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1.3.6 民族文学

阿昌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世代流传在民间口头上,故有“口头文学”之称。而传承民族民间文学的载体除民众以外,主要还是阿昌族的“活袍”。“活袍”是阿昌族原始宗教的最高祭司,主要从事祭祀等宗教活动。“活袍”在继承、发展和丰富阿昌族民间文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阿昌族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歌谣、民间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以及长篇叙事神话史诗。

(1)民间歌谣。在阿昌族口头文学中民间歌谣占很大比例。从“阿昌生得犟,不哭就要唱”这个俗语中也看得出来阿昌族是一个喜爱唱歌的民族。人们讲述祖先的丰功伟业,要唱歌;谈情说爱,要对歌;劳动竞赛,要吼歌;兴业庆典,要欢歌;节庆婚礼,要满堂高歌;给死者送葬,也要唱孝歌和祭祀歌;等等。阿昌族的民间歌谣,从题材上分为叙事歌、祭祀歌、习俗歌、情歌、劳动歌、孝歌、讽刺歌、儿歌等。阿昌族习惯把情歌及劳动歌这类民歌统称为“山歌”。

(2)民间故事。阿昌族的民间故事分为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民间生活故事三大类。神话故事是远古时代的先民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观幻想的故事。阿昌族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如《遮帕麻和遮米麻》《人类的来历》《石羊传说》《石骡传说》《狗的故事》《老姑太》《盐婆神话故事》《狗头国》《金色的葫芦籽》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遮帕麻和遮米麻》。传说故事是在神话故事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化而产生的。传说故事有以历史人物为主的,如《早概》《爰撒萨》《郎姑爹赢官司》等;也有以地方风俗风物为主的,如《户撒坝为何不平》《户撒田为什么一半肥一半瘦》《磴山匠的故事》等等。民间生活故事是除神话、传说以外的故事,它的分量比较多,如讲动物的故事《白狗代嫁》《青蛙儿子》等;讲植物的故事《树木不会走路的传说》《松树想当王》等;有关幻想的故事《屙金银》《螺蛳姑娘》等;历史道德故事《户撒定居》《继母》等;爱情故事《绡迈的故事》《眉间长旋的姑娘》等。

(3)谚语、谜语、歇后语。阿昌族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十分丰富,它们言简意深,通俗易懂,反映多方面的生活哲理,具有极强的语言概括能力、思想表现力和审美功能,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阿昌族的谚语表达爱憎情感的较多,或奉劝、或训诫、或颂扬、或鞭笞,如“火烧芭蕉,皮死心不死”“刀不磨不快,人不学不懂”“穿不穷,吃不穷,不会计划一世空”“越闲越懒,越吃越馋”等。阿昌族的谜语是一种想象力很丰富的口头文学形式,多采用比喻的方式,如“一块布,会走路,剪不断,撕不烂(河水)”“无脚会走路(扁担),有脚不走路(板凳)”等。阿昌族的歇后语是一种与机智人物、机智故事相伴而产生的口头幽默语,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幽默,如“空竹子做大梁——省心”“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等。

(4)长篇叙事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流传最广、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神话史诗。全诗 1080 行,所表现的斗争内容,特别是其中所反映的历史业绩和原始意识,对于了解和研究阿昌族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