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4.8.15苹果

4.8.15.1基本概述

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总产量仅次于柑橘类、香蕉和葡萄,居第四位,是世界温带地区最重要的果树树种。苹果果实含有糖类、蛋白质、钙、磷、铁、锌、钾、镁、硫、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纤维素等营养元素。苹果中的可溶性纤维可调节血糖,有益于糖尿病患者;每天吃1~2个苹果不易得心脏病,故苹果有“水果之王”之称。2017年全球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3492万亩和4139万吨,占世界水果的40.6%和42.8%,在果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大部分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苹果种植与生长的优势明显,所以苹果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广泛种植、消费量最大的大宗水果。中国既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和重要的苹果出口国。

4.8.15.2品种与分布

1.品种

世界上苹果品种数以千计,分为鲜食品种、用品种、烹调品种3大类,最新的分类学证据显示苹果属有38种。主要品种如下。

(1)红富士。

红富士是从普通富士的芽(枝)变中选育出的着色系富士的统称,长富2、秋富1、长富6、烟富3等富士品种,均为系列发展品种。目前富士系苹果在中国已发展近千万亩,经济效益较好,全国各苹果产区均可种植。富士苹果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冈分场于1939年以国光为母本、元帅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富士苹果,果型圆、端正,果个大,平均单果重300~500克,果面光滑,蜡质多,果粉少,干净无果锈。果皮底色黄绿,果面全红或片红,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硬度大,果汁多;果味香气浓郁,含糖高,酸甜适度;果实含有胡萝卜素、蛋白质、钙、铁等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成熟期一般为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果实耐储运,室温下可保存4个月。果树在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树姿开张,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树冠外围长势较强,内堂细弱枝较多,皮孔中等大小或较小,节间较长。单叶互生,椭圆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花瓣白色,花朵较大,淡粉红色,开花较整齐。树体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2)嘎啦。

嘎啦由新西兰果树育种家基德于1939年用桔苹和元帅杂交而育成,于1960年发表。成熟期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早熟品种在7月即可上市。幼树结果早,坐果率高,丰产稳产,容易管理。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80~200克,果皮薄,果肉脆甜,短圆锥形,果实鲜艳,果面金黄色,阳面具浅红晕,有红色断续宽条纹,果型端正美观。果顶有五棱,果梗细长,果皮薄,有光泽。果肉浅黄色,肉质致密、细脆、汁多,味甜微酸,十分适口,品质上乘,较耐贮藏。果实中富含苹果酚、果胶和丰富的维生素C。果实中多糖、钾离子、果胶、酒石酸等物质含量较多,可以中和酸性体液中的酸根,降低体液中的酸性,从而缓解疲劳。嘎啦苹果经引进后,在中国大面积栽种,逐渐成为中国早熟苹果的主栽品种之一。

(3)金冠。

金冠又名黄香蕉、黄元帅、金帅,是苹果中的著名品种,为重要的高产品种之一,果实品质优良。金冠苹果个头大,栽培面积较广,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地方都适合其生长,成熟后表面金黄,色中透出红晕。皮薄无锈斑,光泽鲜亮,肉质细密,汁液丰满,味道浓香,甜酸爽口,果面晶莹剔透。栽种面积广泛,适合作为搭配授粉树品种。

(4)秦冠。

秦冠是苹果的一个杂交品种,1957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丰产优质的金冠作母本,以结果早、极丰产、抗性强的鸡冠作父本进行杂交,经20余年的努力才获得该品种,是1998年以前中国自育苹果新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覆盖地区最广的品种。果型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30克以上,果面有轻微白粉,果皮厚,底色黄绿,果面鲜红,蜡质多,光亮平滑。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汁多,含糖多,酸甜适口。初采时果瓤硬,风味淡。储藏后,果肉细脆,风味芳香,最好的食用期是春节期间,耐储运,10月下旬成熟。秦冠苹果树势强健,树冠高大,树姿开张。适应性强,在平原或山区生长、结果皆好,且丰产稳产,对干旱、寒冷抵抗能力强,对农业技术要求不高,对修剪反应不敏感,对病虫抵抗能力较强,便于管理,且人工成本低。

(5)华硕。

华硕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利用美八与华冠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其在育成地表现出成熟早、果个大、品质优良、果实采后货架期长等突出特点。花芽萌动期在3月上旬,初花期3月中旬,盛花期3月下旬,花期12~16天。果实成熟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发育期为120~130天,落叶期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幼树树势直立,树势强健。结实后树姿开张,树势变弱。果实圆形至长圆形,果形指数0.93~0.95,高桩,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55克。果实底色绿黄,果面着鲜红色至紫红色,着色面积达95%,果面平滑、有光泽、果柄短。果肉绿白色,肉质松脆,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达11.4%~13.8%,味酸甜、风味浓郁、有芳香,品质上等。果实在普通室温下可贮藏20~30天。适宜种植在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海拔2000~2400米、日照充足的丘陵或坡地,以土壤疏松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生长最好,适宜土壤pH值5.4~6.8。田间观察耐旱性较强,抗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易感白粉病。

(6)云苹果1号。

云苹果1号(龙嘎)是由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育成的。其适应性强,树形分枝形,树姿开张,嫁接亲和力强,半矮化,连续结果能力强,生理落果程度低,嫁接第2年开始挂果,树形紧凑,树势强,果实成熟期为8月上旬左右,较皇家嘎啦提前10天左右,平均单果重180.2克,果形椭圆,果形指数1.04,果点小且稀疏,果面光滑,果实底色黄色,果面盖鲜红色,着色程度全面,着色类型片红,萼洼、胴部、梗洼无果锈,果面有蜡质,有果粉,果实外观综合评价很好。果肉黄白色,果心中等,果肉细嫩,甜脆多汁,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达16.2%,果肉硬度8.1千克/平方厘米,果实内质综合评价很好。常温条件下可贮藏20~28天。花芽萌动期为每年2月中下旬,叶芽萌动期为3月上旬,初花期为3月上旬,盛花期为3月中旬,终花期为3月下旬,开花持续15天左右,果实成熟期为8月上旬左右,果实发育天数为115~135天,落叶期为12月上旬左右。适宜在与曲靖市马龙区气候条件相似、海拔2000米左右的滇中苹果产区进行种植。

(7)云苹果2号。

云苹果2号(龙威)是由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育成的,2009年引进。其树形紧凑,树势强,生理落果程度低,连续结果能力强,平均单果重196.2克。花芽萌动期为每年2月下旬,叶芽萌动期为3月上旬,初花期、盛花期为3月中旬,终花期为3月下旬,花芽分化能力强,花蕾粉红色,花瓣相对位置邻接,花瓣卵圆形,无重瓣,开花持续12~18天。果实成熟期为8月中旬,果形椭圆,果形指数1.04,果点小且稀疏,果面光滑,果实底色黄色,果面盖鲜红色,着色程度全面,着色类型为片红,萼洼、胴部、梗洼无果锈,果面有蜡质,有果粉,果实外观综合评价很好。果肉黄白色,果心中等,果肉细嫩,甜脆多汁,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达13.7%,果肉硬度8.5公斤/平方厘米,果实内质综合评价很好。果实发育天数为115~135天,落叶期为12月中旬。龙威属中早熟品种,适应性强,适宜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10℃年积温5000℃左右,生长季节(4—8月)平均气温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温1200~1500小时。适宜生长在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海拔1800~2100米区域,平地、山地、坡地均能栽培,以光照好、灌排方便、向阳、开阔、背风、四周植被较好的缓斜地最为适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黏土、砂土、壤土均可,但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适应酸碱度的范围为pH值为5.3~8.2,最适宜pH值为5.4~6.8。

(8)云苹果3号。

“云苹果3号(昭富1号)”为玉华富士芽变品种。其适应性强,幼树树势直立、结实、较开张,树势健壮,树形分枝形,树姿开张,嫁接亲和力强,连续结果能力强,生理落果程度低,嫁接第2年开始挂果。花芽分化能力强,花蕾红色,花瓣不重瓣,花芽着生比例为59%,开花持续12~16天。果实短圆至近圆形,果形指数0.81,果实大型果,平均单果重230克,最大果重300克;果实底色淡黄,果面鲜红,条纹全红,果皮有蜡质光亮,果粉中等,果点较小、稀疏、平滑、圆形,萼片闭合,萼洼圆、浅,果梗中长、细,梗洼中深,梗洼有少量锈斑。果肉黄白色,肉质细、松脆,汁多,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5%,果肉硬度7.6千克/平方厘米。花芽萌动期在3月上旬,花期持续15天左右。叶芽萌动期为3月中旬,果实成熟期在8月中旬左右,果实发育期为160天左右,落叶期在11月中旬。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气温不高于20℃,≥10℃年积温5000℃左右,生长季节(3—8月)平均气温12℃~18℃,冬季7.2℃以下低温1200~1500小时,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海拔1800~2100米区域的平地、山地、坡地均能栽培,以光照好、灌溉方便、向阳、开阔、背风、四周植被较好的坡度较小的坡地最为适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黏土、砂土、壤土等土壤类型均可种植,但以土壤疏松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生长最好。适应酸碱度的pH值为5.3~8.2,最适宜pH值为5.4~6.8。

(9)云苹果4号。

云苹果4号(昭富2号)为红盖露玉芽变品种,适应性强,幼树树势直立、结实、较开张,树势健壮。嫁接亲和力强,结果能力强,生理落果程度低,嫁接第2年开始挂果。花芽分化能力强,花蕾红色,花瓣不重瓣,花芽着生比例为63%,开花持续12~16天。果实短圆至近圆形,果形指数0.83,果实中型果,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重260克;果实底色淡黄,果面鲜红,条纹全红,果皮有蜡质光亮,果点较小、稀疏、圆形,萼洼圆,果梗中等长、中粗,梗洼中深,较广而缓,梗洼有少量锈斑;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汁多,风味酸甜,有淡香,可溶性固形物14.5%,果肉硬度8.2千克/平方厘米。每年的3月上旬是云苹果4号(昭富二号)的花芽萌动期,叶芽萌动期为3月中旬前后,盛花期为4月上旬,终花期为4月下旬,开花期持续15天左右,果实成熟期为8月上旬,果实发育天数约为130~150天,落叶期为11月中旬。该品种属于早熟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气温不高于20℃,≥10℃年积温5000℃左右,生长季节(3—8月)平均气温12℃~18℃,冬季7.2℃以下低温1200~1500小时,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海拔1800~2100米区域,平地、山地、坡地均能栽培,以光照好、灌溉方便、向阳、开阔、背风、四周植被较好的、坡度较小的坡地最为适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黏土、砂土、壤土等土壤类型均可种植,但以土壤疏松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最好。适应酸碱度的范围为pH值5.3~8.2,最适宜pH值5.4~6.8。

(10)藤木1号。

藤木1号由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育成,中国于1986年引入。果实多为圆形或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80~200克,最大350克。底色黄绿,果面大部有鲜红色条纹,充分着色的果能达到全红。果面光滑,蜡质较多,有果粉,果点稀、不明显,果皮较薄。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汁较多,风味酸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1%~12%,品质上等。藤牧1号树势强健,树姿直立,萌芽率较高,成枝力中等。开始结果早,苗木栽后3年可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较多,花序坐果率高,较丰产,结果较多时树势易衰弱。果实成熟期不一,采前有落果。存放期达20天左右。该品种适应性较强,在早熟品种当中果型较大。

2.分布

苹果种植区域可以划分为如下4个区域:环渤海湾温凉半湿栽培区;中部湿润栽培区;西北冷凉半干栽培区;西南高凉湿栽培区。云南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属于西南高凉湿栽培区,以其果品外观色泽艳丽、成熟早、甜脆爽口、内在品质好而著称。

云南省苹果产业主要集中在昭通市、丽江市、曲靖市等重点产区,形成了昭鲁优质晚熟苹果、丽江冷凉山区特色苹果及马龙优质早熟苹果等三大优势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了全省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70%和90%。2018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90万吨左右。果品销售市场除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重庆、福建、上海、香港等国内市场外,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外市场也得到迅速拓展,每年外销量超过10000吨,其中中早熟产品不论是价格、价值、销售量均位居全国首位,目前云南省苹果产区已将扩大发展中早熟苹果作为今后苹果发展和品种更新改造的重点,将生产高品质果品作为未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

4.8.15.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高原苹果矮化密植果园高效生产技术

(1)品种选择及定植方式。

1)应用矮化砧木和品种选择。鉴于云南省绝大部分苹果产区的肥水条件,建议选择M26矮化中间砧或青砧2号自根砧,肥水条件较好地区也可考虑用JM7自根砧。海拔地区(2000~2300米)的地区,品种尽量选择华硕、锦绣红、龙威、龙嘎等中早熟品种为妥,北部高海拔地区(1900~2500米)可发展红露、神砂、红将军、晋18等易管理、结果早的中熟品种。可适当配置一些专用授粉海棠树。

2)采用宽行密植,行间生草。选用株行距为1.5米×4米或2米×4米。每亩栽85~110株,南北走向,按4米行距,用机械开沟,沟宽80~100厘米,沟深60~80厘米。回填时,按每亩2~3吨有机肥、50千克钙镁磷肥、100千克生石灰与晾晒后的表土边回填边混合,起垄高30厘米,宽100~120厘米。如土壤熟化较好,土层较深,也可将混好的肥料直接洒在行上,直接用机械翻挖起垄。苗定植在垄中间,定植深度可根据苗木大小和砧木类型自行掌握,中间砧需埋土五分之四,自根砧需埋土2/3(砧穗结合部距墒面8~10厘米)。

3)定植。萌芽前7~10天定植为宜。外地调苗,要先在被风阴凉处假植并浇透水,保持根部处于湿润状态。为防治枝干病害的传播,栽植前需用巴姆斯1瓶+易清2瓶对水25千克配成混合液,将苗木整株浸泡1小时后再定植。苗木定植后踩实,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30克/穴撒入定植穴并浇透水。以后每隔7天浇一次水,连浇3次,每次浇水后都要及时覆土。定植后要及时进行整墒、覆膜,最好选用黑色园艺地布或草帘,有条件的可在盖地布之前铺设滴灌。成活萌芽后(4月上旬开始),每隔20天按每株尿素10克+复合肥20克进行提苗,结合浇水,连续3次,促发分枝。

4)设立混凝土支架。即顺行埋设混凝土桩,每10~15米立一根混凝土桩,混凝土桩规格9厘米×15厘米×350厘米,130厘米处中间留一钢索孔,往上每50厘米处中间预留一钢索孔。或直接选用3~3.5米长的DN65热镀锌钢管。栽桩时埋土50厘米,两头斜拉固定。每株树用竹竿或细钢管固定,横向3~4道钢索(ø6~8毫米),树干与竹竿同时用布条8字形固定在钢索上。

(2)简约化修剪技术。

1)定干。定干高度依苗木质量、立地条件等而定。一般壮苗定干高度为90~120厘米,弱苗则在70~80厘米处定干,且保证剪口下有8~10个饱满芽。如果苗木高度在150厘米以上,且有5~7个角度较好的分枝。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也可不定干。

2)第1年修剪。萌芽前后保留剪口下第一个健壮芽,取出以下紧邻的2~3个芽,以促发枝条并控制其长势。萌芽后,将距地面80厘米以内萌发的嫩枝全部抹除。夏季对中心干上所发出的分枝控制其长势。次年萌芽前,将中心干的所有分枝都极中短截,或全从基部疏去,中心干延长枝轻短截,在春梢或秋梢饱满芽处剪截。当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进行拿枝软化,或用竹签将角度开张到90o。秋季(8月下旬)新梢长度到60厘米时,继续进行拉枝、拿枝等工作,使其角度开张到120o~150o。在中心干延长部分,又会发生5~7个长枝,先端延长枝还会发生副梢,这样第二年冬季,长枝量可达10~15个。通过夏季拉枝,开张分枝角度,控制分枝生长的长度,即可形成基本的树形骨架,以后对分枝不再短截,进一步控制成小主枝。

3)第2年修剪。重点在中心干分枝长度的控制与中央领导干的进一步促发,在当年夏季开始,新梢长30~40厘米时,即可拿枝、软化等措施,以后连续2~3次调整,使这些分枝当年呈120o~150o角开张。冬季修剪对中心主枝延长枝尽量轻短截或不剪,疏除徒长枝、竞争枝、重叠枝、密生枝、直立旺枝和枝干比不符合要求的主枝。只要枝干比在1:3以下的侧枝,基本保留。

4)第3~4年修剪。对已拉平的过旺枝条及主枝上的延长枝进行环割,以提高萌芽率,控制枝条长势。夏季对水平大枝上发生的背上枝,要及时控制。当新梢长15~20厘米时,将其基部扭伤,秋季其长度可控制在60厘米以内。由于背上枝发生不一定在同一时期,因此背上枝的处理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随长随处理。春、夏、冬剪和第2年修剪基本相似。对粗度超过中心主枝粗度1/3的枝条一定要疏除,以确保中心主枝的生长优势及其他枝的正常生长结果。

5)第4年底时。已基本上达到树形要求,以后应看植株生长势进行落头及回缩等工作,并要疏剪衰老的结果枝,使之丰产、稳产。

6)弱树的修剪。定植当年生长比较弱的树,无论中心主枝或分枝,生长量都很小,为了促进中心枝的优势,可重回缩。夏季着重处理好分枝,及时拉平或下垂。冬季再轻剪,逐步培养成形。

(3)果园综合保健管理技术。

1)冬春修剪后的保护措施:1月下旬至3月上甸修剪后用 430 克/ 升戊唑醇(凯歌)悬浮剂3000倍液+肽神锌800倍液全园喷努一次,萌芽后结合灌水,用巴姆斯 300 倍液灌根一次。

2)花果管理关键措施:花芽露红期用 5%己唑醇(罗克)悬浮剂1200倍+10%甲基碗菌灵(卷易清)悬浮剂1500倍液+肽神硼1500倍液喷妥一次。谢花后7 天用20%异菌•多菌灵(朴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10%甲基硫菌灵(安歌)悬浮剂 2000倍+20%三倍36%甲基硫菌灵(金家托)悬浮剂800倍液个绵贝1500倍液海之宝 800倍液顺洒一次。

3)夏季管理关键措施:6月上旬至7月上旬,用5%己唑醇(罗克)悬浮剂1200倍液+肽神1500倍液,430克/升戊唑醇(凯歌)悬浮剂4000倍液+海之宝8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连续交替喷努2次。8月下旬采果后,用20%异菌/多菌灵(朴菌灵)悬浮剂 1000 倍液·+20%三唑锡(玉锡)悬浮剂1500倍液大肽神钟800倍液叶面喷雾一次。

4)秋季管理关键措施。早施基肥,8月下旬按3000千克有机肥+8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施莱福/亩施入土壤中;10月中旬喷施一次3%尿素,11月上旬喷施一次5%尿素,促其落叶,养分回流。

5)土壤综合管理措施。萌芽前按每株施入施莱福有机肥2~3千克。对于有病弱树及管理不善的果园,为及时恢复树势,花前再用300~400倍巴姆斯灌根1~2次。8月中下旬撒施毛叶苕子改良土壤。定植3年后全园果园生草,每三年翻耕一次。

(4)果品采后处理。

1)挑选。这是苹果采后处理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剔除有机械伤、病虫为害、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果品,以利于下一步的分级、包装和储运。无论技术先进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靠人工完成。

2)分级。分级就是将收获的苹果,根据其形状、大小、色泽、质地、成熟度、机械损伤、病虫害及其他特性等,分成若干整齐的类别,使同一类别的苹果规格、品质一致,果实均一性高,从而实现果实商品化,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贮藏、销售和加工,达到分级销售,提高销售价格,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的目的。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人工分级法,果实大小通常采用分级板来确定,分级板上有80毫米、75毫米、70毫米等不同规格的横径,可将果实按大小分成若干等级。而果形、色泽、果面等指标则完全凭目测和经验来判断和确定。机械分级在苹果产业发达的国家被广泛使用,目前在中国也已部分投入使用,并逐渐由简单的果品分级机转变为光电分级机。

3)预冷。苹果采摘后,带有大量的田间热,并且果实本身呼吸作用旺盛,放出热量也较多,如果采收后立即包装储藏,易发热腐烂。采摘后进行散热降温,可以更好的降低果品的生理活性,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和水分的损失,还能够延长储藏的寿命,改善储藏后的品质。就苹果而言,较经济的预冷方法是自然预冷,即将苹果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其自然冷却。

4)清洗。用清水将果实表面清洗干净。

5)包装。根据不同级别进行不同包装。特优级苹果应配以精美的包装,数量控制在9个以内一盒。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