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5.5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

5.5.1鳖的养殖技术

5.5.1.1基本概述

在动物分类学上,鳖属脊椎动物的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科有6属23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部分地区。鳖的躯体扁平,背部略高;雄性呈椭圆形,雌性略呈圆形;外部形态分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中华鳖体重一般1~2千克,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是中国主要的养殖鳖类。中国除新疆、青海和西藏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和华南为多。

5.5.1.2鳖的人工繁殖

1.亲鳖的选择

亲鳖是指为养殖提供种苗的雌、雄鳖,优质亲鳖是人工繁殖和养殖成败的关键。亲鳖来源有野生鳖和养殖鳖两种,一般以养殖鳖为主。采用养殖鳖作亲鳖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达到正常成熟年龄的个体要大,二是亲鳖饲料必须以天然饵料和配合饲料结合。

2.亲鳖的培育

(1)重视整塘,彻底清塘。鳖是底栖动物,池塘底泥是鳖的主要生活环境,底泥的状况对亲鳖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因此,亲鳖池每23年必须整塘、清塘1次,整塘、清塘通常在秋后产卵期结束后进行,此时清塘鳖不易受伤。

(2)合理放养。采用合理的放养密度,可避免亲鳖争食、争配偶而发生的咬斗,还可以保持良好水质,有利于鳖的交配、产卵和亲鳖的生长育肥,也为减少和防止鳖病创造了有利条件。通常个体体重为12千克的亲鳖,以每23平方米放1只为宜。雌雄比例4:15:1为最佳。

(3)饲料调配。产前、产中和产后强化培育,投喂优质的适口饲料,是提高产卵量和卵子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调配亲鳖饲料时,往往用打浆机把蔬菜等打成汁液代水用,拌入配合饲料中,以补充维生素。此外,还应经常投放一定数量的鲜活饵料(小杂鱼虾、螺蚬蚌等)和植物性饵料(新鲜蔬菜、瓜果等),以满足亲鳖对营养的需求。

(4)“四定”投喂方法,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①定质:一是饲料必须新鲜,未腐败变质,配合饲料必须现做现喂;二是营养成分必须符合亲鳖发育和生长需要;三是饲料要适口。②定量:投饲数量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水温、水质以及鳖的吃食情况作相应调整。通常配合饲料每次投喂量(干重)为鳖总体重的1.0%1.5%,以投喂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③定时:水温在25℃左右时,每天上午10:00投喂1次;水温在25℃以上时,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具体时间还应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以避免饲料经日光曝晒而变质。④定位:饲料台固定在亲鳖池,贴水面安置或2/3露出水面,饵料投放在台上,方便鳖在水中摄食,避免饲料散失、污染水质,也便于检查食场和进行食场消毒。

(5)加强日常管理。亲鳖池的日常管理应做到“四防”,即防病、防逃、防敌害、防盗,具体应按“四查”“四勤”进行管理:查食场,勤做清洁卫生工作;查防逃设施,勤修补;查水质,勤排灌;查病害,勤防治。

3.亲鳖产卵的管理

(1)产卵场的条件及其整修。鳖通常选择凉爽、隐蔽处挖穴产卵,故应在产卵场附近种植美人蕉、葡萄等植物,以模拟自然状态,使产卵场环境保持安静、隐蔽和凉爽;产卵场黄沙要清洁、疏松并保持一定的湿度,黄沙粒径为0.50.6毫米,沙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上;产卵场应搭防雨遮阳棚架;保持产卵场安静,杜绝人为干扰;产卵场应消灭水蛇、鼠类、蚂蚁等敌害。

(2)影响亲鳖产卵的主要因素。①温度:亲鳖产卵最适宜气温2529℃、水温2830℃。②天气:阴雨连绵、天气过于干燥或水温骤然升降,会推迟或停止产卵;在雨过天晴或久晴的雨后产卵较多。③产卵场地的环境条件:产卵场地泥沙板结、干燥,亲鳖挖穴困难,也会停止产卵。

4.鳖卵的人工孵化

(1)鳖卵的收集及注意事项。收卵前应先准备好收卵箱(45厘米×45厘米×8厘米),在箱底铺一层3厘米厚的沙,收卵箱可兼作孵化箱,箱底与四周有漏水孔,孵化用沙必须先做消毒处理。通常卵产出后,隔1天再将卵收集起来进行孵化;取出卵后,应检查是否受精,然后将受精卵整齐地排放在孵化箱沙盘内,其上再铺3厘米厚的沙,即可将卵移入孵化室孵化。收卵时需注意:①受精卵检查:受精卵的壳顶有一白点,白点周边清晰圆滑,未受精的卵壳顶无白点或白点不明显,或白点边缘模糊。②受精卵正确取放:产卵穴中取出的卵,白点向上放入孵化箱的沙盘内,轻取轻放,切忌碰撞。③收卵时间:收卵必须在清晨进行,避免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卵内水分蒸发,影响孵化。④分批入孵:最好每只孵化箱放同一天产的卵,有利于稚鳖同时出壳。⑤做好记录:除记录日期和当天的天气外,还应记录产卵池号、窝号、卵的大小,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数量以及放入孵化箱的箱号等。

(2)孵化方法。鳖卵孵化有室外简易孵化、室内常温孵化和室内控温孵化。工厂化养鳖要求孵化管理方便、孵化时间短、孵化率高,通常采用室内控温孵化法。

(3)鳖卵孵化过程中的管理。①温度调控:使室内气温保持在33℃左右;②湿度调控: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③适时通风:每天通风1次,保持室内有足够的氧气。④防敌害:严防鼠、蛇、蚂蚁、蚊子、苍蝇等进入。⑤了解孵化进程:刚开始孵化以及孵化后期,应每隔23天检查1次,孵化中期可每周检查1次。⑥做好孵化记录。

(4)稚鳖的孵出、收集。当受精卵孵化累计温达36000℃时,稚鳖即破壳而出,如平均温度在32℃时,鳖卵需经47天左右才能孵化成稚鳖。发现卵壳颜色由淡灰转为粉白色时,表明稚鳖即将出壳,此时应将该孵化箱抽出,放在出壳池上。出壳池内放3厘米厚的消毒过的细沙,加水35厘米。刚出壳的稚鳖具有趋水性,出壳后会爬出孵化箱跌落入出壳池中,很快钻入沙中栖息。

5.稚鳖的暂养

刚出壳的稚鳖常带有脐带和一些胚胎附属物,不能用手或镊子将其除去,应让其自行断掉,自己爬入水中。管理人员只需每天将出壳池的稚鳖捞出,用清水洗净放入暂养池暂养。暂养池面积为0.51.0平方米,池深15厘米左右,要求环境安静,光照弱。稚鳖在暂养池暂养1昼夜,待脐带脱落后,即可投喂开口饵料。常用的开口饵料以活水蚤和丝蚯蚓为最佳,可直接投入水中,投喂量为稚鳖总重量的20%,每天投3次。人工饵料以熟蛋黄为佳,每100只稚鳖1次喂1个,上、下午各投喂1次。配合饲料需加水调成稀粥状(其内拌入鲜鱼糜更佳),放在平底瓷盆中,再将盆放入暂养池,盆边与水面相连,稚鳖会自行爬入盆内吞食。配合饲料的投饲量为鳖总体重的10%,上、下午各喂1次,每12小时换水1次。饲养24天后,根据稚鳖个体大小分为小、中、大三档(23克、34克、4克以上),分别放入稚鳖池中饲养。

5.5.1.3稚鳖、幼鳖的饲养

1.养殖方式

稚、幼鳖养殖方式有常温养殖和温室加温养殖两种。另外,还有两头加温养殖方式。

(1)常温养殖。在野生条件下,稚、幼鳖阶段生长较慢,长到200克需3年时间,特别是第一年,成活率仅30%~50%。

(2)加温养殖。采用加温养殖,改变稚、幼鳖冬眠习性,当年10月到次年5月,即可长到150200克,达到了常温下3年的生长量。加温养殖使稚、幼鳖在短时间内度过了生命危险期(50克以下),成活率达80%90%,跨越了生长缓慢期(150克以下)。因此,稚、幼鳖越冬期间的加温养殖,是缩短养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和养殖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

(3)两头加温养殖。稚鳖孵出后,水温高于25℃时,进行自然条件下养殖;自然温度低于15℃的9月中旬,将鳖移到室内,开始加温,使室温达2831℃;11月上旬停止加温,让水温自然下降,使幼鳖进入休眠越冬期;次年4月中旬室温回升到15℃以上时,再慢慢加温至2831℃;到6月上旬,自然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停止加温,再将鳖移到室外池养殖。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刚刚孵化出壳的稚鳖,身体娇嫩,运动能力、摄食能力、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较差,在放养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1)要检查所有设施。包括供热系统、增氧系统、进排水系统以及池底是否有渗漏,并经运行正常后,才能放入稚鳖。

(2)要做好消毒工作。温室用福尔马林遍洒,细沙应冲洗干净并消毒。

(3)要放入新鲜水。稚鳖放养前56天,养殖池进水2025厘米,以降低稚鳖呼吸时钻进钻出的运动距离,减少体力消耗。

(4)要调控水温。稚鳖放养前,将养殖池水温调至2830℃,最好不要超过31℃。

3.放养密度

(1)常温养殖。体重35克,放养密度为6080只/平方米;体重10克,密度为4050只/平方米;体重50克,放养密度为2050只/平方米;体重100克,放养密度为58只/平方米。

(2)加温养殖。由于技术水平、养殖设施和调控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加温养殖稚、幼鳖的放养密度差别很大。通常稚鳖下池的密度以80100只/平方米为宜,第一次分养4050只/平方米,幼鳖体重达50克左右时再分养一次,密度在2025只/平方米。

4.饲养管理

(1)饲料。稚、幼鳖的饲料分鲜活饲料和配合饲料。鲜活饲料包括水蚤、鱼、虾、蚌等,投饲时要因地因时制宜,多种饲料配合使用。工厂化养鳖时,应以配合饲料为主,鲜活饲料为辅。

(2)投喂。水温在3031℃时,稚、幼鳖食欲旺盛。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应为鳖总体重的10%20%,投喂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投喂配合饲料时,要添加3%5%的植物油和鱼肉(为配合饲料干重的3倍)以及适量的蔬菜。将每100克干饲料加100毫升左右的水,在搅拌机内搅拌23分钟,做成面团状或颗粒状,投放在饲料台上。饲养在温室内的稚、幼鳖在投饲时应做到“四定”,即定质、定量、定位、定时,详见亲鳖饲料投喂。

(3)分养。随着鳖体的增大,稚鳖生存空间相对缩小,影响鳖的生活活动,甚至会出现相互撕咬的情况,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分养。加温养殖一般在10月中旬进行第一次大分级饲养;个体达50克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分级饲养。

(4)水质管理。加温养殖中,水温应稳定在30℃左右,气温3335℃;稚鳖池水深一般为1030厘米,随着个体长大逐渐加深,水深为5080厘米;改善水质可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机械增氧,定期(1015天)将生石灰(1015毫克/升)和漂白粉(23毫克/升)交替泼洒,既改良水质,又可防病。

5.加强温室日常管理

“三分养,七分管”,加强温室的日常管理是提高稚、幼鳖成活率,培养大规格鳖种的基本措施。温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可概括为“五查、五勤”。

(1)五查。①查水温、室温:水温控制在30℃,室温控制在3335℃;②查水质、湿度:池水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值为7.58.5,水色呈淡绿色或淡褐色,无腥臭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下;③查鳖吃食情况:要求投饲后2小时内基本吃净;④查病害:及早发现,及时治疗;⑤查生长情况:发现达不到理想要求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五勤。勤巡视,勤排污,勤做清扫卫生工作,勤防鳖病、勤记录。

5.5.1.4成鳖养殖

1.养殖方式

(1)温室集约化养殖。加温养殖是一种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其特点是饲料管理集约化,管理水平较高。加温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用蒸气直接加热或锅炉加热;二是用太阳能加温;三是利用温泉和工厂余热。当鳖池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就无须加温。

(2)塑料保温养殖。保温养殖是在养鳖池上加盖塑料大棚保温,让鳖从孵出到养成,有较长时间处于适温范围内;通过塑料棚保温与温室加温相结合,使成鳖全年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是现阶段养鳖新技术中较完善的工艺。

(3)常温露天池养殖。常温露天池养殖鳖多采用土池,可单养也可混养。①单养:只养鳖,不混养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单养的密度介于加温集约化养殖和鳖鱼混养之间;②鳖鱼混养:是一种综合的养殖方式,一般搭配鲢、鳙和其他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也可混养少量的其他摄食性鱼类。鳖鱼混养既能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也能促进水体的物质循环进程,保持鳖池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4)庭院养殖。利用房前屋后、阳光充足、安静的庭院空闲杂地建池养鳖,从幼鳖(体重150200克)养到成鳖(体重400500克)一般需5个月的时间。该养殖方式不仅投资少、投产快、生产周期短、收效快、效益好,还增加了生活情趣。

2.成鳖放养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温室加温集约化饲养和塑料大棚保温饲养成鳖的设施,与幼鳖养殖的设施基本相同,只要求水位更深一点;常温露天池养鳖一般利用养鱼池进行简单改造而成。在鳖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以杀灭池水和底泥中的有害生物、野杂鱼和病原体,为鳖生存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放养方法。放养前检查幼鳖的数量和规格,并对鳖体整体消毒,按6~8只/平方米的标准放养,一般是1次放足,至养成密度不变,减少中间分养环节。

3.日常管理

(1)饲料的搭配。投喂的饲料应采用动物性饵料或人工配合饲料搭喂少量蔬菜、瓜果等植物性饲料,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使用配合饲料时,应加投1%~2%的蔬菜和添加3%5%的植物油。在每千克配合饲料中添加3.54.0千克的碎鲜鱼和1%~2%鲜蔬菜(或青饲料),能增加鳖的摄食量和增重率。

(2)饲料台的设置。为避免对食物的竞争,应设置23个饲料台。

(3)饲料的投喂量。鳖的投饲量,应根据鳖的大小和水温高低以及投饲时的摄食情况等来掌握,一般较小的鳖日投饲量(占体重的百分数)较高。

(4)饲料消毒。饲料的消毒方法是将生物饵料用水洗净,然后用呋喃唑酮20毫克/升浸泡20分钟。

(5)养殖池的水质管理。保持成鳖养殖池的水质良好和稳定,是集约化饲养成鳖稳产、高产的基本保障。水质管理包括:保持水色正常,水的化学成分指标应符合鳖的生活要求,水位应适合并相对稳定,保持水温相对稳定,充气、换气和池水消毒和加强日常管理。

4.越冬管理

鳖的越冬管理是成鳖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越冬前的强化培育,是帮助鳖恢复体质的一个有效措施。越冬前12个月投喂的饲料应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也应添加3%~5%的植物油、2%3%的复合维生素等,促进鳖体存贮一定量的脂肪,满足越冬期间的能量需要。越冬期间,水位应保持在1.5米左右,12个月调换部分池水,保持安静环境,以免鳖在水中受惊吓,频繁活动,消耗能量。另外,还必须保持水质具有一定的肥度。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