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霍冬梅:《云南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动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2]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暨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特有民族百年实录—阿昌族》,中国文史出年版社2010年年版。

[3]攸延春:《从传统走向未来:阿昌族》,云南大学出年版社2003年年版。

[4]何雅云:《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承与演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于海天,杨峰,王丽萍等:《云南秋播早熟鲜食蚕豆膜侧高效栽培模式》,《辽宁农业科学》2018年第6期。

[6]张婷:《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现代园艺》2018年第21期。

[7]陈亚光:《夏栽红薯高产管理措施》,《农村实用技术》2008年第8期。

[8]吐尔迪汗·卡迪尔:《红薯栽培新技术》,《上海蔬菜》2014年第3期。

[9]刘其宁,刘跃明:《云南省冬亚麻种植品种简介及高产栽培技术》,《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第10期。

[10]杜刚,杨若菡,朱炫等:《云南低纬高原纤维用亚麻栽培技术规程》,《云南农业科技》2015年第2期。

[11]邓福生,姜楠,李长莉等:《亚麻栽培配套技术》,《防护林科技》2006年第1期。

[12]戈强胜:《绢 / 麻、绢 / 棉针织产品加工工艺及服用性能研究》,东华大学,2007年。

[13]何伟坚,吴霭弟:《亚麻纤维的特性及其应用》,《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年第4期。

[14]康云海,保卫民:《关于把亚麻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新兴优势产业的思考与建阿昌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议》,《学术探索》2004年第2期。

[15]邹长明:《中原地区亚麻产业化发展前景与对策》,《作物杂志》2003年第6期。

[16]刘飞虎,梁雪妮,刘其宁等:《亚麻——云南绿色经济的新支柱》,《中国麻业》2002年第2期。

[17]胡鑫尧:《亚麻种子及麻屑的综合利用》,《中国麻业》2003年第5期。

[18]关天霞:《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19]袁红梅,吴建忠,黄文功等:《亚麻多用途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第1期。

[20]董云松,张国建,罗延青等:《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不育系杂交种云油杂12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种子》2016年第9期。

[21]张文富,张丽:《致富小产品及实用技术》,天津科学技术出年版社2003年年版。

[22]薛珠政:《春早熟茄子双膜覆盖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1期。

[23]黄海武,姚永波:《茄子高产栽培技术》,《吉林农业》2017年第23期。

[24]晏国英,宋玉霞:《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南》,中国农业出年版社2003年年版。

[25]贾永:《南瓜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规程》,《现代农业》2018年第6期。

[26]沈雪根,胡惠根,杨秋平等:《佛手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海农业科技》2011年第5期。

[27]何永梅,尹志明:《佛手瓜育苗技术五法》,《四川农业科技》2011第3期。

[28]李开新:《佛手瓜的高产栽培技术》,《四川农业科技》2012 年第7期。

[29]周淑荣,包秀芳,郭文场等:《油麦菜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第6期。

[30]金玉忠,马艺荞,谭克等 :《绿色食品—设施油麦菜生产技术规程》,《吉林蔬菜》2018年第9期。

[31]孟祥军:《如何防治油麦菜的主要病虫害》,《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20期。

[32]王殿纯,江志训,孙兆法等:《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西北园艺 (蔬菜)》2010年第6期。

[33]范传玺:《芹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0期。

[34]拜胜亮:《楚雄州烟叶一甜脆豌豆套栽技术》,《中国蔬菜》2013年第13期。

[35]左义兴,袁仕良,杨正明等:《烤烟田套种甜脆豌豆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云南农业》2016年年底10期。

[36]苏发能:《烤烟田套种晚秋甜脆豌豆》,《云南农业》2017年第10期。

[37]段建保,贾培春:《甜脆豌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云南农业》2014年第6期。

[38]李莉:《菜豆露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吉林蔬菜》2017年第5期。

[39]李美琴:《日光温室菜豆高效栽培技术》,《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年第10期。

[40]莫汝叶:《菜豆—苦瓜—萝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农技服务》2013年第4期。

[41]陈君琛,沈恒胜,李怡彬等:《不同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食用菌》2010年第3期。

[42]龚赛,赵淑芳,聂阳等:《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中国食用菌》2016年第4期。

[43]郭文文,卓么草,葛青松等:《不同栽培料配方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高原农业》2018年第3期。

[44]管德泳,王伟,刘捷等:《大球盖菇露天高产栽培技术》,《上海蔬菜》2014年第5期。

[45]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农业出年版社1998年年版。

[46]李克彬,王昌付,周刚等:《大球盖菇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食药用菌》2018年第6期。

[47]罗丹娜:《食用菌新品种—大球盖菇》,《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年第12期。

[48]徐海平,陈忠,钟红玫:《大球盖菇的引种及其露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农技服务》2012年第7期。

[49]王新娜,李红超,杨勇岐:《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大球盖菇新技术》,《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第5期。

[50]王爱仙:《大球盖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食用菌》2013年第6期。

[51]吴英春:《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西北园艺(综合)》2013年第1期。

[52]俞志纯:《大球盖菇生料栽培技术》,《四川农业科技》1997年第6期。

[53]朱元弟,杨治明,梅正祥:《大球盖菇大棚地栽高产技术》,《食用菌》2016年第1期。

[54]刘旭峰:《猕猴桃栽培新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年版社2004年版。

[55]王建萍,李公存,沙玉芬等:《猕猴桃优良品种介绍》,《烟台果树》2017年第4期。

[56]李战国:《曹州光皮木瓜的经济价值及生产栽培技术》,《北方园艺》2007年第10期。

[57]周蓓:《光皮木瓜栽培管理技术》,《中国园艺文摘》2015年第7期。

[58]贺军虎:《菠萝新品种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年版社2015年版。

[59]郑有诚:《菠萝高产栽培技术》,海南出年版社2007年版。

[60]邓大华,赵伟峰,杨文秀等:《4 个鲜食菠萝新品种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的间作表现》,《广东农业科学》20013年第1期。

[61]张惠云,罗心平,张发明等《云南菠萝产业发展思考》,《西南农业学报(增刊)》2016年第29期。

[62]赵伟峰,杨文秀,婓红霞等:《7 个菠萝品种在云南的引种表现》,《中国南方果树》2018年第3期。

[63]赵苹,焦懿,赵虹:《西番莲的研究现状及在中国的利用前景》,《资源科学》1999年第3期。

[64]王增炎:《“紫香一号”百香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第1期。

[65]蔡永强,彭志良:《百香果栽培技术要点》,《农技服务》2019年第3期。

[66]张汉荣,林秀香:《西番莲的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11年第5期。

[67]张小平:《百香果种植技术》,《农村实用技术》2014年第5期。

[68]潘明权,兰政,韦孟萍等:《浅析柑桔高产栽培新技术》,《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7期。

[69]陈竹生,江东,洪棋斌等:《不知火桔橙引种试验》,《中国南方果树》2003年第4期。

[70]赵俊,刘跃明,冯稚进等:《云南省柑橘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分析》,《云南农业》2018年第1期。

[71]杨艳群,宋枚芳:《金江优质脐橙栽培管理技术》,《现代园艺》2017年第8期。

[72]林芳:《脐橙山地早结丰产栽培技术》,《中国果菜》2006年第5期。

[73]张欣,谢艺贤,漆艳香等:《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宝岛蕉关键生产技术》,《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

[74]林贵美,李小泉,韦绍龙等:《桂蕉 1 号香蕉种植试验》,《中国热带农业》2012年第5期。

[75]韦绍龙,黄素梅,韦莉萍等:《香蕉抗 ( 耐 ) 枯萎病新品种桂蕉9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第4期。

[76]李朝生,霍秀娟,林贵美等:《香蕉新害虫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初报》,《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第6期。

[77]李德昌:《小粒种咖啡育苗技术》,《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3期。

[78]黄家雄,李贵平:《中国咖啡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第4期。

[79]黄家雄,李贵平,杨世贵:《咖啡种类及优良品种简介》,《农村实用技术》2009年第1期。

[80]黄榜尤:《胡椒高产栽培及病毒防治措施之我见》,《科技资讯》2011年第26期。

[81]杨帆,魏舒娅,胡发广等:《干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果实发育特性及落果调查》,《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1期。

[82]储一宁:《适应云南的优质丰产桑树品种》,《云南农业科技》2004年第2期。

[83]储一宁,罗坤,陈松等:《桑树新品种“云丰1号”、“云丰2号”的选育》,《云南农业科技》2008年增刊。

[84]张谦,沈华,刘廷刚:《金银花新品种北花一号的特征特性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经济作物》2016年第7期。

[85]王娟,王珍,李广琛:《“九丰一号”金银花性状表现试验研究》,《山东林业科技》2017年第1期。

[86]文庆,舒毕琼,丁野等:《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资源分布和种植技术发展概况》,《中国药业》2018第2期。

[87]廖小锋,李鹏,谢元贵等:《金银花套种土人参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7期。

[88]苏孝良,于东平,高武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金银花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贵州林业科技》2005年第3期。

[89]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重要中药图鉴》,云南科技出年版社2012年版。

[90]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卷第一分册,科学出年版社1996年年版第16页。

[9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年版社》2015年年版,第376 ~ 377页。

[92]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年版社1997年年版,第290页。

[93]彭泽信,彭益稳,章洁琼:《盘州市薏苡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耕作与栽培》2018年第3期。

[94]张晓云,安曈昕,潘红昆等:《高原地区薏苡高产栽培研究—以云南师宗县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20期。

[95]罗贞媛:《文山薏苡高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2017年第10期。

[96]李萍:《薏苡的栽培技术》,《农技服务》2014年第6期。

[97]任贵兴:《云南小粒黑壳薏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农村科技》2018年第6期。

[98]农明英,张世鲍,高海涛等:《薏苡品种文薏 2 号及主要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18年第10期。

[99]敖文:《薏苡新品种“富薏 2 号”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基层农技推广》2017年第6期。

[100]潘虹,陆秀娟,魏心元等:《薏苡新品种黔薏 2 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种子》2018年第11期。

[101]张春兰,张国兵,汪灿等:《贵州薏苡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农技服务》2018年第2期。

[10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年版社1995年年版。

[103]郭爱林,殷九泽,牛淑芳:《板蓝根规范化栽培技术》,《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年第2期。

[104]高玉霞:《板蓝根的用途和栽培种植技术应用》,《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6期。

[105]潘慧清,朱平,魏学明等:《概述板蓝根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第30期。

[106]冯世鑫,胡东南,陈乾平等:《黄藤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SOP)》,《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年第5期。

[107]赵元藩,冯沙克:《药用植物大黄藤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第5期。

[108]杨涛,金航,张金渝等:《黄藤规范化栽培技术》,《云南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

[109]张丹雁,刘军民,徐鸿华:《阳春砂的病虫害调查与防治》,《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4期。

[110]陈彩英,詹若挺,王小平:《砂仁品种、种质资源的考证溯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111]周淑荣,董昕瑜,郭文场等:《阳春砂仁的栽培管理与采收加工》,《特种经济动植物》2018年第5期。

[112]周世应,胡钟仁,武红得等:《山羊生产工艺及设施》,《云南畜牧兽医》2007年第1期。

[113]周丹银:《云南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手册》,云南科技出年版社2015年年版。

[114]曾志将:《蜜蜂生物学》,中国农业出年版社2007年年版。

[115]曾志将:《养蜂学》,中国农业出年版社2009年年版。

[116]黄文诚:《养蜂手册》,中国农业出年版社,2001年年版。

[117]董霞:《蜜粉源植物学》,中国农业出年版社,2010年年版。

[118]陈国宏,王继义,何大乾编:《中国养鹅学》,中国农业出年版社2013年版,第12页。

[119]金卫华,任晓琴,张莉萍编:《种草养鹅主推技术》,云南科技出年版社2019年版,第6页。

[120]王继文,李亮,马敏编:《鹅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中国农业出年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121]黄必志,金卫华,王跃东编:《农田种草与草产品开发》,云南民族出年版社2007年版,第4页。

[122]徐青:《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变与防控》,《饲料博览》2018年第8期。

[123]杨金生 , 李琳 , 刘云志 , 等:《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农村新技术》2019年第1期。

[124]许英民:《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制》,《养禽与禽病防治》2004年第10期。

[125]齐学文:《畜禽传染病的药物消毒》,《新农业》2000年第10期。

[126]杨杰 , 梁方印 , 尹利香 , 等:《鸭瘟的流行特点与防制措施》,《兽医导刊》2011年第S1期。

[127]张礼中 , 任建清 , 吕宗德 , 等:《禽流感 - 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对鸽免疫效果的初步探讨》,《中国家禽》2009年第24期。

[128]顾城均 , 吴光明 , 陈进:《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与公共卫生安全》,《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Z2期。

[129]季作善 , 张蕾:《冬春季节鹅病防制要及时》,《中国禽业导刊》2008年第2期。

[130]谢爱群:《雏鹅常见病害防治技术》,《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2012年第19期。

[131]包荣梅:《鹅的常见病》,《当代畜禽养殖业》2004年第7期。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