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范地点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
2.示范点基本情况
泸水市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州南部,位于东经98°34′~99°09′、北纬25°33′~26°32′之间,全境东西最宽58千米,南北最长108千米,国境线总长136.24千米,全市土地总面积3203.04平方千米。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呈现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同一山体不同高度呈现寒、温、热三种现象,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突出。全年无霜,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1199.7毫米,雨季开始于5月底,降水明显分布不均匀,分少雨、中雨、多雨三个区域。泸水独特多样的气候特征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柑橘产业发展条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到2020年泸水市柑橘种植面积已达3421.9亩,其中挂果面积达756亩,采收产量达1890吨,实现总产值1512万元。柑橘种植已逐渐成为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又一新兴产业。
老窝镇老窝村的气候适宜种植沃柑等晚熟柑橘。老窝镇在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底子薄、基础弱、起步晚,尚未形成产供销相融合的龙头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对此,依托省农科院乡村振兴项目、国家柑橘体系等多方力量,完成30亩特色晚熟柑橘沃柑核心示范基地和拼多多资助的“多多橘橼”扶贫示范300亩基地建设。按照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要求,通过项目实施,推进怒江特色柑橘种植、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最终实现传授一批关键技术、构建服务的技术平台、培养一批本土化的人才队伍的目标,为泸水乃至怒江柑橘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打造怒江特色柑橘产业品牌,提升怒江州特色柑橘产业竞争力。
3.工作思路
结合云南“绿色食品牌”打造和怒江州产业扶贫需求,依托云南省柠檬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邓秀新院士工作站技术优势,在怒江州泸水市老窝村引进健康香橼与沃柑种苗建立核心示范基地,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4.工作成效
①在30亩特色晚熟柑橘沃柑核心示范基地基础上,完成300亩现代柑橘果园建设,实现了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省力化、绿色生产标准化示范。②完成150亩药食兼用型菊花品种的间套作,并已投产,每年增加花药亩收入2000元。③提供技术实训基地。“多多橘橼”成了村寨边的培训学校,建园以来,国家、省、州、市等近20家单位部门,约800人次来参观调研。近60余家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来参观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来访该示范园参观学习的农民在6000人次以上。示范带动辐射泸水、兰坪、福贡种植柑橘8000余亩。④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14期,培训8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200多人次。怒江州内开展各类培训26期,培训1500余人次。⑤构建了“六位一体”的老窝模式,即“基层党建+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社+新农人+科技”,有机映射“六子效应”。“多多橘橼”扶贫“老窝模式+”模式将呈现“六子效应”:“搭台子、选路子、做样子、传带子、增票子、美村子”。该模式成为可复制应用的“老窝模式”,该示范成为老窝、泸水乃至全州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典范,也是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