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产业兴旺关键技术

3.8.23十字花科蔬菜制种

3.8.23.1基本概述

十字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约375属,3200种,中国有96属,约411余种。十字花科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叶全缘或羽状深裂。花两性,双面对称,排成总状花序。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包括甘蓝类(花椰菜、青花菜、芥蓝、球茎甘蓝、结球甘蓝等)、白菜类(大白菜、小白菜菜心、叶用白菜、紫菜薹、红菜薹)、芥菜类(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榨菜等)及萝卜和水生蔬菜类、油菜和白菜有许多变种,如塌菜、乌菜等蔬菜,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栽培、种植面积大等特点,是全世界重要的蔬菜作物。

3.8.23.2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本原理

蔬菜作物的种子生产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十字花科蔬菜的繁殖方式主要以有性繁殖为主

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蔬菜,按照自然授粉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自花授粉、常异花授粉和异花授粉3类,十字花科蔬菜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

雌雄同花,指雄蕊上的花粉传授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授粉、受精过程,从而产生种子后代,如常规品种的青花菜、花椰菜、油菜、白菜等。

自花授粉作物由于长期自交,品种内各个体基因型基本纯合,遗传性较稳定,性状较一致,自交退化不明显,自交率很高,偶然也会出现异交,但异交率极低。因此,在繁殖自花授粉作物时,需选择优良纯正的植株进行自交繁殖。目前生产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常规种种子生产面积较小。

(2)异花授粉。

雌雄异株,指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而繁殖后代,如花椰菜、青花菜、萝卜、白菜、菜心、芥蓝、甘蓝等。

异花授粉作物根据传粉媒介的不同,可分为虫媒花及风媒花,十字花科蔬菜属虫媒花。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内不同个体的基因型多为杂合体,遗传性比较复杂,个体间差异较大,自交容易衰退。因此,这类植物品种进行繁殖时,应注意从品种群体中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的优良个体,而且群体量不可太小,并且不同品种间要注意隔离采种。

(3)常异花授粉。

指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而繁殖后代。如芥菜、甘蓝型油菜等。这类植物在遗传育种上的许多特点与自花授粉作物近似,但有一定天然异交率,因此在它们的品种群体中杂合株率较高,变异较多。种子生产时应防止天然杂交,不同品种的种子田间隔距离应比自花授粉作物田间隔离距离大些。

2.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即通过母体营养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分化发育形成独立新个体的途径,而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进行繁衍后代,如大蒜、生姜、马铃薯、山药、莲藕等。

3.杂种优势及特点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组合杂交产生的杂一代(F1),在生长势、抗性、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杂种优势的表现因亲本间亲缘关系、基因组合、性状、环境等不同而表现出复杂多样性,一般亲本间差异性越大而又能互补,其F1优势愈强。另外,双亲基因型纯度愈高,则杂种优势愈强。

目前,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等蔬菜品种,基本上利用杂种优势生产杂一代种子,并将杂一代子用于商品生产。在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制种中,为了保证种子质量,亲本中主要采用自交蜜蜂授粉、两个自交系蕾期人工杂交授粉,此方法用工量大,扩繁数量少,最主要是生产中亲本容易被其它育种者获得,故现已基本不采用。目前,大多采用母本或父母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或雄性不育系制种。

3.8.23.3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关键技术

1.种植区域选择

不同类型、不同熟期的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应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种植。

(1)花椰菜、青花菜。

选择周年无霜或霜期很短的低海拔(1000~1500米)区域种植。其中早熟品种适宜海拔1000~1100米,中熟品种适宜海拔1200~1500米,晚熟品种的适宜海拔1500~2000米。云南主要在元谋坝区或类似区域生产种植。一般晚熟品种在7月中下旬播种;极早熟品种,早、中熟品种一般在8月播种;在杂交制种中,不同熟期的品种组合,播种期要作相应调整,以花期相遇在最适开花期12月下旬至1月为宜。

(2)不结球白菜(小白菜)、芥蓝、菜心

早、中熟品种选择周年无霜或霜期很短的低海拔(海拔1000~1300米)区域种植,晚熟品种选择霜期较短的中海拔(海拔1500~1800米)区域种植。

(3)结球白菜(大白菜)、甘蓝。

早熟品种选择霜期较短的中海拔(海拔1500~1800米)区域种植,晚熟品种选择霜期较长的高海拔(2300~2500米)区域种植。

(4)萝卜。

选择霜期较短的中低海拔(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种植。

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母本的熟期往往有差异,种植时应尽量考虑在双亲均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区域种植。

(5)耐抽薹萝卜和白菜。

近年来,耐抽薹萝卜、结球白菜等蔬菜,未通过处理在低海拔地区生产中,开花时已遇高温期,种子生产产量或质量较差。现通过种子芽体春化后,开花期可提前2个月,因此可在低海拔的元谋区域规模化生产。在生产中可经过试种后大规模发展。

2.播期选择

十字花科蔬菜生长和发育需要不同的温度,温度高生长迅速,反之生长缓慢。生长期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营养生长旺盛,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发育过程中均需要阶段性的低温处理,才能正常抽薹开花;开花结荚期的温度要适中,利于授粉受精和种子成熟。

3.隔离栽培

十字花科蔬菜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主要靠蜜蜂、苍蝇等昆虫传粉,隔离要求严格,隔离方法主要采用授粉期错开的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人工隔离、自然屏障隔离等方法进行隔离栽培。一般的隔离距离为1500~2000米以上。

4.培育壮苗

壮苗是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制种中获得高产、稳产的基础。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十字花科蔬菜亲本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均不如生产用种,而且如育苗期间正值高温时节,土床育苗难,成苗少,幼苗生长不整齐,造成花期调节困难,种子产量低、质量差。而统一实行工厂化育苗,能够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培育优质壮苗,成活率高,田间生长整齐,是一项丰产、高效的生产措施。

(1)十字花科蔬菜工厂化育苗方法。

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亩用种量大约4000~5000粒。播种前进行原种的发芽率检测,发芽率高于90%每穴可播种1粒。如果发芽率低于90%,可进行一穴1粒,一穴2粒,依次重复“1-2-1”的播种,以提高出苗率。

育苗基质的配制用品氏基质:珍珠岩采用2:1的配方混匀配制。在混配过程中,采选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30%恶霉灵(土菌消水剂1500倍液消毒。将基质装入穴盘,用手或木板轻轻压实,避免穴孔基质中间有空隙,装好后用木板将基质顺盘扒平。将苗盘浇透水后打孔播种,孔深0.5厘米的深度最有利于出苗。每穴一粒种子播于穴孔中央。种子播种后盖上珍珠岩,改变用基质覆盖的传统,出苗率可比用基质覆盖的提高1%~2%,并浇透水。如果种子发芽率差,可根据种子发芽率的高低,选留10%~20%左右的穴盘,每穴播2粒,用于未出苗穴孔补苗使用;如发芽率很低,可在沙床中先催芽,出苗后子叶展平时再移入穴盘。

(2)需要低温春化的品种育苗方法。

十字花科蔬菜中,萝卜和白菜等类蔬菜中的一些品种在确定播种期后,可将自然春化的品种进行穴盘育苗或直播。而低温春化的品种,需要在低温室内进行芽体春化。直播种亩用种量为6000~10000粒;穴盘育苗亩用种量为4000~5000粒。穴盘育苗的方法采用105孔的黑色塑料盘。

芽体春化及育苗方法:将种子浸种2~3小时,催芽10~12小时,种子露白(芽长1~3毫米)后条播于沙盘中,盖0.5~0.8厘米厚细沙(细沙经消毒处理),置于2~5℃低温下处理约20天(根据品种通过低温春化时间确定),白炽灯提供光源。种子量大时置于低温库中,量小时置于光照培养箱中。低温处理期间注意水分和病虫害的管理。由于苗较小、弱,可采喷雾器喷雾提供水分。萝卜幼苗通过低温春化后移出低温处理室,移到105孔的黑色塑料穴盘上,用移苗针在穴盘孔中扎一个孔,刚好将苗放入其中,并按一下,保证幼苗移栽稳定,不易倒伏。移苗时注意不能太深或太浅。基质采用品氏基质与珍珠岩1:1配制,并浇透水。上方用遮光度为70%的遮阳网遮阴,待苗长出心叶后早晚揭开,苗龄20~25天时或2~3叶1心时定植于大田。

5.定植和种植比例

十字花科蔬菜工厂化育苗幼苗的苗龄为20~30天,2~3叶1心时即可定植。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滴灌栽培。滴管安装好后先试水,再盖银色膜(按定植要求打了孔的银灰色膜)。一般采用父母本2:2或1:1的方式进行定植(双收种最好采用2:2定植),1.2米开墒,株距30~50厘米。一孔一苗,定植后滴透水,并将定植孔封好(即压塘)。

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制种中,父本、母本的种植比例关系到授粉花量的多少。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同一类型作物,父、母本生育期差异不大,可以采用1:1或2:2的比例种植(即父、母本株行距相同,1行父本、1行母本相间种植或者1墒(2行)父本,1墒(2行)母本);父、母本生长差异较大的,应该适当增大早熟亲本的种植比例,可以通过增加密度来解决。如花椰菜杂交制种中,早熟亲本×中熟亲本的杂交组合,早熟亲本亩植株数为2000株,中熟亲本的亩植株数为1000株,父本、母本的种植行比仍为1∶1。

6.花期调节

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制种中,双亲花期相遇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花期调节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而花期调节又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环节,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因为单一的方法很难使花期正常相遇,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种植区域选择。

根据各类作物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生长需要,应选择最适宜的生产区域种植,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均不能作为种子生产基地。

(2)适期播种。

根据双亲的生育特性,调整父、母本适当的播种期,晚熟亲本适当早播,早熟亲本适时晚播,错期播种严格进行错期定植。

(3)肥水调节。

根据田间父、母本生长长势,合理进行以下肥水管理:双亲生长发育正常的,可按正常管理;双亲生长发育不一致时,生长较慢的亲本应增施钾肥,生长速度快的一方要控水、控肥或增施氮肥。

(4)割球方法。

主要用于花椰菜、青花菜杂交制种。割球先后应根据花蕾分化快慢来确定。一般都采用割心留边方式。花期相差在15天以上时,快者当花球开始散球时就要作割边留心处理,慢者当花球长到一定程度及时割心留边,同时快者再作割心留边处理,一般能把花期调遇,此法能在大多数品种调花期时使用。但在生产中一般要根据品种属性进行调节,如此品种易感菌核病且此亲本比另一亲本花期早的情况下,则不能使用此方法,应在花球可以割球时正常割球,并留3杈,并在花薹抽到20~30厘米时根据花期相差情况进行割薹处理,并及时增施氮肥,保证割薹后有充足的养分让植株再次抽薹。此方法跟以往的控开花快的亲本等开花慢的亲本的调节方法有所不同。关键的技术是割薹必须及时,如割薹不及时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花期调时需要有经验的技术员进行指导。

(5)割薹疏枝。

可用于大多数的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芥蓝、小白菜和油菜等植株抽薹后,根据父本、母本花蕾分化程度进行,分化早的亲本在花茎上进行打顶处理,使花期延迟,促进二级、三级花枝的萌发,确保花期相遇。如果双亲的花期差异较大,可采用多次摘心或割薹的方式进行调节。

自交系做父本和自交不亲和系做母本,如果父本提前谢花,母本尚未开花的花蕾应人工摘除,以免产生自交而影响种子纯度。

(6)化学处理

利用激素“九二”(赤霉素)和高钾微肥对花期偏晚亲本进行喷雾处理,可促使植株提前开花。

7.去杂去劣

在蔬菜种子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种子纯度,应及时对种株实行去杂去劣。坚持宁可错拔、不可漏拔的原则,发现杂株或疑似株全部拔除。

通常根据性状出现的先后,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开花期、结荚期及成熟期几个阶段进行。及时在苗期、开花前、开花后和谢花后严格对父母本去杂,苗期根据幼苗的叶脉及叶柄颜色、叶片形状、有无茸毛等去杂;植株开花前根据株高、叶片大小、株型、开花期等去杂;开花后根据花色、种荚大小、有无花粉(如雄不育的母本则要仔细检查将有花粉的植株清除)去杂。

8.肥水管理

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定植前注意施足基肥;前期追肥以氮、钾为主,促进营养生长;后期追肥以钾、磷为主;开花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1000倍液的速乐硼,可提高结籽率和种子饱满度。

幼苗定植后7天即可浇施肥,肥水浓度为150~300倍。前期以氮肥为主,开花后以平衡型的复合肥为主。抽薹开花时营养消耗大,要在抽薹后及时重施1次二元复合肥(氮∶钾=15∶20),每亩用量15~20千克。开花期采用0.3%磷酸二氢钾喷雾进行根外追肥。

例如萝卜的叶片大,根群分布浅,故不耐旱。从苗期到肉质根充分膨大以前要均匀供应水分,经常保持土壤潮湿。肉质根充分膨大后,对水分的需求逐渐减少,而且水分过多,肉质根易感黑腐病和软腐病。所以,这个阶段要适当控水。从幼苗到抽薹开花,应注意水分管理,7~10天浇一次水,水分不可过多,否则容易引起烂根。抽薹开花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谢花后浇水次数逐渐减少保持地面见干见湿,采收前15天注意控水。防止种子因水分过多而开裂。

萝卜和白菜类蔬菜一般经低温处理的幼苗能通过春化,但是容易出现小株抽薹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苗过小即抽薹开花,导致父本花量不足,母本种子产量过低。

9.病虫害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易感染白粉病、霜霉病、根肿病、软腐病、黑腐病、白锈病、黑斑病、菌核病等,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一旦暴发难于控制。所以应采取轮作、培育优质壮苗、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灌水、提前预防、定期喷药、生物防治及综合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1)霜霉病防治。

霜霉病以53%金雷多米尔(精甲霜灵)水分散粒剂600倍液、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80%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20%氰霜唑(科佳)悬浮剂1500倍液,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或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8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2)软腐病防治。

不能与其它十字花科作物进行连作;实行水旱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保持田园清洁;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深沟作畦,雨后及时排水;在抽薹前要适当控制水分,中耕除草不能伤到根。发病初期选用72%硫酸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3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或23%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水剂15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15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6~7天1次,连续使用2~3次。

(3)黑腐病防治。

黑腐病主要是种子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残留,借灌溉水、雨水、农事操作传播,高温、高湿、雨水多发病严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积水过多、偏施氮肥和长势过旺发病重。

防治:加强种子检疫,杜绝菌源流入,使用无带菌病种子;采用种子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实行水旱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保持田园清洁,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雨后及时排水等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溶性液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23%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或春雷霉素800~16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液轮换喷雾防治,5~7天1次,连续使3~4次。

(4)白粉病防治。

不结球白菜的白粉病一般发生在谢花后种荚膨大前,防治不及时影响种子产量较严重,因此在开花前就进行预防。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雾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嘧菌酯水分散剂1000倍液等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5)菌核病防治。

菌核病在花椰菜和青花菜上发生较重,是土传、种传病害,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等情况发生严重。花椰菜割花球后部分品种发生较重。

防治:主要采用种子消毒,水旱轮作,作物采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园清洁,减少菌源等措施进行预防。

割球时,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1比例的药粉涂抹切口,以防感染。切记勿将药粉落到花球上,避免产生药害。

病害发生后,发病初期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7~10天1次,连续使用2~3次。

(6)根肿病防治。

根肿病主要以病菌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上,靠水、土壤中的线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土壤带酸性、湿度大、土温9~30℃利于发病。

防治上要加强种子检疫,杜绝菌源流入,采用种子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4年以上,实行水旱轮作,每亩用石灰60~80千克把土壤pH调至微碱性等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播种前用10%氰霜唑(科佳)悬浮剂500倍液对育苗基质消毒;定植后,发病地块在整地时用50%氟啶胺1000倍液喷雾,定植后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氟啶胺1000倍液等药液灌根,10~15天1次,连续灌3~4次。

(7)蚜虫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制种时经常发生,但开花、结荚期为害最重,主要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花茎、种荚上吸食植株汁液。

发现为害时可采用10%吡虫啉可湿剂粉剂1500倍液,或60%啶虫脒5000倍液,防治发生中心重点喷雾,5~7天1次,连续喷2~3次。

(8)小菜蛾防治。

虫害发生时,幼虫盛期,选用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5.0~16.7克/亩对水60千克、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14毫升/亩对水60千克、300克/升氯虫·噻虫嗪悬浮剂27.8~33.3毫升/亩对水60千克、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1000~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18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5~7天一次,连续喷雾2~3次。

在成虫发生盛期,每10亩菜地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成虫或黄板引诱成虫。注意:花期尽量选用25克/升(菜喜)悬浮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9)菜青虫防治。

在云南主要在高温干旱时,与小菜蛾、蚜虫等害虫同期发生。3月份温度升高,活动频繁,成虫和幼虫越来越多,为害加重;遇到降雨后或低温,活动减少,为害降低。

防治主要采用水旱轮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在田间挂杀虫灯诱杀成虫等方法,降低虫源基数。选用90%敌百虫可溶粉剂800倍液,或2.5%鱼藤精乳油500~800倍液,或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粉)5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14毫升/亩对水60千克,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

10.花期放蜂授粉

在十字花科蔬菜大面积杂交制种时,开花期有充足的蜂源是获得高产、稳产的保障,而当地蜂源和野生蜂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的需要。因此,释放人工饲养蜜蜂辅助授粉,是提高授粉质量的有效手段。生产中要根据种植面积花量、蜜蜂工蜂量多少来确定蜜蜂群数,一般采用意蜂,每亩放置2群,每群6脾,在初花期进行释放,末花后撤走。

如果之前蜂群采粉区域的作物与制种作物相同,放蜂前应在蜂箱内饲喂2天后再放蜂,避免造成杂交而影响种子质量。

11.采收

(1)采收标准。

十字花科蔬菜采收过早种子饱满度差、种子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发芽率;采收过晚种荚易破裂,籽落入田块里,影响产量,还会出现荚种内发芽,温度高时还会导致休眠,所以十字花科蔬菜种荚转黄、种子变褐时应及时采收,大部分在授粉后50~60天,种荚变黄,种子变褐色时就可采收。种荚过绿或过干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荚过绿,种子呈淡黄色,有一定的发芽率,但尚未完全成熟,种子质量差;种荚过干,造成种子休眠,遇到下雨还容易造成种子吸水萌芽,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因此,采收时,同一植株或不同植株,都要分批采收,成熟的枝条先采收,未成熟的枝条后采收。

(2)采收及取种。

父本、母本分开采收、分开晾晒、分开脱粒、分开包装、分开堆放,以免产生机械混杂。采回后不能捂着(即堆放过厚或装在袋子中不拿出来晾晒),应及时晒干脱粒取种。脱粒后的种子应放在塑料布上晒干,不宜直接放在水泥地板或烈日下暴晒,以免影响发芽率。

待净度和水分达标后及时收种入库。入库前的基本质量标准是:净度0.1%以下,水分6.0%以下。一般农户清选后无法达到要求净度,需要进一步精选,方法如上种子清选。

采收晾晒后熟5~7天可脱粒。另外,在采收、脱粒、精选、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要防止机械混杂现象。

3.8.23.4种子质量控制及种子采后处理

1.种子质量控制技术

(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优良品种在栽培过程中品种纯度降低,原有的优良种性变劣的现象。造成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机械混杂。机械混杂,即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包装、运输过程中,把某作物的种子人为地混入其他品种(品种间混杂)、其他作物或杂草(种间混杂)的种子中,而造成的品种混杂现象。

因此,在十字花科蔬菜制种时,应建立一套严格的原种投放、种子采收、精选等操作规程,严格避免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生物学混杂,即品种在种子生产过程中,由于和其它品种或其它作物发生天然杂交而引起混杂退化的现象。这是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产中应与不同品种或同类作物之间严格隔离栽培,同时严格清除周围的干扰作物。

3)品种本身的变化。品种是一个性状基本稳定一致的群体,品种的“纯”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品种内个体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杂合性,何况自然界某些因素还会导致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因而,品种经过连年种植,本身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这些变异经过自然选择常被保存和积累下来,导致品种的混杂退化,如自交衰退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因此,十字花科蔬菜制种时,应认真、严格的检查亲本的纯度,发现变异、退化、分离的异性植株要在开花前清除干净。

4)不正确栽培技术和选择留种不当。在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过程中,若未进行严格的选择而淘汰掉混杂劣变的植株,结果必然会导致品种退化。或者虽然进行了选择,但选择的方法欠佳或标准不当,如对各种蔬菜只注意产品器官的大小,而忽略了性状的典型性和一致性;或忽视了对原种育性、自交不亲和性等的检测与鉴定;或大白菜、甘蓝、萝卜等蔬菜连年采用小株留种,而缺乏对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或花椰菜、青花菜连续多年实行近亲种子生产等等,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

此外,在不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留种,或种子生产中栽培技术措施不当,都会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以致引起品种的退化。

(2)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品种发生混杂退化后,纯度显著降低,性状变劣,抗逆性减弱,最后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差,品种也就失去利用价值。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克服品种的混杂退化现象。

1)严格种子繁育操作,严把种源质量关。

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对制种地实行严格的隔离,是防止天然杂交引起生物学混杂以及非目的种子掺入引起机械混杂的重要措施,这对防止十字花科蔬菜的天然杂交尤其重要。

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留种。制种田应在关键生育时期,分阶段多次进行,以保证种株各个生育期阶段的特征特性均能符合原品种的典型性。

4)严格执行种子采后处理的操作规程。在种子生产、加工等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的操作规程,这是防止种子机械混杂的主要措施。首先是种子生产品种的田间布置要科学合理,除了做好隔离工作外,留种地还应尽可能采用轮作,以免发生前后作间的天然杂交。其次要严防种子在采收、脱粒、晾晒、运输、贮藏等操作过程中的混杂,并严格执行种子标签登记,从而真正保证种子质量。

2.十字花科蔬菜种子采后处理

(1)种子干燥。

种子通过干燥处理,可减弱内部生理生化过程强度,消灭或抑制仓库害虫及微生物的活动。

1)适时收获。十字花科种子收获太早种子成熟度差,瘦瘪粒多,而且水分高,难脱粒,不易贮藏;过迟则角果容易爆裂,子粒散落,而且由于种子在田间夜露吸湿,呼吸作用消耗物质多,同样不耐贮藏。

2)干燥。种子收获后,可经过晾晒干燥、冷冻干燥或机械方法进行干燥。种子晾晒干燥时,选择晴好天气,最好把种子摊成波浪形,经常翻动。在夏季炎热,中午阳光强烈,直接放在水泥晒场会因温度过高而伤害种子,使种子丧失活力,所以在这些晒场上应放上一层塑料布晒种。晒干后需经摊凉冷却才可包装入库,以防止种子堆内温度过高,发生发热现象,时间过长会引起种子内部物质变性而影响发芽率,而且热种子遇到冷地面还可能发生结露。未充分干燥的种子不宜过长时间堆放,否则容易引起发热,影响种子的贮藏质量。贮藏时可用石灰做干燥剂,防止种子回潮。

(2)种子清选。

预清选十字花科种子设备多以气流和筛子为主,气流初选的设备比如风柜。如十字花科种子中掺杂的部分残渣、碎枝烂叶、破碎种子、土块、石块。经过初选后,种子的净度一般能达到97%左右,但有一些杂质依然会存在于种子当中。但由于初选后的种子净度比较高,粒度比较均匀,这样就为下一步精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否则精选效果可能会不太理想。

未进行初选的种子,制(繁)种企业应一律拒绝入库。首先,由于未初选的种子水分检测和发芽率样品都不具有代表性。其次,初选费时费工,人员嘈杂,容易造成种子混杂。

精选工作直接影响种子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精选出种子中的残渣、碎枝烂叶、杂草、土石块及病粒、霉变粒、秕粒等,既提高了种子的商品性,又可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十字花科种子基本上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精选,主要根据种子的大小、比重、质地、饱满度等显著特征进行清选和分级。十字花科种子通常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①风选,利用风力使轻重不同的种子进行分离.②筛选,利用筛孔的大小进行分离。③比重,利用种子比重上的不同进行分离。④滚选,利用离心力的大小进行分离。⑤色选机,利用光电技术将花椰菜、萝卜等农业产品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从而达到提升产品品质,去除杂质的效果。萝卜破裂种子颜色与正常种子颜色不同通过色选机将破裂种子精选出去,减少了人工挑选的成本支出。

十字花科类种子混有不规则的、瘪的、部分杂草种子或其它杂质,如土块、石块、杂草种子、米粒等异源物质时,土块、石块用水洗方式可清除一部分;不规则的、瘪的、部分杂草种子可通过螺旋精选机、滚动式十字花科精选机去除;发芽的、破裂部分的种子可通过滚动式比重精选机选出。采用水洗方式清选时,要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及时清洗后,将种子放置于筛子或纱网中架空进行晾晒。

虽然多数十字花科种子都可利用机械设备精选达到质量标准,在精选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杂,不同品种间在精选过程中要严防人工混杂和机械混杂,保证种子质量。种子经过精选加工后,净度可提高2%~5%。

(3)种子贮藏。

种子收获以后,因为要精选加工或者部分品种还要经过后熟,所以一般不会立即播种,需要贮藏一段时间。要想延长种子的贮藏期,就必须使种子充分干燥。如果含水量较高,种子内的酶就会加速种子内养分的分解,进行更强的呼吸作用,从而造成种子的发热、发霉,导致种子活力下降。空气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种子本身的含水量,各类蔬菜种子的含水量都会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温度越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营养也少,贮藏的时间就越长。同时,低温还能抑制种子表面的微生物活动,减少发热,不至于霉变。因此,干燥和低温是种子贮藏过程中保持种子活力的重要条件,必须密切注意,检查种子温度、湿度变化。空气湿度大于种子湿度时,应在种子上加盖原料布或吸水覆盖物,防止种子吸水发热霉变,同时也要随时注意检查种子病、虫、鼠、鸟害及种子发芽率。

贮藏种子的仓库要建在高且干燥,交通便利,相对独立,周边确保无生活区,且有晒场的地方。库房要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通风性能,要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通风等设施,合理的库容以避免存贮过多、堆垛过高。有大批量种子要长期贮藏的制(繁)种单位则需建造冷库。种子入库前,对仓库内外进行全面检测维修,彻底清理打扫,清除一切杂物、废种和灰尘,防止库顶和四壁渗漏雨水,堵死裂缝、鼠洞,保持地面平整,不渗水。

仓库及库内一切设施、用具都要喷洒农药或熏蒸,进行彻底消毒,消灭鼠、鸟、病虫、微生物为害和霉变。并且,把好种子入库关,分品种、分类别登记,附有标签,注明各项内容。包装要紧密,堆放整齐牢固,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持库内清洁,对使用机械要进行定期维护。很多农药和化肥都有一定的挥发性和腐蚀性,对种子胚具有腐蚀性或毒害作用,影响种子活力,应分库存放。仓外应经常铲除杂草、排去污水,保持环境清洁。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