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范地点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龙街街道办事处广南营村。
2.示范点基本情况
澄江市地处滇中,位于昆明市东南,东沿南盘江与宜良县为界,南隔抚仙湖与江川区、华宁为邻,西与呈贡、晋宁接壤,北含阳宗海与昆明市呈贡区、宜良县毗连。介于北纬24°29′~24°55′、东经102°47′~103°04′,总面积755.95平方千米。境内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内陆淡水湖泊,容量189.3亿立方米,蓄水量居中国淡水湖泊第三位,占云南省湖泊蓄水总量的65.7%,透明度达7.8米,水质达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平均水温为17.3℃,湖中生息繁衍着金线鱼等24种土著鱼种。水资源总量年均达2.79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有水量36.89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资源1569立方米,年可供水量为5557万立方米。种植有稻谷、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红薯、荞、黄豆、刀豆、杂豆等粮食作物。为保护抚仙湖,澄江市人民政府在环湖区通过土地流转形式,流转了2万多亩土地,用于发展水稻、藕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保护生态。
3.工作思路
广南营村以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和高原湖泊保护为契机,与玉溪三农高原特色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水旱轮作下,非烟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原湖泊保护的典范。水旱轮作下,水稻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抚仙湖领域,农田面源污染减少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烟稻轮作区,周年高效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利用“玉溪庄园”的品牌效应,打造高原粳稻优质食味米。
4.工作成效
在广南营村集成应用了水旱轮作(烟稻)技术、水稻前控后促施肥技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生物防治、理化诱控、新型高效绿色农药)等技术,创新了优质香软米云粳37号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人员120人次,建设优质香软米云粳37号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区1180亩,辐射带动2600多亩水稻绿色生产,占项目区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采用水稻前控后促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次数2次,减少氮肥施用量22%;采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2次,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35%以上;采用水旱轮作(烟稻)技术,减少病虫基数,减轻发生为害程度,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了肥料有效利用;提高了稻谷产量和质量。通过技术培训,使从事水稻生产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员掌握水稻绿色生产相关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增加种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