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5.3地方特色优质肉鸡养殖

5.3.1地方优质鸡的品种与特性

5.3.1.1武定鸡

武定鸡主产于云南省楚雄武定和昆明禄劝两县,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地方良种肉用鸡。武定鸡有大小型之分,前者多分布在山区,后者多分布在坝区,而以大型的占多数。其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能稳定,深得市场青睐,早已被收录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11年10月入选“云南省六大名鸡”。武定鸡属肉用型品种,体型高大,骨骼粗壮,体躯宽而深,由于羽毛蓬松,更显粗大。公鸡羽毛多呈赤红色,有光泽;母鸡翼羽、尾羽全黑,体躯及其他部位则披有新月形条纹的花白羽毛。单冠,红色、直立、前小后大,喙黑色,胫与喙的颜色一致,多数有胫羽和趾羽;鸡羽毛生长缓慢,属慢羽型。4—5月龄(体重1千克左右)出现尾羽,在此之前,胸、背和腹部常无羽,有“光秃秃鸡”之称。6月龄以后开产,一般产蛋14~16枚即就巢,年就巢4~6次,每次6~20天,个别达一月之久,影响产蛋量。年产蛋量为90~130枚,平均蛋重50克。

武定鸡作为高原优质地方品种,素以体大、肉嫩、皮脆、味道鲜美而著称,又以阉鸡最为著名。公鸡一般在3月龄均予阉割,以后饲养5~7个月,再强制育肥l~2个月后屠宰,此时体重可达4~5千克。母鸡一般在性成熟前800~900克时进行阉割;另一种情况是老母鸡因产蛋量下降、就巢频繁、利用价值降低时进行阉割。阉母鸡的外形与阉割不完全的公鸡相似,育肥后期能像公鸡一样啼鸣,阉割后的羽毛从雌性羽换成雄性羽(由圆变尖),色泽更加鲜艳。阉割鸡肉质更加细嫩,味道浓香醇厚,体积更大。

5.3.1.2盐津乌骨鸡

盐津乌骨鸡因起源于云南省盐津县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盐津县境内及周边各县的乌蒙地区,故称“乌蒙珍禽”。集味美、保健、药用于一体,其皮、肉、骨皆为乌色,大部分羽毛均为黑羽,是在盐津特定的自然环境(高热高湿)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一个地方珍禽,是云南省著名地方良种。体格健壮结实,大小适中,具眼、冠、髯、脸、趾、皮肤、肉、崩及内脏皆乌的特征。1987年被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11年10月入选“云南六大名鸡”。盐津乌骨鸡体型较大、近方形,头尾翘立,腿较高,体格坚实,体躯匀称,羽毛紧凑,肌肉发育良好。羽毛黑色、麻黄色、灰色、黑黄色、黄色、白色,以黑色居多,皮肤乌色。多数无胫羽,胫、趾乌黑色。成年公鸡2500克,母鸡2009克。母鸡平均开产期210天,年平均产蛋140枚,高者可达190枚。平均蛋重57克。蛋壳浅褐色,少数白色。公鸡性成熟期120~180天。母鸡就巢性强,自然状态下年就巢5~6次,每次平均就巢持续期30天。

5.3.1.3镇沅瓢鸡

镇沅瓢鸡又名无尾瓢鸡或闭毛鸡,是云南镇沅县特色家禽品种之一。瓢鸡个体稍小,羽毛光滑,尾羽下垂,肉多骨少,肉质香甜细腻,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熟早,出肉率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2009年9月被列为云南省濒危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9年11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委员会鉴定,成为中国具有特异性的优良地方鸡种。2010年1月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11年10月入选“云南六大名鸡”。瓢鸡与其他鸡相比,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通俗讲,瓢鸡没有鸡翘,尾部形状似瓢,故名瓢鸡。喙短粗,有黑、黄青、铁灰等色。多为单冠,少数为复冠。冠、肉髯多呈黑色,少数为黄色。公鸡冠大,厚而直立,羽毛颜色有赤红色、黑白花、全白三种,富有光泽。母鸡冠小而薄,羽毛有黄麻花、黑麻花、黑白花、全黑、全白、灰白等色。瓢鸡抗病性较强,成年公鸡体重在2.5~3.0千克,成年母鸡体重在2~3千克。公鸡5月龄左右开啼,母鸡在5月龄后开产,年产蛋110~130枚,平均蛋重52克。

5.3.1.4无量山乌骨鸡

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的无量山、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的无量山以及普洱市的哀牢山及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普洱市景东县、镇沅县和大理州南涧县。2010年1月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11年10月入选“云南六大名鸡”。无量山乌骨鸡体型大,头较小,颈长适中,胸部宽深,胸肌发达,背腰平直,骨骼粗壮结实,腿粗,肌肉发达,体躯宽深,呈方形。头尾昂扬;耳多为灰白,少部分为绿色;喙平,上喙弯曲,喙、胫、趾为铁青色;皮肤多为黑色,少部分为白色;脚有胫羽、趾羽,故称“毛脚鸡”。成年无量山乌骨公鸡眼大有神,冠大直立,单冠为主,偶有复冠,冠齿5至6个;冠和肉髯呈紫红色、鲜红色,毛色多为紫红色、黄褐色、麻花、白色,主翼羽、胫羽、背羽、鞍羽多为黄褐色,尾羽黑色镶边;部分公鸡为麻花、全白,毛色鲜艳有光泽。成年母鸡眼大有神,冠髯较小,虹彩金黄,少部分有凤头;毛色有黄褐色、麻花、白色、黑色等毛色;多数麻花鸡体躯毛色为新月形条纹。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5千克,成年母鸡平均体重2千克。无量山乌骨公鸡150~180天开啼。母鸡开产日龄160~200天,年产蛋90~130枚,300日龄平均蛋重52克。蛋壳色泽为粉白色,少部分为浅褐色。

5.3.1.5西双版纳茶花鸡

西双版纳茶花鸡俗称原鸡、红原鸡、野鸡。产于西双版纳周边地区。由野生红色原鸡经长期驯化选育而成,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原始鸡种。因其啼声似“两朵茶花”,故名茶花鸡,具有适应性强、饲养粗放、采食量少及成活率高等特点,是中国特有的珍禽品种。公鸡形态矮小,羽色稍暗,尾羽常下垂,鸡冠和肉垂不及家鸡发达,最显著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母鸡与家养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具金黄色羽缘。成年公鸡体重1.0~1.5千克,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1.0~1.1千克,6月龄开产,年产蛋130~150枚。蛋重约38克,蛋壳呈深褐色。西双版纳茶花鸡是常见略大(雄鸟70厘米,雌鸟42厘米)家鸡的野生祖先。2011年10月入选“云南六大名鸡”。

5.3.1.6大围山微型鸡

大围山微型鸡是中国稀有鸡种之一,又名香鸡、娇鸡、金鸡,原产于云南省屏边县,属肉蛋兼用和竞技观赏型地方品种。鸡体躯丰满,主翼羽下垂,特别是公鸡,主翼羽下垂至胫部。头小而清秀。喙略弯,多呈黄色,少数呈褐黄色或黑黄色。豆冠居多,少数为单冠。冠、肉髯、耳叶呈红色。虹彩呈橘红色。皮肤呈黄白色。胫多呈橘黄色,少数浅黄色。公鸡羽色主要有白花、黑花、黄红三种,少数个体为纯白色,尾羽发达,多呈墨绿色,少数呈黑色。母鸡羽色有白麻、黑麻、黄麻三种。成年公鸡平均体重为857克,母鸡平均为682克。开产日龄120天左右,年产蛋数60枚左右,平均蛋重29.3克,种蛋受精率为85%~90%,受精蛋孵化率为90%左右。母鸡就巢性强,一年内就巢6~8次,每次就巢约20天。2010年1月大围山微型鸡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11年10月入选“云南六大名鸡”。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