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5.3.2品种与分布

5.3.2.1云南省栽植的桑树品种

云南省栽种的桑树品种主要有云桑3号、桑798号、女桑、云桑1号、云桑2号、云桑4号。

1.云桑3号

(1)来源。云桑3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

(2)特征。枝条粗壮直,皮色青灰带绿,枝条开展,节距3.5~4.4厘米,皮孔细圆形或椭圆形;冬芽球形状,芽尖离生,呈黄褐色,副芽多少,叶序2/5;叶形为心脏形,叶片平伸,叶尖短尖头,叶缘乳头状齿,叶基深心开,叶色绿,叶面有光泽、平滑,叶面有缩皱,叶片1/2处歪向一边,叶厚,叶长24厘米,叶幅18厘米,叶面无毛,叶背无毛,叶缘无芒刺,嫩叶带紫红色,叶柄粗短;雄花性,先叶后花,雄花花穗长3.5厘米。

(3)特性。在云南省蒙自市栽植,脱苞期在1月下旬~2月上旬,开叶期在2月下旬,成熟期在3月下旬,属早生中熟品种;秋叶硬化期在11月中旬,春季米条产叶量145克,秋季米条产叶量133克;春叶每千克叶片数109片,秋叶每千克叶片数132叶;叶片占条、梢、叶总重量的53.0%。

(4)产量、品质、抗逆性等表现。产叶量高,叶质较优。云南省桑树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云桑3号亩产桑叶量全年比对照种荷叶白高15%,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荷叶白高10%,极显著和显著高于荷叶白;抗桑疫病力强于荷叶白。在生产试验中,还表现出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对云桑3号的为害明显轻于荷叶白。

(5)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高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栽植。

2.云桑798号

(1)来源。云桑798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199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滇桑一号)。

(2)特征。云桑798号树形稍开展,枝条长而直,皮青灰色,节间直,节距5.5厘米,叶序2/5和3/8,皮孔小圆和横向椭圆形,7个/平方厘米。冬芽球形,边缘褐色,基部黄褐色,尖离,副芽多。叶卵圆形,平展,墨绿色,叶尖锐头或短尾状,叶缘钝齿,叶基截形,叶长19厘米,叶幅14厘米,较厚,叶面光滑,光泽较强,叶片稍下垂,叶柄中粗长。雄花特多且大,花穗可开发蔬菜品种。

(3)特性。云南省蒙自市草坝镇栽培,发芽期1月25日至2月10日,开叶期在2月13~18日,发芽率80%,生长芽率15%,成熟期在3月15~20日,是早生中熟品种。秋叶硬化期10月初。发条力强,侧枝少,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33克、秋120克,年亩产叶量1800千克/亩。叶质较优,含粗蛋白质,经养蚕鉴定,万头茧层量春5.03千克/亩、秋5.12千克/亩。

(4)产量、品质、抗逆性等表现。云桑798号产叶量高,叶质较优,据云南省桑树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结果:云桑798号亩桑产叶量全年比对照种荷叶白高25.13%,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荷叶白高11.34%,显著高于荷叶白,饲养小蚕的成绩极显著优于荷叶白。在生产试验中,还表现出易受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为害,具有桑叶采摘容易、扦插成活率高等特点。

(5)适宜区域。云桑798号适宜在云南高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栽植。

3.云桑1号

(1)来源。云桑1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

(2)特征。云桑1号枝条笔直而粗长,枝态紧凑,条长240厘米,基部围粗约7厘米,皮色灰青色,皮孔黄褐色,大小不匀。节间2.7厘米,每米条长着生芽苞37个,比湖桑32号多4个(约多60%),这是具备高产的性状之一。冬芽略呈圆锥形,鳞片黄褐色,副芽极少,芽尖稍离枝条。成叶心脏形,叶尖钝头,叶底深凹,叶缘乳头状锯齿,叶色浓绿。叶为大型叶,一般长约23厘米,宽约9厘米,叶缩皱大,蜡质层厚,叶面光泽强。叶肉较厚实,平均片叶重8.2克,比湖桑32号的7.3克重12.2%。叶片着生下垂,严密笼罩枝条。

(3)特性。云桑1号发芽期中等。脱苞期一般在3月10日,属中生桑,桑叶成熟齐一。发芽力较弱,发条较少。1974年春季调查,发芽率为33%,略高于湖桑32号(28.9%),生长芽占发芽数的41.1%,平均每株9.2条。适于壮蚕用叶。

(4)适宜区域。云桑1号适宜在云南高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栽植。

4.云桑2号

(1)来源。云桑2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

(2)特征。枝条粗长、微曲,枝态展开,平均条长226厘米左右,基部围粗7厘米左右,皮色青绿色。节间较密,平均节间长约4.5厘米,每米条长着生芽苞22个左右。冬芽较小,呈锐三角形,肥厚,鳞片赤褐色,无副芽,芽尖稍高离枝条。成叶卵圆形,叶尖尖头状,叶底为平底或微突,叶缘为钝锯齿。叶为大型叶,长约21厘米,宽约16厘米;叶肉较薄,柔软;叶色浅绿,着生平伸。平均叶片重5.7克,比湖桑低21.9%,而比一般荆桑的3.6克高58.3%。

(3)特性。脱苞期在2月10日左右。叶成熟早,属早生桑,适宜做稚蚕用桑,可供早春蚕用叶。发芽力强,发芽率为75%,平均每株17条。开雌花,花果多,尤其是冬季轻修枝的植株花果最多。始花期在2月24日左右,盛花期在2月27日至3月1日左右。桑果成熟早,4月上旬即可采种。耐旱力较强。在旱象较严重的情况下,仍比其他桑品种旺盛生长。

(4)适宜区域。云桑2号适宜在云南高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栽植。

5.云桑4号

(1)来源。云桑4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

(2)特征。枝条直,皮色青灰,枝条开展,节间3.8~4.6厘米,皮孔细圆形或椭圆形,叶序2/5;叶心脏形,叶片平整,叶色深绿,叶尖尖头,冬芽圆形肥大,芽尖离生,副芽少;开雌花,花果少。

(3)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发条力中等,侧枝较少。脱苞期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早生中熟品种,发芽率高,发条数多,耐剪伐,叶片成熟整齐,秋叶硬化时间中等,病虫害少,单株产叶量高,抗旱性强,对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

(4)适宜区域。云桑4号适宜在云南高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栽植。

6.女桑

(1)来源。女桑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

(2)特征。树形稍开展,枝条长而直,皮灰褐色,节间微曲,节距4.8厘米,叶序1/2,;皮孔圆形或椭圆形,8个/平方厘米。冬芽三角形,棕色,尖离,副芽少见。叶心脏形,叶长23~25厘米,叶幅19~22厘米,叶色翠绿,叶尖长尾状,叶缘乳头状齿,叶基心形,叶面光滑微皱,光泽强,叶片平伸,叶柄粗短。开雌花,无花柱;果圆球形,紫黑色,果长2.0~2.2厘米,直径1.0~1.3厘米。

(3)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发条力弱,侧枝较少。蒙自市栽培发芽期2月下旬,开叶期3月中下旬,盛花期3月中旬,桑果盛熟期4月下旬。叶量约2500千克/亩左右。秋季易感桑里白粉病。

(4)适宜区域。女桑适宜在滇中海拔1000~2000米的地区种植。

5.3.2.2云南省引进推广栽植的桑树品种

云南省引进推广栽植的桑树品种主要有农桑14号、农桑12号、农桑8号、育7-11、强桑1号、强桑2号、大十、桐乡青、荷叶白、以及杂交桑品种特优2号和剑持、小冠桑、盛南、改良鼠返等稚蚕专用桑品种。

1.农桑14号

(1)品种来源    。农桑14号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北区一号×实生桑一号)。

(2)特征特性。农桑14号树形直立稍开展,发条数多,枝条粗长而直,无侧枝。节距3.7厘米,叶序3/8,皮色灰褐,枝条基部根源体突出明显;冬芽正三角形,棕褐色,副芽大而多。叶长23.5厘米,叶幅20.5厘米;叶肉厚,成叶心脏形,墨绿色;叶面平而光滑,光泽较强;叶片向上斜生。开雄花,花穗均较少。桑产叶量2700千克/亩。粗蛋白含量29.97%,可溶性糖含量15.74%。

(3)生长习性。发芽期为1月19~20日,发芽率79.6%,生长芽率28.7%,早生早熟品种。秋叶封顶、硬化均较迟,每米条长产叶量春期159克、秋期178克,每千克叶片数春期263片、秋期135片,年桑产叶量2700千克/亩,比荷叶白提高34.85%。经养蚕鉴定,万头蚕收茧量比荷叶白提高春期为5.3%,秋期为7.8%;万头蚕产茧层量比荷叶白提高春期为11.2%,秋期为10.5%。未见病害发生,抗桑疫病和黄化型萎缩病、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力强。

(4)分布状况。全国栽桑区域都有分布,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2.农桑12号

(1)品种来源。农桑12号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北区一号×桐乡青)。

(2)特征特性。树形直立,树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粗长而直,无侧枝。节距4.0~4.5厘米,叶序2/5。皮色黄褐,冬芽长三角形,紧贴枝条,紫褐色,副芽大而多。成叶心脏形,深绿色,叶长23.3厘米,叶幅22.7厘米,叶柄5.5厘米,叶肉较厚。叶面平而光滑,光泽较强,叶片向上斜生,秋叶硬化迟。开雌雄花,花穗均较少。

(3)生长习性。发芽期为1月19~20日,发芽率78.4%,生长芽率27.3%,早生中熟品种。秋叶封顶、硬化均较迟,每米条产叶量春期139克、秋期144克,每千克叶片数春期260片(最大叶)、秋期140片,年桑产叶量2650千克/亩,比荷叶白提高31.3%;叶质优,粗蛋白含量27.86%,可溶性糖含量17.15%。经养蚕鉴定,万头蚕收茧量比荷叶白提高春期为7.4%,秋期为7.8%;万头蚕产茧层量比荷叶白提高春期为9.5%,秋期为14%。抗桑疫病和黄化型萎缩病、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力强。

(4)分布状况。全国栽桑区域都有分布,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3.农桑8号

(1)品种来源    。农桑8号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2)特征特性。农桑8号树形直立,发条数多,枝条中粗而长,稍弯曲,皮青灰色,节间密,节距3.4厘米,叶序2/5、3/8;皮孔小,椭圆形、圆形,棕褐色。冬芽正三角形,赤褐色,贴生。叶长,心脏形,长21.5厘米;叶幅19.9厘米,深绿色;叶肉较厚,叶片平而光滑。产叶量较高,雌雄同株,花稍多,发芽早,成熟快。产叶量高,春期易受晚霜冻害,副芽再生能力较强。

(3)生长习性。农桑8号属早生早熟品种,发芽期1月17~22日,开叶期1月20日~2月11日,成熟期3月16~21日,秋叶硬化期10月中下旬。发芽率88.4%,生长芽率14%。每米条产叶量春130克、秋163克,每千克叶片数春444片、秋250片,年产叶量2011千克/亩,叶质优。抗褐斑病、细菌病、污叶病,耐瘠,抗旱,适应性广。粗蛋白含量,春23.5%,秋25.6%;可溶性糖含量,春17%,秋18.3%。

(4)分布状况。全国栽桑区域都有分布,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4.育7—11

(1)品种来源。育7—11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2)特征特性。树冠较大,枝条粗长、较直,皮青灰色,节间微曲,节距3.2厘米。冬芽较大,三角形。叶心脏形,深绿色,叶两边微波翅,叶尖渐尖,锐头,叶缘乳头齿或钝齿。叶长20~23厘米,叶幅 17~19厘米,叶厚,光泽强,叶柄较粗长。

(3)生长习性。原产地为江苏。发芽期4月7~13日,开叶期4月16~20日,发芽率70%左右,是中生中熟品种。发条数较多,每米条产叶量为春130~150克、秋100克以上,千克叶片数为春450片,秋170片。春叶片占梗叶比率为38%~45%;秋叶硬化较早,叶片萎凋慢,叶质优;幼树春伐桑抗桑细菌病较弱,耐寒性较强。

(4)分布状况。全国栽桑区域都有分布,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5.强桑1号

(1)品种来源。强桑1号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2)特征特性。树形直立,树冠紧凑,枝条粗长,侧枝少,节距3.6~3.9厘米,叶序2/5或3/8。发条数中等,长势旺盛,皮色青绿。冬芽长三角形,深褐色,贴生或稍离,有副芽。成熟叶深绿色,长心形,叶形大,叶长27.6厘米,叶幅20.1厘米,叶肉厚(55~70片/500克,3.9克/100平方厘米),叶面平滑,光泽强,叶片着叶稍下垂,叶柄长5.8厘米。成年树偶有雌花。

(3)生长习性。发芽期为2月10~20日,开叶期2月20~2月28日,叶片成熟期3月20~3月30日,属于中生中熟品种。发芽率89.4%,生长芽率26%,每米条长产叶量春季为151克,秋季为138克。封顶迟,利用率高,生长势旺,桑叶产量高,年产桑叶量2600千克/亩以上。下部黄落叶少,秋叶硬化明显比对照迟,耐旱,耐瘠,适应性较强。

(4)分布状况。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6.强桑2号

(1)品种来源。强桑2号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2)特征特性。树形矮壮,枝条整齐,皮灰色,节间稍曲,节距密,3.6厘米;冬芽正三角形,紫色,饱满。成林树偶有雄花。成叶阔心形,正绿色,桑叶肥大(25厘米×24厘米),厚2.468克/100平方厘米,单叶重10.7克,米条产叶量极高。增产幅度30%左右;叶质优,易采摘,养蚕等量桑叶万蚕产茧量增约7%,种茧育可使良孵卵率提高15%。高抗桑疫病。中生中熟,秋叶硬化迟。繁殖和栽植成活率高,是颇具特色的大叶型四倍体品种。

(3)生长习性。发芽期为2月10~20日,开叶期2月20~2月28日,叶片成熟期3月20~3月30日。属于中生中熟品种。发芽率89.4%,生长芽率26%。

(4)分布状况。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7.大十

(1)品种来源。大十来源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科学研究所(自然三倍体),名粤葚10。

(2)特征特性    。大十为三倍体果用桑树品种,树形稍开展,枝条细长而直,发条数多,皮青灰色至淡褐色,节间直,节距4.8厘米,叶序1/2。皮孔圆形或椭圆形,6个/平方厘米。冬芽三角形,淡棕色,尖离,副芽大而多。叶心脏形,较平展,翠绿色,叶尖长尾状,叶缘锐齿,叶基心形,叶长22厘米,叶幅18.3厘米,叶面光滑微皱,光泽弱,叶片稍下垂,叶柄粗短。雌花,无花柱。坐果率92%~96%,果形圆筒形,长径2.5~6.5厘米,横径1~2厘米;果黑紫色,汁多无籽。糖度9%~14%,出汁率70%~84%。平均单芽坐果数5粒,平均单果重4.4克。

(3)生长习性。植株生长势强,发条力强,侧枝较多。在蒙自1月上旬发芽,发芽率高,长势快,枝条多,侧枝多,耐剪伐,抗寒性弱,夏季伐条养新梢条,春季封梢留条产果。

(4)分布状况。云南省有一定种植面积。

8.桐乡青

(1)品种来源。桐乡青来源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别名湖桑197号、白皮湖桑、青皮湖桑、叶眼青

(2)特征特性。树形挺直,发条数中等,侧条粗直而长,上下端开叉较少,侧枝少,皮色青灰带黄,节形直。冬芽长三角形,黄褐色,贴生,副芽大而多。叶卵圆形,稍呈涡旋形扭转,墨绿色,叶长22.8厘米,叶幅18.3厘米;叶片厚,叶面光滑,光泽强。开雌雄花,椹紫黑色。

(3)生长习性。发芽期3月28至4月6日,开叶期4月10~19日,发芽率62.45%,中熟品种,产叶量在2000千克/亩以上。秋叶硬化稍早,叶质优。抗萎缩病力强,抗细菌病力弱。

(4)分布状况:全国栽桑区域都有分布,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

9.荷叶白

(1)品种来源。荷叶白来源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别名湖桑32号。

(2)特征特性。树形高大而开展,枝条粗长弯曲,节间密。冬芽三角形。叶长心脏形,叶色淡绿,叶身扭曲。开雌花,桑椹少。发芽迟,成熟晚,秋叶硬化迟,发条数多,长势旺盛,产叶量高,适应性强,抗桑疫病能力较强。

(3)生长习性。发芽期3月9日至4月6日,开叶期4月13~21日,成熟期4月26日至5月6日,属晚生晚熟品种。

(4)分布状况。全国栽桑区域都有分布,云南省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

10.杂交桑品种—特优2号

(1)品种来源。于广西蚕业科学院育成。

(2)特征特性。种子粒较粗、千粒重2.25克左右。树形高大,枝态直立,发条较多,枝条较高,中等粗,较直,皮色青灰褐色,节距为3.9~4.9厘米,1/2叶序。皮孔椭圆或圆形,中等大小,中等密度。冬芽正三角形,尖离,色灰褐,有副芽,但不多。叶形为全叶阔心形,叶色深绿,较平展,叶尖多为短尾、锐尖状,但有部分为双头钝头,叶缘齿为乳头齿,中等大小。叶面光滑、波皱或微皱,光泽较强。叶着生态多为平伸,叶柄中长,叶基浅心状。新梢顶端芽及幼叶棕绿色,较粗壮。叶片大而厚,叶长规格×叶宽规格30.9厘米×28厘米,单叶重约12.2克,100平方厘米叶片重3克。植株雌花、雄花约各半。

(3)生长习性。该品种主要用于密植丰产桑园建设。第一年,新栽桑树定植后,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苗干(一般留2~3芽),即为主干;发芽后,培育2~3条新梢生长,当年养成粗壮枝干1~4根。第二年,新栽桑满一年后,在春伐前定型的水平线剪伐(25厘米,经后几年生长,逐年少许抬高树形,主干会达到35~40厘米)。剪伐要求去弱留强,空间布局合理。养成枝干,以后每年在枝条基部剪伐,养成有一层枝干的有拳式低干桑。此种树形养成投产较快,产量高,管理方便,是近年最广泛的树形养成形式。

(4)分布状况。云南省有一定种植面积。

11.稚蚕专用桑品种

稚蚕专用桑品种有剑持(日本)、小冠桑(四川)、改良鼠返(日本)。桑园配置6%的稚蚕专用桑树,专门饲养小蚕,使其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健康生长。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