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参考文献


[1]张华东、周新:《优质鲜食玉米重在优质栽培》,《吉林农业》2004年第1期。

[2]姚淑华:《优质专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年第4期。

[3]郑威:《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年第5期。

[4]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7年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农村科学实验》2017年第4期。

[5]田洪刚:《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要点》,《农技服务》2018年第6期。

[6]沈素文、闫微、卢凯等:《直播水稻高产栽培的基本模式及杂草防除关键技术》,《杂草科学》2009年第1期。

[7]吴成:《水稻机插塑盘育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5期。

[8]胡小荡、胡雅杰:《水稻轻简栽培研究进展》,《杂交水稻》2013年第5期。

[9]何其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载《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9期。

[10]李常英、吕兰、张明辉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东川的实践应用初报》,《中国农技推广》2011年第4期。

[11]安颖蔚、孟令文、张辉等:《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杂粮作物》2006年第3期。

[12]尹富永、张玉林、张德勤等:《春马铃薯高垄双行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初探——以会泽县娜姑镇小为例》,《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年第4期。

[13]杨昆红、张艳明、赵宗福等:《葡萄园间作冬早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蔬菜》2018年第8期。

[14]杨雄,赵彪,谢春霞等:《葡萄园间作冬早马铃薯高效生态种植技术》,载《云南农业科技》2019年第2期。

[15]尹自友、舒树文、杨恩学等:《薯片加工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4”冬季(小春)高产栽培技术》,《云南农业科技》2018年第4期。

[16]何启伟、吴春燕、宋廷宇:《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长江蔬菜》2007年第6期。

[17]蒋进保:《夏秋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农业科技与信息》2003年第10期。

[18]沈淑芬:《秋白菜高产栽培技术》,《中国园艺文摘》2015年第11期。

[19]李涛:《秋白菜栽培技术要点》,《西北园艺(蔬菜)》2016年第5期。

[20]李秀兰、宋新梅:《大白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中国果菜》2010年第1期。

[21]梁玉玲:《高寒地区露地大白菜地膜栽培技术》,载《青海农技推广》2014年第3期。

[22]张德纯:《叶用芥菜》,《中国蔬菜》2014年第9期。

[23]林文城:《安溪叶用芥菜栽培技术》,《福建农业科技》2016年第2期。

[24]林小莲:《无公害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要点》,《福建农业》2013年第9期。

[25]毛春凤:《芥菜主要病虫害的治理措施》,《绿色科技》2010年第11期。

[26]王常波:《叶用芥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吉林农业》2012年第8期。

[27]张清华:《蔬菜栽培:北方本 园艺专业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版。

[28]张小康、熊秋芳、张雪丽等:《叶用萝卜营养品质分析及比较试验》,《长江蔬菜》2017年第14期。

[29]黄新灿、谢以泽、颜荣:《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海蔬菜》2006年第4期。

[30]王迪轩、吴文斌:《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的防治》,《农家科技》2006年第9期。

[31]何永梅:《萝卜软腐病、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要点》,《蔬菜》2009年第3期。

[32]金苹:《萝卜霜霉病、黑斑病、白斑病、白锈病、炭疽病和黑根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农业灾害研究》2012年第8期。

[33]刘发万、龙洪进、蔡荣靖等:《云南辣椒种质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辣椒杂志》2006年第4期。

[34]张丽琴、钟利、罗绍康等:《丘北辣椒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北方园艺》2009年第9期。

[35]方荣、陈学军、周坤华等:《辣椒新品种赣丰辣玉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辣椒杂志》2012年第1期。

[36]辛永娟:《辣椒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9期。

[37]尹志海:《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第1期。

[38]李奇峰:《大棚甜椒栽培技术》,《园艺与种苗》2017年第12期。

[39]田春丽、王喜枝、姚丽娟等:《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蒜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载《北方园艺》2016年第5期。

[40]韩曙、李志萌、杨文良等:《春蒜苗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5期。

[41]杨翠香、李丽芳:《大蒜栽培技术》,载《现代农村科技》2016年第6期。

[42]赵芳娟、王刚平:《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西北园艺(蔬菜)》2013年第3期。

[43]邹月超、段景海:《大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4期。

[44]孙斌、张志刚:《大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河南农业》2016年第30期。

[45]陈永存:《芫荽的营养保健功能及药用价值》,《现代农村科技》2013年第6期。

[46]赵秀玲:《芫荽的成分及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第4期。

[47]刘佳贺、郭文场、刘东宝等:《芫荽的栽培管理、贮藏与食用》,《特种经济动植物》2017年第11期。

[48]蒋平:《芫荽主要病害与无公害防治技术》,《植物医生》2008年第3期。

[49]何永梅、曹如亮:《芫荽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药市场信息》2010年第10期。

[50]高峻:《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云南农业科技》1997年第2期。

[51]杨亚军:《中国茶树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版。

[52]童启庆:《茶树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版。

[53]梁名志、刘德和等:《云南茶园管理技术》,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版。

[54]樊恩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检查员培训教材(试用)》,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版。

[55]刘新:《有机茶生产与管理技术问答》,金盾出版社2003版。

[56]张顺高、梁凤铭:《茶海之梦》,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版。

[57]孟凡桥、吴文良:《国内外有机农产品生产、贸易及法规管理体系》,《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第2期。

[58]李崝:《地理标志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申请要求和审查标准介绍》,《中华商标》2018年第6期。

[59]陈永波、李丽正:《贵州省茶类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贵州农业科学》2018年第11期。

[60]黄兴奇主编:《云南作物种质资源》,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版。

[61]张汉鹄、谭济才编著:《中国茶树害虫及其无公害治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版。

[62]陈宗懋、陈雪芬编著:《无公害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金盾出版社2002版。

[63]张连合:《大蓑蛾的为害及防治方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17期。

[64]刘奇志、杨道伟、梁林琳:《苍南县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特点分析》,《浙江农业学报》2010年第2期。

[65]过婉珍:《茶天牛发生的田间调查及防治》,载《福建茶叶》2010年增刊。

[66]吴敬才、詹世河、郑林华:《45%松碱合剂防治茶树苔藓及地衣的试验简报》,载《茶业通报》2005年第4期。

[67]冉隆珣、玉香甩、曾莉等:《云南大叶种茶树茶饼病发生及防治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9年第3期。

[68]冉隆珣、玉香甩、曾莉等:《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9]刘联平:《茶圆赤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第8期。

[70]许爱敏:《防治茶煤病需病虫兼治》,《现代园艺》2009年第3期。

[71]陈卡宾:《茶麸防治茶树根结线虫病》,《四川农科科技》2007年第2期。

[72]陈宗懋、陈雪芬编著:《新编无公害茶园农药使用手册》,人民出版社2000版。

[73]闻重阳:《家禽生产技术》,云南科技出版社2017版。

[74]吴春琴:《家禽生产实训教程》,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版。

[75]杨宁:《家禽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版。

[76]隋启君等:《马铃薯图谱》,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版。

[77]尹自友等:《薯片加工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4冬季(小春)高产栽培技术》,《云南农业科技》》2018年第4期。

[78]曹克驹:《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水产养殖专业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版。

[79]李惠明:《蔬菜病虫害防治实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80]刘永泉:《农药新品种实用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版。

[81]《常用农药使用手册》编委会:《常用农药使用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82]朱建兰:《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83]任国兰、张松山、喻璋:《番茄灰霉病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84]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版。

[85]张绍升、顾钢、刘长明:《烟草病虫害诊治图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86]柳建、姜文涛、安保宁等:《大豆白粉病病原菌鉴定》,《植物病理学报》2015年第5期。

[87]张帅、尹姣、曹雅忠等:《药用植物地下害虫发生现状与无公害综合防治策略》,《植物保护》2016年第3期。

[88]王凤龙、王守宇:《北方玉米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第19期。

[89]赵荣华、董晋明、陆俊姣等:《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及防治》,《山西农业科学》2014年第7期。

[90]李照会:《农业昆虫鉴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91]杨文、朱水芬、黎永谋等:《蜗牛对桑园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云南农业科技》2008年第5期。

[92]罗坚:《浅谈桑园灰蜗牛的危害及防治》,《广西蚕业》2001年第3期。

[93]朱富春:《召陵区保护地蔬菜蜗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长江蔬菜》2010年第3期。

[94]李小慧、胡隐昌、宋红梅等:《中国福寿螺的入侵现状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4期。

[95]徐骋成:《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上海农业科技》2018年第1期。

[96]冉甄、卢娜、杨亚明:《云南省福寿螺的研究概述》,《医学综述》2019年第5期。

[97]刀学琼、孙涛、邓才明等:《云南省福寿螺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田》,《中国植保导刊》2014年第6期。

[98]曾坤玉、胡飞、陈玉芬等:《四种与福寿螺(Ampullariagigas)入侵植物的杀螺效果》,《生态学报》2008年第1期。

[99]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2年版。

[100]赵雪晴、尹艳琼、谌爱东等:《滇中菜区小菜蛾种群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应用昆虫学报》2016年第2期。

[101]尹艳琼、谌爱东、李向永等:《云南小菜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云南农业科技》2018年增刊。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