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2.4.6葡萄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1.葡萄园的选择

生产中葡萄间套种冬早马铃薯应因地制宜。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葡萄种植区行距不小于2.0米,并且霜期短或全年无霜区域的葡萄园间套种冬早马铃薯。

2.品种的选择

结合市场需求,选择云薯304、丽薯6号、云薯902和中甸红等适销对路的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

3.提前调运种薯,做好催芽

选择订购脱毒种薯,于播种前30天,将收获种薯剔除病、虫、烂薯后,定额包装,调往种植区催芽。种薯发芽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苗是否整齐和植株的健康生长。待芽长0.2厘米左右,芽齐后置于通风、干燥、有散射光照射的仓库或房屋里培育壮芽。

采用大薯做种薯可提高商品率,播种前需切块,操作时注意切刀消毒和带病种薯的挑拣,以防病菌互相传染;切种后应及时对种薯进行处理,预防苗期立枯病、青枯病和种薯腐烂。采用药剂拌种后,摊开种薯,晾干创面,切口木栓化再播种。

4.栽培技术要点

(1)精细整地。播种前,用小型拖拉机犁地和耙地,耕地时做到深耕20~25厘米,且不漏耕。二犁二耙,耕地质量达田平土细,葡萄园地表土6~8厘米处,不留有≥35毫米的土疙瘩。然后,再用田园管理机或人工开沟、理墒,人工辅助清理排水沟道。

(2)适时播种。在葡萄园休果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播种。播种时,种薯必须打破休眠,并培育壮芽。

(3)合理密植、施足底肥。目前,云南省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在0.2%~1%,非常低。结合葡萄园土壤改良,以及生育期间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建议采用3TG-4.6Q型田园管理机开沟,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种植,种植密度2800~3000株/亩。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亦为沟道)30厘米,株行距20厘米×25厘米,种薯摆放呈“品”字形。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土质疏松程度,一般为15厘米左右;单垄单行种植,株行距65厘米×20厘米~60厘米×25厘米。

(4)及时中耕培土和追肥。生育期间人工中耕培土2~3次,清理四周排水沟渠。当出苗率达50%时进行第一次作业,中耕时将苗周围的土壤疏松,结合除草进行小培土一次,培土高度5~10厘米。苗高15~20厘米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同时结合清沟进行大培土,形成高垄,垄高至25~30厘米左右。苗期视苗情及时追肥。齐苗后,结合病虫害的防治,适当进行叶面肥补充可提高马铃薯冬季抗逆性,促进茎叶生长,增强光合效率。

(5)及时灌水。利用葡萄园喷灌设施浇水3~4次。如采用漫灌,灌水深度达到垄高1/2~2/3时及时切断水源,使垄面土壤缓慢吸湿返潮,做到土壤湿润而不涝渍,避免养分流失。在40%~50%薯苗出土时灌第一次水;齐苗后7~10天灌第二次;在封行期灌第三次,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0%。灌水或降雨后,注意排水,以防涝害。为确保收获商品薯储运安全,收获前15~20天不灌水,不施肥。

(6)病虫害的防治和果园清理。齐苗后15~20天,预防早疫病1~2次。结合当地气象预报,注意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变化情况,适时做好晚疫病预防和防治对策。当发现感染青枯病时,首先人工拔出带病植株并连续用药剂灌根2~3次。蚜虫在冬早春马铃薯生育期间较易发生,做好预防对来年葡萄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发现虫害及时喷雾防治2~3次。马铃薯采收结束后,及时将遗留在葡萄园中的马铃薯植株、落叶、残根等埋于土壤中,结合葡萄园冬春管理进行清园培肥。

5.适时收获和销售

当90%茎叶渐次枯黄,即可收获。收获时间选择晴天,收获时,在田里自然晾晒0.5~1个小时后,剔除病、烂、畸形和带青头的薯块。根据市场需求,分级、定额包装或装箱上市。

第3章特色蔬菜

3.1夏秋大白菜

3.1.1基本概述

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大白菜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白、窝心白菜。大白菜,以绿叶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厘米,常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属于喜冷凉蔬菜,适宜栽培的月均温为15~20℃。白菜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每100克中含能量88千焦、水分93.6克、蛋白质1.7克,脂肪0.2克,膳食纤维0.6克,碳水化合物3.1克,胡萝卜素200克,醇当量42微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0.8毫克;维生素C47毫克、维生素E0.9毫克;钾30毫克、钠89.3毫克、钙69毫克、镁12毫克、铁0.5毫克、锰0.2毫克、锌0.2毫克、铜0.03毫克、磷30毫克、硒0.3微克

3.1.2品种与分布

大白菜是中国的原产和特产蔬菜,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以华北地区、长江以南为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秋、冬、春菜播种面积的40%~60%。夏秋白菜生长期在高温季节,种植品种要选择耐热、抗病的早熟品种。

1.夏阳

夏阳是台湾育成品种。植株直立,外叶少,叶球长球形,坚实,球重800克左右,品质优良。宜密植,早熟,定植后50~55天采收。耐热、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宜在长江流域栽培。

2.北京小杂56

北京小杂56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于1987年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整齐,生长快速,叶球高桩,外舒内包,净菜率高,球重1000~1500克。耐热、耐湿,较抗病毒病,适应性广。早熟,生育期50~60天。品质中上,商品性好。适应全国范围栽培,也可春季、秋季栽培。

3.早熟5号

早熟5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1989年育成的一代杂种。株高31厘米,半直立性,开展度45厘米。叶球白色,稍叠抱。早熟,生长期55天左右。耐热,适应性强,抗病毒病和炭疽病,品质亦佳。

4.夏丰

夏丰又名伏宝,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1993年育成的一代杂种。株高26.4厘米,开展度49.7厘米。外叶少,叶厚,色深绿。叶球叠抱,白色,品质佳。早熟,耐热,抗霜霉病和炭疽病,较抗软腐病。

5.鲁白6号(83-2)

鲁白6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于1988年育成的一代杂种。叶色淡绿,白帮,叶球叠抱,白色,平头倒卵形,净菜率76%。生育期65天左右。耐热,抗大白菜三大病害,品质中上。适合全国多数地区早秋栽培。

6.鲁白8号(丰抗70)

鲁白8号是山东省莱州市西由种子公司于1989年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球叠抱,球心闭合,叶球平头倒卵形,净菜率为75%~78%。中熟,生育期75天。耐热、耐肥,高抗霜霉病,耐贮。适于长江以南各地种植。

3.1.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3.1.3.1育苗

1.穴盘育苗

播种前平整底土,铺一层细沙,将育苗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育苗基质,按珍珠岩:泥炭:园土的比列2:1:2的比例混合,每200千克加入复合肥1千克混匀,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10克拌细土1.5千克进行土壤消毒。将准备好的基质倒入穴盘中,使每个孔中都装满基质。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上进行压穴,压穴深度为0.5~0.8厘米,每穴播种2~3粒,在穴盘表面覆土,刮平,浇水。

2.苗期管理

幼苗出现第一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苗时拔除生长快,叶片大,苗株高的变种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拔除病、弱苗。苗期用0.3%~0.5%复合肥液或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1~2次。在5~6片真叶时,苗龄25~30天,选择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肥厚的健壮苗移栽。

3.1.3.2直播

1.播种

土壤整细耙平后,挖穴点播,穴深3~5厘米,每穴播3~4粒,株距45~50厘米。播种后覆细土0.5~1.0厘米,不宜太厚,否则影响出苗。每亩用种量150~200克。每天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

2.浇水

幼苗期应抓好浇水、间苗、追肥、中耕除草和防蚜工作。大白菜播种后,由于气温较高,土壤易干燥,为确保全苗,应在播后、顶土期、出苗后各浇1次水,以后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实行小水勤浇。一方面供应幼苗生长所需水分,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地温,减轻病毒的发生。浇水最好在傍晚或早晨进行。

3.间苗定苗

幼苗出现第一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5片时第三次间苗,8片叶时第四次间苗。待长至10片叶时定苗,每穴上留1株壮苗。

3.1.3.3栽培季节

秋白菜最佳播期在7月中下旬。

3.1.3.4整地要求

夏秋大白菜对地块、茬口选择比较严格,要求旱能浇、涝能排。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轻黏壤土等地块种植。实行轮作,不宜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前茬可选用种植小麦、马铃薯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清洁田园,深翻30厘米,使土块松散,结合整地施入底肥。

3.1.3.5底肥

7月中、下旬,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整地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氮磷钾。一般播前每亩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亩、复合肥(N::=15:15:15)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作为底肥。

3.1.3.6土传病害控制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当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如果不防控,会引起作物严重减产。

1.消灭菌源

采用喜百农土尔奇、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疏松土壤使土壤充满活力。

2.改进栽培方法

育苗采用无菌基质配制营养土,培育壮苗。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3.1.3.7定植方式

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一般早熟品种为33~40厘米,每亩4000~4500株;晚熟品种为40~50厘米,每亩3500~4000株。育苗移栽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3.1.3.8田间管理            

1.莲座期管理

(1)追肥。秋白菜丰产的关键是保证莲座期肥水供应。这一时期生长量和生长速度都特别大,要适时追施发棵肥,即在田间少数株开始团棵时,在大白菜附近刨坑,亩施入尿素5千克,同时施入硫酸钾7千克,施肥后浇水。

(2)蹲苗。秋白菜蹲苗一般针对中晚熟品种,早熟品种没有蹲苗的必要。在白菜结球前7~10天停止灌水。中午白菜叶微蔫,下午复原,直至外叶变深绿色,心叶呈现绿色为止。蹲苗不宜重,以免影响植株生长。

2.结球期管理

(1)追肥。秋白菜结球期是吸肥量最多的时期,约占总吸肥量的60%~70%,结球期一般追肥2~3次。第1次在蹲苗结束后,结合灌头水重点施肥,每亩施磷酸二氨30千克、硫酸钾15千克;第2次追肥在结球中期,每亩追施硫酸铵20千克;生长期较长的品种或结球后期脱肥白菜可进行第3次追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结球中后期追肥不宜过多,结合灌水进行,以免引起烧根现象的发生。

(2)浇水。蹲苗后浇1次水,2~3天后再浇1次水,连续2次浇水即可满足植株迅速生长的需要,且能防止土壤裂缝造成侧根断裂。结球期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当白菜有些根须露在外面时,应每隔5~6天浇1次水,也可每隔2~3天隔沟灌1次水。

3.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可结合打药进行,从莲座期开始到结球后期,每7~10天喷1次叶面肥,用0.3~0.5磷酸二氢钾喷施,可增产15%~20%,还可增加大白菜抗性,改善品质。

4.中耕除草

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增进土壤透气性,促幼苗扎根,防止草欺苗。

5.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按有效、经济、安全的原则控制病虫害。

(1)黑斑病。又叫黑霉斑病或轮纹病。

1)病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及叶柄,也可为害花梗和种荚。发病多从外叶开始,初生水渍状小点,后渐扩大为近圆形、暗褐色、边缘淡绿色病斑,几天后病斑直径扩大到5至10毫米不等,呈灰褐色至黑褐色,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病害严重时,病斑密布叶面,汇合成大病区,使局部或全叶枯死,叶柄上病斑长梭形,暗褐色,凹陷,采种株的茎、花梗受害,病斑椭圆形,暗褐色,种荚上病斑近圆形、中心灰色,边缘淡褐色,有或无轮纹,潮湿时生黑色霉状物。

2)防治要点:①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b.合理轮作,重病地与十字花科作物进行3年轮作。c.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2%的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进行温汤浸种,即用50℃热水浸种20分钟。d.适期定苗:应根据大白菜的品种特性、土壤肥力,适期定苗,改善田间通风条件。e.合理浇水:在易发病期,要“看天、看地、看菜长势”适时适量浇水,应避免浇水后遇降雨天,田间积水要及早排出。②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雾下列药剂:a.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50倍液。b.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霜霉病。俗称霜叶、白霉、霜叶病。

1)病害症状:白菜霜霉病在整个生育期均易发病。苗期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叶正面无明显症状,严重时苗叶及小茎变黄枯死;成株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褪绿色小黄点,叶背面呈水渍状;中期叶片病斑多呈角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背面病斑浅褐色,有稀疏白色霉层,发病后期,形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黄色至黄褐色密生白色霉层,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在一起,导致叶片变黄干枯。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b.无病株留种并进行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拌种,或用35%甲霜灵悬浮种衣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2:1混合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c.清洁田园,减少菌源。d.合理轮作,重病地与十字花科作物进行3年轮作。②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下列药剂:a.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b. 58%甲霜·锰锌(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软腐病。

1)病害症状。软腐病常见有3种类型:①基腐型:植株基部腐烂,外叶萎垂贴地,包球暴露,稍触动即全株倒地,菜农俗称之为“脱大挂”。外叶呈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心腐型:植株从顶部向下或从基部向上腐烂,菜农俗称之为“烂疙瘩”或“烂葫芦”。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黏滑软腐状;③叶焦型:植株外叶叶缘焦枯,病叶迅速失水干枯呈薄纸状,菜农俗称之为“烧边”。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b.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c.平整土地,整治排灌系统,非干旱地区采用高墒直播,南方深沟高墒种植。d.实行沟灌或喷灌,严防大水漫灌。e.重病区,选青帮类型抗软腐病品种。f.减少创伤:避免施肥打药等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伤口。②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雾下列药剂:a.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b.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25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4)病毒病。病毒病与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并称为大白菜三大病害。

1)病害症状。幼苗发病,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及沿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苗期,特别是七叶前是易发病期,七叶后,明显减轻。成株发病后出现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病株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受害较轻的,病株畸形,矮化较轻,有时只呈现半边皱缩,能部分结球。受害最轻的病株不显畸形和矮化,只有轻微花叶皱缩,能正常结球,但结球内部的叶片上常有许多灰色斑点。重病株的根多不发达,须根较少,病根切面显黄褐色。包心后期,也可发现受害轻重不等的植株,通常是外表正常,内球叶上有褐色坏死斑点,轻者部分内叶、重者半个叶球内叶受害,俗称“夹皮烂”,病株有苦味。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选种抗病品种,可以利用杂种一代苗期生长快、抗病性较强的优势达到防病目的。b.合理轮作和间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间作。c.苗期防蚜至关重要,要尽一切可能把传毒蚜虫消灭在毒源植物上,尤其春季气温升高后对采种株及春播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更要早防。②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20%吗胍·乙酸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从白菜2~3片真叶开始。每隔10~15天喷雾1次,连喷4~5次。

(5)蚜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属同翅目,长管蚜科。在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主要为害其叶、茎,影响光合作用,是病毒病传播的媒介,必须及时防治。

1)田间识别。成蚜、若蚜均吸收植物体内汁液,以叶背面虫量较多,造成卷叶,叶变黄。在留种菜上则嫩茎、花梗和嫩荚受害较重,常使花梗畸形扭曲,甚至影响结荚。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在虫害多发区,选用抗虫、抗病毒的高产、优质品种。b.在网室内育苗,防止蚜虫危害菜苗、传播病毒病。c.夏季可少种或不种十字花科蔬菜,以减少或切断秋菜的蚜源和毒源。d.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落叶。②物理防治。a.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诱杀蚜虫,或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膜条驱避蚜虫。b.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③药物防治。a.可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b. 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重点喷施叶片反面。

(6)菜青虫。菜青虫又称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

1)田间识别。幼虫危害叶片,低龄幼虫仅啃食一面表皮和叶肉,留下另一面表皮,稍大后可将叶子吃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对包心菜可蛀入内部,并排出粪便污染菜心。

2)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注意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保护广赤眼蜂、微红绒茧蜂、凤碟金小蜂等天敌。在绒茧蜂发生盛期用每克含活孢子数100亿以上的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或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②药物防治:施药应在2龄之前,药剂可选用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

(7)菜螟。菜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菜心野螟、萝卜螟、甘蓝螟、白菜螟、吃心虫、钻心虫、剜心虫等。

1)田间识别。以幼虫危害心叶和种芽,留种菜结荚时蛀入荚内,食害籽粒,在荚上留有幼虫蛀孔。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春耕翻土,清洁田园。b.调整播期,使植株长出3~5片真叶期错开菜螟盛发期。②药物防治。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心叶被害时,及时喷雾,可用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粉剂800倍液喷施防治。

(8)黄曲条跳甲。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俗称狗蚤虫、跳蚤虫、地蹦子。

1)田间识别。成虫啃食叶片,造成小孔洞,幼虫啃食根皮或咬断须根。对留种地还可食害花蕾、嫩荚。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清除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灭其越冬场所,减少田间虫源。b.播前深耕晒土,造成不利于幼虫生活的环境并消灭部分蛹。②物理防治:利用成虫具有趋光性及对黑光灯敏感的特点,使用黑光灯诱杀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③药物防治:药物防治的重点是苗期,可用80%敌百虫可溶粉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施防治。

3.1.3.9收获

适时采收,9月底至10月初,当大白菜叶球紧实,单株质量2千克左右时,可及时采收上市。收获过早,菜心不实,影响品质,产量降低;收获过迟,容易遭霜冻。

3.2叶用芥菜

3.2.1基本概述

叶用芥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别名又叫青菜、苦菜、春菜,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国内各地普遍栽培。它性喜温和气候,能耐寒。北方以秋播为主,南方则春秋两季均可栽培。种子可榨油或制芥辣粉,为芥子酱的主要原料。叶用芥菜的根部略肥大,入土不深;茎是短缩茎。叶着生在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叶色有绿、深绿、浅绿、绿色间血丝状条纹、紫红色等颜色,叶面平滑或皱缩;叶缘锯齿状或波状,叶基部浅裂或深裂;叶片全缘或具有不同深浅的裂片。100克青菜富含热量23千焦,葫芦卜素620微克,钾210毫克,钙108毫克,维生素A 103微克,钠55.8毫克,磷39毫克,维生素C 36毫克,镁22毫克,碳水化合物3.8克,蛋白质1.8克,铁1.2毫克,纤维素1.1克,维生素E 0.9毫克,硒0.8微克,烟酸0.7毫克,脂肪0.5克,锌0.3毫克,锰0.2毫克,核黄素0.1毫克,铜0.06毫克,硫胺素0.04毫克。

3.2.2品种与分布

叶用芥菜(见图3-2)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等地区。各地有不少叶用芥菜品种,有的可春季栽培,有的可秋季栽培。

1.云粉青1号

云粉青1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选育,适宜秋季种植,是加工酸腌菜的专用型叶用芥菜品种,冬性强,分蘖性弱。植株直立,株高70厘米,株幅50~60厘米。叶片披针形,叶面绿色微皱,叶柄粗长,粉白色,蜡粉多。单株重3千克左右,亩产量8000千克以上。

2.箭杆青菜

箭杆青菜属中早熟品种,加工成冬腌菜后久贮不变软。植株较高大,叶倒卵圆形,叶缘微波状,钝锯齿形,叶色绿,有蜡粉,心叶淡绿色,叶柄长,叶柄向内呈凹状,外有棱,叶柄近叶处有少量耳叶。叶柄组织致密,水分较少。耐热、耐寒、抗病,适应性较强。

3.二月青

二月青属中早熟品种,加工成冬腌菜后久贮不变软,有白叶和青叶两种,白叶者内叶微向内卷,青叶植株较大。叶椭圆形,叶缘缺刻浅,叶浅绿色,叶面较平滑,叶柄长,无蜡粉,五棱较明显,全株有叶15~17片。中熟,抽薹较迟,叶片和叶柄内水分含量较高,加工的芽菜色泽好。

4花叶芥菜类型

半粗花叶芥菜,又名粗梗芥菜,浙江品种。植株中等大小,叶为半花叶状,裂片11对左右,下部6对全裂,裂片细小,叶色深绿,叶柄近圆形,具有明显的4条纵棱沟,抽薹较晚。抗病力强,纤维较多,品质较差。

3.2.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3.2.3.1育苗

1.穴盘育苗

播种前平整底土,铺一层细沙,将育苗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育苗基质,以珍珠岩:泥炭:园土按2:1:2的比例混合,每200千克加入复合肥1千克混匀,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10克拌细土1.5千克进行土壤消毒。将准备好的基质倒入穴盘中,使每个孔中都装满基质。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上进行压穴,压穴深度为0.50.8厘米,每穴播种23粒,在穴盘表面覆土,刮平,浇水。

2.苗期管理

管好苗床是培育壮苗的保证,必须抓好两点:①匀苗定苗。“匀苗早,苗长好;匀苗晚,苗光杆”,当苗长至1叶1心时开始匀苗,保持叶不搭叶,3叶时定苗,苗间距34厘米。②浇水追肥。苗期要酌情抗旱保苗,保证苗床湿润,结合定苗用尿素10千克对水或清粪水追施苗肥,达到“四叶前嫩旺,四叶后健壮”。播种后2530天,当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就可移栽大田,移栽时要带土移栽,防止伤根。

3.2.3.2直播

精细整地,挖穴,穴深35厘米,株行距3040厘米。亩用种量300克,每穴播3~4粒,播后覆细土0.51.0厘米,不宜太厚,否则影响出苗。出苗前注意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56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株。注意防治蚜虫。

3.2.3.3栽培季节

按生长期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品种。中晚熟品种以秋季播种为主。秋播,一般8月中旬到9月上中旬播种,11月采收;晚秋播,一般9月底到10月中旬播种,次年3月采收。早、中熟品种,在49月份播种,温暖地区可适当推迟播种期。

3.2.3.4整地要求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性状良好,以砂壤土、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35克/千克,pH5.5~7.0,并要求前作没有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

3.2.3.5底肥

移栽前每亩施生石灰2030千克,翻犁、晒白,均匀撒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复合肥40~60千克、普通过磷酸钙40千克作为底肥,然后翻耕耙细理墒,墒面高20厘米、宽130厘米。

3.2.3.6土传病害控制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如果不防控会引起作物严重减产。

1.消灭菌源

采用喜百农土尔奇、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疏松土壤,使土壤充满活力。

2.改进栽培方法

育苗采用无菌基质配制营养土,培育壮苗。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3.2.3.7定植方式

定植的株、行距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株行距为2533厘米×3340厘米;中晚熟品种株行距为2533厘米×4046厘米。种植的密度为40005000株/亩。定植后发根缓慢,而定植后成活快慢与幼苗是否健壮及定植技术有关。定植时要尽可能少伤根、根扭曲、悬空,使根系在土层中舒展,以利生长。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3.2.3.8管理

1.水分管理

要使芥菜迅速生长,定植后要保证水分充足,既要注意排水防涝,又要注意防旱。秋冬季多阴雨天气,不进行灌溉,注意排水,不能积水,否则根系会因缺氧而生长不良。大雨后,土壤容易板结,应及时松土和除草,水分管理可与追肥结合进行。

2.施肥

青菜以叶部供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以增进抗性,增加产量。追肥一般34次,第一次在移栽返青活棵后(即移栽后半月左右)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用尿素15千克或硝酸铵20千克对水淋施;第二次追肥亩用尿素20千克对水淋施,前两次结合中耕进行;第三次追肥用尿素15千克或硝酸铵20千克兑水进行。晚熟品种于春暖后及时施肥灌水,以免提早抽薹,早秋栽培的叶芥,因前期气温较高,生长快,要及时追肥,特别对早熟品种早期不能缺肥。白露(9月上旬)前后播种的品种,重肥追施期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之间。寒冷地区冬季不宜施追肥,否则易受冻害。收获前停止追肥和浇水,以免产品含水量过高而影响品质。

3.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按有效、经济、安全的原则控制病虫害。

(1)软腐病。

1)病害症状。在茎基部或近地面根颈部初呈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随后病斑扩大并向内扩展,导致内部软腐,且有黏液流出。在干燥的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腐烂处均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成为本病别于黑腐病的重要特征。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b.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c.平整土地,整治排灌系统,非干旱地区采用高畦直播,南方深沟高墒种植。d.实行沟灌或喷灌,严防大水漫灌。e.在重病区,选用抗软腐病的品种。f.减少创伤:避免施肥打药等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伤口。②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苗期和瘤状茎膨大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30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或者2%新植霉素粉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连防23次。

(2)病毒病。

1)病害症状。芥菜幼苗感染病毒病后,叶片上出现褪绿色圆斑,心叶明脉,后期叶片显淡绿色与黄绿色斑驳或明显的花叶症状,叶片皱缩,成株受害后,心叶的症状与幼苗受害的症状相同,严重者叶面畸形、皱缩,叶脉坏死,植株矮化,停止生长或死亡。表现症状有花叶型、重缩叶型等,一般田间重缩叶型发生普遍且严重,有时2种症状同时发生在同一菜株上。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b.合理规划成片种植,远离萝卜、黄瓜地块。c.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采用网纱育苗,阻避蚜虫。d.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e.合理安排茬口,十字花科蔬菜应避免连作或邻作,减少病源菌传播。②农业防治:用黄板诱杀蚜虫。③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0%利韦巴林(病毒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0.5%香菇多糖抗毒剂1号水剂166~250倍液,隔1015天喷雾一次,连续防治34次。

(3)霜霉病。

1)病害症状。发病时病斑叶两面生病,病斑黄绿色或逐渐变为黄色,因受叶脉限制,由近圆形扩至多角形,直径312毫米。湿度大时叶背长出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严重的叶片干枯,影响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b.无病株留种并进行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拌种,或用35%甲霜灵悬浮种衣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2:1混合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c.清洁田园,减少菌源。②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疫菌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菌核病。

1)病害症状。主要危害茎部、叶片或种荚。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斑块,后呈湿腐状,病部产生白霉,并由菌丝集结成黑色鼠粪状菌核,采种株染病,茎或植株花梗及种荚受害,初为灰白色,后枯萎干瘪,剖开病茎,可见髓部中空,内壁具白色菌丝及若干黑色菌核。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实行轮作,选用无病种子,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水,使土壤适度干燥,出现病株立即拔除。b.播前筛去菌核,用10%食盐水漂种,除去浮在水面的菌核和杂质,反复23次。②药物防治:a.用1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菜丰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1520升,把蔬菜的根放在药水中浸蘸一下后定植。b.发病初期,采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重点是茎基部、老叶及地面。

(5)蚜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属同翅目,长管蚜科。在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主要危害叶、茎,影响光合作用,是病毒病传播的媒介之一,必须及时防治。

1)田间识别。成蚜、若蚜均吸收植物体内汁液,以叶背面虫量较多,造成卷叶,叶变黄。在留种菜上则嫩茎、花梗和嫩荚受害较重,常使花梗畸形扭曲,甚至影响结荚。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在虫害多发区,选用抗虫、抗病毒的高产、优质品种。b.在网室内育苗,防止蚜虫危害菜苗、传播病毒病。c.夏季可少种或不种十字花科蔬菜,以减少或切断秋菜的蚜源和毒源。②农业防治:a.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诱杀蚜虫或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膜条驱避蚜虫。b.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③药物防治:可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重点喷施叶片反面。④蔬菜收货后,及时处理残株落叶。

(6)菜螟。菜螟又称菜心野螟、萝卜螟、甘蓝螟、白菜螟、吃心虫、钻心虫、剜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

1)田间识别。以幼虫为害心叶和种芽,留种菜结荚时蛀入荚内,食害籽粒,在荚上留有幼虫蛀孔。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春耕翻土,清洁田园。b.调整播期,使植株3~5片真叶期错开菜螟盛发期。②药物防治: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心叶被害和有丝网时及时喷施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粉剂800倍液。

(7)小菜蛾。又称其幼虫为“吊丝虫”,属鳞翅目,菜蛾科。

1)田间识别。初龄幼虫可钻入叶片组织,稍大后啃食一面叶表皮和叶肉,留下另一面叶表皮,形成透明斑,如同小“天窗”,严重时将叶片吃成网状。对留种菜还可啃食种荚。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a.合理轮作,尽量避免大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b.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c.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败叶可消灭大量虫源。②生物防治:a.助放菜蛾绒茧蜂对降低小菜蛾自然种群数量的效果显著。b.应用雌性性外激素“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或“顺-11-十六碳烯醛”诱杀雄蛾。c.施用20%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或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40~80毫升/亩对水60千克、5%伏虫隆(农梦特)乳油2000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可分散液剂2000倍液对抗性菜蛾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持效期较长,应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手段。③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盛期,每10亩菜地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成虫。④药剂防治:a. 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b.10%虫螨腈(除尽)乳油3000倍液。每7天喷一次,效果较好。

(8)菜青虫。菜青虫又称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

1)田间识别。幼虫危害叶片,低龄幼虫仅啃食一面表皮和叶肉,留下另一面表皮,稍大后可将叶子吃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对包心菜可蛀入内部,并排出粪便污染菜心。

2)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注意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保护广赤眼蜂、微红绒茧蜂、凤碟金小蜂等天敌。在绒茧蜂发生盛期用每克含活孢子数100亿以上的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或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②药物防治:施药应在2龄之前,药剂可选用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

(9)银纹夜蛾。银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害豆科作物、十字花科蔬菜及茄子、生菜等。

1)田间识别。以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和下表皮,仅留上表皮,幼虫稍大后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将叶吃成网状。对大豆也可食害嫩荚。

2)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注意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保护广赤眼蜂、微红绒茧蜂、凤碟金小蜂、眼纹夜蛾等天敌。在绒茧蜂发生盛期用每克含活孢子数100亿以上的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或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②药物防治:施药应在2龄之前,药剂可选用10%虫螨腈(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

3.2.3.9收获

早秋播种,一般在12月前后收获;秋播、晚秋播的晚熟种在次年2—4月收获,其收获期应适合鲜食或加工的要求。以幼小植株供鲜食者,约在播种后30~60天采收,冬春播的则要100天以上,可以间拔采收或一次性采收。以成熟产品供食者,应在产品器官充分肥大、成熟后收获;加工的叶芥依加工菜的种类不同各有采收期标准。青菜的采收期根据品种特性,栽培季节及市场需要而定。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以提高品质。芥菜不宜长时间贮藏和远距离运输。

3.3萝卜

3.3.1基本概述

萝卜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重要蔬菜。通常所称的“萝卜”是指萝卜属中的栽培种,不包括野生种。萝卜在历史上又名为莱菔、芦菔、雹葖、温崧、土酥。

萝卜中的糖化酶和淀粉酶对分解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帮助消化,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故过食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感到油腻时,吃点生萝卜效果特别好。萝卜中芥子油有利于肠胃蠕动,可增加食欲;其醇提取物对预防脑膜炎、白喉等疾病都有一定作用。萝卜还有很好的防癌功效,其维生素C含量高,维生素C是促进人体细胞间基质结构完整的必需物质,它可以阻挡癌细胞扩散;萝卜中有一种分解亚硝酸酶的物质,还有一种叫干扰素诱发剂,它有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萝卜中的木质素可促进巨噬细胞活力提高,起到噬食癌细胞的作用等。所以中医认为萝卜在止咳、化痰、消食、顺气、生津、除躁、散瘀、解毒、治喘、利尿、醒酒等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据不完全统计,萝卜对人体30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所以有人称赞萝卜“熟食甘似芋,生食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值品题”。

3.3.2品种与分布

依据萝卜品种的生长状态,肉质根膨大,抗病性以及对温度、光照的适应性及抽薹开花情况等,可基本将萝卜品种分为两大生态型:北方的干燥冷凉气候型和南方的温和湿润气候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多山,海拔悬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属亚热带、热带高原型湿润气候,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对喜冷凉的萝卜来说全年可以栽培,周年可以均衡供应。又由于云南地形、地势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形成复杂的小气候,往往一个县就有好几个气候带,同一时间上市的萝卜中既有耐热的早熟萝卜,也有耐寒的晚熟萝卜。云南有些地方属于断层盆地,这样就成为冬季露地栽培萝卜的天然温室,如元江、元谋等县,年平均温度分别为23.8℃、22.1℃,冬季萝卜可以正常生长。

3.3.2.1白玉春系列品种

白玉春系列品种是北京世农种苗引进韩国农友公司代表性优秀白萝卜品种。春秋种植,春种耐抽薹,花叶、叶少、条直、色白、高产、优质。

3.3.2.2云萝卜系列品种

云萝卜系列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白萝卜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耐病、耐穿衣,肉质根长圆筒形,肩部青绿色,根长40~45厘米,根径7~10厘米,单根重2~4千克。肉质洁白,入口甜脆,生、熟食和加工皆宜,尤其适宜干制加工萝卜丝和萝卜条。

3.3.2.3耐病类型品种

耐病类型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叶丛半直立,叶色浅绿,花叶深裂,肉质根白色,肉质紧密,干物质含量高,适宜干制加工。

3.3.3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3.3.3.1栽培季节

云南春萝卜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1月,采收时间为2-5月;夏萝卜种植在3-4月,采收时间为5-8月;秋萝卜种植在6-7月,采收时间为8-10月;冬萝卜种植在8-10月,采收时间为11月到次年的2月。

3.3.3.2整地要求

1.选地

萝卜种植最好选择前作是种植瓜类、豆类或茄果类蔬菜的地块。因萝卜是深根作物,要求种植地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最好是壤土或砂壤土。

2.整地

当前作收获后要及时清除地里的枯枝残叶及杂草,然后进行深翻25~33厘米。种植前建议晒地5~6天,并在每亩地中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千克、普通过磷钙30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硼砂0.5~1.0千克,在整地时将肥料翻入土中,并细垡和耙平土壤后即可理墒。

3.理墒

夏秋季种植建议做高墒,墒宽1~2米,墒高20~25厘米。冬春季种植可做平墒或低墒,墒宽3~4米。

3.3.3.3直播

萝卜种植采用打塘点播的方式进行,一般每塘播5~6粒,亩用种量500克左右。播种后要盖1厘米左右的细土或细粪。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栽培季节确定。对于叶片开展度大、产量高的品种,建议株行距为40~45厘米。叶片较少,叶型直立、个体较小的萝卜建议株行距为25~30厘米。

3.3.3.4间苗、定苗

间苗和定苗要掌握早间、晚定的原则,一般间苗两次。第一次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拔除细弱苗及病虫伤苗,每塘留3~4苗。有3~4片叶时间第二次苗,每塘留两株。到5~6叶时进行定苗,建议1塘留一株健壮苗。

3.3.3.5水肥管理

在萝卜生长期间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播种后应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促进种子萌发。幼苗期萝卜根系分布浅吸收能力弱,应轻浇勤灌,保持土壤湿润。茎叶生长旺盛期,为防止徒长,应适当控制水分。肉质根膨大盛期,需水量大、应充分供水,否则萝卜根瘦、产量低,同时还会因缺水造成糠心,纤维多和有辣味。雨季及低洼地要注意排水防止烂根和黑心,收获前1个星期内停止灌水。一般在苗期、叶生长盛期和肉质根膨大期分3次进行。苗期每亩施入复合肥8~10千克;叶生长盛期每亩施入复合肥15千克;肉质根生长膨大期每亩施入复合肥30千克。收获前20天内不再使用速效氮肥。

3.3.3.6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萝卜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白锈病等;虫害有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和菜螟等。

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1)症状识别。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正面出现淡绿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白色霜状霉层,而菠菜叶背霉层为淡紫色绒状。条件适宜时,叶片上病斑增多并联片,叶片枯黄,病叶由下向上叶扩展,严重时植株生长受抑制,整个植株叶片布满病斑,失去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①合理密植,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②药剂防治:底脚叶初见病斑时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7~150克/亩、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100~125克/亩、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208克/亩、722克/升霜霉威水剂65~108毫升/亩、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20~195克/亩、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银发利)悬浮剂60~75毫升/亩、20%氰霜唑悬浮剂27~35毫升/亩。以上农药在施用时,需对水60千克后喷雾防治,间隔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2)病毒病。

1)症状识别。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及沿脉褪绿,生长受抑制,进而心叶扭曲、皱缩、畸形、花叶斑驳症状。植株矮小,叶片皱缩,叶硬而脆,上有许多褐色斑点,或从植株一侧坏死,植株向一侧扭曲,心叶生长点枯死或叶背脉上有褐色坏死条斑,出现裂缝,不结球或部分疏松结球,不耐贮藏及食用。

2)防治方法。①治虫防病:抓好传毒虫源的白粉虱、蓟马、蚜虫防治,切断传毒途径。②高温干旱季节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快速生长;苗期、生长前期适度遮阴,减轻病毒病发生。③药剂防治:幼苗期;或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112.5~167.0毫升/亩对水60千克、20%吗胍·乙酸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3)软腐病。

1)症状识别。在生长中后期发病,叶柄基部或短缩茎发生水渍状软腐,叶萎蔫,严重时基部腐烂、瘫倒,逐渐发展到球叶;从短缩茎向外腐烂,呈黏稠状,具恶臭。发病初期植株的外围叶片在中午萎蔫,早晚仍能恢复正常,以后萎蔫不再恢复;严重时病株枯黄皱缩,外叶脱落,结球小而外露,茎部组织黏滑软腐。

2)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源:整地时多施腐熟有机肥,并掺施磷、钾肥,适当追施钙肥。②田间零星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销毁,并在病穴内及周围撒一层生石灰,防再次传染。③药剂防治: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可用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8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2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90~150克/亩对水60千克等药剂喷雾、喷淋。每5天1次,连续用3~4次。

(4)黑腐病。

1)症状识别。黑腐病多在幼苗期发生,子叶出现水浸斑。成株叶片边缘会呈黄褐色不规则的“V”字形,叶脉变黑,呈网纹状,病菌会从叶柄扩展到茎部和维管束,受侵染的萝卜肉质根外部形态不变,但维管束变黑、腐烂,最后呈空心干腐状。

2)防治方法。防治黑腐病应选用无病种子、轮作、施净肥等综合防治措施。①种子处理:温汤浸种,在50℃温水中浸种20分钟后,取出,放入冷水冷却,捞出晾干后播种。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2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播种。②轮作、深翻、净肥,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年轮作,减少土壤带菌。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链霉素200毫克/升、金霉素500毫克/升、50%敌磺钠(敌克松)可溶粉剂5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黑斑病。

1)症状识别。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叶片初呈深褐色或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小斑,后逐渐扩大成为大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稍凹陷,有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下部叶片先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下部叶片枯死。

2)防治方法。①轮作:实行与葱蒜类、禾本科类作物轮作。②药剂防治:发病前进行保护,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30~210克/亩对水60千克、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20~195克/亩对水60千克、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100~125克/亩对水60千克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6)炭疽病。

1)症状识别。炭疽病为害叶片、茎、荚。受害叶片初期呈针尖大小水浸状斑点,色苍白,后扩大为不规则、深褐色的较大斑,约2~3毫米;潮湿时,病部产生淡红色黏状物,严重时,开裂或穿孔,叶片黄枯。受害茎和荚上病斑近圆形至梭形稍凹陷病斑。

2)防治方法。①种子处理:50℃温水中浸种20分钟后,取出,放入冷水冷却,捞出晾干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4%拌种。②收获后清除病残体,提早播种可减轻危害。③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每7~8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2.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小菜蛾。

1)鉴别特征。小菜蛾又名吊丝虫、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在苗期常集中心叶危害。

2)防治方法。①拆桥断代:小菜蛾容易产生抗药性,老菜区对菊酯类农药抗性达数百倍甚至万倍。采用与莴苣、芋、番茄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切断小菜蛾辗转为害途径。有条件地方可配合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②药剂防治:在初孵幼虫集中在心叶或叶背危害时,用生物制剂如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300克/亩对水60千克、60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棉核)水分散粒剂2~4克/亩对水60千克、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500倍液、25克/升多杀霉素(菜喜)悬浮剂33~67毫升/亩对水60千克、10%虫螨腈(除尽)悬浮剂33~67毫升/亩对水60千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5~4.0克/亩对水60千克、150克/升茚虫威悬浮剂10~18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交替轮换按说明书使用,以延缓小菜蛾抗性产生。

(2)菜粉蝶。

1)鉴别特征。幼虫称“菜青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幼虫食叶,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吃光叶片,只留下叶脉和叶柄;幼苗被害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同时幼虫排出粪便,污染叶面和菜心,遇雨引起腐烂,造成伤口,诱发软腐病。

2)防治方法:①蔬菜收获后须及时处理或翻耕残株老叶,消灭枯枝落叶处的蛹。②药剂防治:低龄幼虫期喷洒生物农药16000IU/毫克苏芸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300克/亩对水60千克、60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棉核)水分散粒剂2~4克/亩对水60千克、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5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5~4克/亩对水60千克、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

(3)黄曲条跳甲。

1)鉴别特征。成虫体小。鞘翅中央有1条黄色条纹,两端大,中央狭窄,外侧中部凹陷,内侧中部直形。后足腿节膨大,适于跳跃。成虫和幼虫均能造成危害,成虫将叶片咬成许多小孔,严重时吃成锯齿状,幼苗受害最重,造成缺苗断垅甚至毁种。幼虫在土壤里专吃根,将根表皮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

2)防治方法:①与其他蔬菜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前茬菜收获后立即翻耕晒土,待表土晒白后再播下茬蔬菜。②消灭幼虫,在翻耕播种时,均匀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2~3千克,或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灌塘防治幼虫和蛹。③成虫防治关键在于苗期早治,在成虫盛发期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亩对水60千克、50克/升氟啶脲乳油40~80毫升/亩对水60千克等药剂喷雾,轮换用药;由于成虫善跳跃,喷雾时应从四周向中心喷,防止其逃窜。

(4)桃蚜。

1)鉴别特征。头部、胸部均为黑色,腹部淡暗绿色,背面有淡黑色斑纹,复眼赤褐色,额瘤发达,且向内倾斜。腹管绿色,较长,中后部稍膨大,末端有明显缢缩;无翅蚜全身绿色,有时为黄色至樱红色。食性较广,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为害茄子、番茄、甜椒、马铃薯、菠菜等。

2)防治方法。①保护天敌昆虫:菜蚜的主要天敌有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蛉、捕食螨、蚜霉菌等。对蚜虫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②物理防治:蚜虫对黄色、橙色有强烈趋性,可采用黄板诱杀有翅蚜;对银灰色有趋避性,可用银膜避蚜。③药剂防治:在田间蚜虫点片发生阶段进行药剂防治,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3克/亩对水60千克、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3.3.3.7收获

当萝卜的肉质根充分膨大、叶色转淡,并开始变黄,以及根头部出现粗纹时应及时采收,否则容易造成纤维化或糠心。具体的收获时间根据季节和品种差异决定。一般条件下夏秋萝卜种植后60~70天即可采收,而晚熟的冬春萝卜则要100天以上才能采收。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