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1.3.2 民族饮食

饮食习俗,体现在人们日常的饮食行为中。阿昌族先民也和其他民族的先民那样,曾经历过“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如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阿昌族的食源得到改善,饮食条件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1.3.2.1 食源和饮食类别

阿昌族的饮食,以本民族自耕自产的农作物为主食。一般情况下,阿昌族人民多聚居在依山傍水的坝区或半山腰地区,有悠久的种稻历史和耕种技能。因此,他们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少部分居住在山区地带的阿昌族民众在种植稻谷的同时,还种植玉米、荞子、薯类、麦类,这些粮食是季节性主食,这里的阿昌族常年还是以大米为主食。阿昌族饮食的副食品较多,有肉类、瓜果、豆类、蔬菜和副食加工类等。肉类以猪、鸡等畜禽类肉蛋为主,陇川县的风味名菜“火烧猪”吃法独特,别具风味;瓜果有南瓜、黄瓜、洋丝瓜、香瓜、葫芦、西红柿、洋酸茄、茄子、辣子、洋芋、芋头、魔芋、山药等;豆类有豇豆、蛇豆、黄豆、黑豆、大红豆、小花豆、绿豆、饭豆、白豆等;蔬菜有青菜、白菜、包心菜、菠菜、荠菜、芹菜、葱、蒜、生姜、菜花、莴笋等。同时,阿昌族酿酒工艺发达,主要酿制白酒、水酒和甜白酒。米酒用纯粳米来精酿,一般是供自饮或腌制副产品;水酒多用糯米来酿造,一般在逢年过节、待客时饮用;甜白酒用纯糯米酿制,供日常生活食用。阿昌族还能用山药、玉米、麦类、荞类等粗粮来酿酒。

1.3.2.2 特别的美食

阿昌族地区有一些别具风味的美食,如“火烧猪”是阿昌民众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佳肴,在逢年过节、迎亲嫁娶或是招待贵客时总少不了吃“火烧猪”;“牛干巴”是一种易保存,易携带,易食用的小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户撒米线”是用当地生产的旱谷米或软米加工制作而成,其味道清香爽口;“手抓肉”是用羊排骨加一些调料制作而成,其特点是鲜、香、辣、麻。阿昌族喜欢吃酸的食物,这与他们居住的河谷地区炎热的气候有关,也与其早起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阿昌族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腌制食品,如酸腌菜、辣腌菜、干腌菜、干拌菜、腌萝卜干、腌糟辣子、腌酸笋、腌藠头等。

1.3.2.3 饮食礼仪与禁忌

1. 阿昌族尊老、好客,一般长者坐餐桌上方位子,客人坐上座,晚辈和女人坐下方位子。阿昌族普遍盛行劝饭习俗,其真正目的主要是表达主人热情好客的心意,以及借机交流男女间的感情。阿昌族习惯三餐制,早饭在上午 9:00 左右,午饭在下午 16:00左右,晚饭在 21:00 左右,休闲时节有时只进两餐。

2. 饮食禁忌阿昌族吃饭时,禁忌打人骂人。平时吃饭要在正房的正堂吃。饭桌的摆设也有讲究,盛饭的饭盆要摆到长者所坐的方向,认为米饭属五谷之首。妇女尤其是少女忌吃鸡翅膀、鸡脚爪。阿昌族的人认为她们吃了以后,织的布会偏斜不齐。无论是劝酒还是劝饭,忌不接受,无论已经饱否,都要双手捧碗相接。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