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与直过民族产业兴旺共性技术集成

2.4.3马铃薯栽培技术

2.4.3.1优良品种选择

判断一个品种是否是优良品种可从四方面:一是丰产性强,产量高;二是适应性强;三是商品性好,受市场欢迎;四是有特色,能满足特定的需求。选用优良品种时,一是根据种植目的和目标市场需求,决定种植哪个类型的品种;二是根据不同季作区和种植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生产条件因素;三是根据优良品种的特性。

2.4.3.2选地与整地

马铃薯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以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涝能排水、干旱能灌溉,砂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缓坡地块最为适宜。选地时应注意两点:一是上年没栽培过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烟草等茄科作物的地块,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前茬最好为豆科、禾谷类等作物,如以大豆、油菜、葱、大蒜作为前茬作物,还可有效防止细菌性病害青枯病的危害。二是前茬作物种植过程中喷施过豆黄隆、氟磺胺草醚、甲磺隆、氯磺隆、胺苯磺隆、莠去津药剂的地块,在1~3年内不宜种植马铃薯。

深松耕地25~30厘米,耙碎耙平,播种前再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播种。地势低洼的地块,注意在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苗期受涝。

2.4.3.3应用脱毒种薯及种薯处理

优质种薯是种植成功的基础。脱毒种薯按国家标准分为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生产上应用的一般是一、二级种薯。采购种薯应选择较高信誉的正式种子经营单位,弄清所购买的种薯属于几级种,产于哪个脱毒种薯生产基地,最好在盛花期对种薯基地进行实地田间考查,确定种薯质量。

种植前选取符合本品种性状的脱毒种薯,除去冻、烂、病、伤、萎蔫薯块和畸形、尖头、裂口、芽眼突出的老龄薯。可采用整薯播种或切块播种,切块要注意对切刀消毒,每个薯块都保证有壮芽,薯块不小于50克。为防治地下害虫、薯块腐烂、土传病害发生,切过的薯块用药剂拌种后晾干切口再播种。药剂根据品种、土壤特点、预防病害种类选用不同药剂,如促进伤口愈合,可用40%多菌灵悬浮剂133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600~20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100~140毫升/亩对水60千克;预防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小苗期根茎部腐烂,可选用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液、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50~100毫升/亩对水60千克等;预防青枯病可用75%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4000倍液、50%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再对上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0~40克/100千克种薯。先把选用的农药称量好与滑石粉均匀混合成药粉,农药占比3%~5%。切块时边切边撒上拌好的药粉,翻动薯块与药粉混合,使切口完全被药粉包裹,保存在遮阳且通风的地方,待切口木栓化再播种。

对未过休眠的种薯进行催芽处理,用7~1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催芽,具体操作方法:用缸装水100千克加赤霉素1克(先用酒精或酒溶解)搅匀,将整袋种薯浸泡到水中2~3分钟,然后捞出晾干水分。切块后用药剂拌装好,放置在环境湿度为85%、温度为18~22℃的室内,用透气材料覆盖遮光,当芽长到0.2厘米左右时,将其放在在散射光下进行晾晒,使之均匀见光,等芽变成浓绿的壮芽,就可以播种了。

2.4.3.4种植及管理

1.底肥准备

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左右,或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 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硼肥1千克作底肥,在耕地时撒施翻压或开沟播种时盖塘施入。实际操作中根据生产季作、土壤肥力、肥料种类、选用的品种、预计产量水平来进行调整施用。

2.播种

根据温度、土壤墒情、茬口安排等因素确定播种期。地温制约着种薯的发芽和出苗,土温在7~8℃时就可以发芽,10~20℃时幼苗很快出土并成长;气温在-0.8℃时植株可受冷害,气温降到-2℃时幼苗会受冻害,导致部分茎叶枯死、变黑。其次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多,均会影响出苗,土壤湿度以田间持水量在40%~50%为宜。

合理密植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和地力,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是增产的重要基础。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季作区、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种植方式、目标产量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株数控制在3200~4000株,早熟品种可适当种植密一些。种植模式大多为高垄双行、单行,干旱严重区域可采取打塘种植、平播后起墒种植模式等。播种时严禁化肥接触种薯,用农家肥盖上,之后两边取土覆盖,待出苗后结合追肥理出高墒。为防治地下害虫,播种时下种、施入底肥后,需撒入5%辛硫磷颗粒剂3.5~5.0千克/亩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3~5千克/亩。

3.田间管理

前期以植株营养生长促进植株建成为核心,促进地上部分生长。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苗齐、苗壮,植株矮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尽可能地促使马铃薯早生快发,多分枝。施肥以氮磷肥为主,出苗60天内将90%的肥料施入地里;中期要控制茎叶生长,促使其转入地下块茎的膨大;后期防止叶片过早黄落,以保持叶片的光合效率,多制造养分供给地下块茎。施肥以钾肥为主,适当补施氮肥,收获前30天应将肥料全部施入地块。如果种植的是晚熟品种,较少出现后期叶片落黄的早衰现象,相反,植株生长会过于旺盛,影响薯块的膨大,需进行适当调控。

(1)中耕培土及施肥。中耕培土及追肥是田间管理的重点,苗期中耕(地膜覆盖的除外)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水分消耗,同时视苗势追肥。苗齐后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并施用尿素5~15千克;第二次中耕在现蕾期或开花前,结合培土追施钾肥15~20千克,施肥量根据品种特性做适当调整。如果只做一次追肥,早熟品种追肥时期在苗期,中晚熟品种在现蕾期,晚熟品种在开花前进行。早熟品种需肥量相对大一些,可在第二次追肥根据长势适当增加氮肥含量。培土从宽行内的土铲到两行马铃薯上,两行形成一个墒,操作完后墒高在25厘米以上。

(2)水分管理。马铃薯生育阶段不同,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土壤类型、降雨量及产量水平综合考虑进行水分管理。发芽期块茎内贮存的水分就能供芽条正常生长,形成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即可正常出苗。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土壤含水量至少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土壤通气状态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幼苗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促进幼叶茁壮生长和提早结薯。当土壤水分低于40%时,茎叶生长不良。发棵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发棵后期降为60%,控制茎叶生长。结薯期:块茎膨大,地上部茎叶生长达到高峰,是对水分敏感的时期,结薯前期缺水会引起大幅度减产,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接近收获时,逐步降至50%~60%,促使薯皮木栓化而有利于收获。

(3)生长调控措施。如果土壤中氮肥过多或遇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营养物质大量向茎叶中输送,出现只长苗、不结薯或结薯延迟的现象,可适当使用一些生长调节物质来控制地上部分生长和促进植株地下部块茎的膨大。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有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等。使用方法是叶面喷雾,使用浓度分别为0.1%矮壮素、多效唑100~150毫克/千克,烯效唑100毫克/千克,同时可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抑制植株徒长,防止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结薯。

2.4.3.5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内,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使产量、质量受到影响造成损失,种薯生产中会因种薯携带病原,成为下一年田间发病的病原,给后面的生产带来损失。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进行病害防控,是马铃薯种植成功的必要保障。马铃薯病害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控:种植地实行轮作,不能重茬;选择抗病品种,使用合格的脱毒种薯;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对病害的抵抗力;种薯生产做好隔离措施、保持环境清洁;做好病害预警;正确选择化学药剂预防和治疗,适时用药,正确施用。

1.马铃薯主要病害

(1)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卵菌纲疫霉属致病疫霉侵染引起的,是一种流行性极强、极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

植株症状:叶尖或叶缘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的病斑,绿褐色小斑点,边缘有灰绿色晕环,严重发病的植株叶片萎垂、卷曲,几天内全株坏死,黑腐。干燥时变成褐色,潮湿时变成黑色。在阴湿条件下,叶背面可看到白霉状孢子囊梗,通常在叶片病斑的周围形成淡黄色的褪绿边缘。病斑颜色在茎上或叶柄上是黑色或褐色。块茎症状:被侵染的块茎有褐色的表皮脱色,将块茎切开后,可看到褐色的坏死组织,并伴有次生微生物的侵染和腐烂。

凉爽多雨的气候最适于晚疫病流行。白天平均气温在25℃左右,夜间温度在10℃以上,连续多日阴雨或雾露天气,空气湿度连续在75%以上,马铃薯晚疫病便可爆发,进而大流行。不同的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不同;同一薯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植株,抗病性也有差异。通常芽期、现蕾至开花期最易感病。

防治要点为:一是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二是切块时严格淘汰病薯,三是系统进行药剂防治。防治晚疫病的主要药剂有:722克/升霜霉威水剂80~100毫升/亩、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60~90毫升/亩、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100~125克/亩、25%霜脲氰悬浮剂60~80克/亩、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30~210克/亩、5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50~100毫升/亩、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20~195克/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40毫升/亩、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7~150克/亩等。防治方法:在有较准确的晚疫病发生预报前提下,及时关注中心病株发生,最好在发现前3天按亩用量对水60千克(稀释成倍数的除外)打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10天打一次。应多种药剂轮换使用,每种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同时,连片统一防治能取得较好效果。

(2)早疫病。发病特征,主要由链格孢属茄链格孢引起,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病菌易侵染老叶片。发病条件:温度在15℃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开始发病,25℃以上时只需短期阴雨或重露,病害迅速蔓延。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易发病。

植株症状:叶片症状最明显,其他部位也可受害。叶片上起初出现黑褐色不规则形的小病斑,直径1~2毫米,扩大后为椭圆形褐色同心轮纹病斑。潮湿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斑首先从底部老叶片开始形成,到植株成熟时病斑明显增加,可引起植株枯黄或早死;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植株成片枯黄。块茎症状:发病块茎上产生黑褐色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不一,病斑略微下陷,边缘分明略突起,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有的老病斑出现裂缝,病斑下面的薯肉变紫褐色,木栓化干腐,被侵染的块茎腐烂后颜色黑暗,干燥后似皮革状。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清理田地,把马铃薯残枝败叶清出地外掩埋,以减少侵染菌源,延缓发病时间;施足肥料,加强管理,适时灌溉,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力;发现有小点病斑时及时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同时加入含N素的叶面肥喷施。

防治早疫病的主要药剂有: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60~90毫升/亩、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100~125克/亩、25%霜脲氰悬浮剂60~80克/亩、25%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667~1:800(药种比)、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30~210克/亩、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4000~80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20~195克/亩,以上药剂,除特别注明的外,每亩对水50~70千克喷雾。

(3)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可以感染马铃薯地上植株和地下块茎。在植株根茎部和匍匐茎上形成褐黑色斑点。早期植株叶片轻微黄化、矮化、簇生、皱缩,这些斑点甚至可以覆盖整个主茎和匍匐茎,导致植株完全萎蔫。幼苗感染后往往会在斑点处出现萎蔫苗,有时也会先出现萎蔫。这会导致主茎数减少、单株结薯数减少或者形成整串小薯。块茎表现:感染后薯块上形成裂皮和小洞,黑痂状菌核在薯皮上形成黑色小块状硬壳。病原菌以菌核的形式在薯块或土壤中存活,成为感染幼苗的侵染源。

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最低温度为4℃,最适宜温度为23℃,最高温度为33℃,超过则停止生长;立枯丝核菌在pH值3.1~9.0时可以生长,pH值为6最为适宜;适宜的湿度范围为30%~35%。

防治方法:控制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轮作倒茬,选用不带病菌的种薯。在种植前进行药剂拌种或对种薯包衣处理可很好地预防此病的发生。病害发生初期用药液浇灌植株基部和喷雾,可用的药剂有: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60~90毫升/亩对水60千克、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对水60千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220毫升/亩对水60千克、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20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液等。

(4)疮痂病。马铃薯疮痂病菌为疮痂链霉菌,属放线菌,土壤和带病种薯为初侵染源。植株生长发育正常,主要危害薯块。初期在薯块表面产生褐色隆起小斑点,后扩大为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木栓状病斑。常多个病斑汇合成片,表面粗糙,呈疮痂状硬斑,病斑仅限于薯皮,不侵入薯肉。

防治方法:疮痂病发生后,没有较为可行的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只能通过预防减少损失。实行轮作倒茬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最有效。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发病严重的地块需实行3年以上轮作;增施有机肥可有效减轻发病程度。

(5)青枯病。青枯病由青枯假单孢菌或茄单孢菌引起发病,是典型细菌型维管束病害。田间植株症状:病株叶片灰绿色,急剧萎蔫,维管束褐色,以后病部外皮褐色,茎断面呈乳白色,黏稠菌液外溢。块茎症状:感病块茎维管束褐色,切开后乳白菌液外益,严重时维管束邻近组织腐烂,常由块茎芽眼流出菌脓。

主要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该菌在10~40℃均可发育,最适为30~37℃,适应pH值为6~8,最适pH值为6.6,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时发病重。防治方法: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选用抗青枯病品种和使用不带病种薯。

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剂1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喷淋或灌根,也可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57.6%氢氧化铜(冠菌清)水分散粒剂1000~1300倍液、77%硫酸铜钙(多宁)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47%春雷·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每7~10天施药一次,连施2~3次,具有一定效果。

(6)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田间表现症状复杂多样,该病大都通过蚜虫及枝叶摩擦传毒所致。田间表现为卷叶、花叶、坏死、丛枝及束顶。主要类型有:

①马铃薯卷叶病:植株症状表现为叶片卷曲,呈匙状或筒状,质地脆,小叶常有脉间失绿症状,有的品种顶部叶片边缘是紫色或黄色,有时植株矮化。块茎症状表现为:块茎变小,有的品种块茎切面上产生褐色网状坏死。

②马铃薯花叶病:植株症状表现为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褪绿,有时叶肉凸起产生皱缩,有时叶背叶脉产生黑褐色条斑坏死,生育后期叶片干枯下垂,不脱落。块茎变小。

③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植株症状表现为病株叶片与主茎间角度小,呈锐角,叶片上竖,上部叶片变小,有时植株矮化。块茎症状:感病块茎变长,呈纺锤形,穿眼增多,穿眉凸起,有时块茎产生包裂。

防治方法:使用脱毒种薯;预防蚜虫,治虫控病。

(7)马铃薯粉痂病。由马铃薯粉痂菌引起,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为害薯块及根部,植株生长发育正常初期在表皮上出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有半透明晕环,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后期“疱斑”破裂,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

该病菌主要通过带病种薯、带菌土壤、肥料和灌溉水传播。在降雨多、土壤湿度90%左右,土壤温度18~20℃,土壤pH值4.7~5.4时适宜病菌发育。

防治方法:主要采取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有效;不用带病薯块喂家畜;选用无病种薯。

2.马铃薯主要虫害

(1)马铃薯瓢虫。又名28星瓢虫,俗称花大姐,其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马铃薯。植株症状:咬食叶片背面叶肉,使被害部位只剩叶脉,形成有规则的透明网状细纹,植株逐渐枯黄。

(2)马铃薯块茎蛾。俗名马铃薯蛀虫,幼虫蛀食马铃薯叶和块茎。植株症状:幼虫潜入马铃薯叶片内造成潜道呈线形。块茎症状:幼虫孵化后在芽眼处吐丝结网蛀入块茎内部,芽眼处堆积有褐色细末;薯肉造成弯曲的隧道,严重的可被蛀空,块茎外形皱缩,并能引起腐烂。

(3)金针虫。一种危害马铃薯地下害虫。植株症状:幼虫为害幼苗和块茎,幼虫咬食须根和主根,使幼苗枯死,被害部不整齐,很少被咬断。块茎症状:可蛀入块茎中,块茎表面有微小圆孔,受害块茎易被病原菌侵入而引起腐烂。

2.4.3.6收获及贮藏

马铃薯末花期过后,叶片逐渐枯黄,上部的有机物快速向块茎转运,块茎的干物质增加,周皮变硬,不易脱落,块茎增大,内含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水分含量下降,此时是适宜收获期。收获应选择晴天,严禁在下雨天收获,下雨天或土壤水分重收获的马铃薯,烂薯现象十分严重。收获时剔除烂薯、病薯、畸形薯块,大小分开,置于通风、荫凉、干燥的地方。收获后如较长时间贮藏,易发生腐烂、病害、发芽、发绿、失水等现象。需注意几点:避光,防止薯块变绿;袋装堆放不超过7层;堆垛之间要留通风过道;覆盖物要能散热透气。

密码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