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1.3.6民族艺术

1.舞蹈

景颇族的舞蹈,多为集体性舞蹈。每逢喜事临门,景颇族都要载歌载舞以示庆祝,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是一年一度为庆祝丰收,歌颂新生活而举行的“目瑙”盛会。成千上万的人在一堆堆篝火的映照下,组成舞队,尽情歌舞,常通宵达旦而不可止。人们踩着雄浑有力的象脚鼓、木鼓和铓锣的鼓点,时而发了“窝热热”的齐呼声,使整个舞场似海涛怒吼风雷交击,有千军万马之势。除了在喜庆场所跳的各种舞蹈外,还有人死后的悼念舞、送葬舞,祭鬼时的祭祀舞,以及古代战争械斗临行前的出征舞等。景颇族舞蹈中的单人舞或双人舞极少,仅限于一些带有武术成分的单、双人刀舞或象舞,以及“董萨”念神时的祭祀舞等。

2.歌曲

景颇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传统的音乐可分为祭祀、生活、劳动三种类型。祭祀性的歌在景颇族音乐中所占比例较重,不论是举行“目瑙纵歌节”还是丧葬、结婚、盖新房,或者叫谷魂都离不开歌唱。景颇族的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歌舞音乐和民间器乐等。民间歌曲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区风格不一样,如陇川的山歌与盈江的山歌表现就不一样。山歌多数都属于羽、商调式。演唱山歌主要是在野外、田间或山路上,内容多为借景抒怀。说唱音乐是景颇族原始的宗教音乐,景颇语叫“勒嘎”,主要有“斋瓦”“董萨”“木占”等曲种。歌舞音乐在景颇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失的内容之一,形式多样,其中有为盛大庆典而举行的“目瑙节”,有为庆贺新房落成而欢跳的“象脚鼓舞”,有在劳动之余或逢年过节期间玩耍的“刀舞”,有专为死去的亲人追悼灵魂而举办的“丧葬舞”等。

3.乐器

景颇族不仅民间音乐较为丰富,比如民歌有斋瓦、勒来、木占和勒嘎等,除此之外器乐有独奏和民间吹打乐合奏。民间乐器有吐任、筚总、洞巴、三弦、竹簧、铁簧、赠疆和象脚鼓等。云南歌舞团制成的改革吐任,用两根竹管套接起来,相接处用铜插口连接,可随时调节音高。吹奏时,左手拇指和右手掌心分别控制两端管口,通过吹气的强弱、缓急变化和两手开闭孔的巧妙配合以及泛音超吹等技法,音域达3个8度,音色与竹笛相似,脆亮而高亢,富有山野风味。景颇青年不论在林间赶路或山上放牛,还是男女恋爱,都要伴着悠扬的吐任声。吐任传统独奏曲有《情歌调》、《放牛调》和《山歌调》等,它还常同象脚鼓等乐器合奏《配歌调》。吐任已由景颇山寨登上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大雅之堂,颇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4.戏剧和曲艺

景颇族的第一个戏剧是《勒当与玛双》,后面双陆续创作了《洛沛玛扎兑》《石仙姑娘》《扎英》等;电影和电视反映景颇族的题材较多,有《景颇姑娘》《边寨锋火》《应声阿哥》《荒火》《野玫瑰与黑郡主》《血祭长刀》等。

5.绘画和雕塑

景颇族现有的绘画艺术中,可分为工艺美术和祭祀、图腾类美术两种。工艺美术包含了涂绘、编织、雕刻等美术形式。从景颇族的绘画艺术中,还可以看到他们图腾崇拜的标志和对美好事物的祈求。

6.民族体育

景颇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是一个喜爱体育活动的民族,民族体育活动十分丰富。景颇族的民间体育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从生产劳动中产生;二是从民族风俗习惯中演变而来;三是从古代的军事活动演变而来。景颇族还未南迁前就有了“唱木占”“唱恩准”“跳舞”“唱歌”“弹口弦”“吹笛子”“耍刀”“唱情歌”“斗牛”“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抓石子”“猜谜”“猜掌中物”“射箭”“射弹弓”“顶头”“玩巴豆”“举重”“摔跤”“投掷”“拔河”“爬竿”“爬绳”“扳手劲”“荡秋千”“斗螺蛳”等体育娱乐活动。景颇族南迁到德宏后,因为生产生活比较稳定,娱乐活动增加了许多新的种类,如讲故事、讲笑话、唱歌谣、猜谜语、目瑙舞、同戛舞、胜碟碟、能达达、能相、纳班夺波等。其中:颇具鲜明民族特色的运动主要有刀术、胜碟碟、扭杠、顶杠、摔跤、跳远、赛跑、跳高等。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