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5.5.2黄鳝的养殖技术

5.5.2.1基本概述

黄鳝属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又名鳝鱼、长鱼等,为亚热带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南部,在中国,除西北高原地区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黄鳝体细长,近似圆筒形,前部浑圆,后部稍侧扁,尾短而尖。一般体长2540厘米,最大可达70厘米,体重达1.5千克左右。黄鳝为底栖性鱼类,适应能力较强,多栖息于河流、池塘、湖泊、水田、沟渠等静止水体的埂边,除了具有一般鱼类的生活习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生活习性

(1)洞穴生活。常利用天然缝隙、石砾间隙和漂浮在水面的水草丛作为栖息场所,喜欢在水体的泥质底层或埂边钻洞穴居。每个洞穴至少有2个洞口,有时甚至有45个洞口。

(2)喜暗避光。眼退化,并为皮膜所盖,视觉极不发达,喜暗避光,昼伏夜出。晚上常守候在洞口或出洞捕食。黄鳝的嗅觉和皮肤触觉灵敏,为觅食的主要器官。

(3)喜温暖。黄鳝属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温低则停食,钻入2025厘米深的泥土中越冬。当水温上升超过10℃时,开始觅食生长。

(4)耐低氧。腮退化,从水中呼吸溶解氧的能力下降,其口咽腔有直接呼吸空气的功能;如果水体中溶解氧充足,口咽腔也能在水中呼吸。黄鳝比一般鱼类更耐低氧,溶解氧要求为2毫克/升以上。

2.食性与摄食

(1)食性。黄鳝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活饵。在天然水域中,苗种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等大型浮游动物,还有不少浮游植物,如黄藻、裸藻、硅藻等。幼鳝阶段主要捕食各种水陆生昆虫及幼体,如摇蚊幼虫、丝蚯蚓等;成鳝阶段,主要捕食各种小鱼、小虾、蚯蚓、幼蛙、水陆生昆虫及幼体。人工饲养时,可投喂螺蛳、河蚌肉、蚕蛹、熟猪血、肉联厂下脚料等,也可投喂少量麦类、瓜菜和浮萍等。

(2)摄食。黄鳝白天一般不出洞穴活动和摄食,人工饲养的黄鳝经人工驯食后,可改在白天摄食。驯食方法是,从傍晚开始投喂,每天延迟2小时,经1015天驯养,能在白天摄食。黄鳝是凶猛性肉食鱼类,在食物不足时有自相残食的习性。所以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应大小分档,分池饲养,以提高养殖成活率。

3.繁殖特性

(1)性逆转现象。黄鳝雌雄异体,但有奇特的性逆转现象。从胚胎到第一次性成熟,均为雌性;产卵以后,卵巢逐渐退化,慢慢变成精巢而成为终生雄性。

(2)产卵。黄鳝1龄性成熟,繁殖季节为5—8月。怀卵量最少200粒,最多可达1000粒,一般在300800粒。产卵前,雌雄亲鳝吐泡沫筑巢,然后雌鳝将卵产于巢上,雄鳝在卵上排精,卵在泡沫上受精孵化发育,这样可大大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3)护卵习性。雄鳝在泡沫巢上排精后,一直守护到仔鳝出膜,并等到仔鳝的卵黄囊消失,能自由游泳摄食为止。在此期间,即使雄鳝受到惊动也不会远离,甚至还会奋起攻击来犯者。雌鳝一般在产卵后就离开繁殖洞。

(4)孵化。黄鳝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128℃,孵化时要求水温稳定,从受精卵到孵出仔鳝,一般需要57天,最长可达911天。在自然界中,黄鳝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可高达95%。

5.5.2.2黄鳝的人工繁殖

1.全人工繁殖

(1)亲鳝的选择。亲鳝来源有市场上采购和野外捕捉,也可从黄鳝养殖池中挑选,要求健康无病,游泳迅速,体色鲜艳,以金黄色、黄褐色为佳。雌鳝应选择体长2030厘米、体重100200克的个体为好,雄鳝应选择体长50厘米以上、体重200500克的个体为佳。一般情况下,雌雄比例为2:13:1。

(2)亲鳝的培育。亲鳝应精心培育,严格管理。每平方米培育池中可放养78尾雌鳝和34尾雄鳝;投喂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螺蛳、河蚌肉等,也可投喂麦芽,以补充维生素;繁殖季节,可投喂蚯蚓等优质饲料,以促进性腺发育。

(3)催产和催产剂的使用。成熟雌鳝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明显突出、红肿;雄鳝生殖孔不突出,轻压腹部,能挤出少量透明状精液。LRH-A和HCG比较适合作黄鳝的催产剂,效应时间24天,LRH-A以0.3微克/克体重剂量最为适宜,HCG以15IU/克体重剂量最为适宜。

(4)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方法同家鱼人工繁殖方法相似。

2.鳝苗培育

(1)鳝苗来源。鳝苗主要由全人工繁殖、半人工繁殖获得鳝苗,也可采捕天然苗。一般在5—9月采捕,于稻田、沟渠、湖泊浅滩杂草丛生的水域及成鳝养殖池内,寻找泡沫聚集的产卵孵化巢,用瓢或桶等工具将卵连同泡沫巢一同轻轻地捞取起来,然后放入水温为2530℃的水体中孵化,以获得鳝苗。

(2)鳝苗培育。宜用小水泥池,池深3040厘米,上沿应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池底加土5厘米左右,用粪肥肥水0.51.0千克/平方米施入。培育密度为100200尾/平方米,开口饵料以丝蚯蚓为佳,也可投喂浮游动物或鱼肉酱、蛋黄粉等。切忌大小混养,以免自残。常加新水,1个月后可长至8厘米左右,年底可长至15厘米左右,重3克左右,可出池养成。

5.5.2.3黄鳝的养殖技术

1.土池生态养殖

(1)建池。可在庭院或农田中建池,面积无限制,要求池塘不渗漏。池深1米,铺设一层无结节网,网口高出池口3040厘米,并向内倾斜,用木桩固定,以防逃逸。池底网上铺泥土约40厘米,并适量栽种慈姑等水生植物。在池塘相对位置分设进排水口。这种生态养鳝池无需经常换水,可使水质处于良好状态,同时慈姑等既可吸收水中营养物质,防止水质过肥,基叶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为黄鳝遮阴。

(2)放种。鳝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保持池水深2030厘米,7天后可以放养。鳝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一致,规格以2030克/尾为好。放养量一般为35千克/平方米,鳝种入池前用3%5%食盐水,或10克/立方米福尔马林溶液,或10克/立方米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消毒,以杀灭黄鳝体表的病原体。

(3)投饲。黄鳝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主要饲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杂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动物性饲料不够时,也可投喂米饭、面条、瓜果皮等植物性饲料。投饲应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为避免集群争食,应适当多设食台,分散投喂。

(4)捕捞。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采用黄鳝笼捕捞,内放蚯蚓等饵料,晚上19:00—20:0放笼,第二天早晨收笼。也可将池水放干逐块翻泥取出。若留待春节前后出售,可将池水放干后,在泥土上覆盖稻草,以免结冰而使黄鳝冻伤冻死,到春节前后翻泥捕捉即可。

2.稻田养殖

(1)稻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只要不干涸、不泛滥的稻田田块均可利用,面积不超过1亩为宜。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田埂四周用砖砌防逃墙,也可用水泥板护田埂,高度50厘米,其中地下10厘米,与地面成90°角,上面加压砖石等。还可将田埂加宽至2米。在田埂的周围加60厘米的土墙,防逃效果也较好,且造价低廉。进排水口要用混凝土砌好,拦上铁丝网,以防逃逸。在稻田四周和中间均匀开挖鱼沟、鱼溜,一般宽30厘米、深50厘米,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10%。

(2)鳝种放养。秧苗栽插完后即可放养,放养体质健壮的鳝种,规格以2030克/尾为好。每亩放养量为15002000尾。

(3)饲养管理。饲料投喂在傍晚进行,当气温低、气压低时少投,天气晴好、气温高时多投,以第二天早上不留残饵为准。除投喂饵料外,还可以利用稻田中一部分天然饵料,因此投饲量比其他饲养方式要少,一般为黄鳝体重的2%4%。水稻防治病虫害时,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防止农药对黄鳝产生不良影响。

(4)起捕越冬。入冬不久,黄鳝大多数潜伏洞穴或水草中。首先应清除水草,然后加高水位引黄鳝出洞;再放干田水捕捉。留待春节前后出售的黄鳝,11月上中旬将田水放干,让黄鳝钻入泥中冬眠;田面用稻草或蒲包盖好防冻。捕捞时采取逐块人工挖捕,均衡上市。

3.网箱养殖

(1)网箱结构及设置。网箱一般为长方体(2米×1.5米×1米),箱体用目大1厘米的无毒无结节网片制成,网箱底以上50厘米处捆绑在箱体浮架上,浮架四角捆泡沫塑料浮子;箱底四边与钢筋制成的框子垂直;网箱角与浮架用铁丝拉紧;网箱上部高出水面50厘米,底部放置一层竹夹板。网箱放置于池塘水面的避风向阳处,采用漂浮式。池塘水深1.5米以上,可放养常规鱼类,箱底距池底高度50厘米以上。网箱在鳝种入箱前57天下水,有利于在箱内形成一道生物膜,可有效避免鳝种摩擦受伤。

(2)鳝种放养。选择皮肤完好、活泼健壮、规格整齐、体色亮泽的鳝种,规格在20克/尾左右,放养时间为56月,放养量约7千克/平方米。放种时用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经过驯食10天后,再投放泥鳅515尾/平方米,同时放养少量鲂、鲫等鱼类。

(3)饲料投喂。饲料主要有蚯蚓、蝇蛆、螺蚌肉、猪血块、小鱼虾等动物性饲料,辅加豆腐渣、饼渣等植物性饲料,将动物性饲料搅碎后与植物性饲料配合制成糊团状。放养后的前2天不投喂,第三天开始投配合饲料,进行驯食,逐步达到一天投饲2次,上午9:00、下午16:00点各1次,2次投喂量分别为日投喂量的1/32/3,日投喂量掌握在体重的3%5%。饲料投喂在食台上,食台用高10厘米、边长4050厘米的方筐制成,筐底和四周用纱窗布围住。食台固定在箱内水面下20厘米处,每箱1个食台。每天清洗食台1次,将残饵洗净,以免影响箱内水质。

(4)日常管理。网箱损坏应及时修补,定期冲洗箱壁上的附着物,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养殖一个时期后,及时分箱调整,根据鳝鱼大小分养于不同网箱中,约5060天分养1次。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