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6.3农作物主要病虫害

6.3.1农作物主要虫害

6.3.1.1玉米螟

1.形态特征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玉米螟是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

(1)卵。扁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0.8毫米。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

(2)幼虫。幼虫有五龄,体长20~30毫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淡灰色或略带淡红褐色。幼虫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前方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均为圆形,前大后小。

(3)蛹。长15~18毫米,红褐色或黄褐色,纺锤形。腹部背面1~7节有横皱纹,3~7节有褐色小齿,横列,5~6节腹面各有腹足遗迹1对。尾端臀棘黑褐色,尖端有5~8根钩刺,缠连于丝上,黏附于虫道蛹室内壁。

(4)成虫。体背呈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前翅内横线黄褐色波状纹,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雌蛾体长约14~15毫米,翅展28~34毫米,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2.为害症状

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也为害棉花、甘蔗、大麻、向日葵、水稻、甜菜、豆类等作物。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的方式产生为害。3龄以前潜藏,4龄以后钻蛀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

玉米螟幼虫为害玉米时,以幼虫在玉米的喇叭口期和抽穗期进行为害,在喇叭口期以初孵幼虫蛀入心叶内为害。当心叶随植株生长而展开时,可见心叶上有一横排圆孔,这是玉米螟为害的典型症状。心叶受害时在喇叭口内可见大量虫粪。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4龄后可蛀茎为害。抽穗期幼虫可钻蛀雄穗或茎秆,也可咬食花丝。受害处可见大量虫粪排出。被害的雄穗和茎秆易受风折。

3.发生特点

玉米螟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的茎秆、穗轴或根茬内越冬,也有的在杂草茎秆中越冬,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最大。玉米螟成虫白天潜伏在作物或杂草丛中,夜间活动和交配,具有趋光、趋糖等特性,飞翔和扩散能力强。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从北到南玉米螟一年发生1至7代不等。一般情况下,发生代数随着地理纬度和海拔增高而减少,在同一发生区也因年度间的气温变化而略有差别。通常情况下,第一代玉米螟的产卵高峰期在1~3代发生区大致为春玉米心叶期,幼虫蛀茎为害高峰期为玉米雌穗抽丝时,第二代卵和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在2~3代发生区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在3代区为夏玉米穗期。

4.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

①选择寄主植物品种:品种的抗虫性直接影响到玉米螟的为害程度,积极引进抗螟品种,利用品种的抗虫能力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治螟措施。

②科学化处理越冬秸秆,消灭越冬幼虫。在秋收之后至次年春季越冬代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根茬、穗轴等,采取用作燃料烧掉、沤肥和用作饲料铡碎、封垛等多种办法处理完毕,以消灭越冬虫源,减轻第一代螟虫的危害。

(2)物理防治。玉米螟成虫喜欢在夜间高温湿度大时进行活动,有趋光性、趋食酸甜性和性诱行为。在夜间时期(一般为晚19:00到早5:00)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法、黑光灯诱杀法、投射式杀虫灯诱杀法、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法、高压汞灯诱杀法等来防治玉米螟成虫。

(3)生物防治。

①利用天敌昆虫控制玉米螟。玉米螟的天敌很多,其中卵寄生蜂赤眼蜂对玉米螟有持续优势的控制作用。释放人工生产的赤眼蜂控制玉米螟。在玉米螟产卵始期和盛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次每亩释放1万~2万头。

②利用微生物制剂。在一代玉米螟卵孵化基本完成到幼虫蛀茎前喷施苏云金杆菌乳剂,用每毫升含100亿个孢子的苏云金杆菌(Bt)乳剂200倍液均匀喷雾。

(4)化学防治。药剂防治通常掌握在玉米新叶末期及穗期或在幼虫低龄期。在春玉米心叶期施药剂防治第一代幼虫,在夏玉米心叶期防治第二代幼虫,常用的药剂有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功夫)2500~4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5~4.0克/亩对水60千克,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2~14克/亩)对水60千克,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60毫升/亩对水60千克等。

6.3.1.2西花蓟马

1.形态特征

西花蓟马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55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中国2003年7月在北京郊区首次发现。西花蓟马的发育类型属于过渐变态类型,分为卵、若虫、伪蛹和成虫4个阶段。

(1)卵。呈肾形、不透明。非常小,长约0.25毫米。卵通常单个分散产于叶面,但有时也会沿着叶脉成行产。

(2)幼虫。幼虫有两个龄期。1龄幼虫刚孵化时为白色或半透明色,然后逐步变为黄色、橙色、深红色及紫色;在胸部有3对结构相似的胸足,但没有翅芽。2龄幼虫为淡黄色。

(3)蛹。前蛹(3龄)和伪蛹(4龄)都具有发育完好的胸足。前蛹具有翅芽及发育不完全的触角。前蛹蜕皮后成为伪蛹,伪蛹在头部具有发育完全的触角、扩展的翅芽及伸长的胸足,虫体同成虫大小相似。

(4)成虫。成虫虫体纤细,腹面平滑,有两对翅,在翅的前缘和后缘具有长的缨毛。休息时,双翅折起覆在背部。雄虫虫体小于雌虫。雄虫为灰色,而雌成虫体色有三种色型(灰色、中和色、黑色)。

2.为害症状

西花蓟马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寄主范围非常广,能为害的寄主植物有60多个科的500多种,主要有番茄、生菜、芹菜、甜椒、黄瓜、豌豆、洋葱、苹果、葡萄、菊花、玫瑰、香石竹、凤仙花、天竺葵、兰花、大丽花、非洲紫罗兰等。

西花蓟马的幼虫和成虫都能造成危害,以锉吸式口器刺吸寄主植物叶、芽、花的汁液。被害叶片初呈白色斑点后连成片,叶片正面似斑点病害,叶背则有黑色虫粪,严重危害时叶片变小、皱缩,甚至黄化、干枯、凋萎;花器受害呈白斑点或变成褐色,果实受害多留下创痕,甚至造成疮疤。西花蓟马不仅对寄主植物造成直接为害,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番茄斑萎病毒和凤仙花坏死斑病毒是西花蓟马传播最为严重的两种病毒。西花蓟马的幼虫通过取食患病植物,植物病毒进入体内后在唾液腺及其他组织中快速增殖,当幼虫发育到成虫后迁飞到健康植株上,通过取食健康植株传播植物病毒。

3.发生特点

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其发生分布遍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西花蓟马个体细小,具有隐匿性,并且适应性强,种群增长迅速,因此对其田间发生危害防控非常困难。西花蓟马周年发生,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可连续发生12~15代。一般情况下每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秋季或11—12月份为第一个发生高峰期,3—5月份是第二个发生高峰期。雌虫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在15~35℃均能发育。若虫在叶背取食到高龄末期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西花蓟马的发生,温度和湿度过高不利其发生,适宜的温度为23~28℃,适宜的空气湿度为40%~70%。当湿度达到100%,温度达到31℃时,若虫将会全部死亡。西花蓟马在昆明全年发生,5—7月份是全年的发生高峰期。

4.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由于高温对西花蓟马发生不利,在休耕期采用高温闷棚处理,可以减少种群数量。清除田间所有作物、杂草和棚室周围的植物,将棚室温度升至40℃左右,保持3周,残存的若虫均会因缺乏食物而饿死;另外,田间覆盖黑色地膜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在提高地温的同时可以阻止蓟马入土化蛹,减少虫源基数。

(2)物理防治。在温室采取防虫网或紫外线吸收膜等防护措施,阻止西化蓟马进入温室,从而可减少西花蓟马为害;同时利用西花蓟马的趋性,采用夜晚使用杀虫灯和白天使用色板进行诱杀,减少成虫产卵和危害。西花蓟马对蓝板、黄板和白板有较强的趋性,在生产上常常应用蓝板、黄板和白板对其进行诱杀。在使用色板进行诱杀时每亩使用色板20~30块,每20~30天换一次色板,色板的挂置高度略高于作物植株5~10厘米。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西花蓟马危害,西花蓟马的天敌种类多、范围广,目前常用并已经商品化的天敌有捕食性蝽类和捕食螨,其中小花蝽和胡瓜钝绥螨这两种重要的天敌在生产上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化学防治。防治西花蓟马的药剂主要包括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5~4克/亩对水60千克、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8克/亩对水60千克、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00~4000倍液等。不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交替用药,减少西花蓟马对农药的抗药性,同时根据西花蓟马昼伏夜出的特性,建议在下午用药。

6.3.1.3草地贪夜蛾

1.形态特征

草地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目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是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

(1)卵。卵呈圆顶型,直径0.4毫米,高0.3毫米,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块表面有雌虫腹部灰色毛形成的带状保护层,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

(2)幼虫。幼虫6个龄期,偶有5个。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变成棕色,老熟幼虫体长35~50毫米,在头部具黄白色倒“Y”形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幼虫具假死性,受惊动后蜷缩成“C”形。

(3)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18毫米,宽4.5毫米。老熟幼虫入土(通常深度为2~8厘米)做蛹室化蛹,也可在寄主植物的为害部位如玉米穗上直接化蛹。

(4)成虫。翅展32~40毫米。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虫灰色至灰棕色;雄虫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后翅灰白色,翅脉棕色并透明。

2.为害症状

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昆虫,已记载为害的植物共计186种42属,以取食谷类和禾本科牧草为主,可为害80余种作物,最易为害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粟、甘蔗等作物,以及黑麦草和苏丹草等牧草;也为害十字花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植物等作物,以及菊花、康乃馨、天竺葵等多种观赏植物,甚至对苹果、橙子等造成危害。草地贪夜蛾以幼虫咬食植物叶片、根茎、生长点、果实等植物组织。草地贪夜蛾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取食植物生长点造成植株死亡,以切根方式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为害,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并钻入果实中。在玉米上,1~3龄幼虫通常在夜间出来为害,多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剩下叶表皮、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力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也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此外,高龄幼虫还会蛀食玉米果穗。

3.发生特点

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随着其发生蔓延。印度于2018年5月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随后相继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发现其发生危害,中国于2019年1月11日首次在江城县发现其危害。草地贪夜蛾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千米;繁殖倍数高,成虫寿命可达两至三周,雌成虫可以多次交配产卵,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草地贪夜蛾成虫具有趋光性,一般在夜间迁飞、交配和产卵,卵块通常产在叶片背面。

4.绿色防控技术

(1)监测预警。结合高空测报灯、黑光灯、灯诱、性诱监测成虫迁飞数量和动态。玉米生长季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2)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等措施来提高作物本身的抗虫性、耐虫性。调整作物播期使作物易受草地贪夜蛾为害的敏感生育期与其主要发生期错开以减轻危害。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

(3)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进行诱杀,并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和低龄幼虫期,选择喷施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悬浮剂600~800倍液、10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100~150毫升/亩对水60千克、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300克/亩对水60千克、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亩对水60千克以及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150毫升/亩对水60千克、1%印楝素微乳剂42~56毫升/亩对水60千克等生物农药。

(5)化学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60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2~14克/亩对水60千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40~60克/亩对水60千克、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0.7~21.4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500~4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40毫升/亩对水60千克等轮换进行喷雾防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雾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6.3.1.4粉虱

1.形态特征

常见的粉虱主要有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两类。温室白粉虱体长1.1毫米,全身及翅覆有白色蜡粉,喜聚集于叶背,卵多散产,偶尔数卵成月牙形排列。烟粉虱体长1毫米,体被有白色蜡粉,与温室白粉虱相似,但其翅比温室白粉虱的翅更靠近身体。

2.为害症状

粉虱的为害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为害即是吸取寄主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间接为害是指,一方面其排出的大量蜜露污染叶面和霉菌寄生,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另一方面是作为媒介传播植物病毒,引起寄主植物的病毒病发生。在中国,烟粉虱可传播的病毒包括番茄黄曲叶病毒、双生病毒、番茄曲叶病毒、烟草曲叶病毒、南瓜曲叶病毒。

3.发生特点

(1)温室白粉虱。原产于北美西南部,其后传入欧洲,现广布世界各地。温室白粉虱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8~25℃,在棚室蔬菜田1年可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有趋嫩性,白粉虱由春至秋持续发展,到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为害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

(2)烟粉虱。是世界上为害最大的入侵物种之一,原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区,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贸易往来,烟粉虱借助花卉及其他经济作物的苗木迅速扩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可发生11~15代,且世代重叠,在25℃条件下,从卵到成虫需要19~21天,成虫寿命为10~22天,平均每雌产卵150粒。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后代都是雄性。成虫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新叶转移,故而扩散危害呈现垂直分布,最下部是刚羽化的成虫和蛹,中下部为若虫,中上部为即将孵化的黑色卵,上部嫩叶是成虫及其刚产下的卵。

4.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及时清洁田园。在受为害的作物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秋冬茬在保护地周围栽培粉虱不喜好的叶菜,如生菜、芹菜、韭菜等,从越冬环节上切断粉虱的自然生活史。冬春季苗床避免混栽,培育无虫苗。

(2)生物防治。当粉虱密度较低时(平均0.1头/株以下),每亩释放丽蚜小蜂1000~2000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5~7次,可控制其为害。

(3)物理防治。粉虱成虫有强烈的趋黄性,可悬挂黄板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作物定植后,应定期检查,当成虫达2~5头/株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成虫阶段,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亩、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40毫升/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15克/亩、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6克/亩、50克/升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55~65毫升/亩、20%呋虫胺可溶粉剂30~50克/亩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5~23毫升/亩等轮换喷雾防治;若虫阶段,选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40毫升/亩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30毫升/亩喷雾防治;在卵的阶段,选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40毫升/亩喷雾防治。以上农药在施用时,每亩对水50~70千克。还可选用20%异丙威烟剂250克/亩烟熏。

6.3.1.5麦蚜

1.形态特征

麦蚜主要种类包括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和麦无网长管蚜4种,通常在小麦生长季节混合发生。

(1)麦长管蚜。体长2.4~2.8毫米,草绿色(绿色型)至橙红色(红色型)。腹部背面两侧有褐斑。触角比身体长,前翅中脉分三叉;腹管呈长圆筒形,黑色,超过腹部末端;足端部黑色。

(2)禾谷缢管蚜。体长1.6毫米,触角比身体短,体色暗绿带紫褐色,前翅中脉分三叉,腹背后方中央有褐色斑,腹管近圆筒形,有翅蚜一般为黑色,足黑色。

(3)麦二叉蚜。体长2.1毫米,触角比身体短,绿色,背中线深绿色,前翅中脉分二叉,腹管短,多不超过腹部末端。

(4)麦无网长管蚜。呈长椭圆形,体长2.5毫米。腹部蜡白色至淡赤色。腹管呈长圆筒形,淡色至绿色,端部无网状纹。尾片有毛7~9根,有翅蚜,翅中脉分支2次。

2.为害症状

(1)麦二叉蚜。在叶片正面、反面或基部叶鞘吸食汁液,致麦苗黄枯,不能拔节,严重的麦株影响抽穗,是传播小麦黄矮病的重要媒介

(2)麦长管蚜前期集中在叶片正、反面,后期集中在穗上,受害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穗期千粒重下降,是麦蚜中的优势种

(3)禾缢管蚜。多在叶的反面为害,嗜食茎秆和叶鞘,密度大时,亦对上穗产生严重危害。

(4)麦无网长管蚜。以为害叶片为主。

3.发生特点

(1)麦二叉蚜。怕光照,耐低温干旱,受震动时具有假死现象而掉落。拔节至孕穗期是为害盛期,抽穗后虫口趋向消退。

(2)麦长管蚜。喜温暖潮湿,喜光,特嗜穗部,抽穗时集中在嫩穗上为害,抽穗至乳熟期是为害盛期。

(3)禾谷缢管蚜。怕光,耐高温高湿,嗜食茎秆和叶鞘,喜植株密集的高肥田,成、若蚜较不易受惊动。在小麦乳熟后其数量明显上升,但发生数量一般较少。

(4)麦无网长管蚜。以为害叶片为主,常分布在植株中下部,不耐高温,小麦生育后期特别是密植丰产田虫口明显增加。

4.防控技术

(1)预测预报。主要是防治穗期麦蚜,当百株蚜虫量超过800头,天敌与蚜虫比在1:150以上时,即需防治。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异色瓢虫黑缘红瓢虫等。

(3)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消除田埂、地边杂草,减少蚜虫越冬和繁殖场所。与多种作物间、套及混种,如小麦与豌豆间作/混作,小麦与绿豆间作。

(4)黄板诱杀。在小麦齐穗初期,在田间插规格为24厘米×20厘米的黄色粘板,每亩插30片,高于小麦15厘米,根据落虫情况更换黄板,一般为每7天更换一次。在穗蚜进入始盛期后停止使用。

(5)药剂防治。50克/升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16毫升/亩对水60千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500~4000倍液等对水喷雾防治。

6.3.1.6地老虎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叶蛾亚科。在国内有170多种,为害较重的地老虎为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地老虎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也是世界性大害虫。

1.形态特征

(1)小地老虎。

①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2毫米。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齿状,栉齿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则为丝状。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均为双波线;在肾形纹外侧有1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纹,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纹,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重显著特征。后翅淡灰白色,外缘及翅脉黑色。

②卵。馒头形,直径0.6毫米,高0.5毫米左右,表面有纵横相交的隆线。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顶部呈现黑点。

③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47毫米,头宽3.0~3.5毫米,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密布大小颗粒。头部后唇基等边三角形,颅中沟很短,额区直达颅顶,顶呈单峰。腹部1~8节背面各有前后2列共4个毛片,后2个比前2个大1倍以上。腹末臂板黄褐色,有2条深褐色纵纹。

④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色或暗褐色。腹部第4~7节基部有1圈刻点,背面的大而色深,腹末具臂棘1对。

(2)黄地老虎。

①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齿状,栉齿约达触角的2/3处,端部1/3则为丝状。前翅黄褐色,散布小黑点,横线不明显,环状纹、肾状纹和楔形纹明显,各具黑褐色边而内充以暗褐色;后翅灰白色、外缘淡褐色。

②卵。半球形,直径0.5毫米左右,卵壳表面有纵脊纹16~20条。

③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3~43毫米,头宽2.8~3.0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但无明显颗粒。头部后唇基底边略大于斜边,无颅中沟或很短,额区直达颅顶,顶呈双峰状。腹部1~8节背面各有前后2列共4个毛片,前、后大小相似。腹末臂板中央有1条黄色纵纹,将臂板划分为2块黄褐色大斑。

④蛹。体长15~20毫米。腹部第4节背面中央有稀小不明显的刻点,背面和侧面刻点大小相同,腹末具臂棘1对。

2.为害症状

地老虎又称为黑土蚕、切根虫,低龄幼虫取食植株嫩叶,造成孔洞;高龄幼虫白天潜伏在土中,晚上出地表取食幼苗嫩茎,造成整株死亡,缺苗。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为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烟草、瓜类、高粱、薯类、麻类、多种蔬菜及杂草等。

3.发生特点

以小地老虎为例,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全国年内发生代数1~7代,从北向南递增,在生产上造成为害的主要是第一代,南方越冬代成虫在2月,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温度18~26℃,相对湿度约70%,土壤含水量约20%,有利于小地老虎生长发育和活动。

4.防控技术

以预测预报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地老虎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水旱轮作。及时中耕除草,做好田间卫生,可以减少种群数量。播种前,春耕要多耙,整地要精细,减少卵的数量及其场所;夏季和秋季深翻土壤和晒田,可杀死蛹和幼虫。

(2)物理防治。①黑光灯诱杀:在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地老虎成虫,夜间地老虎活动频繁,把诱虫灯打开,灯下安放一个装有敌百虫的药盆诱杀成虫。②人工捕捉:每天早晨到田间,发现有萎蔫苗、枯心苗,扒开植株周围泥土可发现有地老虎幼虫并将其处死。③用泡桐树叶诱集幼虫:取老的泡桐树叶,用清水浸湿,傍晚放在田间,每亩放约200片,第二天早晨人工捕杀幼虫。有条件的地方,田间进行灌水泡田1~2天,可淹死大量幼虫。

(3)化学防治。地老虎化学防治关键时期在低龄幼虫阶段,即3龄以前幼虫防治效果较好,这时地老虎幼虫主要在地上为害。①喷施农药:傍晚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毫升或4.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每亩30~4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防治。②毒饵诱杀幼虫:把麦麸炒香后,取90%敌百虫可溶粉剂1千克,用温水溶解,喷洒在100千克炒香的麦麸上,搅拌均匀后,傍晚摆放在作物根部,1亩用约5千克。③糖醋合剂诱杀:称取糖5千克、白酒1千克、醋10千克、水75千克,再放入150~250克敌白虫,此比例均匀混合搅拌放置在盆中,放在离地0.8~1.0米的高处可诱杀成虫。

(4)利用天敌。地老虎的天敌有中华广肩步行虫、夜蛾瘦姬蜂、细菌、真菌等。

6.3.1.7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又称钻心虫,是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的总称。

1.形态特征

(1)大螟。属鳞翅目夜蛾科。云南各稻区均有零星分布。成虫体长11~15毫米,多为黄褐色。前翅短而宽,近长方形,有一条暗褐色纵纹,纹上下各有2个小黑点排列4角形,后翅白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栉齿状;幼虫头红褐色,初龄淡黄,老熟浅紫,无背线;蛹肥壮,头胸部常附有灰白色粉状物,末端有4个小突起。卵聚生散生,馒头形,表面无覆盖,但有射状刻纹。

(2)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云南南部热区以及籼稻、杂交稻区分布较多。成虫体长13.0~16.5毫米。前翅灰褐色呈长方形,翅面有褐色不规则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雄蛾前翅中央有1黑斑和3个小黑点;幼虫头褐色,体背有5条棕红色纵线,最外侧一条从气门通过。蛹圆桶形浅褐色,后缘突起中有4个上着生刚毛;卵排列为长方形块状,上有透明胶质。

(3)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云南冷凉稻区及粳稻区种植区分布较广。成虫体长8~13毫米。前翅三角形,雌蛾黄白色,中央有1明显黑点;雄蛾灰色,翅中央亦有1小黑点,且翅顶角有一暗褐色斜纹,外缘7个小点;后翅灰白至白色。幼虫头褐色,胸腹黄绿或淡黄,背中线暗绿,背板有1对新月斑。蛹瘦长,头钝圆,卵呈长椭圆形,成块,覆黄褐绒毛。

2.寄主范围

大螟和二化螟寄主范围较广,可为害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甘蔗、蚕豆、油菜、向日葵、慈姑、茭白等。三化螟食性单一,专食水稻。

3.为害症状

水稻螟虫均以幼虫钻蛀水稻叶鞘、茎秆甚至穗头等部位,造成枯鞘、枯心、死孕穗、花白穗或虫伤株等症状。大螟钻蛀虫孔较大,边缘不规则,虫粪多并多堆集在叶鞘与茎秆间,田块边沿受害较重;二化螟虫孔小而圆,边缘规则。可多头聚集为害,形成枯心苗、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三化螟不会造成枯鞘,幼虫自相残杀,每株只有一头,来至同一卵块的幼虫往往会形成枯心群(团)或白穗群。

4.发生规律

(1)大螟。云南每年发生4~5代,大螟发生程度与耕作制度有关,杂交水稻易受害,水稻与茭白或甘蔗交替种植区可在各寄主植物间转移为害,成虫趋光不强,有趋田边产卵的习性,故田间杂草较多或埂边受害重。

(2)二化螟。云南每年发生3~4代,南部热区、籼稻、杂交稻区和低热河谷区分布较多。以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和杂草上越冬,春暖后入侵早稻田和中稻秧田。秧本田并存时发生偏重,且本田重于秧田,特别是秧苗嫩绿田块发生偏早、偏重,籼稻重于粳稻。杂交稻叶宽秆且着卵量大,抛秧稀植、苗壮极易受害。7—8月阴雨天气,气温偏低,易偏重发生。夏季高温,特别是水温超过30℃,对二化螟发育不利。

(3)三化螟。云南每年发生3~4代,从秧苗期至成熟期均有为害,粳稻区及二半山区分布普遍。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也有少数在稻草内越冬。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受害,侵入率在75%以上。三化螟具有趋绿产卵的习性,叶面着卵较多,叶鞘部份很难查见。

5.防治技术

(1)早春翻犁春耙前先灌水浸田一周,淹死稻茬中的越冬幼虫和蛹,在灌水期间有条件的地方可放鸭入田,之后彻底翻压稻桩,破坏越冬场所,降低螟虫越冬基数。预留秧田播种前应做好杂草残株处理,避免使用稻草残体覆盖墒面。

(2)调整品种或栽培期,避开蚁螟盛孵期与分拔节期、破口期和穗期相遇,可减轻危害。

(3)秧田期发生螟害,在螟卵盛孵至幼虫转株前,将虫伤株拨后销毁,防止分散危害。

(4)白穗初现时,拔除白穗,防止螟虫幼虫转株为害。幼虫老熟或初蛹期,可先放水晒田3~5天,再灌深水杀蛹。

(5)水稻螟虫均有趋光和趋嫩绿性,可利用杀虫灯诱杀二化螟和三化螟成虫,减少田间着卵量和下代虫口数;水稻螟虫对香根草表现出很强的产卵趋性,但不能完成生活史,故可在埂边四周种植香根草减轻螟害。稻田大螟和二化螟成虫羽化期,使用性诱剂进行诱捕,效果较好。

(6)推广稻田养鸭,保护蛙类、蜘蛛类及寄生蜂、蜻蜓、瓢虫等天敌资源,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7)采用低茬收获,做好冬作安排,与茭白、甘蔗混栽区,及时处理茭白残体。秋植蔗苗是大螟和二化螟的桥梁寄主,应做好防治工作。

(8)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时,或枯心团在60个/亩以上,或卵孵化盛期与穗期相遇且5%~10%破口露穗时采用化学防治。枯心团在30~60个/亩时,可选择性防治,30个/亩以下时进行挑治。

(9)水稻螟虫的推荐药剂。可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5~4.0克/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60毫升/亩、5%丁烯氟虫腈(丁虫腈)乳油30~50毫升/亩、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9~28毫升/亩、以上农药在施用时,对水50~70千克,18%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亩、以上农药在施用时,对水50~70千克,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悬浮剂600~800倍液,以上农药在施用时,对水50~70千克,98%巴丹(杀螟丹)可溶粉剂10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6.3.1.8稻飞虱

稻飞虱同翅目飞虱科,在农业上主要发生危害的稻飞虱有3种,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3种飞虱在云南各稻区均有分布,白背飞虱与褐飞虱为水稻主要害虫。

1.形态特征

(1)白背飞虱。成虫有长短2种翅型,长翅成虫体长3.8~4.5毫米,雌虫灰黄色,雄虫黑褐色,前胸背板工,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有梭形白斑,两侧黑褐色。短翅成虫长约3.5毫米,翅只齐腹部一半。卵尖椒形,单行排列。若虫初卵时呈乳白,后呈灰黄或灰黑色,背部有褐黑色斑纹。若虫停于水平面上时,1对后足呈“八”字型。

(2)褐飞虱。成虫有长短2种翅型,长翅雌虫体长4~5毫米,暗褐色或炎褐色,长翅雄虫体小色深。前胸背板和小盾片上有3条明显的纵隆起线。短翅雌虫肥大,雄虫瘦小。卵香蕉形,数十粒排列,前单后双。若虫体色与成虫相近,浮于水面时后足呈“一”字形。

(3)灰飞虱。成虫体色变化较大,深色型成虫胸部大部分为黑褐色,雌虫中胸背板中部有少许淡黄色斑,浅色型胸、腹部大部分为淡黄色。长翅成虫体长3.5~4.0毫米,短翅成虫长2.3~2.5毫米,翅达腹部末端。卵香蕉形,双行排列成块。若虫初孵白色或黄白色后渐为灰褐色。

2.寄主范围

褐飞虱的寄主主要是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英白等禾本科植物。褐飞虱食性相对单一,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

3.为害症状

稻飞虱以若虫或成虫集中栖息于水稻茎秆吸食汁液而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苗期至孕穗期均喜欢取食,也为害稻穗。白背飞虱若虫群栖于基部叶鞘上为害,受害部先出现黄白斑,后变黑褐色,叶片由黄色变棕红色,重者枯死,田中出现黄塘,坐蔸。白背飞虱可诱发稻株产生烟煤病,传播南方黑条矮缩病毒。褐飞虱若虫栖息位点比白背飞虱低,容易形成虱烧,造成严重倒秆、冒穿,损失巨大。褐飞虱是传播齿叶矮缩病和水稻草状丛矮病之虫媒,褐飞虱排泄的蜜露,是促使水稻纹枯病加重发生的重要原因。灰飞虱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或稻秆中,是传播条纹叶枯病等多种水稻病毒病的媒介,近年来,它对玉米的为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4.发生规律

稻飞虱为迁飞性害虫,初步认为有3条迁入路径(越南、老挝和缅甸等)。迁入虫量、低空急流和适宜的物候条件是群种大发生形成的首要条件。云南各地白背飞虱初始迁入期从3月到5月不等,每年发生5~7代,主要为害高峰为6-7月,8月种群衰减。成虫迁入期雨天多,降雨量大,有利于落地成灾。高龄若虫期遇干旱,可加重危害程度。高肥田虫口密度高,密植和通风透光差,田间郁闭的田块发生重。褐飞虱7月后大规模迁入,每年发生3~4代。水稻抽穗后是褐飞虱主要为害时期,盛夏不热,晚秋不冷,夏秋多雨是褐飞虱成灾的重要气候条件。褐飞虱成虫趋光,对嫩绿趋性明显,田间阴湿,密度大,氮肥过重,后期贪青晚熟徒长,或长期深灌利于褐飞虱繁殖,受害较重。

5.防治技术

(1)加强肥水管理,使稻株健壮,苗色不贪青翠绿,青绿过旺,可减少稻飞虱的落卵率。干干湿湿的灌水方式,降低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水旱合理轮作等都是控制稻飞虱发生为害的主要农业防治措施。

(2)稻飞虱各虫态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黑肩绿盲蝽、多种寄生蜂、庞大的蜘蛛群体以及昆虫致病菌类对稻飞虱均有抑制作用,因此,有计划地在稻田埂边种植显花植物,能为天敌昆虫提供避害场所,使有益天敌昆虫得到保护和利用。采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秧田,可有效阻隔稻飞虱传播病毒。放鸭入田或稻田养鱼、蟹、蛙均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田间种群量。利用稻飞虱成虫趋性,可使用灯光诱杀成虫。

(3)分蘖期田百丛虫量为1000~1200头,穗期百丛虫量为1500~2000头时采用药剂防治,主要喷稻株中下部。单一稻田达到防治指标可以挑治,连片稻田田间虫量达到防治指标应加强统一防治。推荐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20克/亩、20%异丙威乳油150~200毫升/亩、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4克/亩等。以上农药在施用时,对水50~70千克喷雾。

6.3.1.9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白叶虫、刮叶虫、苞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云南各稻区均有分布,重点在热区和低海拔稻区。

1.形态特征

稻纵卷叶螟成虫体长7~9毫米,复眼,体表淡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1条短线,后翅有两条横线,前、后翅外缘有暗褐色宽带。稻纵卷叶螟雄蛾体形略小于雌蛾,前翅前缘中部有一个类似眼睛状的纹斑,凹陷具有光泽,可依此从外部形态上区分雄蛾和雌蛾。幼虫高龄体长14~19毫米,幼虫低龄时绿色,后转黄绿色,老熟时则偏红色。蛹长7~10毫米,长圆筒形,初为黄色后转褐色。卵椭圆形,扁平中央稍微隆起,表面有网状纹。

2.寄主范围

稻纵卷叶螟主要为害水稻,偶尔为害大麦、小麦、甘蔗,也能取食稗、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

3.为害症状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呈针孔状小点或为害叶鞘,第三龄以后吐丝纵向卷苞藏身其中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二龄至三龄幼虫形成束尖或束腰,四至五龄虫食量较大,可转苞为害,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

4.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春夏季受气流影响,由南向北逐代北迁,秋季向南回迁(5次迁入,3次回迁)。年发生5~6代,喜欢群集,成虫具趋光性和趋嫩绿产卵习性,喜取食花蜜。大发生年与迁入虫量大有密切关联,山区有垂直迁飞的现象。云南省南部稻区3—4月就有迁入虫源,并在秧田期或早稻田上零星发生为害。7—8月迁入虫量增加,各地均有发生。虫源基数、雨量、雨日、温湿度都是影响大发生的主导因素。水稻分蘖至孕穗期,氮肥重,稻叶嫩绿,郁蔽不透风、深水灌溉的田块发生重,南部稻区抽穗至成熟时仍有为害。

5.防治技术

(1)选择稻叶窄细挺直、主脉粗硬或稻叶表面刚毛长的抗虫品种,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化学防治和天敌资源保护利用控制为害。

(2)合理施肥。促进水稻生长健壮,防止前期旺长,后期贪青。水稻孕穗抽穗期发育整齐,提高避虫耐虫能力,减轻为害。科学管水,降低幼虫孵化期的田间湿度,化蛹高峰灌深水2~3天,降低蛹量。双季稻区,及时收割早稻,打乱羽化环境,降低从早稻田羽化的成虫量,减少中晚稻为害。

(3)合理利用天敌资源。保护蜘蛛、瓢虫、寄生蜂等天敌昆虫。稻纵卷叶螟产卵盛期人工释放赤眼蜂,每隔3天放一次,连续3次。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每亩安置3~5个性诱捕器诱杀成虫。

(4)巧防分蘖期发生代,狠治穗期为害代。分蘖期百丛虫量100~200头,穗期百丛虫量30~50头时进行化学防治。大发生情况下,分蘖期田间百丛50个束尖,孕穗期田间百丛30个束尖时,应列为防治对象田。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进入3龄以前,根据虫情、苗情和天气特点,施药防治。可选择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300克/亩、选用40%氯虫·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剂40~50克/亩、9%甲维·茚虫威悬浮剂40毫升/亩 、40%丙溴磷乳油80~100克/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60毫升/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5~4.0克/亩等,以上农药在施用时,对水50~7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

6.3.1.10斑潜蝇

斑潜蝇属于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1993年由巴西传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云南省。云南是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混合发生区,三叶斑潜蝇未见有发生报道。

1.形态特征

南美斑潜蝇体长1.6~2.1毫米,宽0.4~0.7毫米,翅长2.1~2.8毫米。头部内外顶鬃均着生在暗色处;胸部中侧片下方1/2至大部分为黑色,仅上方黄色。足基节黄色具黑纹,腿节具黑色条纹至几乎全黑色。卵产于叶片正反面。幼虫蛆状,乳白色,微透明。蛹淡褐色至深褐色。美洲斑潜蝇体长1.3~1.8毫米,宽0.3~0.5毫米,翅长1.8~2.2毫米。头部外顶鬃着生在黑色区,内顶鬃着生在黄色与黑色交界处;胸部中侧片黄色,下缘带黑色斑,足基节、腿节黄色,有棕色斑。卵通常产于叶片正面,反面很少。幼虫蛆状,橙黄色。蛹鲜黄色至黄褐色。

2.寄主范围

南美斑潜蝇主要危害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西瓜、冬瓜、丝瓜等25个科130多种植物。云南目前种植的很多蔬菜、花卉及其他农作物均有其危害。

3.为害症状

南美斑潜蝇幼虫不仅善取食叶肉上层的栅栏组织,还喜取食下层的海绵组织,沿叶脉形成潜道,潜道比较粗短,叶片背面常有明显的潜道,叶片正表面不突起。潜道多数在叶脉周围,两侧有不整齐黑色粪便。虫量大时,多个潜道沿叶脉连成一片褐色区,也常钻蛀到一些作物(如蚕豆、芹菜)的叶柄和茎杆中取食。其老熟幼虫多从叶片背面钻出,但少在叶片或茎杆上化蛹,一般落地化蛹。美洲斑潜蝇在叶片上层形成蛇形潜道,潜道由细到粗,比较完整,潜道两侧有排列整齐的黑条状粪便。幼虫取食叶肉上层的栅栏组织后,可见叶片上表皮有凸出,一般不钻蛀到作物的叶柄或茎秆中取食。其老熟幼虫多从叶片正面钻出,落地或在叶片表面化蛹,常因寄主不同在叶片和土中化蛹的数量比例不同。

4.发生规律

南美斑潜蝇主要在海拔1600米以上区域发生危害,1500米以下为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混合发生区。1600米以上的冷凉菜区,南美斑潜蝇周年危害,一年有2个危害高峰,分别是3—5月和8—10月,12月至次年2月虫量相对较少。1500米以下斑潜蝇混合发生区,10—11月为美洲斑潜蝇主害期,后种群回落,南美斑潜蝇数量逐渐上升成为优势种群,12月出现危害高峰,3—9月又转移到夏季蔬菜上危害。

5.防治技术

(1)合理考虑蔬菜布局。把斑潜蝇嗜好的豆类、瓜类作物与其为害率较低或不为害的椒类、苦瓜、小麦、水稻等作物进行间(套)轮作,可明显降低基数。田间发现斑潜蝇危害,尽早人工摘除虫叶。为害严重的蔬菜地作物收获后,做好受害蔬菜残体清理,集中销毁带虫(卵)的废弃蔬菜及残体;减少“桥梁”蔬菜种植,特别连续两季作物均为斑潜蝇喜食寄主时,上季蔬菜收获后斑潜蝇可在“桥梁”蔬菜上辗转为害成为下季作物的主要虫源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斑潜蝇化蛹高峰来临前,灌水灭蛹,减轻为害。

(2)蔬菜种植基地可采用30筛目的防虫网控制斑潜蝇的扩散和蔓延。斑潜蝇有较强的趋黄性,蔬菜苗期或虫源地采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人为种植敏感蔬菜带诱集斑潜蝇成虫产卵,待幼虫发生高峰或化蛹高峰时集中防治。

(3)当田间平均每片叶有2~3头幼虫时进行化学防治。有研究数据表明,初孵幼虫对化学农药的敏感性强于2~3龄幼虫,因此施药时期应选择在斑潜蝇初孵盛期进行,把害虫消灭在为害初期。推荐药剂: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30毫升/亩、75%灭蝇胺(潜克)可湿性粉剂10〜15克/亩、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1~14克/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4~18毫升/亩等,以上农药在施用时,对水50~70千克进行轮换喷雾防治。

6.3.1.11斜纹夜蛾

1.形态特征

斜纹夜蛾别名斜纹夜盗蛾、花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暴发的暴食性害虫。

(1)卵。馒头状,产成3~4层的卵块,表面覆盖有棕黄色的疏松绒毛。

(2)幼虫。共6龄,体色多变,从中胸到第8腹节上有近似三角形的黑斑各1对,其中第1、7、8腹节上的黑斑最大。老熟幼虫体长35~47毫米。

(3)蛹。体长15~20毫米,圆筒形,末端细小,赤褐色至暗褐色,腹部背面第4~7节近前缘处各密布圆形小刻点,有1对强大的臀刺。

(4)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5~40毫米,深褐色。前翅灰褐色,从前缘基部斜向后方臀角有1条白色宽斜纹带,其间有两条纵纹,雄蛾的白色斜纹不及雌蛾明显。后翅灰白色,无斑纹。

2.为害症状

斜纹夜蛾食性极杂,寄生范围极广,寄主植物多达99个科290多种。在蔬菜上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蔬菜、豆类、瓜类、菠菜、葱、空心菜、土豆、藕、芋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经常造成毁灭性危害。

3.发生特点

斜纹夜蛾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强,白天躲藏,黄昏时飞回田内产卵,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并对光、糖醋液及发酵物质有趋性,寿命5~15天。雌虫产卵前需取食蜜源补充营养,平均每头雌蛾产卵3~5块,400~700粒。卵多产于植株叶片背面,卵块上覆盖棕黄色绒毛。初孵幼虫在卵块附近聚集取食,遇惊扰后四处爬散或吐丝下附、假死落地。2~3龄后开始分散转移为害。4龄后昼伏夜出,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现象;后期食量剧增,吃光叶片。田间虫口密度过高时,幼虫有成群迁移的习性。幼虫老熟后,入土1~3厘米,作土室化蛹。

4.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摘除卵块及幼虫聚集为害的被害叶。诱杀成虫,可采用在田间放置太阳能式杀虫灯和黑光灯,性诱剂并结合盆置糖醋液诱杀。

(2)生物防治。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爪哇拟青霉素、莱氏野村菌、当球孢白僵菌和斯氏线虫等。斜纹夜蛾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鸟类、蜘蛛类、蝽类、蚂蚁和蛙类等。据国内外报道,斜纹夜蛾寄生蜂有61种,分布于中国的有40多种。经研究发现,侧沟茧蜂和双斑侧沟茧蜂寄生斜纹夜蛾的幼虫和卵。植物源性提取物可以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幼虫,可选用0.3%苦参碱水剂100~150毫升/亩对水60千克、1%印楝素微乳剂42~56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等喷雾。

(3)化学防治。防治上应采取“减3代、治4代、挑5代”的防治策略。根据幼虫危害习性,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至3龄幼虫聚集时,一般选择在傍晚施药,均匀喷雾叶面及叶背,用足药液量,药剂能直接喷到虫体和食物上,增强毒杀效果。在卵孵高峰期可选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2500倍液,在低龄幼虫始盛期,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4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力虫晶)乳油3000~5000倍液、24%甲氧虫酰肼(美满)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等喷雾防治2~3次,每隔7~10天1次,喷匀喷雾。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