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2.4.4各季作马铃薯栽培要点

2.4.4.1大春马铃薯栽培要点

1.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目的和需求特点选择品种,但因大春晚疫病重,在没有病害防治条件的区域,宜选择抗晚疫病的品种。

2.处理种薯

大春所用种薯经过长时间贮藏,播种前要剔除腐烂、带病、失水干瘪、畸形的种薯,发芽过长的应去。大春种植后易出现长时间干旱,应尽量使用整薯播种,如果种薯必须切块,则应进行处理。切块处理在播前一周左右进行,用药粉拌种后待切口木栓化再播种。

3.播种

云南大春马铃薯播种时间是2-4月份,海拔较高区域不宜过早播种,以防出苗后受冻害,以3月中下旬为宜。

较多地方大春马铃薯播种时春旱比较严重,土壤应采取犁耙连续作业,冬翻后接着耙碎耙平,促进土壤熟化,保持土壤水分。播种前再精细平整耕地,使土质松软,土壤细碎,土块平整后后再开沟播种。施足底肥并预防地下害虫。

4.田间管理

出苗率达70%时可进行中耕除草,疏松苗周围的土壤,进行小培土一次,结合品种特性和苗情,进行第一次追肥,可亩施尿素10~15千克,培土高度5~10厘米。

在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并追肥,清沟进行大培土,形成高墒,墒高25~30厘米。苗期按平衡型复合肥或高钾型复合肥20~25千克追肥。

5.病害防控

云南省大春马铃薯晚疫病严重,发病时间主要为6月至7月中下旬。6月下旬进入雨季后,要密切关注田间植株生长情况,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和病叶要及时打药防治;或者结合预测预报和田间调查,预估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时间,及早预防和防治。晚熟品种生育期长,进入8月份后应注意脱肥早衰和预防早疫病。可喷施平衡型水溶肥或磷酸二氢钾800倍液、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60~90毫升/亩对水60千克,连续喷施2~3次,间隔时间10天左右。

6.收获与贮藏

云南大春马铃薯收获时间是7-12月份。马铃薯末花期过后,叶片逐渐枯黄后即可收获。收获宜选择在晴天,收挖后放在地上晾干水分,挑出烂薯、病薯、畸形薯块;大小分开装袋,置于通风、荫凉、干燥的仓库内贮藏。仓库要避光,冬天易受冻害,需用散热透气的覆盖物盖严实。

2.4.4.2小春马铃薯栽培要点

小春收获后要抢种下一茬作物,节令紧,品种选择以商品性好的中早熟品种为主,播种时间掌握出苗后避开霜期。种薯处理主要针对立枯病和青枯病进行处理。水肥管理做好生长前期及时施肥,促进生长;生长后期控制长势,促使薯块膨大。病害方面注意防控早疫病。

1.品种选择

结合目标市场需求,选择商品性好的中早熟品种,如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云薯304、云薯902、昭薯6号、中甸红等品种。

2.种薯准备

小春马铃薯投入大,产出高,种薯的质量对种植成功的影响较大,应使用脱毒种薯。调进脱毒种薯前到种薯繁殖田进行田间实地考察,检查种薯是否符合脱毒种薯生产标准事项,是否带有青枯病、病毒病、植株混杂等。种薯运至种植地后,及时进行种薯处理,使用大种薯切块,重点要做好切刀消毒和药剂拌种,针对性地做好青枯病、立枯病的预防,用药粉拌种薯后摊开,晾干创面,使其切口木栓化后再播种。

3.播种

根据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小春马铃薯种植要考虑前期能避开霜冻危害,后期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播种时间宜在12月份至次年1月初。

种植方式一般采用双行、单行或多行种植,栽培密度从3600~4000塘/亩为宜,播种深度10~15厘米。地膜覆盖有利于增温保湿,促进植株生长,可提早成熟上市。如土壤墒情好,可边盖土后直接覆膜,如旱地土壤墒情差,播种覆土一周后浇透水,再用膜覆盖后压实。注意出苗后及时放苗,用小刀在出苗处开“十”字口放出幼苗,剪口不宜过大破膜封口,防止烧苗。

4.田间管理

出苗后如发现有缺塘,可将附近出苗较多的苗间移到缺塘内,及时浇上定根水。对于主茎数过多的品种,为防止茎秆数过多,导致后期结薯数量过多,影响商品率,可摘除多余的茎秆,留下2~3个主茎。

苗齐后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追肥,施用尿素15~20千克,在现蕾期或开花前进行第二次追施,主要施钾肥15~20千克。如使用早熟品种,需肥量相对大一些,追肥宜早,根据长势适当增加氮肥含量。

小春马铃薯完全依靠人工灌溉保证生长需水,水分管理是小春马铃薯高产的关键,全生育期需灌水5~10次,每亩需水量约为150~180立方米。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土壤湿度、气候适度进行灌溉。出苗后灌水周期可控制在7~10天灌一次,特别要灌好出苗水、初花水及盛花水,如采取沟灌,靠毛细作用上渗至墒背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淹没墒顶。

5.病虫害防控

小春马铃薯种植的品种大多不抗晚疫病,但在整个生育期内,雨水少,空气湿度不大,发病相对大春马铃薯较轻。注意3月份气温上升苗未封行或刚封行时,植株生长快,枝叶嫩,下雨后易发生晚疫病。需重点做好田间调查,及时发现中心病株,采用化学药剂防治。

小春马铃薯种植易发生早疫病,充足和及时的水肥供应是预防早疫病的基础。发现早疫病后,应及时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并及时补充水肥。防治早疫病的有效药剂为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均匀喷雾。

小春马铃薯生长期的害虫主要有潜叶蝇、蚜虫、蓟马。可用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5~20克/亩对水60千克、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70克/亩对水60千克、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4克/亩对水60千克、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500~4000倍液、15%啶虫脒乳油6.7~13.3毫升/亩对水60千克等药剂及时喷雾防治。用药时间宜在傍晚。

6.收获

适时采收。4月中下旬,小春马铃薯逐渐成熟,有的品种不成熟,但已经有一定产量,可根据市场价格情况及早控水控肥,提前准备收获。

2.4.4.3秋马铃薯栽培要点

秋马铃薯生长时间相对较短,主要限制因素有几个方面:种植时雨水多影响播种;采用小春收获的种薯在保存过程中易受块茎蛾危害,大春收获的种薯休眠未过;出苗后晚疫病危害严重;后期易受霜冻影响生育期不足等。针对以上限制因素,秋马铃薯种植栽培应重点采取几个措施: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做好种薯催芽和处理,抢时间播种,促使尽早出苗;前期及时施肥促进生长,生长后期控制长势促使早结薯;采用药物防治做好晚疫病控制等。

1.品种选择

秋马铃薯种植时间短,原则上应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云南有多个品种可供选择,如丽薯6号、青薯9号、云薯304、云薯902等。但应市场需求也会种植晚熟品种合作88,使用催出壮芽的种薯,促进早出苗,生长期做好水肥管理及化学控制晚疫病,也可达到较高产量。

2.种薯处理

确保早出苗,出苗整齐一致,是秋马铃薯种植成功的基础。播种节令以8月上中旬播种最佳。使用的种薯一般有2种,一种是冬作和小春收获的小薯,另一种是大春刚收获的种薯,两类种薯在保存和处理都需精细处理。

采用冬小春收获的种薯,至秋播时已经通过休眠,于播种前15天分拣淘汰病薯、烂芽和发芽纤细的种薯,摊在散射光下做壮芽处理。此类种薯在保存过程中易受块茎蛾危害,需随时检查,如在芽眼处发现有为害状,可用规范包装的56.0%~58.5%磷化铝片剂熏蒸,用量每1000千克种薯用3~7片,或每立方种薯用1~2片;发现成虫时,可采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

刚收获的种薯,需进行打破休眠处理才能种植。要提前预订好种薯,提前向种薯产地协调预约,进行割秧,促使薯块种皮老化。种薯到位后,及时进行催芽处理。当芽长至0.2厘米左右时,将其放在散射光下进行晾晒,使之均匀见光,等芽变成浓绿的壮芽,就可以播种了。

3.种植

1800米以下的区域最佳播种期为8月上旬,高于1800米的区域播种期应提前到7月下旬。

秋马铃薯植株不如大春马铃薯的旺盛,可适当加大播种密度至4000~4500塘/亩。种植时注意把整薯与切块种薯分开,对催芽不整齐的种薯,把芽长和未发芽的分开播种,有利于出苗时间一致、整齐。底肥施用应根据前茬作物施肥情况,农家肥用量为1500千克/亩,硫酸钾10千克/亩,过磷酸钙50千克/亩,尿素20千克/亩,或按前述施用复合肥。

4.田间管理

秋马铃薯生长期短,霜冻来临时即结束,因此各项管理措施相应提早,才能获得高产。要注意及时尽早施肥,于苗出齐后结合中耕施入速效提苗肥,每亩用尿素15~20千克或碳酸氢铵35~40千克,以促进根系和匍匐茎快速生长。其次是培土要早,以利于促进早结薯,在封行后现蕾前结合第2次追肥一次性操作完毕。

5.病害防控

云南秋马铃薯种植最重要的病害是晚疫病,防控晚疫病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生长前期雨水集中,还应做好立枯病的预防。从一出苗就需喷施化学农药进行防控,雨水多的年份全生育期最少进行5次以上喷药。

6.收获

进入11月下旬后,根据马铃薯田间长势、市场行情和霜冻发生状况,适时进行采收。

2.4.4.4冬马铃薯种植要点

1.品种选择

结合目标市场需求,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品种,云南冬作马铃薯主要种植的品种是丽薯6号和合作88、云薯304等。近2年来又引进了多个新品种,种植时应根据各品种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

2.种薯准备

选用合格的脱毒种薯。冬作马铃薯种植投入大,生长期短,因种薯原因导致的问题没有时间补救,损失远高于其他季作。因此注意调种前考察确定种薯来源并早作调运计划,在9月份完成种薯调运到位。种薯处理前挑选健康种薯,剔除带晚疫病、青枯病等的块茎,避免田间发病,出现缺苗断垄问题。

因冬作种植时温度高达20~35℃,容易烂种,要注意切种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切好的种薯放在通风好的敞棚内,保持通风。当芽长到0.2厘米左右时,将其放在散射光下进行晾晒,使之均匀见光,等芽变成浓绿的壮芽,就可以播种了。

对于收获较晚的种薯,需尽早打破休眠,可用药剂浸种,或在拌种药粉中加入赤霉素进行催芽。催芽需严格控制好药剂浓度,随配随用。拌好的种块放置在环境湿度为85%、温度18~22℃的弱光环境内进行催芽,可用潮湿的布盖住,但需经常翻动检查,防止烂种。

冬作马铃薯种薯处理所用药剂主要针对苗期立枯病、青枯病,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220毫升/亩对水60千克、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液、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对水60千克等。

3.播种

冬作马铃薯播种适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如上茬为水稻,那么于水稻收割完毕后,及时排干田间水分,开挖排水沟,需要保持马铃薯田块沟沟相通,遇干旱能及时灌水,遇雨水大时可迅速清沟排渍,防止积水导致烂种。

种植方式采用双行种植,密度为4000塘/亩左右。播种时将准备好的底肥和预防地下害虫的颗粒药剂撒在沟内,然后摆种、盖膜。

4.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和肥料管理是冬作栽培田间管理的重点。马铃薯生育阶段不同,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土壤类型、降雨分配及产量水平进行综合考虑,进行水肥管理。

①发芽期:块茎内贮存的水分就能供芽条正常生长,形成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即可正常出苗。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40%~50%,土壤通气状态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播种后根和芽处于湿土即可,尽量减少浇水,避免高湿低温造成茎溃疡发生、发展;播种到出苗的20~25天,根据墒情决定是否灌水,灌水15毫米左右,防止土壤干燥。

②幼苗期: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促进幼叶茁壮生长和提早结薯。当土壤水分低于40%时,茎叶生长不良。播种后25~30天出苗时,根据墒情确定是否补水,此时以10~15毫米无干土层即可,避免表土高温灼伤茎芽。播种后30~35天属齐苗阶段,此时保持土壤湿润,尽可能结合不同品种进行水分管理。如丽薯6号、云薯304,要早浇水结合提苗肥促苗,避免出现小老苗和结薯过早。

③发棵期: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发棵后期降为60%,控制茎叶生长。

④结薯期:结薯前期,缺水会引起大幅度减产,还会导致畸形或裂口块茎产生。此期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接近收获时,逐步降至50%~60%,促使薯皮木栓化而有利于收获。

(2)生长期肥料管理的要点。齐苗后早追肥,当出苗达到80%时,即可追施第一次肥,施用的肥料以氮肥为主。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方式以淋施水肥为佳,施肥量以10~15千克为宜。第二次追肥时间,早熟品种可早追施,可在封行后进行,追施钾肥15~20千克,适当加尿素3~5千克。生长期间可在幼苗期、结薯期适当叶面喷肥提高植株抗逆性和预防早衰。

5.主要病虫害防治

冬作马铃薯栽培易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立枯病、早疫病,偶有晚疫病发生,但不是主要病害。

(1)青枯病。青枯病是冬季马铃薯栽培种植上最大的隐患,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早作预防。主要措施有几点:从高海拔地区调种;选用健康种薯;严格挑选种薯;进行种薯处理;实行轮作、深沟高垄栽培等。发病初期,及时拔出田间病株,防止再次传染。采用喷施药物防治青枯病的效果极为有限。

(2)立枯病。冬马铃薯植株生长初期因雨水多,土壤湿黏而极易发生。防治措施为:在种薯处理时加入预防立枯病的药物,进行药剂拌种或对种薯包衣处理可很好地预防此病的发生。病害发生初期可用药液浇灌植株基部和喷淋,可选用的药剂有: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133倍液、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对水60千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220毫升/亩对水60千克等。

(3)早疫病。在冬作马铃薯栽培过程,植株生长势比其他季作期要弱,当水肥管理差或遇到气温变化大时易发生早疫病。防治方法为:做好田间管理,施足水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可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60~90毫升/亩对水60千克、25%霜脲氰悬浮剂60~80克/亩对水60千克喷雾防治。

6.收获

2月下旬冬作马铃薯开始收获,3月份大部分成熟,可根据市场情况安排收获。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