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6.7.5桔梗

6.7.5.1基本概述

桔梗是一种食兼用植物,随着技术进步和桔梗系列产品的开发,桔梗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桔梗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很有名的药材,其性味苦、辛、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消肿排浓之功能。桔梗主产地为安徽、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分布,为常用大宗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上早有记载。经现代科学分析,桔梗中含桔梗皂甙D,桔梗酸A、B、C,远志酸,阿尔法菠菜甾醇,花青甙,吗啡等;花中含有一种蓝紫色素,称桔梗色素;根中含有14种氨基酸及22种微量元素。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思潮的兴起和以预防为主医疗模式的确立,种植桔梗将有着广阔的市场。从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留种等方面介绍了桔梗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桔梗种植者提供参考。

6.7.5.2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1.种苗繁育及移栽技术

(1)园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水质、大气环境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远离公路等交通要道,最好是没种过桔梗的地块种植。种植地的土壤应卫生、无病虫寄生和有害物质,尤其硝态氮、汞、镉、铅、砷、硌含量要符合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桔梗为深根性植物,虽然对土质要求不严,但在富含磷钾的中性类砂土壤里生长较好。故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土壤种植。

(2)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选好地后,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亩或充分腐熟的畜禽粪2500千克/亩,加过磷酸钙50千克/亩,撒入地内,并深翻35厘米以上,然后整平耙细,等待播种。为减少产品内硝酸盐残留,忌施用硝态氮肥。

(3)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所用品种多是各地方从野生种选育而来,缺少专用的食用或药食兼用品种。太和县高效农业开发研究所选育的“太桔1号”是中国目前较为理想的食用型桔梗优质高产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长势旺、根茎肉脆、口感好的优点,二年生根茎长度一般在40厘米以上,直条,少分叉,选条率80%以上,比普通品种选条率高20%。抗病力强,目前还未发现有病害发生。产量高,一般产量达1750千克/亩,高者可达2000千克/亩以上。

(4)种子直播。

桔梗直播可春播、秋播或冬播,以秋播为好。秋播当年出苗,生长期长,产量和质量高于春播。秋播于10月中旬以前,冬播于11月初(北京地区常采用冬播,即11月初土壤封冻前播种),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东北地区约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生产上多采用条播,按行距20~25厘米开浅沟,沟深约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也可将种子拌细沙(按1:10)均匀撒入沟内(可节省种子用量,且易播撒均匀)。播后覆细土盖平,稍加镇压,四川产区常盖一层火灰,干旱地区播后要浇水保湿,或在畦面盖草保温保湿。每亩用种子0.5~0.8千克。秋播约2周出苗。为促进提早出苗,可用温汤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50℃温水中搅拌至水凉后,再浸8小时捞出,种子用湿布包上,放置于25℃~30℃的地方,上面用湿麻袋片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浇1次,约4~5天种子萌动即可播种。播种前亦可将种子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浸24小时,取出冲洗去药液,晾干播种,以提高发芽率。

(5)育苗移栽。

每年3月播种,育苗地选向阳、避风的地方,施足基肥,耕耙整平,作120厘米宽、15~20厘米高的苗床,长度不限,畦土要松软细碎。按行距15厘米开2~3厘米深的浅沟条播。播种前种子按直播方法进行处理和催芽。种子与草木灰加适量人畜粪水拌匀,均匀撒入沟内,覆盖肥土0.5~1.0厘米,最后盖草保温保湿,防止雨水冲刷。春播后10~15天出苗,这时应及时把盖草揭除,苗高1.5厘米时,进行间苗,拔除过密苗和细弱苗,苗高3厘米时,按株距3~4厘米定苗,以后加强管理,注意拔除杂草,天旱时浇水保持畦土湿润,以利幼苗生长,并适当施肥,待秋后或春季发芽前,出圃栽种。此法便于苗期管理,省工省地,但主根不明显。

(6)移栽。

桔梗分秋栽与春栽两种。秋栽在地上部分枯萎后,即10月中、下旬至地冻前进行。春栽一般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栽种。栽前将种根挖起,按大、中、小分成三级,分开栽种。栽时在畦上按行距15~20厘米开横沟,深20厘米,株距6厘米,将苗斜放于沟内,根头抬起,根梢伸直,注意不要伤其须根,否则易生侧根,影响质量。栽后覆细土高于根头,稍压即可,淋足定根水。

(7)根头部(根茎或芦头)繁殖。

可春栽或秋栽,均在收获桔梗时进行,以秋栽较好。秋季在收获桔梗时,选择个体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从芦头以下1厘米处切下芦头,用细火灰拌一下,即可进行栽种,这样既可防止感染腐烂,又可刺激断面细胞产生愈伤组织,使栽后容易发根。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先深翻30~40厘米,将土耙细整平,以1.5米开畦,要求畦高20~25厘米,以利排水,在畦面上以20~25厘米开横沟,沟深10厘米左右,以株距10厘米放芦头一个。每沟施入人畜粪水2~3千克,覆土,以盖没芦头为度,不宜盖得太厚,最后在种沟内撒一层经腐熟后的圈肥,每亩3000千克左右,它不仅可以防冻、保湿,也是开春出苗后桔梗前期生长所需的肥源。第二年开春出土,平均每株可有2~3个芽。

2.田间管理

(1)间苗。

苗高2厘米时适当间苗,苗高6~7厘米时定苗。采用宽幅条播法播种的适当间苗,使苗不拥挤即可。要合理密植,若留苗过多、过密,则植株生长细弱,易遭病虫为害;过稀则产量低。因此,适当密植是高产的关键。

(2)及时中耕除草。

由于桔梗前期生长缓慢,易滋生杂草,故应及时除草。一般进行3次,第一次在苗高7~10厘米时进行,30天之后进行第二次,再过30天进行第三次,力争做到见草就除。中耕应在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进行,植株长大封垄后即可不再进行中耕除草。

(3)肥水管理。

苗期需追施稀薄人粪尿或沼液1~2次,促使幼苗生长。6—9月是桔梗生长旺季,6月底增施花期肥,以磷钾肥为主,防止因开花结果消耗过多养分而影响根部生长,施硫酸钾10千克/亩、过磷酸钙10~20千克/亩。入冬后根据当年作物长势重施越冬肥,结合施肥进行培土。施优质土杂肥1000~2000千克/亩,肥力差的地块多施,播种时基肥施得多的田块可少施或不施。次年春桔梗株高1米左右时,追施1次磷钾肥,使茎杆粗壮,以防止倒伏。结合浇水追施磷酸二氢钾5千克/亩。生长期内遇旱要及时浇水,进入雨季后要注意排水,避免田内积水造成桔梗烂根。

(4)除花。

桔梗花期较长,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因此,打顶除花可以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除留种田外,其他桔梗田都要采取除花措施,在盛花期喷施1次1毫克/千克的乙烯利基本上可达到除花目的,喷后桔梗产量较不喷施增加40%左右。

3.病虫害防治

桔梗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但在重茬严重的田块,会发生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紫纹羽病等病虫害。因此,对于无公害栽培的桔梗,应注意轮作倒茬,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

(1)根腐病和紫纹羽病的防治。

根腐病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发病期为6—8月。初期根的局部呈黄褐色并腐烂,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因枯萎而死亡。紫纹羽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为害根部。先由须根开始发病,再延至主根,根部初呈黄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后变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内腐烂,外表菌索交织成菌丝膜,破裂时流出糜渣。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渐发病枯萎,最后死亡。防治方法:①注意轮作,及时排除积水。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做高畦;②整地时多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病力。施石灰粉50~100千克/亩,可减轻为害,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千克/亩进行土壤消毒,发病时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浇淋防治;③及时拔除病株。

(2)轮纹病和纹枯病。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可用1: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防治,每7天喷1次,共喷3次。

(3)根结线虫病。

由根结线虫引起,发病植株根部呈串状结接,尤以须根最为明显,地上部生长衰弱,肉质根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根结线虫一旦发生,很难根除,故应选无根结线虫的地块种植,实行科学的轮作制度。一旦发生根结线虫病,要立即轮作倒茬,连续种水稻或小麦3~4年后,才能种植桔梗。

(4)蚜虫、红蜘蛛。

为害幼苗和叶片,可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500~30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4.采收与加工

种植桔梗因地区、播期及用途不同,收获年限也不同。一般当年或第二年采收。用于食品加工生长1~2年采收,3年以上的粗纤维含量增加,口感变差,如为用,则可生长3年以上,采收期可在秋季9月底到10月中旬或次年春桔梗萌芽前进行。以秋季采者体重质实,质量较好。一般在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过早采挖根部尚未充实,折干率低,影响产量;收获过迟则不易去皮。起挖时,用刨钗逐行采挖,以防止挖断主根。挖出后割去茎叶、芦头,送加工厂加工;如药用,则将根部泥土洗净后,浸在水中,趁鲜用竹片或玻璃片刮去表面粗皮,或用去皮机去皮后洗净,晒干或用无烟煤火炕干即可出售。若桔梗收回太多一时加工不完,可用湿沙来防止外皮干燥收缩,这样容易去皮。

5.留种技术

桔梗花期较长,果实成熟期很不一致,留种时,应选择二年生的植株,在植株苗高15厘米时进行打顶,以增加果实的种子数和种子饱满度,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在9月上、中旬剪去弱小的侧枝和顶端较嫩的花序,使营养集中在上中部果实,10月当蒴果变黄、果顶初裂时,分期分批采收。因桔梗成熟的种子易裂,造成种子散落,故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应连果梗、枝梗一起割下,先置室内通风处3~4天,然后再晒干、脱粒,除去瘪籽和杂质后贮藏备用。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