之间削皮面紧紧贴在一起,周围用砂土固定。

2)松蔸备料。松蔸选择直径在10厘米以上,松蔸直径越大越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培养前2个月要彻底清理苓场,将松蔸旁边的灌木、杂草、石块等清理干净,同时进行白蚁的诱杀。对松蔸2米范围的土壤进行50厘米以上的深翻,使松蔸能够尽可能地露出地面,采取和段木削皮留筋一样的方法对树桩和较粗的侧根进行处理,保证松蔸充分干燥。清场后根据栽培场地的地理位置、地形,进行排水沟的开挖。

(3)栽培季节。

云南茯苓的栽培时间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选择,有春播和秋播两种方法。春播于头年立冬前后备料,次年45月播种,1012月采收。秋播于45月备料,89月播种,翌年45月采收。

(4)接种。

1)接种时间。接种选择无雨的天气进行,雨天容易引起菌种和段木的霉变,土壤板结,不利于菌种的定植。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选在早上、下午4:00以后或傍晚,避免菌丝短时间内水分散失,提高接种成活率。

2)接种方法。用消过毒的解剖刀将菌种包划成两截,将菌种紧压在段木削皮的面上,接种处通常在离段木上坡端5~8厘米处,接种后用松木片或松木屑将菌种填压固定紧实。也可采用头引法,将菌种直接接种在上坡端的断面上,菌种与段木要充分接触,压紧后需用松木段或松木屑填压,用以固定菌种,同时还可以防止菌种污染。每段木为3~5根,接种菌种量800~1200克(1~2包菌种)。接种前,段木接种口最好用刀削去旧的表皮,这样可以促进菌种迅速的在段木上发菌,生长。接种前在松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分别接种在新口处,盖上松片、松枝或松木屑,再进行覆土,每个松蔸的接种量根据松蔸的粗细程度决定,通常15厘米左右的松蔸可以接种0.5~1.5个菌包。

(5)覆土。

接种后及时在穴面进行覆土,覆土深度在4~6厘米,覆土后表面呈“龟背”形状,利于排水。晴天气温高时接种后覆土要快,避免菌种水分过多散失,提高菌种成活率。

(6)田间管理。

1)发菌期管护。发菌期管理目标主要是防止白蚁危害和促进菌种的定植。接种后应对苓场进行巡查,此时为白蚁危害高峰期,接种后白蚁喜食菌种,因此要注意查看苓场情况,如出现白蚁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接种后5天左右菌丝即可在段木和松蔸上正常定植生长,接种10~15天,如果穴表面覆土没有露水,覆土干燥就表示已经接种成功;如穴面覆土潮湿,有露水则表示菌丝没有正常生长,需要揭开覆土检查。如果菌种没有正常生长或被污染的,需要清除原菌种并对霉变的地方用生石灰、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进行处理,接种前需要先将穴挖开爆晒3~5小时,再接上新的菌种。接种后如果遇到天气突变下雨,要及时在穴面覆盖塑料布进行遮雨,防止菌种浸水污染,及时清理排水沟,将雨水引出苓场,避免苓场浸水,促进菌种在段木上定植。接种后30~45天左右,菌丝已经蔓延到松木料筒下端,整个段木上长满菌丝,并开始向段木内部生长,此时段应注意雨天防止苓场积水。

2)接苓期管护。接种后50~70天为结苓期前期,70~80为结苓期,此时要注意苓场的巡查,发现穴面有龟裂的,表明菌核开始形成,要根据穴面的情况进行培土,特别是穴面有龟裂的要及时覆土掩裂,防止菌核冒出穴面。覆土的深度可以根据天气进行调节,冷天少覆土,热天增加覆土厚度,以利降温。茯苓结苓期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比较严格,最适应茯苓菌核产生的土壤含水量是20%~25%,当土壤含水量超过40%持续20小时,菌核生长会严重受到影响,会引起烂穴。因此雨水天气要及时查看苓场的排水情况,及时排水,接连雨天除了保证苓场不积水外,雨停后要减少覆土的厚度,甚至将穴面覆土挖开,适当晒料。

3)白蚁防治。目前茯苓生产中,主要危害以白蚁为主,这是茯苓种植中减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从接种到菌丝在松木上萌发生长的初期,白蚁危害较大,应进行重点防治。白蚁防治可在接种前在苓场进行诱杀,每亩苓场应开挖长宽1~1.5米,深0.5~0.8米的穴2~3个,、内撒一层石灰,坑内堆放一些白蚁喜食的松木枝叶、培养料及红糖,上面盖一些新鲜松枝叶,再盖好土,对白蚁进行集中诱杀。在发菌期和结苓期加强对苓场白蚁情况的巡查,通常8~12天巡查一下,发现有白蚁危害,可用药剂进行白蚁防治,或在白蚁经常活动的地方撒生石灰,或直接挖除蚁巢,还可在3—7月,利用诱虫灯捕杀分飞的有翅成虫。白蚁药剂防治时最好的方法是交替使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氰戊菊酯、氯菊酯、吡虫啉、拜耳公司的白蚁药“特密得”乳油),通常是15天间隔交替使用,并在采挖40天前使用,采挖40天内严禁使用。

4)苓场管理。菌种从接种后,苓场上就要及时地进行除草,保证苓场特别是穴面,或是树蔸周边干净整洁,无杂草滋生。防止牲畜或人进入苓场践踏,影响茯苓产量。同时雨天要注意进行排水沟渠地疏通,确保苓场良好、畅通的排水。

6.7.22.4采收与加工技术

1.采收季节

茯苓从接种到菌核成熟的时间通常为8至10个月左右,采收的季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接种时间制定合理的采收时间。通常春播秋收,而秋天接种,4—5月可采收部分成熟的茯苓菌核,10月份以后看菌核成熟情况,收货“二场苓”。茯苓栽培以春播秋收的菌种质量最佳,茯苓菌核成熟的标志是苓场的土凸起如坟状,裂隙不再增大,菌核表面无白色裂纹,呈黄褐色,茯苓皮变硬。菌核靠段木处呈轻泡现象,长口已弥合,嫩口呈褐色,外皮褐色,薄而粗糙;若黄白色有待继续成熟;而黑色则为过熟,易烂。

2.采收方法

选择晴天,避开雨天,雨天挖起的菌核干燥后容易变黑,准备好工具,由坡下向坡上顺序进行采挖,茯苓采收时应注意尽可能保持茯苓个体的完整性,不要挖破,也不要遗漏。茯苓采收应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茯苓采收后,段木如果颜色较浅,摸着手感较实的时候,采收时在料筒两端取出茯苓,不要移动筒料,再重新覆土,以利继续结苓,采收“二场苓”。

3.产地初加工

新鲜茯苓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过程为:发汗—剥皮—切制(白赤分开,茯神提取)—日晒—回润—干燥—产品。

(1)发汗。将采挖出的新鲜菌核及时运回初加工场地,将菌核表面的泥砂清除干净,移入不通风的、洁净的房间内,或专门砌一个发汗池。用砖或水泥砌长2.0~2.5米,宽0.8米~1.0米,高1米左右的发汗池。分层排放,大个的放在下面,小个的放在上面和外面,大个的堆放2~3层,小个的堆放3~4层,每层茯苓中间用松毛或稻草间隔,高度可堆放至1.0~1.2米,最上面和不靠墙面的可以用麻袋盖住,盖严实,进行“发汗”。“发汗”过程中每3~5天要对茯苓进行翻转1次,把原来在下面的位置转动一下,翻转时要轻,每次翻半边。经发汗处理12~20天,茯苓菌核表面皱缩,表皮变为褐色,有皮翘起或裂纹时即已经完成“发汗”。发汗主要是让菌核内部水分逐步蒸发,菌核的含水量为45%~50%为比较适宜的阶段。发汗处理时,要注意翻转要均匀、适度,避免发汗不均匀造成菌核内部有半干半湿、半白半黄,或者开裂和霉烂变质的现象。

(2)剥皮切制。将发汗完毕的菌核依次挑选出来,进行切制。切皮要求用平口刀将苓皮尽可能大块地切下来,剥皮要均匀、薄,尽量不带苓肉。一次剥皮去除茯苓外部皮壳,苓皮作集中处理;二次剥皮将靠近苓皮的粉色、淡棕色苓肉与白色苓肉分离,形成“赤茯苓”,赤茯苓直接进入干燥环节,剩余茯苓个进入切制环节。如发现茯苓中间包有松根的,将松根和茯苓肉一起整个切出来,分开进行切制,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即为“茯神”,去掉周围茯苓肉即为“茯神木”。剥皮后的茯苓个则根据需求进行切制,分别加工成“茯苓片”或“茯苓块”。

(3)干燥。茯苓切块、切片后,平摊摆放在簸箕上,摊晒2~3天(如遇雨天须用文火烘干)。晒至7~8成干时,苓肉表面略有裂纹后,回收放于房间内让其回潮1~2天,再拿出来晾晒或自然风干即为成品。

4.质量要求

(1)外观质量。

根据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的不同,对其外观、色泽以及气味等指标要求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要求,各指标应符合表6-7-1要求。

表6-7-1 茯苓个、茯苓片和茯苓块的外观质量要求

项目

茯苓个

茯苓片

茯苓块

外观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有的中间抱有松根

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

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

色泽

外皮棕褐色至黑褐色,苓肉白色,少数淡红色,外层(近皮部分)淡棕色

白色、淡红色、淡棕色

白色、淡红色、淡棕色

气味

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内在质量。

按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要求,茯苓的内在质量要求应达到表6-7-2的要求,检测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

表6-7-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限量

水分

≤18%

总灰分

≤2.0%

浸出物

≥2.5%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